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写了近万首诗的陆游,很少填词,一出手便是千古佳作

写了近万首诗的陆游,很少填词,一出手便是千古佳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3/12/22 3:22:20

一说起宋朝的文学,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宋词。宋词确实是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不可逾越的的巅峰。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宋代顶级文人,都是词人,比如说欧阳修,比如说陆游。这是因为在当时,诗被认为是承载文化传承的黄钟大吕,而词作不过是供人消遣的雕虫小技,所以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谈到了他对于词的不屑一顾: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

陆游更是如此,他“是有意要做诗人”。更为夸张地是,陆游认为词作是“其变愈薄”之体,少年时也曾写过,写完之后就充满了负罪感,还要写下一段自我批评来赎罪。(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在这种状态下,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的就有九千多首诗,是中国历史上现存作品最多的诗歌,其中也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他的词作存世仅仅只有一百四十余首。尽管如此,因为本身的艺术天赋,陆游依然写出了极为精彩的词作,比如这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一生饱含爱国热情,对于国家和民族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被梁超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但是,在当时腐朽的南宋朝廷之中,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陆游不仅没有能够实现报国的梦想,反而是在宦海之中沉浮不定,蹉跎一生。

这首词的具体年代并不详细,但一定是陆游在晚年归隐山林所作。他回忆起自己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的经历,那是最为激动人心,豪情纵横的八个月时光。虽然条件艰苦,却实现了他投笔从戎,为国尽忠的梦想。只不过因为幕府解散,他只享受了短短的戎马生涯。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陆游才填写了这首《诉衷情》。

上阕的第一句“当年万里觅封侯”就写出了不尽的洒脱与豪情。这是引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陆游同样是不远万里,奔赴疆场,就是要效仿班超一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这两句写回了现实之中。原来,那种青葱岁月,也如同南柯一梦。当年自己守卫的边城,如今只能在梦中才能出现。可悲的是,灰尘已经盖满了昔日出征的貂裘,让它再也没有当年的风采。

在下阙中,陆游以短短九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伤。“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讲述了敌人还没有被消灭,自己的鬓角已经花白,唯有独自流泪,感叹报国无门。

有了上面的铺垫,最后三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就并不突兀了。作为爱国诗人,陆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的梦想,明明就是在边塞,可是朝廷不给他这个机会,让他老死在沧州。看似平淡无奇,却道出了无限的感慨,流露了无限的感伤。

填写此词的时候,陆游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梦断,再也没有机会实现疆场杀敌的愿望。这一切,都是因为南宋朝廷的苟安和无能,让他的雄心无人理解,更让他没有施展抱负的舞台。这种极度压抑和苦闷的情绪,就凝结成了悲壮无比的曲调,融入这首此中,让后世读来回肠荡气。

尽管不喜欢填词,甚至鄙视填词,但陆游的才华,让他的词作依然大发光彩。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甚至在《后村诗话续集》高度评价: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是死于谋杀吗?陕西出土一块碑文,专家找到真正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网络武则天在执政期间,教化人民,施政得当,善待百姓,重用人才,经济也得一定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就这样一位女皇帝,在她晚年的生活里有些不着边际,到后来,连一些朝政也不过问,逐渐让大周朝衰退。在这期间,借助男宠之事,便处决了一些有功之臣,这里面也包括自己的亲人。据《新唐书》记载,

  • 李自成的丞相投降清朝得善终,为何张献忠的丞相没降清却背负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自己大权独揽,但是对于后世帝王来说却并非好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体力或者意愿去做一个劳模,于是,明朝中后期就出现内阁大学士、首辅这种变相的宰相。而两位明朝的掘墓人——李自成和张献忠更是直接恢复了宰相制度,那么他们用的什么人来做他们的宰相呢?这两位宰相

  • 唐朝善交朋友的人是谁?当属程咬金,他有这4个朋友就足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就有很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从而建功立业的故事,而这次要讲的一个人,他的朋友可谓是万里无一,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莫大的助力。强盗,反贼和武将程咬金是现在的山东人,而他在隋唐演义中可以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人之一,跟秦琼,单雄信比肩。但是他的事迹却让他的人气可以算是隋唐演义中最高的人,这与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开

  • 为何很少提及明代天启大爆炸呢?伤亡者一丝不挂,原因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公元1626年5月30日,王恭厂突然是发生了爆炸,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明代《天变邸抄》当中就有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麋烂尤甚,僵尸层迭,秽气熏天,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

  • 中国为什么不想打仗?读一读宋史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句话无疑是对中国在外交上最贴切的总结。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希望打仗。因为希望和平发展,所以在面对一些国家的挑衅时,我们会选择隐忍一些。有的国人似乎并不明白隐忍背后的真正原因,一部分人甚至会在网络上表达不满。但中华500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

  •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的唐朝京城,街上经常看到异国的使者,万邦来贺的壮景,处处体现着唐朝的繁荣昌盛,只是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唐朝也没有逃脱掉亡国的宿命,只留下斑驳的遗迹证明曾有的辉煌。唐朝的灭亡是令人遗憾的,想当初李世民励精图治打造了贞观之治,让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又有开元盛世,为什么唐朝还是灭亡了呢?其灭亡的

  • 王文治(清)行书跋《唐玄宗鹡鸰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 为何金国人喜欢自称“汉人”,反而把南宋喊“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地理位置上来做分析。在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谁占据了中原地区,谁就可以得到正统的领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都要争夺中原的原因了,无论你本身实力有多么强大,出身多么正统,只要丢了中原,那么你的身份是不被认可的。金国是由女真人所建立,但是在金国的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

  • 为什么说一百个欧阳修比不上一个韩琦?四件小事,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电视剧《清平乐》阵容强大、角色众多,对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均有刻画,其中戏份最多的当属一代名臣韩琦,他的一句“貌丑不至惑君”更是引起热议不断。那么,真实历史中的韩琦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清平乐》韩琦剧照,扮演者:杨玏)韩琦的历史功

  • 《贺兰山下——西夏文物特展》系列之六:花脚大仙分享长沙博物馆特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贺兰山下——西夏文物特展系列之六长沙博物馆特展花脚大仙分享巍巍贺兰山下,大漠旷野之上,矗立着九座塔型巨冢,在风沙中静卧了近千年,巨大的封土下掩埋着一个消逝的政权——西夏。西夏(1038—1227)是隋唐以来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它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为都,辉煌时疆域覆盖了我国西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