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时期,河东地区社会对沙陀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隋唐时期,河东地区社会对沙陀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4/2/7 10:19:19

隋唐时期,河东地区社会对沙陀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代北地区在隋唐时期以来就一直有北方民族活动,大量地北方民族在此长期活动无疑推动了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明年(902)秋七月,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驼、马、牛、羊不可胜纪”。

这种情况在沙陀部族迁入代北地区定居之后更加明显,沙陀部族在代北地区生活数年,代北地区适宜放牧的地理环境刚好符合了沙陀部族刚迁徙来还没有受到汉族影响的生活习惯,适宜放牧的地理环境使得沙陀部族适应了在代北地区的生活,随后在代北地区逐渐发迹。

沙陀部族南下到河东的中心太原后,进一步推动着河东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山西北部和西北部的五台山、管漆山、恒山一带,草场丰茂,宜于畜牧”。以沙陀为主的各民族长期交流并且生活交织在一起,使得河东地区从事农业的汉族和渤海族等族也比以前更加重视畜牧业的发展。

河东地区天然的地理特点及唐末五代的历史因素,加之沙陀等北方民族长期在河东地区活动,最终进一步促进了河东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使得河东地区的畜牧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为之后历任河东节度使能够占据河东推翻中央王朝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河东地处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之间的地带,双方进行贸易、战争以及文化交流均经常在河东地区发生。河东地区在历史上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沙陀、契丹等民族占有,并在河东地区开展物质文化生产活动。由于一些北方民族会在河东地区长期生活,因此中原王朝也会注意对其进行经营。

山西处于汉族与北方民族混杂生活的地区,经常是二者发生战争的重要战场,北方民族常常通过占领山西,然后南下侵袭。因此中原王朝也很重视对山西的战略部署,屯兵屯粮,而且北方民族在此地也与中原汉族有过生活交流,甚至定居此地长期与汉族百姓相互影响、逐渐交融。

河东地区社会在长期的战争环境和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的熏陶下,“人性劲悍,习于戎马”,他们对战争的发生早已习以为常,因此“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云”。北方民族突厥曾经作为唐王朝的对手,在河东地区及其以北与唐王朝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峙。开元初年(740)突厥中的一股势力归附唐王朝,“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

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王朝的势力逐渐衰弱,此时沙陀投奔当时的振武节度使范希朝,带着自己的部众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归附唐朝,并迁移至河东代北地区生活,唐王朝对其“诏处其部盐州,置阴山府,以执宜为府兵马使”。

因为沙陀军中的骑兵骁勇善战,由此唐王朝经常派遣沙陀军平息叛乱,参与讨伐成德节度使、平息吴元济割据淮西等战争,沙陀军都冲锋在前。直至咸通十年(869),沙陀军平息了庞勋之乱后,唐王朝为了对沙陀以示嘉奖,不仅授朱邪赤心为节度使,还赐其国姓李姓,名为李国昌。中和三年(883),李克用被封为河东节度使之后,河东又迎来了一大批沙陀人,增加了其军队的战斗力。

河东地区虽仍处于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但由于长时间与北方民族接触,特别是沙陀定居河东地区之后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活动,导致河东地区比以前的民风更加彪悍,崇尚武力。《旧五代史》中有记载,“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

二、代北集团的成立

沙陀进入河东之后形成了代北集团,这一集团据樊文礼考证,代北人是集团核心和主要力量。代北集团内部的民族构成除了核心的沙陀三部落之外,以及突厥、回鹘、吐谷浑、鞑靼、奚等五部,剩下的由很大一部分河东的汉人组成。代北集团的沙陀军对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在唐末对于唐王朝的维护、平息农民起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也提到了沙陀军队的战斗力,“庞勋拥数万之众横行,殚天下之师武臣力,莫能挫抑,而沙以千骑驰突其间,如薙靡草”。同样,在黄巢起义时,这支沙陀军也冲锋在前,李友金募兵三万却不能驾驭他们,最终还是让李克用来领导,而李友金招募的这支军队也是一支以沙陀为主导的多民族军队。李克用带领这支军队不仅大败黄巢乱军,而且“武皇既收长安,军势甚雄,诸侯之师皆畏之”。

