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当年西征,到了印度家门口,却因为一只神兽选择退兵

成吉思汗当年西征,到了印度家门口,却因为一只神兽选择退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13 8:50:36

他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朝,重新勾画了世界的版图。当他进攻到印度时,印度的军队早已是闻风丧胆,吓得落荒而逃。

就在一举要完成对印度的统治时,他却网开一面,下令撤退,这让我们不禁感到好奇,为如此好战的成吉思汗会下这样的命令?

当时的蒙古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多半领土,当时,印度的国王早已是放弃了抵抗,想要趁着军队还没有攻占都城时逃离,但成吉思汗怎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将他困死在了一个小岛上。

但是国王的儿子并没有放弃抵抗,他带领着残的部队继续与蒙古军队作战,不同于自己的父亲,扎兰丁在带兵打仗上十分的卓越,他足智多谋,善于发现敌军的弱点。

蒙古的军队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胜利,扎兰丁正是抓住了他们这样的心理,正所谓骄兵必败,他设下埋伏引诱蒙古军队,最后大败敌军,斩杀数万人,狠狠地打击了蒙古军队的士气。

这次的战斗给了扎兰丁信心,他立刻召集了其他的军队首领达成协议,一同去抵抗成吉思汗的侵略。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计谋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成吉思汗很快卷土重来,而蒙古的骑兵们因为上次被打败,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势,势必要将面前的这个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自己的军队已经溃不成军,扎兰丁觉得大势已去,便和他父亲一样,立即撤退逃跑。但是成吉思汗仍然不善罢甘休,率领着军队前进军。

但是天公不作美,成吉思汗他们一直都在寒冷干燥的北方生活,如今来到了潮湿炎热的印度,就会非常的不适应。

士兵们都叫苦连天,他们不怕战斗,但这难耐的天气让他们十分的不舒服,而这也让他们的战斗力大大地降低。

而且我们中国是十分注重迷信的,成吉思汗作为君王也十分的看重。他们在进攻的途中突然遇到了一只神兽,而且神兽还与成吉思汗交流,说你应该趁早回去,否则会有麻烦。

成吉思汗还想继续进攻,但是他身边的侍卫却告诉他,神兽乃是祥瑞,我们纵然是势不可挡,但也不能与老天去做对,我们还是趁早回去,免得遭遇突来横祸。

成吉思汗思来想去,觉得手下说得也对,便下令撤军,下次再来收拾这些冥顽不灵的印度人。

这也许是道听途说,但当时成吉思汗肯定遇到了更多的问题,迫使他不得不撤兵。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成吉思汗一直向外扩张东奔西跑,但是他所占领的这些地方都疏于管理,他将朝廷的大权都交给自己的弟弟来管理,但亲兄弟明算账,在权力与利益的面前,即使是自己的弟弟也要留一份警惕。

因为成吉思汗长期在外,他的弟弟铁木格的权力也是愈发的膨胀,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蒙古的另一个君王。

如果铁木哥撕破脸皮将成吉思汗拒之门外,那么,成吉思汗攻占了这么多的土地将变得毫无意义。

而且成吉思汗一路西征,他离自己的大本营也越来越远。将士们虽然热爱在马匹上战斗的生活,但是也难免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不可能一直都来打仗过,这种刀口上舔血的生活。

所以说,真正制约成吉思汗没有攻下印度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内心作祟,连强大的欧洲帝国都挡不住他的铁骑,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印度。只是他觉得走的时间太长,走得太远,自己的大本营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他下令撤兵,班师回朝。

成吉思汗在撤退时认为印度与自己无缘。但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孙子铁木儿又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重新征服了这里的人民,烧杀抢掠后将珍贵的宝物都带了回去,这也算是完成了成吉思汗未完成的梦想。

但没有想到,战胜印度的蒙古军队早已是疲惫不堪,被明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而蒙古国也逐渐走向了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称霸草原时,金国为何无动于衷?30万精兵干什么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对草原上的居民并不友好,管理方式非常残忍,除了修建金长城,防御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窜入中原外,每隔3年时间,就会派兵到草原上进行一次屠杀,名为“减丁”。所谓“减丁”,就是削减草原上的人口,方法直接、粗暴,就是屠杀青壮年男子。金国的统治者认为,只要草原上的人口数量,尤其是男丁的数量不会增加,他们就不会

