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拦住他问了句话,后成了四朝宰相

建文帝出逃后朱棣直奔皇宫,小官拦住他问了句话,后成了四朝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4/1/27 10:27:55

其中杨荣历经四朝,出生洪武年间建文时期步入仕途,先后辅佐了大明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

不仅如此,从朱棣时期,杨荣便进入内阁,成为了朝堂重臣,其后更是地位日渐攀升,成为了名流千古的三杨之一。

而杨荣能够受到朱棣的重用,竟然是因为早年朱棣造反之时,地位低下的杨荣所问朱棣的一席话。

削藩引发的靖难之役

朱允炆有才能吗?总体来说是有的,毕竟朱标死后,朱元璋便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在朱元璋眼中,朱允炆其实就是朱标的替代者,朱标的死,让朱元璋一时之间找不到了合适的继承人,而朱允炆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因而朱允炆的培养体系是非常完善的,虽然朱允炆年幼,但是在朱元璋的培养之下,对于朝政的把握日渐成熟。

登基之后的削藩之法,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了朱允炆对于大明政局的精确判断。

北地的几位藩王,燕王、晋王、齐王、宁王等,都手握重兵,对于刚刚登基的朱允炆来说,完全就是威胁。

因而削藩是必然的,但错就错在朱允炆的削藩之法,操之过急了,对于削藩这件事,大明的诸侯王其实都有异议,但是有异议和反叛其实是两回事。

而且中央政府想要削藩,其实理由很多,身为地方藩王,或多或少都有着不法行为,中央抓住一个便能够将其推翻。

周、齐、湘等地的藩王,便是被这样削藩的,如果是和平削藩也就罢了,朱允炆的方式太过火了,贬为庶人屡见不鲜,甚至还逼死了二十九岁的湘王。

这种削藩方式,自然会引发其他藩王的不满,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燕王、秦王等有着实际兵权的藩王。

反观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不剥夺藩王的权力,但是一步步削弱藩王的实力,化整为零,最终将藩王问题解决,维护了中央和地位的安定。

朱允炆最大的问题便是操之过急,缺乏判断性和对未来的预料,最终的结果便是引发了藩王的反弹,燕王朱棣率先举兵和中央形成对峙。

举兵南下,以清君侧之名,直逼南京,史称靖难之役。

初见杨荣

靖难之役,朱棣大获全胜,朱允炆下落不明,有人说他自杀了,也有人说他逃到了南洋,众说风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朱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当家人。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进入了南京,而在这个时候,却被一个小吏拦下了马。

他质问朱棣,朱棣是先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墓,还是先登基?这句话,让朱棣醍醐灌顶,被胜利冲昏的头脑瞬间清醒了。

闻言之后的朱棣,当即命令大军驻扎,手下文武随着自己前往了朱元璋陵墓前去拜谒。

而这个小吏正是当时的翰林院编修杨荣,也正是因为杨荣的提醒,让朱棣对他刮目相看,登基之初便将杨荣选入了内阁,和解缙、胡广等人位列内阁之中。

那么为何杨荣一句话便让朱棣如此谨慎呢?

其实这就涉及了朱棣起兵的理由,朱棣起兵之初,便打的是清君侧之名,这也就让朱棣逃开了造反之名。

但是朱棣一进入南京,便开始飘了高头大马,直奔大殿而去,明眼人都明白,这不就是急着当皇帝吗?

这个时候唯有杨荣站了出来,阻止了朱棣,让他明白自己身处的环境,清醒过来的朱棣,立马便选择了前往朱元璋陵墓之前拜谒,其实就是正名。

当着大明臣子的面,和朱元璋诉苦,也给了自己登基为帝的理由,说明自己是清君侧,而非是造反。

同时,也使得朱棣对于杨荣这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刮目相看,在朱棣登基之后,组建内阁,当值的人共有解缙、胡广、黄淮、胡俨、金幼孜、杨士奇、杨荣七人。

其中杨荣的年龄和地位都不及其他六人,之所以能够得到朱棣的任用,其实就是在朱棣迷失自我的时候,将其拉了回来。

而杨荣也没有令朱棣失望,成为了名满四朝的臣子,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内阁首辅。

四朝元老

朱棣时期,身为内阁成员之一,杨荣资历浅薄,但是杨荣却并未因此而妄自菲薄,反而兢兢业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受到了朱棣的认可。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杨荣因为辅佐朱高炽有功,也被升任为了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

朱棣的威压,在诸大臣眼中,可谓比肩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时候,根本无人敢直视朱棣,朱棣也很少给臣子好脸色看。

但是唯有对杨荣和颜悦色,对于杨荣的建议也能够采纳。

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杨荣因功被封为了太常寺卿,授职嘉议大夫,杨荣在朝中已然是位于一等的官员了,但仁宗在位仅仅十个月便去世。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朱瞻基在朱高炽驾崩的时候人在南京,杨荣是第一个主动前去迎接的。

之后汉王朱高煦叛乱,杨荣也积极参与平叛,等到汉王之乱平息之后,杨荣也是受到了朱瞻基的表扬,同时也奠定了杨荣在朱瞻基心中的地位。

之后朱瞻基多次北上巡幸边疆,杨荣都曾跟随,朱瞻基在位十年,身体抱恙驾崩,年幼的朱祁镇登基。

而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被任命为了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明英宗,这一时期三杨主政,是明英宗统治时期较为平稳的一个阶段。