从中可以看出,李克用所率的这支军队实力强劲,勇猛凶悍。李存勖对于沙陀的军事训练也很重视,尤其是对骑兵的培养,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素质很高,实力很强。沙陀内迁的过程中度过了艰苦的游牧生活,迁到代北地区之后依然保持着骑射的游牧生活,南迁到太原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加强了骑射和尚武的风气在河东地区的社会之中流传。

随后后晋建立之时石敬瑭本来也为河东节度使,但后唐废帝调任其为天平节度使,使得石敬瑭不能守住苦心经营的河东地区,身边的人便怂恿石敬瑭篡位,“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从中可以看出,石敬瑭及其身边人都熟知河东地区的地理条件以及其兵强马壮的优势,也不愿放弃经营多年河东地区自身的资本。

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刘知远身上,郭威劝说:“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士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何忧乎”。五代中的历任河东节度使都有资本依靠河东的势力制衡中央王朝。作为长期番汉杂居的多民族融合区域,河东地区依靠着民族优势以及多民族杂居后加强的尚武的风土人情充实了本地区的军队。

到了北汉统治河东的时期,虽然河东势力已大不如从前,但依然凭借着之前的基础,保留了兵强马壮物力雄厚的特点,要在军事上战胜北汉,还不是一件易事。周世宗柴荣没有消灭北汉,宋太祖、宋太宗甚至御驾亲征都没有完全征服北汉,直到北宋开国十九年之后,河东才完全收纳进北宋的版图。

河东地区天然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就的战略地位,对占据该地区的河东势力固然有着巨大的助益,但以沙陀为主的一些北方民族在河东地区长时间的活动也改变了河东地区社会的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

使得河东地区社会在原有的地理地貌之上,受沙陀等民族的影响,在唐末五代等乱世之中依然发展了畜牧业,而其民风民俗也受游牧民族的影响变得更加崇尚武力。在沙陀还未完全掌控河东势力之时,就为沙陀军事集团提供了武力支持,增加了沙陀军的实力。

三、与汉族通婚

沙陀部族进入代北地区后与之前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长期与汉人相处的沙陀人已经深深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同时为了能够在中原地区生存下去,沙陀部族开始了自己的汉化进程。沙陀贵族起到了表率作用,最开始先与汉族通婚。

咸通九年(868)庞勋起义爆发时,李克用年仅十五岁,还未成家,李克用的正室刘氏是镇压庞勋起义之后李克用才娶的。刘氏是代北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刘氏常从征伐”,而刘氏不仅为人足智多谋,还懂得兵法,“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太祖”。天复元年(901),朱全忠攻占晋、绛等地区,直逼河中,最终占据河中,李克用入朝进贡的道路断了。

朱全忠趁河东集团势弱之时,全力发动袭击进攻太原,河东集团掌控的城池被攻克了很多。但正逢大雨,汴军缺少粮草,于是退兵,李克用处在困境之下不得不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没有回应。李克用率军赶往平阳,在晋州打败汴军,李嗣昭、周德威驻守河中,而朱全忠亲自驻守晋州。

氏叔琮与周德威率军交战,晋军大败,朱友宁率军包围太原,周德威和李嗣昭带领剩下的兵力返回,李克用大为恐慌,与周德威、李嗣昭商量准备投奔云州。此时李存信劝李克用归附北番,而李克用其妻刘氏却劝说:“彼牧羊奴,安办远计,王常笑王行瑜失城走而死,若何效之?且王顷居达靼,危不免,必一朝去此,祸不旋跬,渠能及北虏哉”。

总的来说,最终李克用没有采用李存信的意见,而是重新集结兵力,派李嗣昭夜扰朱友宁兵营,派周德威追击,汴军大惊,随后又收复了慈州、隰州、汾州,由此可以看出,刘氏为人确实很有谋略。此时李克用及沙陀部族的婚姻不仅局限在沙陀部族内,其已经受到汉族影响开始与汉族通婚了,可以看出李克用想要在河东长久发展的意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不守本分-朱高煦,受朱棣赏识,却落得兵败身死,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为啥不让朱高煦征战,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朱棣喜欢朱高煦还是朱瞻基

