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现代人眼光看:崇祯该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

从现代人眼光看:崇祯该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4/1/17 9:58:03

对于大明帝国灭亡,后世深感惋惜,认为本可以复兴的王朝,硬是被崇祯一手玩得稀巴烂。其实,崇祯上台时,手头掌握的牌不可谓不好,对手也远没想象中那么强大,复兴帝国也并非不可能。那么,从现代人眼光去看,崇祯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呢?

01.培植下一个“魏忠贤”,对抗文官集团,给自己挡枪

如今许多人都说,崇祯诛杀魏忠贤是一个巨大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明帝国灭亡,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魏忠贤嚣张跋扈,擅权自为,不利于新皇崇祯树立权威,被收拾是必然结果,可不能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压得太过,让其喘不过气来。为啥呢?道理很简单,宦官是依附于皇权的寄生物,与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是对付文官集团的一把利器。文官集团,自我标榜孔孟后人,常以“劝谏”为名与皇帝对着干,干扰政务推行,有时还以辞职威胁,消极怠工,迫使皇帝让步,崇祯就深受其害。所以,崇祯不能将宦官集团往死里打,不能事事依着东林党,受其摆布,而是应该培养下一个“魏忠贤”,让其与文官集团对着干,为自己挡枪。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免与文官集团直接冲突,又可以让文官集团出于利益考虑,支持皇帝决策,以增强对付宦官筹码。换句话说,崇祯应该玩“平衡术”,不能过度打压一方,也不能过度重用一方,尤其是后来被证明遇到危险则变节的这帮东林党。

02.将手伸向东南,向工商业阶层征税,解决紧迫的财政问题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打仗和做事都离不开“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白搭。崇祯在位17年,财政问题从来就没得到解决或者说缓解过,最后活活被“钱”整死了。例如,李自成兵临城下时,说给百万白银犒军,便撤退回陕西,还愿意出兵辽东剿灭女真,然而崇祯却拿不出这笔钱。那么,是大明没钱吗?拿不出这百万白银吗?非也,大明不缺钱,只是钱不在国家手里而是在东南富户哪里。想想李自成进京时,短时间内从官员手中弄出7000万;高杰、刘良佐等江北军队想进扬州驻扎,市民为了免受兵扰,自愿拿出百万白银犒军。所以,解决财政问题,可以向东南富户征税。考虑到这些富户背后是文官集团,所以征税得让宦官出马。此外,对于那些富可敌国且作恶多端的官僚、富商,则让宦官收集证据,而后抄家充入国库。

03.加强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防线,扶植蒙古对抗后金

从军事角度来说,对大明威胁最大的是东北关外女真,而当时明军又不具备与其野战之能力。所以,崇祯得如此操作,在财政充足(从东南弄到)之基础上安抚好北方饥民缓解国内矛盾,而后在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修筑防线,配置红夷大炮与西南狼兵,防止敌军破关而入。同时,重点扶植蒙古林丹汗,以财力支持其对抗皇太极,让两者相互厮杀。对于早就不满皇太极的阿敏、莽古尔泰这两大贝勒,则想办法争取拉拢,如给予他俩封王许诺,给予互市权力等,在后金内部制造矛盾。要知道,阿敏与其父亲舒尔哈齐一样,早就想自立为王,可实力不济,不得不受制于努尔哈赤家族罢了。遵化防线巩固,强大的林丹汗存在,以及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关宁军牵制,皇太极想绕道蒙古南下劫掠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04.用人不疑,组建强大文武班底,充分发挥各自才干,荡平女真、李闯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组建起强大的文武班底,作为中兴帝国之基石。崇祯即位时,文臣武将众多,阵容相当豪华,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袁可立、袁崇焕、满桂、赵率教、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等,无不是当时优秀人才。当然,他们能发挥自己作用,前提是崇祯要用人不疑,放手放权让他们去干,而不是政策摇摆不定,事事犹豫不决,坑死了这些人才。强大文武班底组建后,整顿军队,着手对付关外女真与中原农民军,一一将其摆平。有财政赈灾,北方饥民数量大大减少,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折腾不起来,容易快速搞定。关外女真呢?林丹汗牵制,阿敏、莽古尔泰等在内部闹事,皇太极也难以做大。可女真封建化程度较高,皇太极又雄心勃勃,所以对明朝还是存在威胁。为此,崇祯应该让孙承宗统筹规划作战方案,洪承畴督师,袁崇焕镇守大后方,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满桂充当前锋大将,袁可立率水师协助,出关消灭皇太极,将其打残,再现“成化犁庭”之辉煌。

