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勣,死后15年,为何被武则天劈棺毁尸?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勣,死后15年,为何被武则天劈棺毁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2/4 12:19:55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是以功勋大小排列,而是以官职高低排序的,位居第一的是长孙无忌,接下来是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排列二十四功臣第23的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李姓,改名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因避讳李世民名讳,故而改名李勣。

隋唐小说中称他“徐茂公”,将其塑造成了诸葛亮式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以道长的打扮出现在镜头里。然而历史上的李勣,与李靖并称“大唐双子星”,堪称一代名将。

徐世勣出身于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今山东菏泽人。家庭富裕,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他的父亲徐盖,均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隋大业年间,17岁的李勣投身翟让,成了瓦缸寨的一员虎将,作战勇猛,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随李密降唐后,李勣同李世民征战四方,开疆拓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李唐皇帝的器重。

李世民登基后,命李靖与李勣一起攻打突厥。李勣从云中出发,在白道与颉利可汗展开了激战,唐军奋力拼杀,打得敌军四下逃窜。最后,大酋长只好率领部落投降。此次,突厥5万多人被李勣俘获。

随着颉利可汗被擒获,东 突厥灭亡。

随后,曾依附于突厥的薛延陀部落,渐渐崭露头角。

公元641年,薛延陀真珠可汗联合回纥等族,出兵20万,乘唐太宗东封泰山时,向唐军宣战。

唐太宗任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兵、骑兵6万进攻辽东。李勣与薛延陀军在青山展开了厮杀,唐军将兵合力冲杀,斩首敌人三千余级,俘虏5万余人。

644年,唐太宗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远征高丽。李勣果然不负唐太宗的信任,攻下盖牟、辽东和白岩三城,然而李勣的局部胜利,并没有取得此次远征的胜利。

666年,唐高宗李治,任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兵远征高丽。

此时的李勣,已经年过古稀。不过这位七十多岁的战将,依然是能谋善断,指挥若定。其风采毫不逊色当年。

李勣率军攻下新城后,一路摧枯拉朽般接连攻下16城,屡战屡捷,最终包围了平壤城。李勣趁胜势时机,一举攻陷平壤,擒获泉男建,至此高丽灭亡。

高丽是当时除大唐外,亚洲第二强国。隋炀帝三征高丽均以失败而告终,就连一代雄主唐太宗,也没能灭了高丽。然而,如此强国,最后在李勣手中破灭。

李世民晚年,李勣的一个举动,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不久之后,使自己再次得到重用。

李世民深知李勣的才能,但是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掌握兵马大权的李勣,是否能像效忠自己一样,效忠李治?李治不能驾驭他怎么办?

所以李世民就心生一计,准备试探李勣。

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我找了一个理由,将李勣贬到叠州做都督,如果他犹豫不决,那就立马处死他。如果李勣毫无怨言的去赴任,那么你登基后,再将把他调回来,加官拜相。他受你恩惠,定会尽心效忠你,辅佐你。

然而李勣接到圣旨后,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赶去叠州赴任。

以他的智慧,以及对李世民的了解,他已经读懂了李世民的用意,这是对他的考验。事实证明,他通过了考验。因此,李治即位后,很快就将他调回京城,连升数职,委以重用。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世精明谨慎的李勣,最终还是把自己给坑了。

李治登基后,将感业寺的武媚娘接回宫中,封为昭仪,李治为了表达对武媚娘的爱,想废除王皇后,封武媚娘为皇后。

此举遭到群臣反对,李治特意召长孙无忌等四名大臣商量此事。李勣知道是立武媚娘为后一事,装病没有去。褚遂良坚决反对,一直给李治磕头,直至鲜血直流,气得帘后的武则天,对他杀心大起。

随后,李治单独召见李勣,想听听他的意见,李勣便对李治说: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也就是句话,将困惑不已的李治点醒,坚定了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决心。

李勣这话看似没什么毛病,实则是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因此,李勣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

那么,李勣临终时告诫家人,后世子孙若有高人,定将其打死,否则会累及!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李勣有个孙子叫李敬业。

