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4/6 4:10:27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处在一定的位置,就要负起一定的责任,不能够摇摆不定。一定要专心,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 但是,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对于本职工作的天赋。很多时候,虽然身处一定的位置,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其实这也是非常让人苦恼的。

相信李煜每个人都不会很陌生,他的诗歌或多或少我们都曾经学习过,但其实,李煜除了诗人的身份外,还有一个主要的身份就是他是南唐后主。但是身为帝王,他的治国理政才能其实非常欠缺,但是在文学上面却非常的敏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所以,当北宋要灭了南唐的时候,李煜不仅束手无措,反而说道:“我称臣行不行?”。而此时,赵匡胤的回答却成为了一句千古名言。那李煜为什么要这样子说呢?赵匡胤又回答了什么呢?这还要从这段历史来细细地展开讲解。

精通诗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如果想要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还是要先来仔细地了解李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煜的原名其实是李从嘉,他的父亲是李璟,也就是当时的南唐中主。

李煜从小天生长相就非常的英俊,十分的俊朗。虽然长相是外在的东西,但是在当时他的哥哥李弘冀的眼中,李煜的长相就是标准的帝王之相。 因此身为太子的李弘冀一直以来都对李煜怀恨在心,认为李煜有觊觎自己太子的地位。

但是,李煜其实根本无心政治,他因为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因此每天都在吟诗作词,整日沉迷于诗歌创作。而李煜自然而然在文学领域其实也有很多的造诣。就比如:他的《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被后世一直传颂,成为了经典之作。

也正是因为李煜在书法艺术和诗词创作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名篇,所以才会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词帝”。

因此,李煜种种表现都其实表明出来,他虽然是皇子,但是对于当皇帝其实是没有任何兴趣和想法的。那为什么李煜后来又成为了南唐后主,当上了皇帝呢?这还要从接下来的事情说起。

成为皇帝,却无心政治

其实当时,李煜的哥哥看到自己的弟弟根本无心政治时也有所放心,打消了内心的怀疑。

但是,正所谓命运无常,虽然李煜不与李弘冀争夺皇位,但是谁也没想到,李弘冀这位太子竟然因为生病而英年早逝。因此他自然与皇位无缘。 但是又不能没有太子,所以,李煜顺理成章成为了新的太子,继承了后来的皇位。当上了皇帝,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南唐后主。

但是不巧的是,此时的南唐已经不像以往的唐代一样繁荣兴盛,这个时候南唐的时局十分的动乱,政治上也充满了危机。此时整个国家社稷都在等待着李煜这位新的皇帝能够扭转时局。

可无奈的是,虽然李煜已经是皇帝,但是仍旧无心政治,整日还是沉迷于吟诗作词,沉迷于文学的创作。 面对混乱的时局,就有很多有志之士开始揭竿而起,而赵匡胤就在其中。

这个时候,赵匡胤看准了时机,发动了陈桥驿兵变,迫使了当时的周恭帝让位。从这个时候开始,唐朝的时代彻底结束,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也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北宋,并且自己也成为了皇帝。

当赵匡胤逐渐稳定了政局后,就开始扩大北宋的势力,开始向南方进攻。 可是反观这个时候的南唐,面对本就动荡的时局,李煜此时仍旧“以不变应万变”,还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醉心于文学艺术,每天都在吟诗作词。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和政策的革新。

也就是这样,南唐逐渐开始陷入越来越大的危机,面对被北宋吞灭的危险。

主动投降,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早已经觊觎南唐很久。他也明白李煜无心政治,不理朝政。他明白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好机会。

但是赵匡胤也明白,南唐的势力在南方地区中其实还是算比较,因此赵匡胤此时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训练了大量的部队,并且制定了很详细的军事计划,就为了能够一举成功拿下南唐。

强大

可是此时的李煜仍旧是活在梦里,还是选择不理朝政。但是,随着赵匡胤势力的逐渐逼近,他也开始明白自己的位置有所不保,江山遇到了危险。但是为时已晚,他已经难以扭转时局。尽管这个时候李煜也开始积极备战,但是军事实力已经难以抵抗赵匡胤。

此时李煜终于清醒,于是为了保全南唐,他甚至放下了尊严,开始试图和赵匡胤求和。他多次派使者前去投降,甚至告诉赵匡胤自己心甘情愿将“南唐”的国号取消,而自己也甘愿当一个大臣,只为了赵匡胤能够不再进攻。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于北宋。

但是,赵匡胤并不接受,面对李煜的求和,他却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意思就是说,一山不容二主,他是绝对不允许过去的帝王存在于自己的政权中的。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一句千古名言。

