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名称:清代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
物件规格:高:19cm 口径:6.4cm 底径:7.8cm
物件来源:中国台湾
琮式瓶最早出现于南宋,仿自良渚文化玉琮造型,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是古人用于祭祀天地的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是宗教祭祀、财富权力的象征。
琮式瓶脱胎于玉琮,承袭了其外方内圆的特点,将中国上古时代以来的世界观与宇宙观包括在其中。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口沿
清朝统治者对琮式瓶情有独钟,经不断烧制逐渐成为清代官窑的经典器型,清代乾隆朝以后更是成为官窑的传统器型,其祭祀意义削减,为陈列器,亦可插花。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帝观书像’中,便置着一件琮式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玉琮器在清宫中的特殊性。
此琮式瓶圆口短颈,平折肩,长方体腹,敛径圈足;口沿、内壁与底部施白釉,外壁通体以松石绿为地,四面瓶壁上以粉彩与珐琅彩描绘缠枝花卉与蝴蝶,相映成趣,营造出和睦、开阔、蕴育生机的优美意境,在自然美和艺术美上达到高度和谐,充满人文气息;从制作工艺角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珐琅彩瓷特质,也具有粉彩瓷的特征。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局部
纵观此物件,造型上规整且典雅端庄,体态匀称而静穆古朴,胎质轻薄细腻;画面上精细流畅,色调淡雅柔和,富有强烈立体感;整件器物既凝积了宋人美学之精华,又融汇了十八世纪宫廷的审美意趣,给人以清新明快、幽雅脱俗的观感。
清代宫廷瓷器一直是被众藏家追捧的对象,其华丽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清皇室追求极致的审美品位,使得此类艺术品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收藏佳品。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底部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