  • 成吉思汗究竟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看完您也许就能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这五位仁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超级皇帝。如果将他们放在同一时代相互攻伐,想必还是很有看点的,可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或许没人能回答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要说从这五个人中评选出最会打仗的人,成吉思汗应该能排第一位。在不少史料中,我们都能发现

  • 靖康之难中,宋徽宗被迫行“牵羊礼”,被俘8年后死在异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自建立之后也深知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意义,多次组织军队征讨。辽国灭亡后,宋朝出兵 攻打燕云,但因为军队腐败,不但没有夺取敌人的城池,反而损失惨重。这也让金国看透了宋朝的真正实力,公元1125年金国出动大军南下进攻宋朝,段时间内就连克宋朝北方多个重镇,宋朝不得不再次议和。然而这并未换取太长时间的和平,

  •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拦住他问了句话,后成了四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杨荣历经四朝,出生洪武年间建文时期步入仕途,先后辅佐了大明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不仅如此,从朱棣时期,杨荣便进入内阁,成为了朝堂重臣,其后更是地位日渐攀升,成为了名流千古的三杨之一。而杨荣能够受到朱棣的重用,竟然是因为早年朱棣造反之时,地位低下的杨荣所问朱棣

  • 嘉靖十六年:凤阳府的官道上,洒下了一名五品武官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今年40多岁的赵长寿是名军卫百户,如今刚刚升了从五品的千户。明代武将地位低下,虽然这个从五品的军官,实际地位远不及正七品的知县,但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而且根据明代规定,副千户的职位是可以荫袭的。所以,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赵长寿此行目的就是去北京把儿子荫袭的事办好,顺便到山东曹州老

  •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灭国之后,南宋崛起。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南宋一直在等着向金国复仇的机会,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南宋的复仇对金国来说有多狠呢?要知道在那时金国人口有700万,但是在南宋和蒙古的铁骑双面包夹之下,最后的金人仅仅剩下了10万!历史学家对于北宋灭亡的原因总是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北

  • 建文帝的大将军,后来成为朱棣的大功臣,堪称古代第一“内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问题就出在朱允炆任命的统军大将上,李景隆堪称是明朝乃至古代的第一“内鬼”。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深受建文帝信任。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建文帝先是派出老将耿炳文,结果大败。1399年八月,李景隆被建文帝委以重任,封为大将军,统帅50万大军北伐。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但朱棣竟然取胜了,李景隆不但损兵折将

  • 建文无大将,徐凯做先锋:四川剿匪小能手,真打不过朱棣的边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的局面也发生在明朝建文年间的“靖难战争”之中。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发动了两次对于功臣的大清洗。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名将,连同五军都督府的大批中坚将领纷纷惨遭诛杀。洪武皇帝这样做,固然保证了皇太孙朱允炆的顺利登基,可是也为朝廷在应该藩王叛乱时的无能为力种下了恶果。今天本

  • 建文帝拥有明朝倾国之兵,为何会败给朱棣?大宁城之战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叶伯巨在奏疏中提了三条建议:“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结果朱元璋才看了第一条就拍案大怒,下令把叶伯巨押解来京,关入大牢。朱元璋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原来,叶伯巨所说“分封太侈”,是指明朝开国后把皇族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想尽可能大地扩大朱明皇族直接

  • 皇帝的面子都敢扫,明朝这一皇后为自己的小姐脾气,付出惨重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陈氏的父亲是当地的秀才陈万言,在嘉靖元年的时候,便通过选秀进了宫,七月便被顺利册封为皇后。两人在结婚之初,感情还是十分好的,赐给了陈皇后家人无数的财富和显赫的地位。可对于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地位永远都不太稳固的!入宫的前几年,陈皇后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反应,直到第七年的时候,才终于怀孕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