最后李煜作为曾经的南唐后主,因为无法忍受种种的屈辱和折磨,最终,失望中的他还是选择了服毒自尽。一代词帝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间。

结语

其实,在历史中,有很多人都有很多的无奈。想必李煜也是如此,他的本意只是想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从事自己心爱的文学创作。 但是,由于李煜的生不逢时,所以使得他注定不能安稳度日,注定要被卷入政治纷争中。

虽然如此,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有所欠缺,但是在诗歌历史上,却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精品诗词,让后人能够欣赏到一代词帝的风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倘若他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给他修庙纪念,名字人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二世而亡,命运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何其相似,第一代帝王打下的天下,全都在第二代的手里毁于一旦,江山改姓!隋朝末年也和秦朝末年一样天下动荡,与秦汉之际楚汉之争时极为相似的情况再度出现了,当时人心归附、多方看好的窦建德饮恨而死,反而是李家父子成了最后的赢家。起于草莽,振臂一呼窦建德原先是河北地

  • 论交朋友的重要性!此人本是强盗,交对了朋友就成南宋著名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队伍行出不远,有消息传来:康王赵构登上帝位,意欲在南方建立朝廷。听到这个消息,李唐冒死从金营中逃了出来,长途跋涉,南渡寻投宋高宗赵构。这一天,李唐走到太行山,突然从山上冲下一伙强盗。李唐惊恐万状,死死抱住行囊,强盗们一把夺过行囊,仔细翻检后,却发现除了颜料画笔,行囊中什么都没有。强盗们正要将他“咔嚓

  • 中国大遗址|锁阳城调查勘探记:始于唐代,废于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前曾组织调查勘探小组,对锁阳城古遗址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勘探、采集标本和部分清理工作等,基本摸清了锁阳城内外长期困扰人们研究思维的一些疑难问题。锁阳城始建于唐代,废于西夏,是目前保护最好,城内布局也最完整的一处西夏时期的城市遗迹。“从城内残留遗迹分析,其废弃时间当定格于西

  • 隋唐好汉里面谁的战马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评书之中,多有各种宝马。隋唐演义系列中基本每一个好汉都有一匹优质战马,比如雄阔海的黑煞兽、伍云召的照夜玉狮子、伍天锡的乌骓、罗成的西方小白龙、杨林的抓蹄白虎马、魏文通的九点桃花兽、定彦平的银点花斑豹、秦琼的透骨龙黄骠马、尉迟恭的抱月乌骓马、单雄信的青鬃马等等。这些马名字特异,也是极其骏异,都是

  • 价值67.91亿!杜甫酒业变身“小巨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新出土唐代墓志,字字都有《兰亭》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曾说:《兰亭序》从文字到书法都是假的!今天有了打脸的证据了,看来乱说话,终究是要还的。唐代新出土了一件墓志,非常出人意料!因其字字《兰亭序》的影子…太意外了,请容我静静地捋一捋逻辑关系…我所第一感受到的是,唐代学《兰亭序》的时髦,都已经溢到地表下边了。继续观察这些字,有些与《兰亭序》如同刻本一般,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争风吃醋的悲剧,自然是不作就不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信佛,薛怀义其实并不是因为是和尚才得到武则天宠幸,而是因为当了和尚才方便武则天宠幸。最初的时候薛怀义并不是和尚,只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千算万算谁也算不到,这个小混混能被千金公主看上,看来运气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很显然薛怀义运气不错。薛怀义被千金公主看上仅仅只是起点,把薛怀义送给武则天

  • 此人是节度使,他要杀杜甫,临出门发生一件怪事让他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是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严武的父亲是曾任中书侍郎的严挺之,为中唐名相,他的人品及声望在当时都是非常好的。由于有个好的出身,所以严武在仕途若是和杜甫相比,也确实是顺风顺水。当然,这与他本人的才能和卓著的战功是分不开的。做为诗人,严武远没有杜甫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李氏宗亲,为什么最后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自从武则天掌权以后,就开始对李氏宗亲打压,甚至都快把高宗的儿子给杀完了,其中还包括李家党羽之类的,前前后后杀了差不多上百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李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晚年的武则天并不得势。关于传位的问题,武则天也是非常苦恼,有一天她把狄仁杰叫来,

  • 历史总是让人很无奈,秦朝和隋朝太多巧合,难道真的是所谓的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和隋朝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是兴也好衰也好,都充满了无数的巧合。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新政,举世闻名堪称千古一代,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开创科举,同样是举世闻名堪称千古一帝。秦朝时期修筑长城,隋朝时期修建大运河,虽然都是对国家有益的工程,但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都是劳民伤财。秦朝灭亡在二世,隋朝依然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