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节度使,他要杀杜甫,临出门发生一件怪事让他放弃

此人是节度使,他要杀杜甫,临出门发生一件怪事让他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1/17 9:43:52

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是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严武的父亲是曾任中书侍郎的严挺之,为中唐名相,他的人品及声望在当时都是非常好的。由于有个好的出身,所以严武在仕途若是和杜甫相比,也确实是顺风顺水。当然,这与他本人的才能和卓著的战功是分不开的。

做为诗人,严武远没有杜甫那么出名。甚至在后世人们对唐代著名诗人进行盘点时,严武也是不会榜上有名了。他的诗谈不上写得最好,但也很不错的。他的诗作不多,流传于后世的,大概也是不超过十首。像杜甫、李白等之流的诗,我们大多在上小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就能够接触到,而严武是诗人,现代很多人恐怕还是不知道了。

但是,仅仅把严武当成诗人,在唐代甚至今日,和哪些很多的诗人都是没有办法比的。但若是将他放在政治、军事的层面上,在当时的唐朝他却绝对是一位风云人物。

严武有着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军事上他于安史之乱中脱颖而出,在战场上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而且也是一位作战勇猛的悍将。他战功卓著,在安史之乱中为唐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杜甫也因此对其极具赞赏,在时人也包括杜甫看来,严武就是一个“民族英雄”。杜甫曾给严武的诗里面就有“三朝出入荣”,是说他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都是非常显赫的,可见他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

在政治上他的地位也是很高的。首先他有个好父亲,使他有了一个很好的政治基础,导致他的仕途的发展是非常地顺利,加上他本人在做地方长官时也是很清明,因此也是有个好的名声。在这方面,杜甫给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杜甫在给他的诗里面曾经有“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两句,是说他曾四次做为蜀中的地方最高长官,三次任节度使。可见他在政治上也确实是不一般了。

尽管严武的诗文不怎么出名,或者说写得也不怎么好,但他却是非常喜欢,所以和当时的有名诗人多有结交,像岑参高适王维等他都认识,但关系最好的却唯独只有杜甫。其实二人早就互相慕名,杜甫是佩服严武的政治武略,而严武则是喜欢杜甫的诗歌,只是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见过面。唐上元二年却公元761年,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府尹,他把手头的事情做了处理之后,就急于想见到正赋闲于家的杜甫。他为什么这么急呢?

严武做为成都的地方行政长官,手底下怎么能没有一帮谋士呢?他久慕杜甫的才气,而且此时杜甫由于在政治上受到一打击,刚好回到了成都,就在他的治下,这个的机会他无论如何是不会错过的。怎么相见呢?这个却还是有学问了。严武做为地方军政的最高领导人,他当然在初次相见时是不肯屈尊了,他仰望杜甫能够来成都与他相见,于是就给杜甫写了一首邀请诗。诗人吗,以诗代信进行交流总是容易沟通的,又何况他也确有诚意。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

这首诗应该是严武写得最好的一首诗。诗中极尽对杜甫之尊敬和赞赏,也不失对杜甫这时非常消沉的情绪之劝解,希望杜甫能够出山相助。此时的杜甫已无意做官,但出于尊重,便写诗做了回复,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已无意仕途的心情。但严武并没有因此而放手,不久他又亲自带人前去拜访,在如此盛情难却之下,杜甫答应了出任他的幕府。这一答应不要紧,却终是朋友反目,惹出了事端,差点惹来了杀身之祸。

就这样,二人成了莫逆之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是感情非常好,加上杜甫方才之高,严武对其一直也是毕恭毕敬,小心伺候。因为他知道杜甫为人比较耿直。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严武性格比较暴躁,加上他做为地方的最高长官,官位显赫,杜甫可能是某些地方看不惯的缘故吧,渐渐地却流露出了不满的情绪,二从之间便有了隔亥,这种矛盾有一天终于爆发了。

有一天,杜甫和严武在府中边喝酒边议事,慢慢地杜甫这酒可是喝高了。不知因何事史书没有记载,二人说着说着就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杜甫也许真的是酒喝高了,突然就跳了起来,站到了一个马扎(时称胡床)上,摇摇晃晃地指着严武高声就道:“真没有想到,严挺之竟能生出你这种混账的儿子。”这话却是有点说重了,哪有当着人家儿子的面骂人家老子的呢?

