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这哥们搞艺术是天才,当皇帝就是个棒槌。

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这哥们搞艺术是天才,当皇帝就是个棒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2/6 17:11:50

在《宋人轶事汇编》里面,有一个关于赵佶出生的故事,据说在公元1082年,赵佶的父亲宋神宗,曾经到秘书省观看过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并再三赞叹李煜的儒雅神态。不久之后,他的第十一个儿子赵佶就出生了,大家都说说这孩子应该就是这个李煜转世,今后肯定是成就非凡呢。早在这个赵佶之前,宋神宗就已经物色好了帝国的接班人,那人就是赵佶的哥哥宋哲宗。所以,赵佶学的不是什么平定天下,治理国家的手段,而是作诗写词,舞文弄墨的本领,如果不出意外,他将按着父母给他规划好的路线,就这么逍遥快活的度过他的一生,顺便做个名留青史大艺术家,但意外总是来的那么让人猝不及防。

公元1100年,他那个年仅24岁的皇帝哥哥宋哲宗就因病去世了。而且因为宋哲宗去世前并没有儿子,也没有立下继承人,就这样最不合适当皇帝的赵佶反而被推上了帝位,成为北宋的第八个皇帝。于是他秉持着亲小人,远贤臣的基本原则,把国家弄了乱七八糟。但与此同时也在艺术领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书法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为后人竞相仿效。诗书画印四结合在宋代以前,很少有人能把诗词、书法和绘画三者相融合。苏轼虽然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自己却没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宋徽宗是真正将诗词,书法和绘画三者有机相结合起来的人,在当时的艺术境界上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宋徽宗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创作上了,管理国家却是昏招迭出。

联金灭辽之后,赵佶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金军南下的时候,当他发现自己彻底玩脱了之后,就立即甩锅给自己的儿子。在他退位的第二年,金兵就攻占了北宋首都汴京,烧杀抢掠无数之后,还抓走了他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而这场导致了北宋灭亡的战争,史称“靖康之变”。

纵观徽宗赵佶的一生,他本来可以凭借艺术才华独步天下,却因为生在了帝王家,成了亡国之君,他一步步亲手把北宋推向了毁灭。《宋史》上说宋徽宗诸事节能,独不能为君耳。他什么都能做得好,唯独做不好皇帝,而他最终也为自己不专业的帝王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公元1135年4月,经受了九年囚禁生涯的宋徽宗客死于五国城。据说他死在冰冷的炕上,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僵硬。死前还有诗词感慨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出于可怜,朱元璋随手救下一小乞丐,最终他的家族守护大明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年,这个小乞丐8岁,此后,入了朱元璋的门,他的生活比之以前非常好,朱元璋夫妇待他如亲生子女,这样朱英深受震动,视朱元璋夫妇为亲生父母,在战乱中,朱英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当别人的童年都是花蝴蝶时,他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冷漠与残酷。1362年,18岁的朱英正式被朱元璋任命为帐前都尉,参与战争,也许是耳濡目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为何唐玄宗不但不生气还给予了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他可以说是站在朝代繁华时期的最高点,但之后也因为他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宠信奸佞,最后引发了唐朝衰退的最大导火线“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繁华落尽、哀衰四起、一蹶不振。众所周知的大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是鼎盛至极,周边各国都视大唐为偶像膜拜,俯首称臣、连年进贡,且不断派遣使臣来到大唐学习各种文化。而大唐

  • 写了近万首诗的陆游,很少填词,一出手便是千古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宋朝的文学,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宋词。宋词确实是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不可逾越的的巅峰。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宋代顶级文人,都是词人,比如说欧阳修,比如说陆游。这是因为在当时,诗被认为是承载文化传承的黄钟大吕,而词作不过是供人消遣的雕虫小技,所以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谈到了他对于词的不屑一顾:坐

  • 武则天是死于谋杀吗?陕西出土一块碑文,专家找到真正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网络武则天在执政期间,教化人民,施政得当,善待百姓,重用人才,经济也得一定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就这样一位女皇帝,在她晚年的生活里有些不着边际,到后来,连一些朝政也不过问,逐渐让大周朝衰退。在这期间,借助男宠之事,便处决了一些有功之臣,这里面也包括自己的亲人。据《新唐书》记载,

  • 李自成的丞相投降清朝得善终,为何张献忠的丞相没降清却背负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自己大权独揽,但是对于后世帝王来说却并非好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体力或者意愿去做一个劳模,于是,明朝中后期就出现内阁大学士、首辅这种变相的宰相。而两位明朝的掘墓人——李自成和张献忠更是直接恢复了宰相制度,那么他们用的什么人来做他们的宰相呢?这两位宰相

  • 唐朝善交朋友的人是谁?当属程咬金,他有这4个朋友就足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就有很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从而建功立业的故事,而这次要讲的一个人,他的朋友可谓是万里无一,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莫大的助力。强盗,反贼和武将程咬金是现在的山东人,而他在隋唐演义中可以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人之一,跟秦琼,单雄信比肩。但是他的事迹却让他的人气可以算是隋唐演义中最高的人,这与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开

  • 为何很少提及明代天启大爆炸呢?伤亡者一丝不挂,原因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公元1626年5月30日,王恭厂突然是发生了爆炸,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明代《天变邸抄》当中就有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麋烂尤甚,僵尸层迭,秽气熏天,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

  • 中国为什么不想打仗?读一读宋史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句话无疑是对中国在外交上最贴切的总结。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希望打仗。因为希望和平发展,所以在面对一些国家的挑衅时,我们会选择隐忍一些。有的国人似乎并不明白隐忍背后的真正原因,一部分人甚至会在网络上表达不满。但中华500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

  •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的唐朝京城,街上经常看到异国的使者,万邦来贺的壮景,处处体现着唐朝的繁荣昌盛,只是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唐朝也没有逃脱掉亡国的宿命,只留下斑驳的遗迹证明曾有的辉煌。唐朝的灭亡是令人遗憾的,想当初李世民励精图治打造了贞观之治,让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又有开元盛世,为什么唐朝还是灭亡了呢?其灭亡的

  • 王文治(清)行书跋《唐玄宗鹡鸰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