等到三杨陆续去世,明英宗便开始放飞自我了,这才有了之后的土木堡之变等致使大明王朝走下坡路的事情。

总结

因为一句话,杨荣在关键时刻,唤醒了迷失自我的朱棣,也正是这一次看似莽撞的提醒,让杨荣有机会进入朱棣的政治中心,成为了其智囊团的一部分。

而事实也证明杨荣绝非泛泛之辈,其才能卓越,先后辅佐四代帝王,都鲜有出错,看见其在政务之上的卓越才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靖十六年:凤阳府的官道上,洒下了一名五品武官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今年40多岁的赵长寿是名军卫百户,如今刚刚升了从五品的千户。明代武将地位低下,虽然这个从五品的军官,实际地位远不及正七品的知县,但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而且根据明代规定,副千户的职位是可以荫袭的。所以,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赵长寿此行目的就是去北京把儿子荫袭的事办好,顺便到山东曹州老

  •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灭国之后,南宋崛起。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南宋一直在等着向金国复仇的机会,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南宋的复仇对金国来说有多狠呢?要知道在那时金国人口有700万,但是在南宋和蒙古的铁骑双面包夹之下,最后的金人仅仅剩下了10万!历史学家对于北宋灭亡的原因总是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北

  • 建文帝的大将军,后来成为朱棣的大功臣,堪称古代第一“内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问题就出在朱允炆任命的统军大将上,李景隆堪称是明朝乃至古代的第一“内鬼”。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深受建文帝信任。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建文帝先是派出老将耿炳文,结果大败。1399年八月,李景隆被建文帝委以重任,封为大将军,统帅50万大军北伐。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但朱棣竟然取胜了,李景隆不但损兵折将

  • 建文无大将,徐凯做先锋:四川剿匪小能手,真打不过朱棣的边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的局面也发生在明朝建文年间的“靖难战争”之中。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发动了两次对于功臣的大清洗。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名将,连同五军都督府的大批中坚将领纷纷惨遭诛杀。洪武皇帝这样做,固然保证了皇太孙朱允炆的顺利登基,可是也为朝廷在应该藩王叛乱时的无能为力种下了恶果。今天本

  • 建文帝拥有明朝倾国之兵,为何会败给朱棣?大宁城之战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叶伯巨在奏疏中提了三条建议:“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结果朱元璋才看了第一条就拍案大怒,下令把叶伯巨押解来京,关入大牢。朱元璋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原来,叶伯巨所说“分封太侈”,是指明朝开国后把皇族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想尽可能大地扩大朱明皇族直接

  • 皇帝的面子都敢扫,明朝这一皇后为自己的小姐脾气,付出惨重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陈氏的父亲是当地的秀才陈万言,在嘉靖元年的时候,便通过选秀进了宫,七月便被顺利册封为皇后。两人在结婚之初,感情还是十分好的,赐给了陈皇后家人无数的财富和显赫的地位。可对于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地位永远都不太稳固的!入宫的前几年,陈皇后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反应,直到第七年的时候,才终于怀孕了!这一

  • 皇太极大败元朝直系后裔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填三位身份尊贵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林丹汗是漠南蒙古察哈尔的首领,一直与后金为敌,努尔哈赤去世以后,皇太极先后三次征伐林丹汗。在对待蒙古的问题上,皇太极还是以联姻为主,察哈尔外围的蒙古各部已归顺大金,尤其是科尔沁归顺的最早。皇太极第三次征伐林丹汗,兵分三路,对林丹汗穷追猛赶了41天;林丹汗虽有10万之众,但在向西奔跑的过程中丢盔弃甲,

  • 建文帝和金丝楠木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听了一帮文官的建议,实行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脑子一糊涂又实行削藩政策,推广井田制,那些亲王都是自己叔叔辈,人家虽然骄淫奢侈,道德败坏,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直接贬为庶民,也就算了。但遇到掌握兵权、久经沙场的燕王朱棣这个硬茬子,人家当然不干啦,直接起兵,美其名

  • 嘉靖帝,三位皇后不得善终,母亲蒋太后与子女相继去世,后宫不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但是,嘉靖帝的三位皇后,皆相继故去,不得善终。第一位是陈皇后。嘉靖元年(1522),由张太后做主,陈皇后入主后宫,成为嘉靖帝的第一位皇后。嘉靖帝因厌恶张太后而连累了陈皇后。嘉靖七年(1528)九月,嘉靖帝与怀有身孕的陈皇后聊天,见两

  • 建文旧臣:梅殷溺水,徐辉祖善终,朱棣为何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407年,徐辉祖在家中病逝,朱棣以“中山王不可以无后”为理由,让徐辉祖的儿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同样是“建文旧臣”,还都是朱棣的亲戚,梅殷溺水而亡,徐辉祖善终,朱棣为何区别对待呢?笔者认为,梅殷与徐辉祖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命运。梅殷,河南商丘人,宁国公主的丈夫,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