这话确实伤到了严武,严武的脸色当时就变了。杜甫知道严武要发脾气了,他知道严武一发脾气是什么后果。怎么收场呢?杜甫多聪明啊!他马上把话头一转,说:“算了吧,你是严挺之的儿子,我是杜审言孙子,咱们彼此彼此吧。”严武的脸色缓和了许多,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但要说后来严武对于此事不忌恨哪是假话。

有一天严武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越想越生气。我敬重你的才能,一直都在包容你的脾气,现在你竟然把我的父亲和我放在一起骂,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便动了杀心,他召集了人马,准备去杜甫家。可当他要出门的时候门框却挂住了帽子。于是他又退了回来,将衣帽整理好,可出门时又被挂住了,如此反复多次。严武的手下知道,他一旦动了杀心那是很难动摇的。于是,便趁着他与门框较劲的工夫,赶紧去找了严武母亲。严武的母亲一听非常生气,就把严武一顿大骂。严武从此就再也不提要杀杜甫的事情了。

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如果换位思考,杜甫如此行径又有谁能忍?想来也是真的。但是不管此后严武是怎么想,对于杜甫来说,他们之间的误会是短暂的。此后杜甫关于严武的诗作很多,表现出他是非常珍惜他们之间的友情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李氏宗亲,为什么最后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自从武则天掌权以后,就开始对李氏宗亲打压,甚至都快把高宗的儿子给杀完了,其中还包括李家党羽之类的,前前后后杀了差不多上百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李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晚年的武则天并不得势。关于传位的问题,武则天也是非常苦恼,有一天她把狄仁杰叫来,

  • 历史总是让人很无奈,秦朝和隋朝太多巧合,难道真的是所谓的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和隋朝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是兴也好衰也好,都充满了无数的巧合。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新政,举世闻名堪称千古一代,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开创科举,同样是举世闻名堪称千古一帝。秦朝时期修筑长城,隋朝时期修建大运河,虽然都是对国家有益的工程,但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都是劳民伤财。秦朝灭亡在二世,隋朝依然是灭

  • 在宋朝,新娘的嫁妆最后都归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题图:电视剧《梦华录》剧照在我老家一带,直到今天,若按民间习俗,女儿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因为人们认为,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我不知道这一习俗形成于何时,但可以肯定,不是形成于宋代,因为宋代的女性是拥有财产继承权的。——吴钩本文节选自知名历史作家,2018年度“中国好书”奖得主吴钩新作《大宋之法》。本

  • 三国半壁是郭嘉,若不是英年早逝,哪来西晋50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此话,随着说的人越来越多,郭嘉的光环也就越来越明亮耀眼。郭嘉只不过是位智力稍微超群的儒生军师。未必与同期的贾诩、荀彧、司马懿、田丰的能力要强。之所以身处同时代,拥有旗鼓相当的才能,郭嘉的声誉要远远大过其他人,主要是郭嘉的命好。郭嘉的命好在,有个言听计从的主子,而且这个主子生性多疑,

  • 安禄山打下了长安建立了政权,一片大好的形式,为何被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么一个忤逆之人,差点儿把唐朝毁灭,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安禄山是一个胡人,而且他出生的时候发生了奇特的事情。据说安禄山的母亲是一位突厥的巫婆,自从和他的父亲结婚之后一直都没能生下子嗣,后来还是他的父亲去祭拜山神,才生下了安禄山。但是没过多久他的父亲就过世了,之后安禄山的母亲

  • 唐朝才子断奇案,陈子昂替武则天排忧,百年后柳宗元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朝廷上下争论不休,案件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时隔百年,一代文人柳宗元还将其翻案了,并且将他判的状书写入了正式的法律条款。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故事的细节被详细地记载了官方正史《新唐书.孝友传》。我们知道官方正式在列传部分的人物遴选,那是十分严格的,一个杀人凶手怎么可以作为孝顺的代表列入正史呢?这不

  • 张果真实存在吗?他做了什么能让李世民都认为是神仙下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从小看着剧中的人物和现在的形象相符的人与这里的称呼有些不相符,那是因为他是八仙之中年纪最长的人,所以大家才会将他的时候带着一个老字,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叫他张果老了,相传他的年纪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古时候的人呢也许会相信,但若是按照现在的人来看,有存活100多岁的老寿星,但是怎么会有活了上千年

  • 武则天和李治的情感,为何武则天的位置越高,李治就会越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很显然李世民并不是太在意武则天,宠幸武则天也仅仅只是因为武则天漂亮罢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到痴迷的地步,所以才导致武则天十二年都没有怀孕。然而就在李世民还没死的时候,武则天就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好上了,但是李治就真的那么爱武则天吗?很显然并不是。其实就在武则天掌权之后,李治有很多次都想废掉武则天,

  • 张九龄是如何当上宰相的?据说与这件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张九龄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为官期间忠于尽职,秉公朝政,敢于直言犯谏,对于人才提拔作用,也从不徇私枉法。他不趋炎附势,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盛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文才更是天下扬名,尤其五言古诗,诗风古朴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风格,寄托了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当时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尤很

  • 他是晋朝出了名的美男子,因为长得太好看,被同僚嫉妒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潘安是河南郑州人,他是西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他自小就是富有才华的人,12岁的时候就可以作诗,20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名动当时的《籍田赋》是一位很有灵气的诗人。他喜欢用一些华丽的词汇来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描写出来,还会关联一些他去过的地方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偶尔也会借事物将道理引出来供人思考,当人们想表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