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 为何被视为明朝灭亡罪魁祸首

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 为何被视为明朝灭亡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3/12 4:16:10

戚继光和李成梁,一个镇守东南,抵抗肃清倭寇;一个镇守东北,力压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堪称大明王朝的“双子座”,确保基业安稳如山。现在知道戚继光的人很多,可在明朝时期,李成梁的威名远远胜戚继光。

1562年,李成梁出生于辽东铁岭卫。

李成梁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当年,他的祖先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中国辽东铁岭一带。经过几代人的融合,李成梁已经被视为汉族人。多年以后,清朝末年章太炎流亡日本时起草宣言时就说:“愿吾楚人,毋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

从嘉靖后期开始,明朝面临着将星凋零、边备废弛的窘状,来自北方的蒙古人屡屡南侵。李成梁受命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抵挡蒙古。李成梁不负厚望,多次击败蒙古军队,声威大震。

1574年,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率部进犯辽东重镇辽阳、沈阳。在万历初年,女真势力还不强大,在兵强马壮的李成梁军队面前没有过上几招就败下阵来。

此战,李成梁率军数万攻破王杲老巢古勒寨,取得了斩首1000余级的战果。不过,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李成梁此战最大的收获却是抓获了两个俘虏。他们是兄弟俩,名字分别叫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

李成梁没有杀掉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而是将他们收留下来,作为自己的奴仆。10年后,李成梁的妻子见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仪表不凡,便将他们放走。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为大明王朝培养了一个掘墓人。

那时候,给李成梁干过奴仆的人可了不起。努尔哈赤回到建州后,在白山黑水之间迅速崛起,吆五喝六,如鱼得水。这固然与努尔哈赤过人的本领有关,更与他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李成梁有关。没有李成梁,努尔哈赤早就在残酷的女真部落战争中被撕得粉粹。

李成梁似乎有意将努尔哈赤培养成大明王朝在女真的代言人。早在努尔哈赤给自己当奴仆时,李成梁就让他与长子李如松一起读书、学习,还给他们请来有“东南第一军师”之称的徐渭(徐文长)担任老师。努尔哈赤回到女真后,李成梁“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给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提供方便和支持。

正是在李成梁的支持下,努尔哈赤干掉了杀死他祖父和父亲的仇敌尼堪外兰,还把尼堪外兰一家灭了族。

1588年,努尔哈赤征服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完颜部,统一了建州5部。

李成梁在辽东镇守达30余年,屡次取得大捷。在他面前,不管是蒙古还是女真,都被他压得死死的。稍有冒头,就被往死里打。正因为此,明朝辽东边境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

不过,李成梁虽然是一名军事奇才,却在私德上不太检点(这一点比戚继光差远了)。李成梁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又杀降冒功,遭到言官弹劾。1591年,李成梁被万历皇帝罢免了在辽东的一切职务,只保留了一个宁远伯的身份。1601年,辽东总兵马林获罪下马,已经76岁的李成梁被重新用,又在辽东镇守了8年。1606年,由于李成梁放弃辽左宽甸六堡,并强行将64000余户居民迁移到内陆,引发了流血事件,再次遭到言官弹劾。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指出李成梁罪可至死。万历皇帝只好再次免去李成梁的职务。

近些年来,网络上流行一种观点,指责李成梁养虎成患,放任努尔哈赤一天天壮大,成为明朝最大的劲敌,最终灭掉了明朝。在这种观点看来,李成梁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但是这种观点根本就站不住脚。李成梁不是诸葛亮那样未卜先知的预言家,能够看出魏延脑后的“反骨”。也不是当代的历史爱好者,能够以上帝视角审视多年以前的历史事件。李成梁在世时,努尔哈赤并没有对明朝表示出仇恨的举动,相反,对李成梁言听计从,马首是瞻。李成梁有什么理由杀掉努尔哈赤?

