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嘉靖最怕的人,常和嘉靖作对,嘉靖非但不敢杀他,还得贿赂他

他是嘉靖最怕的人,常和嘉靖作对,嘉靖非但不敢杀他,还得贿赂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94 更新时间:2024/1/16 5:20:00

明前期后,宦官乱政,嘉靖皇帝的前任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期,便出了大名鼎鼎的权阉刘瑾。武宗之前的英宗、宣宗时代,也是权阉层出不穷。嘉靖之后,阉祸方兴未艾,扰乱朝纲。但嘉靖在位时期,却没有宦官乱政的现象,没有出现一个权阉,连海瑞上奏骂皇帝时,也不曾提及这点。

皇帝重用宦官,无非是对外臣不信任,担心外臣权大,削弱皇权。可嘉靖反其道而行之,压抑宦官,重用外臣,君权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高深莫测。

原来,嘉靖利用他的帝王之术,让群臣形成以严嵩徐阶为代表的两批势力,彼此抗衡,针锋相对。外臣不团结,内斗消耗精力,自然无法形成与皇权抗衡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但两派争斗得难舍难分时,嘉靖便成为唯一的仲裁人,所以外臣反而更离不开皇帝。

正因如此,严嵩虽然气势熏天,权倾朝野,但在嘉靖看来,不过就是一个比较强势的管家,而不是合伙人。作为老板,炒掉他易如反掌。

连严嵩这样的权臣,在嘉靖眼中都不过尔尔,何况其他大臣?不过,凡是也没有绝对,嘉靖朝有一位大臣,却让嘉靖敬畏不已。

此人名叫毛澄,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毛澄是弘治六年进士出身,名列殿试榜首,也就是高中状元。明武宗正德年间,毛澄官拜礼部尚书,在朝中颇具人望。他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多次对明武宗的胡作非为提出批评,武宗虽屡教不改,但也没有为难毛澄。

嘉靖即位后,由于他是作为藩王入京,故而想追尊他的生父为帝。此举遭到朝臣的群起反对,毛澄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嘉靖的皇位来源于明孝宗,他是以孝宗嗣子的身份即位,这意味着他已过继给明孝宗,如果追尊生父为皇帝,将置明孝宗于何地?

况且,如果同意嘉靖追尊生父为帝,说明嘉靖仍是藩王之子,可明朝宗法制不容许藩王即位,嘉靖的地位又何来合法性?又或者,这难道不是对祖宗制度的践踏?

嘉靖气急败坏,他的思考角度与朝臣不同,他认为自己作为儿子,追尊亲生父亲有何不可?所以,他依然坚持给生父加尊号。但为了取得朝臣的支持,嘉靖非但不敢杀毛澄这个异见人士,还居然贿赂毛澄,派人给他送了大笔黄金。毛澄当然力辞不受,坚持己见。

皇帝低声下气贿赂朝臣,非但没得到朝臣的感激,反而被断然拒绝,这可是帝王的奇耻大辱!可嘉靖也只能忍辱包羞。据史书记载,“澄端亮有学行,论事侃侃不挠,世宗敬惮,虽数忤旨,而恩礼不衰”,也就是说,毛澄才德兼备,虽屡屡和嘉靖作对,但嘉靖仍对他敬畏有加。

毛澄后因不满嘉靖追尊生父,一气之下,辞官回家。结果在回乡途中,不幸染病,不治病逝,享年63岁。嘉靖得知噩耗,追赠毛澄为少傅,谥文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后人,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相聚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中有一个最伟大的英雄,就是蒙古王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草原后又把目光转向世界;他先把侵略的目光放在中原,胜利后又向北进军征服罗斯人。他的孙子忽必烈在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基础上,率领军队打败大宋汉皇权,在北京建立外夷统领华夏的“元朝统治。”由于蒙古贵族的傲慢思想,贵族们枉顾黎民百姓的苦难,分封土地世

  • 成吉思汗当年西征,到了印度家门口,却因为一只神兽选择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他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王朝,重新勾画了世界的版图。当他进攻到印度时,印度的军队早已是闻风丧胆,吓得落荒而逃。就在一举要完成对印度的统治时,他却网开一面,下令撤退,这让我们不禁感到好奇,为何如此好战的成吉思汗会下这样的命令?当时的蒙古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多半领土,当时,印度的国王早

  • 成吉思汗称霸草原时,金国为何无动于衷?30万精兵干什么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对草原上的居民并不友好,管理方式非常残忍,除了修建金长城,防御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窜入中原外,每隔3年时间,就会派兵到草原上进行一次屠杀,名为“减丁”。所谓“减丁”,就是削减草原上的人口,方法直接、粗暴,就是屠杀青壮年男子。金国的统治者认为,只要草原上的人口数量,尤其是男丁的数量不会增加,他们就不会

  • 成吉思汗究竟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看完您也许就能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这五位仁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超级皇帝。如果将他们放在同一时代相互攻伐,想必还是很有看点的,可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或许没人能回答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要说从这五个人中评选出最会打仗的人,成吉思汗应该能排第一位。在不少史料中,我们都能发现

  • 靖康之难中,宋徽宗被迫行“牵羊礼”,被俘8年后死在异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自建立之后也深知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意义,多次组织军队征讨。辽国灭亡后,宋朝出兵 攻打燕云,但因为军队腐败,不但没有夺取敌人的城池,反而损失惨重。这也让金国看透了宋朝的真正实力,公元1125年金国出动大军南下进攻宋朝,段时间内就连克宋朝北方多个重镇,宋朝不得不再次议和。然而这并未换取太长时间的和平,

  •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拦住他问了句话,后成了四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杨荣历经四朝,出生洪武年间建文时期步入仕途,先后辅佐了大明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不仅如此,从朱棣时期,杨荣便进入内阁,成为了朝堂重臣,其后更是地位日渐攀升,成为了名流千古的三杨之一。而杨荣能够受到朱棣的重用,竟然是因为早年朱棣造反之时,地位低下的杨荣所问朱棣

  • 嘉靖十六年:凤阳府的官道上,洒下了一名五品武官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今年40多岁的赵长寿是名军卫百户,如今刚刚升了从五品的千户。明代武将地位低下,虽然这个从五品的军官,实际地位远不及正七品的知县,但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而且根据明代规定,副千户的职位是可以荫袭的。所以,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赵长寿此行目的就是去北京把儿子荫袭的事办好,顺便到山东曹州老

  •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灭国之后,南宋崛起。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南宋一直在等着向金国复仇的机会,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南宋的复仇对金国来说有多狠呢?要知道在那时金国人口有700万,但是在南宋和蒙古的铁骑双面包夹之下,最后的金人仅仅剩下了10万!历史学家对于北宋灭亡的原因总是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北

  • 建文帝的大将军,后来成为朱棣的大功臣,堪称古代第一“内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问题就出在朱允炆任命的统军大将上,李景隆堪称是明朝乃至古代的第一“内鬼”。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深受建文帝信任。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建文帝先是派出老将耿炳文,结果大败。1399年八月,李景隆被建文帝委以重任,封为大将军,统帅50万大军北伐。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但朱棣竟然取胜了,李景隆不但损兵折将

  • 建文无大将,徐凯做先锋:四川剿匪小能手,真打不过朱棣的边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的局面也发生在明朝建文年间的“靖难战争”之中。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发动了两次对于功臣的大清洗。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名将,连同五军都督府的大批中坚将领纷纷惨遭诛杀。洪武皇帝这样做,固然保证了皇太孙朱允炆的顺利登基,可是也为朝廷在应该藩王叛乱时的无能为力种下了恶果。今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