李敬业相貌不凡,从小聪慧,深得徐茂公的喜爱,并亲自传授他马术、剑术、兵法等。

李敬业天赋异禀,尽得爷爷真传。然而李敬业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

李勣也一度担心,李敬业的莽撞冲动,会给家族招惹祸端。本想将其打死,不过最终没能做到。

669年,已是76岁高龄的李勣,自知命不久矣,将自己的兄弟李弼叫到跟前,叮嘱道:房玄龄、杜如晦辛苦建立的偌大家业,均被后世子孙败家荡尽。如果我的子孙中,日后哪个能力出色、交友广阔,一定要将他杀掉!否则必反,会连累全家!

别的家族中有优秀子孙,高兴还来不及,可李勣竟然要杀掉优秀的子孙?谁也没有弄明白其中的玄机,便没人搁心上。

李勣的儿子李震去世的早,孙子李敬业承袭了爷爷的爵位后,被唐高宗封为眉州刺史,成为了封疆大吏。然而李敬业的志向并不止于此,他想位及人臣。

683年,唐高宗去世,专横跋扈的武皇后临朝改制。不仅废了李唐新君之位,还极力排挤李唐功臣的后代,李敬业也在内,他被贬官去职。

李敬业不甘心,于是联合骆宾王等人在扬州发出了讨武檄文,以拥护卢陵王李显为号召,组织10万兵马,对抗武则天。

武则天任李孝逸为主帅,率30万大军征讨李敬业,一开始李敬业能还击,但毕竟他们组织的大军,皆为乌合之众,难以打持久战。随后,李孝逸以火攻的战术,打败李敬业。

李敬业的智谋,远不及祖父李勣,不过40天就被武则天派兵平定。

李敬业逃亡润州之时,不幸被手下将领所杀。然而他的家人,未能幸免,均被他牵连,徐氏一族,惨遭灭门。

李姓被武则天收回,李勣一家的勋爵被剥夺,已死去多年的爷爷李勣,还被刨坟掘墓,毁尸扬灰,棺木也被劈碎。

武则天本希望在墓中找到李勣贪婪狡诈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判断,然而没想到,李勣早有远虑,交代家人薄葬。

当武则天得到禀报,李勣的棺中并没有珍珠宝藏,只有一套朝服和十个木偶人,极少量平时所穿衣物。武则天嘲笑道:真是个会钻营的老滑头!

其实,李勣曾间接地帮过武则天的大忙,但被武后视为小人为求自保不得已而为之。自然不会因此心存感激。

正如李勣当初所交代家人那样,一人惹祸,累及整个家族。

其实,不是李勣会预言,而是他深知自己位高权重,自己的子孙继承爵位后,一旦才能和职位不相配,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会招来杀身之祸,累及整个家族。

只可惜徐氏家人,都认为他的临终遗言,是老糊涂了说的胡话,并没有人在意,及时终止祸端,阻止悲剧的发生。

无论多么忠诚,能力再强的人,也要懂得明哲保身的,否则不经意间终会使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陷入不堪的境地。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裴喜君恋爱脑上头不仅认了义兄还赢得了郎君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小是锦衣玉食,琴棋书画请的那都是最好的教书先生,随着慢慢长大裴喜君出落得也是花容月貌亭亭玉立的。小时家里给她订了一门亲事,是萧家的长子萧伯昭,裴喜君一心想见见这个未来的夫君长什么样子。背着家里偷溜出去给现在已经是萧将军的萧伯昭送行,长身玉立、眉目疏朗的少年郎令裴喜君一见倾心,她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嫁与

  • 68岁的白居易欲遣散33名家姬,15岁樊素却哭着说:我要伴你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没想到,一个叫樊素的女孩闻言,马上跪下来,哭着乞求白居易不要赶她走。白居易的一生命运坎坷,他晚年之所以养了这么多家妓,和他青年时期的爱情有很大关系。白居易在11岁时,父亲被调到符离任职,他和母亲也随着父亲来到这里定居。来这里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和邻居家的7岁小女孩湘灵相识了。美丽聪慧的小湘灵和白居易很

