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最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寒字之妙,超越千古

王勃最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寒字之妙,超越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4/3/11 1:07:46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唠唠的是王勃最著名的诗歌《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更多送别诗:www.yeziriji.com/gushi/songbie.html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

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

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

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唯一穿龙袍下葬的女人,女皇武则天和慈禧都没敢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地位高贵的女人,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固伦荣宪公主。据悉她的地位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是最高的,而她还是第一个有封号的公主,固伦就是天下的意思,可见康熙是多疼爱和宠爱固伦公主。相传固伦公主长得特别的可人,而且很爱逗康熙皇帝开心,哄人特别的“有手段”,康熙也觉得这个女儿是自己的开心果,所以格外

  • 卢照邻流落秦州,吟诵了一首好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卢照邻和杜甫生活在不同时代,彼此之间本来毫无交集。可是由于他们都曾经来到甘肃的一个小城,从而让他们的命运中竟然出现了相同的元素。下面介绍的是卢照邻流落秦州,创作了一首佳作,杜甫也在那里经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入秦州界初唐 卢照邻陇坂长无极,苍山望不穷。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花开绿野雾,莺

  • 夜雨丨唐代贤:留住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留住时间唐代贤不知不觉已过五奔六了。掐指算来,几十个春秋走过十多个单位,同事成百上千,可在记忆库里没多少名字,所发生的故事许多亦如过眼烟云。偶尔遇到多年未联系的同事,他能称呼我的职务,我却怎么努力地想也想不起Ta叫什么,只好千方百计掩饰当时的尴尬,要么冲Ta微笑,礼节性的回应一下,要么上前寒暄几句,

  • 电影里的“茅山术”真的存在吗?清朝的一段笔记或许会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香港“林正英系列”的观众对茅山道士都不陌生,茅山术在人们心中也带着奇幻的色彩。恐怖电影中总有茅山道士的出现,茅山之术也因为影视作品的宣传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现在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以往充满迷幻色彩的灵异事件都能被科学解释,但人们对这种志怪轶事的热情仍然不减。有一位清朝学者的笔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

  • 古代沉香香器详解-西晋-越窑青瓷镂空提篮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沉香蜀子曰,弘扬传统文化,科普香器知识

  • 古代沉香香器详解-三国至西晋越窑青瓷双耳熏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至西晋越窑青瓷双耳熏炉此器唇口,丰肩,弧腹,平底,造型圆润饱满,肩竖双耳,立挺拔之姿。胎体灰白坚致,外壁覆盖了一层均匀的淡青色釉,色若远山,古朴清丽。口颈处饰弦纹,炉壁与底部皆有镂孔,镂孔排列有秩,层次分明。整器造型、釉色、装饰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尽显六朝青瓷之韵致。沉香蜀子曰,弘扬传统文化,科

  • 海瑞定理:大清官海瑞,如何让自己的审案习惯变成古代法律定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海瑞断案海瑞身上学到了什么,海瑞审案视频,大明王朝1566 海瑞审案

    当然实际上,海瑞也确实上过那封著名的《治安疏》,而且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声音。只不过在封建集权的古代,这种舆论对国家政治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海瑞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政治地位,也远没有影视剧中刻画的那么重要。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在中国古代律法成型的历史上,海瑞绝对是一个不容忽

  • 一分钟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职期间娶了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而后受人诬谤,便辞官

  • 孝庄太后辅佐两代君王,权势滔天,为何自己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次满族总数当时是很少的。孝庄太后是蒙古族人,她一旦称帝首先八旗子弟就不会支持她,那个时候吴三桂、尚可喜等人都手握重兵,她一旦称帝,天下必定大乱,那个时候天下还是不是爱新觉罗的都不知道了。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

  • 多尔衮不当皇帝是为了孝庄 他只是疏忽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尔衮和孝庄第一次见面,多尔衮和孝庄真有私情吗,清朝多尔衮和孝庄

    多尔衮是清朝前期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清朝的统一大业中,多尔衮居功至伟。但同时他又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把持朝政,清除异己。多尔衮十七岁开始带兵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帝位,是为顺治皇帝。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顺治帝于太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