    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朱高煦作为大将,冲锋陷阵,为靖难成功屡立战功。朱棣在征战过程中,数次处于险地,又是他的这个儿子,神兵天降,替他解围。朱棣欣赏自己的这个儿子,因为他跟自己很像,再加上数次解救自己于危难之中,感念之心溢于言表,所以,他对朱高煦勉励道:“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翻译过来就是,朱棣老

  • 玄武门之变,从7年前李渊做掉李世民身边第一辅臣,就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处罚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是谁给李世民出的主意,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做了哪些准备

    事后确认了李世民的合法继承皇位的身份。不久,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在这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不得不提一件七年前的事,那就是“刘文静造反案”。刘文静是谁?这样和你说吧,大唐能够开国,李渊应该感谢三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刘文静,另外两个分别是裴寂和秦王李世民。刘文静作为开国功臣,官至宰相,做的好好的

  • 欧阳修收养了妹夫的女儿,却让自己卷入了别人的绯闻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为什么杀欧阳修,欧阳修简介,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欧阳修少年得志,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那时年仅23岁。欧阳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在欧阳修病故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我们中学课本里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已经成为千古名句。

  • 马球在唐朝是一项流行运动,为何唐高宗却拆掉马球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代马球,唐朝的马球起源在哪里,唐代马球大赛场景

    侵删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宗从马球赛中发现了什么政治问题

  • 丘福:燕王第一将,靖难第一功,朱棣不杀功臣,为何将他毁家夺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后方,与热闹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他名叫丘福。《明史》记载,“诸将争前效虏获,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这些出生入死兄弟的功劳,朱棣心中有一杆秤,封赏结果宣布完毕,丘福被封为淇国公,子孙世袭享有免死铁券。丘福是靖难之役册封的四位公爵之一,是朱棣认可的靖难之

  • 论隋朝的粮仓管理与隋朝的速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十大粮仓分布图,隋朝建立的粮仓到底有多厉害,隋朝时期四大粮仓

    它将乱世重新恢复到了统一的局面,论建国难度,隋朝要高于唐朝几个档次,并且隋朝还开启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如果隋朝没有灭亡,或许会发展的比唐朝还要强大。那么如此强大的隋朝为何会速亡呢?除了杨广的昏庸无道之外,隋朝的速亡和隋朝的粮仓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当时隋朝的粮仓完全无法应对灾荒、难民等各种问题,最终

  • “要戴冠就要承重”宋朝皇帝的旅行有多烦,要花费多少金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旅行时的侍从还是旅行前的准备都很凌乱。这一点,在南宋高宗尚未确定国都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宋朝帝王出行应严格遵循礼制,因此需备办物品尤为丰富。东西多了,开支自然上去了,除了旅行中各种奖励下来的钱之外,宋朝皇帝旅行一趟费用也很高。身为万人之上的帝王,其一举一动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当然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 “全是主攻方向”唐肃宗骚操作送走20万唐军,安史之乱一乱再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军在安史之乱后都去哪了,唐肃宗李亨怎样平定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对晚唐的影响

    公元757年唐军分别在香积寺、陕东和洛阳击败了安史叛军,收复两京。留守河北的李光弼也不断在叛军后方进行袭扰。连续失败让安史叛军内部的分歧也暴露出来,安庆绪是杀父上位,内部本来就不能服众,如今连续吃瘪让他的权威也受到了挑战。叛军的二号人物史思明干脆跳反投降了朝廷。差点中兴大唐的李亨肃宗一时志得意满,有

  • 两宋时期,官府是如何应对“钱荒”的,实施的应对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时期,官府是如何应对“钱荒”的,实施的应对举措有哪些?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钱荒”问题的根源在于有人出于对利润的追逐而利用了贱金属货币经济体系自身的弱点,使得货币循环体系中出现漏洞,其最终的结果会是一种几乎不可逆的经济破坏现象。所以终有宋一朝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提出的措施都无法根

  • 溥仪的亲妹妹街边摆摊,马未都拿出一极品官窑,她连看都没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国家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有一群人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处。作为最后一代皇帝,不仅是溥仪从九五之尊沦为平民,连带紫禁城的其他阿哥格格,身份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面对这巨大的转变,她们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被称为晚清最美格格——韫颖。她是溥仪的亲妹妹,出身皇家,却惨遭变故,不得已在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