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唯一掌吏部管兵部双尚书,在唾骂中完成军事改革重担

明朝唯一掌吏部管兵部双尚书,在唾骂中完成军事改革重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15 13:31:26

嘉靖决定向西方学习武器发展

嘉靖之所以决定仿制佛郎机,一方面是因为军方推动;另一方也是明廷发现大明军事力量过于薄弱了。

两次对葡萄牙冲突之后,1523年又爆发日本浪人在中国大地横冲直撞的争贡之役。再加上之前的正德朝在1519年的朱宸濠造反。这两次战役也展现出明军的各种问题。因此,明朝无论文武还是皇权都认为:军事领域必须要进行改革、整顿。

在这种情况下,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鹏举等人上疏建议仿造佛郎机铳。当时的徐鹏举的日子儿也很不好过。

作为第一代魏国公徐达的后人,他的压力很大。新皇帝登基不过三年,藩王出身的他。一上台就打破“政坛规矩”挑起“大礼议”之争。由此可见,朱厚熜这位皇帝不简单。很有心思。

皇帝很有心思,做臣子的就难做了。有心思是什么?就是怎么捣鼓自己的权位,因此,看谁有威胁就会抑制谁。因此,徐鹏举感受到了威胁。先是在1523年被夺了俸禄,转而又被解除了兵权。

所以,他甚感压力和心有不甘。总得做些什么,让皇帝看到自己可不是吃闲饭的人呀,因此,积极向皇帝推荐仿制佛郎机铳的建议。特别是他看准了嘉靖的心思。

嘉靖还真挺给徐鹏举面子儿,四月上疏当月二十三日就下旨同意了,要求南京方面组织人力物力仿制弗朗机铳和弗朗机战船。那时,明朝上下都管弗朗机战船叫蜈蚣船。

大明舍葡萄牙战船,专攻火器

其实,广东按察使汪铉在此之前已经上奏要求仿制,他认为:佛郎机战船长十丈、阔三丈,两傍驾橹四十枝,周围置铣三、四管,底尖面平,不畏风浪。人立之处,用板捍蔽,不畏矢石。每船二百人撑驾,橹多人众,无风可以疾走。各铣举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号蜈蚣船。

由此,嘉靖皇帝就同意了仿造问题,也就同意了徐鹏举的奏疏。

徐鹏举接到圣旨后,立刻安排蜈蚣船由操江衙门建造、佛郎机铳由南京兵仗局建造。同时,调遣在屯门海战中化妆成米商成功策反葡萄牙战船上的华人杨三、戴明的主簿何儒,前往操江衙门监造。

嘉靖四年(1525年),南京方面造蜈蚣船一只、佛郎机铳(铜造)六副。

这艘仿造的弗朗机船长七丈五、阔一丈六,但仿造效果一般,长度、宽度、火炮数量分别是葡萄牙被俘战船的75%、53%、20%不到。

请注意,被俘的葡萄牙战船本身就是葡萄牙殖民军武器中的中下品,而葡萄牙亚洲殖民军在葡萄牙武器装备中也仅是中下品,更重要的是葡萄牙的武器在欧洲并非最优秀的。

仿造第一批佛郎机武器后(一艘船装备6门弗朗机铳),南京方面又仿造蜈蚣船4艘、每艘十二门佛郎机铳。由此,南京方面装备了一只“仿葡萄牙海军装备”舰队。但是,对于葡萄牙战船仿造问题,大明方面的专家很是不屑:

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明方面对蜈蚣船表示没大用,同时表露出不屑之色,他们的理由很简单:

其一:天朝上国心理。堂堂天朝取法小夷,烦其品式,巧其称谓,以为作者之眩哉!