总而言之,崇祯即位时,手中还是有一副好牌,局势也并非烂到不可收拾之地步。若想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在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维持平衡,而后方能将手伸向以文官集团为靠山的东南富户,征收商税来缓解由财政紧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待到内部稳定后,再着手解决关外女真问题,消除隐患。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善交友的人是谁?当属程咬金,他说有这4个朋友就足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点,唐朝最擅长交朋友的人——程咬金应该深有体会。甚至有人认为:程咬金这一辈子,有这4个朋友就足够了!程咬金的传奇经历在各种民间传说和影视剧里,中老年的程咬金,都被塑造成一个人缘不错的老好人形象。而在历史上,他不光交游广阔,而且同样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程咬金祖上在北齐当官。他出生后家族虽已

  • 养猪还能卖钱,养二十万宗室能得到什么?看看明朝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编者按: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其家族,也就是宗室的大兴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也就会衍生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说到古代宗室问题,最严重的可能莫过于明代了。明朝的宗室因为特殊的政策,不光给明朝带来严重的财政负担,对宗室自身和当时的百姓而且也是一种伤害。根据明

  • 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一句诗写出人生深沉的无奈,成古诗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说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唐诗了,唐诗的著名程度,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影响力甚至要远远超过唐朝,我们从很小开始就开始接触唐诗了。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后来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再到后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放荡不羁似乎已经深深

  • 公孙策人称在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包拯能够取得如此政绩,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赖于他与展昭、公孙策以及四位铁杆衙役的共同努力,由七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始终致力于为民伸冤、为天下除害的事业。可就在这七人小团队中,公孙策迎来的却是被包拯推向虎头铡问斩的结局,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及惋惜,要知道,公孙策也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人物,甚至还有再世诸葛

  • 乞丐去赵匡胤家蹭饭,边吃边说出10条建议,后来当了20年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这位不要命的“乞丐”的名字叫做张齐贤。从小的时候他就特别能吃,常常叹息说人生最大的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能吃上一顿饱饭。有一次,一大群强盗打劫归来,正在旅店之中饮酒作乐,张齐贤就大摇大摆的进来对强盗们鞠躬说:“对不起,我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吃顿饱饭。”而强盗们看到一个书生竟然比

  • 唐宪宗被刺杀,所谓的“元和中兴”,实际上是唐朝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藩镇节度使安禄山带着史思明,率领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和室韦共15万人,发动了对抗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由于晚年昏庸的唐玄宗胡乱指挥,加上唐朝承平日久,内地多年未见兵戈,安禄山率领的叛军长驱直入。当时,唐朝实行的是募兵制,政府用钱去征召士兵,这些士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

  • 从大明风华中的神机营入手,浅谈明代火器及其配套保障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风华(剧照)神机营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永乐时期,彼时明军出征交趾(今越南区域),得到神机枪炮法,于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京营组建专使火器的部队,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职责,这便是后来威名赫赫的神机营。明朝精锐神机营在以刀剑盾戟等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战争中,有这样一支配备长铳大炮的火器部队,其强大的威慑

  • 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看到后: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群臣方面,李世民身边汇集了众多精英,军事上有李靖,经济政治上有魏征,有人称其为中原南北大分裂数百年来,朝廷方面组成的最高水平群体;在经济上,大唐必然位于世界前列。当时领先到什么程度,笔者在这里给诸位一个数据。据相关文献记载,大唐GDP总额占到了世界的60%,如今世界第一的美国才占不到25%,这是何

  • 为巩固统治,朱元璋都有哪些手段,其中一种犯人一般都等不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加官进爵“,朱元璋出生贫苦,还为地主家放过牛,所以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在他登基之后,发明了一种叫”贴加官“的酷刑。先将犯人捆绑严实之后,在犯人的脸上铺上一层纸,然后行刑者用水或者酒将纸打湿,等纸要干的时候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犯人招供或者死亡。犯人的感受是呼吸困难,如溺水者一般,最后窒息而亡。“梳洗

  •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鲁迅先生的评价“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近几年甚至有人宣称诸葛亮只会公关,而并不会打仗。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会不会打仗呢?诸葛亮诸葛亮,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于181年出生在琅琊阳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丞相,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