1615年,李成梁以90岁高龄去世。3年后(3年是古代孝子守孝的期限),努尔哈赤才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对明朝宣战。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应该对身后的历史事件负责。就这一点而言,将李成梁视为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毫无道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清碑帖欣赏】南宋 · 楼钥《呈提举郎中契丈劄子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 · 楼钥《呈提举郎中契丈劄子之一》纸本,纵34.1厘米×横40.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钥伏以冬令霜明。恭惟提举郎中契丈。台治多暇。神明佽相。台候动止万福。钥执丧杜门。近束修问记史。徒深詹仰之私。钥少禀。钥汪出也。舅氏文昌公好施而力不及。遂与沈叔晦率乡人出田为义庄。以济士夫之家。丧不

  • 范仲淹最著名的十句诗句,感受范公的志士节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从《范文正公文集》中摘选10个经典的句子,与大家一起感受他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仁思想和志士节操。一、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浩浩汤汤,指水势浩大汹涌的样子。横,此指广阔。际涯,边际。诗句描写洞庭湖水势浩大、广阔无边的景象。二、长烟一空,

  • 大明实亡于朱元璋,而非崇祯皇帝朱由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大错而特错。朱由检确是亡国之君,从军事、经济、政治等等角度看,都是标准的亡国之君。后人以他勤政、节俭,而心生怜惜,其实大可不必。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的勤政是毫无章法、意气用事,杀大臣、诛武将,朱由检毫不在意。他越是勤政,国家就越乱,敌人越强,明朝就亡得越快。朱由检的节俭,是天生吝啬。他吊

  • 大明王朝:看似老成谋国,其实大奸似忠,谈奸臣严嵩的风雨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前面一期谈了一直很急躁的严世蕃,今天再来谈谈看似老成谋国,做事有条不紊的老爹严嵩。单看剧中对严嵩浅显的表现,我们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严党最终之所以会倒台,除了清流派及海瑞外部力量的推动外,更重要的是严党内部的作死。而严党这些愚蠢的举动,毁堤淹田也罢,阻碍胡宗宪拜访也罢,打着制造局牌子买田,甚至

  • 崇祯为何斩杀两个年幼的女儿,皇后为何用线把身上衣物紧紧缝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即1644年4月24日,雷、雨、冰雹交作,李自成率8万大顺军向大明京师发起总攻。而守城的明军只有一万余人(太监参杂其中),且无粮无装备,城破已迫在眉睫。4月25日午后三时许,监军太监曹化淳开门投降。由此,京师外城被突破,内城危若累卵。日落,崇祯带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登

  • 崇祯杀了魏忠贤后,为何大明立马就垮了?真实的历史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明君无处不在,但是残暴不堪、放浪形骸的皇帝也是比比皆是,皇帝不能承担江山的责任,也就会有人想要登上九五之尊之位。宦官在古代主要负责宫廷之内的服务,一般进宫的男子都会在净房进行阉割,只有阉割后的男子才能进入宫中,服侍皇上和后宫的妃子们。从古至今,进宫成为太监的人数不胜数,

  • 大明考生1499: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王阳明和唐伯虎都是成功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1499年,唐伯虎与王阳明在同一年参加会试。那年,他们一个29岁,一个27岁。他们都是南方人,一个是江苏苏州人,一个是浙江宁波人。二人的区别非常明显。虽然,唐伯虎会试失败,但他仍然是成功者。学艺术的唐伯虎逍遥快乐、才思敏捷,就像李白那样。学哲学的王守仁心有社稷、心怀天下,就像杜甫

  • 大明朝第5位皇帝朱瞻基:600年来,他身上的2大疑团至今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瞻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传闻中的蟋蟀天子,十分喜爱斗蛐蛐。这个称号明显是误会了朱瞻基,把他形容成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历史上的朱瞻基丝毫不逊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爷爷朱棣。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我们后世的人不管是史学家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对他十分感兴趣,但他身上有两个秘密到现在都还没解开。朱元璋建立大明王

  • 大明王朝的清官海瑞,留名清史,巨贪是真,清贫也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看那个真实的海瑞。幼年立志 扎根基层提起明朝的奇闻异事,不仅有享誉盛名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千古一相张居正等名人,还有一个不起眼的七品县官海瑞,堪为奇谈。若是提起为官清廉,老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明朝清流同僚们心目中的楷模,非海瑞莫属。海瑞年幼时,父亲便去世,家境不算富裕,却从小便被母

  • 崇祯杀了魏忠贤后,为何大明就垮台了?王承恩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魏忠贤专政,东林党人备受打压。崇祯皇帝继位后,直接斩杀了他,结束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可笑的是,当朱由检信誓旦旦地要中兴大明时,却发现自己治理下的大明朝还不如魏忠贤时期呢!最后,李自成打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临死前,他还说:“诸臣误我”,他身旁的王承恩却说:“忠贤在,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