其二:没有多少用处。造船厂认为:是船之制(蜈蚣船),不过两旁多橹,取其行之速耳。而谓之蜈蚣者,盖象形也。考之壹百伍拾料战船,两旁置橹亦略似之。

其三:仿制简单。捍以厢门,义尤为备,特其首尾之制微有不同。因是而增损之,则无蜈蚣之名,而有蜈蚣之用矣。也就是说,专家们认为葡萄牙战船很容易建造,之前的战船稍微改进一下就可以了。

明朝废弃仿制葡萄牙战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宋元明朝前期我们的技术比西方强大得太多,造成中国的技术工匠们觉得葡萄牙战船很容易建造,比我方早已经存在的战船并不强。从而在“技术敏感性”上不行。

对于佛郎机铳,明朝上下经过实战后普遍都认同:佛郎机火器确实厉害,应用到军事上很有效。所以,各地都积极要求仿造佛朗机铳,而这时,他们对弗朗机铳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展。起初,也即嘉靖四年的时候,明廷上下还认为:弗朗机铳只能用在蜈蚣船上,并不适用于野战。后来他们发现,在陆地上使用佛郎机铳效果更佳。

为此,对佛郎机铳推广最积极的汪鋐有了更大的想法儿。

汪鋐的战术改变,为俞大猷戚继光的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

原来,嘉靖七年后,蒙古势力不断南下,面对蒙古铁骑,汪鋐在嘉靖八年、九年先后上疏《奏陈愚见以弭边患事》《再陈愚见以弭边患事》。

他在奏疏中非常有见地地提出车铳这一军事思想,从而为后来俞大猷、戚继光面对西北战场的“集团作战”——步骑车集团使用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没有汪鋐早在嘉靖八年的军事战术思想革新,以及在这种思想引领下军事指挥官进行的二三十年的军事改革,俞大猷、戚继光两位军事天才所做的改革也不可能出现。

汪鋐在这两篇奏疏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其一:载有佛郎机铳的战车列于阵前。敌军骑兵进攻,铳弹齐发,被打中的死,没被打中战马惊溃。

其二:战车列护三面,可做屏障。

其三:战车营以300到500辆为一营,每车配一门一百五十斤的铜制佛郎机铳,再配以护卫,可攻可守。

其四:将五百斤的铜制弗朗机铳放在城上,也很适用。像京城这样的重地一百五十斤、三百斤、五百斤弗朗机铳应全部配备。

其五:边防墩台、城堡没有适当的对敌武器,远的打不到近的打不着。墩台成为烽火台、瞭望台;城堡又不多。所以这些军事设施成本高而没什么用,但如果墩台配可打六百步的二十斤以下佛郎机铳;城堡配备可打五六里的七十斤以上佛郎机铳。这样,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墩内三人守卫一铳、堡内十人三铳。由此,一镇之兵需用兵1600人。

平常守卫1600人足以,剩余军士进行训练、军屯,一年四次轮换,兵士也不疲惫,这样不是挺好吗?汪鋐在军事改革的同时,与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仅凭这一点汪鋐的战略头脑就非常厉害。

汪鋐

在嘉靖支持下,汪鋐逐渐成为重臣,甚至成为明朝唯一一位曾经主管两部的从一品高官,嘉靖十一年成为吏部尚书、嘉靖十三年兼管兵部两部尚书。但嘉靖朝因为嘉靖皇帝的个人特点,造成文臣集团与皇帝的关系并不和睦。为此,大凡高官都受到一种叫作夹板气的待遇。

汪鋐也不能幸免,在成为吏部尚书之前,汪鋐就因为对佛郎机铳的关注而受到一些人的非议,而他的为政特点很典型——对于不听话的官员,在他们的身上就会放上“两座山”,形成一个“出”字。也就是罢官、赶出京城。

由此,汪鋐在嘉靖十四年就因为树敌太多且夏言后来者居上,嘉靖愈发倚重夏言,从而在那一年九月被罢官,一年之后病逝。然而,由其掀起来的“军事洋务运动”已经成型,各地军事主管也已经将佛郎机铳作为对敌的利器。

大明军事洋务运动的第一功臣汪鋐,将永载史册。

未完待续

朱宸濠作乱惹怒某退休官员,连夜制造神奇兵器交给王阳明大明军事洋务运动前19篇文章请通过这篇文章查看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的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攻击翁同龢左宗棠甚至邓世昌要对甲午海战失败负责的歪风得停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仁君有很多,但五代十国的后蜀末帝孟昶却始终让人意难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后蜀开国)清泰元年,公元934年。这一年,原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引兵自立,在蜀中成都府建国后蜀,当上了开国皇帝。孟知祥不是什么割据一方的草莽英雄,而是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女婿,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大姐夫。中晚唐时节,中原大地上率先涌出了两位枭雄,一位河南朱温,一位河东李克用。朱温篡唐自立,建立了后梁王朝,