  • 浅析唐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盐池开采与治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盐池老照片100张,唐朝盐业管理制度,大唐时期产盐的地方

    编辑|南破青丝蛊前言鄂尔多斯平原地处内蒙古地区的南缘,它的西,北,东三个方向都被黄河环绕,而在它的南边,则是白于山和罗山,与黄土平原有一段距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海市海勃湾区,陕西省榆林市,宁夏回族盐池,灵武县,利通区,红寺堡开发区,陶乐县,共计130000余平方公里。鄂尔多斯高原盐湖众多,池盐资

  • 唐代册命太子之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册封太子诏书,在唐代侍女怎么称呼太子的,唐代万福礼

    主要是以中央官职改选的方式达到王室宗亲家族延续的目的,这种方式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并养成正妻生下第一个儿子以继承王位的惯例。这种继承方式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时期,它比奴隶制社会官职的继承更为重要。由于封建社会高层给后辈留下的不仅有血脉,更有至尊皇位、万里江山之传,他们对后辈的挑选十分谨慎,以唐朝为例

  • 唐太宗的律身“帝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皇帝制度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那就是缺乏制度化的权力约束机制。到唐朝逐渐完善的谏官制度,对此可以说是一个补救措施。但是,谏官拿什么来说服皇帝呢?由商周时代的“天命”思想演变而来的“天意”有一定作用;孟子以来特别强调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意)也有一定作用;东汉以来大行其道的谶纬及其流衍祥瑞

  • 淝水之战,南北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正确的政策错误的执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淝水之战影响,淝水是今天的哪里,淝水之战对南北方各自的影响

    北方在两赵、冉魏实施的民族仇杀政策破坏下社会发生了大倒退,而一味偏安江南的东晋忙于协调内部关系,无暇利用这个恢复中原的时机。这样一来,北方的统一与和平还有待于一个具有正确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就是由氐族首领苻坚统治的前秦。氐族的苻氏部落在西晋末年起兵,从原居住的略阳临渭向关中地区发展,在冉

  • 边境柱石张仁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张仁愿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张仁愿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很有诤臣风范。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改立周国公武承嗣为皇太子,他们分别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都被张仁愿严辞拒绝。特别是在立武承嗣为太子问题上,更是遭到张仁愿、狄仁杰等人的坚决反对。因此,张仁

  • 杨贵妃的香囊丢失,疑云密布,国君震怒,看她如何断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千古谜团杨贵妃香囊,国家宝藏杨贵妃香囊,镂空缠枝纹银香囊杨贵妃

    唐朝美女杨玉环,世人称之杨贵妃,不但人美心善,还天资过人,在一次宝物丢失事件中,虽然疑云密布,但她凭借冷静的分析,揪出了黑手,挽救了被冤枉的丫环。✔价值不菲的香囊唐朝第一美女杨玉环原是许配给国君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的,但唐玄宗偏偏看上了杨玉环,竟然跟儿子争妻,李瑁只好忍痛割爱,杨玉环顺理成章地成为唐

  • 全方位、多角度:唐朝管理契丹的办法,增设州府,加封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契丹是现在的哪里,契丹发源地是平泉还是赤峰,老梁揭秘契丹

    后来唐朝攻打契丹过程中,边疆权力逐渐增强,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多重的因素,包括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弊端及朝政人员的任用,但是安禄山之所以敢反叛唐朝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很大的军事实力和兵权。而契丹直接成就了安禄山的发展,契丹在唐朝扶持下逐渐壮大,导致双方朝贡体系下

  • 武则天的朝臣,宰相、酷吏、面首,政治成分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形成的士族集团,出生于豪门,掌握着军政大权和土地资源,世代相传,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缺乏对平民百姓的爱护和认知,逐渐变得腐朽没落。虽然在隋朝唐初期,采取措施启用关东和江南贵族,但是寒门庶族之士,没有得到任用。武则天在隋朝和唐太宗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