  • 汝窑瓷器 灿若星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汝窑瓷器,在我国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占有独领风骚的地位,素有“汝窑为魁”“宋瓷之冠,名瓷之首”之称。李苦禅先生就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在民间,也有“纵有家财万贯, 不如汝窑一片”的说法,由此可见汝窑瓷器的珍惜程度。现在,让我们走入时光隧道,一起领略汝窑

  • 李世民为何一反常态,连杀三位重臣?你看李世民临死前,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世民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因为一提他,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向玄武门之变靠拢。且无论李世民后来做过啥好事,都习惯性补一刀,“那是他为玄武门之变还债呢”……灭突厥是如此,贞观之治是如此,跟魏征的君臣佳话也是如此。真所谓:玄武门之变是个筐,啥都能向里装。不过这说法有道理吗?当然有!因此就算李世民真能复生

  • 南宋灭亡有多悲壮?十几万臣民集体跳海,8岁皇帝以身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南宋灭亡有多悲壮?十几万臣民集体跳海,8岁皇帝以身殉国,皇陵被挖,头骨被做成法器,两百多万南宋遗民被迫成奴,南宋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 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什么没有立刻对中原地区实行直接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金朝在“靖康之耻”后并没有对中原地区实行直接统治,而是先后扶持了张邦昌(伪楚)、刘豫(伪齐)两个傀儡政权来间接统治中原地区,直到“绍兴和议”后才正式直接统治中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金朝虽然从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时就逐渐汉化,但“靖康之耻”时的汉化程度还比较低。与后来的清朝不同,金朝当时并没

  • 湖北出土一座古墓,墓中豪华程度堪比定陵,墓主是朱元璋的重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湖北省意外发现一座明代古墓, 古墓中竟然出土了5100多件文物,豪华程度堪比明代皇陵定陵,墓中的文物很有可能和郑和有关!这究竟是

  • 听闻丈夫战死,成吉思汗女儿亲自带兵屠城,死难者人数多达174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冲关一怒为红颜,就是讲的明朝末期,将领吴三桂因为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所掳。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直接将大好江山,送给少数民族。而这也改变了中国历史,对于汉人来讲,造成影响相当大。有时候激怒一个枭雄,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认知。蒙古人打仗的时候,有屠城的习惯,他们残暴远超出你的想象。成吉

  • 李建成陵墓出土后,墓志仅有55字,却揭开李世民对兄弟的真实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繁盛,让古往今来的很多人对唐朝的历史文化充满兴趣。玄武门事件改变了整个唐朝的演变趋势,因此人们对唐朝的玄武门事件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同时,大家也对李建成的命运遭遇有着或同情或质疑的态度。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对李世民发起的“玄武门之变”表示理解和赞同,特别是李建成的墓在西安出土之后,其墓碑上的55个

  • “军中飞将,词中之龙”——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生世坎坷。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一本《东京梦华录》,一张《清明上河图》写尽了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在辛弃疾时代却满目疮痍,一片死寂。他的祖父为保全家族,不得已在仕官与金。但在其内心无时无刻不怀念大宋,思恋故国,期盼恢复失地,驱逐蛮夷。在此志向的影响下,又仰慕汉冠军侯霍去病的丰功伟绩,而给他的

  • 李建成五个儿子都被李世民诛杀,那李建成的女儿结局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三年了,大唐闻喜县主李婉顺已经十七岁了,到了出嫁的年龄,他的二叔,杀父仇人,大唐皇帝李世民对她还算宽厚,将她嫁给一个叫刘应道的男人。虽然她是县主,但嫁妆,仪仗和礼仪都是按照公主的待遇进行的,李婉顺很明白,他的二叔很会用这种方式来收买人心,但对于自己这样的一个女孩来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