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一句诗写出人生深沉的无奈,成古诗名句

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一句诗写出人生深沉的无奈,成古诗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4/5 1:01:11

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说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唐诗了,唐诗的著名程度,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影响力甚至要远远超过唐朝,我们从很小开始就开始接触唐诗了。

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后来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再到后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放荡不羁似乎已经深深刻进了人们的心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如同李白这样有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因为李白晚年的唐朝是十分悲惨黑暗的,安史之乱将唐朝的国力消耗得几近枯竭,此时,李白等一系列浪漫主义诗人也只能选择退隐等候默默凋零,因为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已经完全没有作浪漫诗的兴趣了。

此时涌现出一批描写社会现实状况的负能量诗人,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有句诗写出人生最深沉的无奈,成为千古名句。

早期负能量之罗隐

但凡说到唐朝的负能量诗人,很多人会将其理解为现实主义诗人,所以首先都会想到杜甫,不得不说杜甫的诗也是比较负能量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写照,除此之外,还有石壕吏也是当时典型的哀怨代表。

杜甫的诗其实说不上是负能量的,因为当时的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诗中表现的全都是当时生活的现实状况,与其说是负能量,不如说是实实在在的描述现实,从石壕吏的描写来看,都是在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描述。

要说到最具负能量的诗人,那绝对非罗隐莫属,罗隐的负能量之处,不仅在于描写现实的悲惨情况,甚至还做了延伸,将对于未来无尽黑暗的展望也放在了其中,其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负能量到这种程度,与早年的经历其实是有关系的。

早年罗隐的不断碰壁

虽说罗隐是一个负能量的代表性人物,但是丝毫不影响早年他的才华横溢,很小的时候罗隐就能够出口成章,过目不忘,被当地同乡称作是神童,再加上家族也是书香门第,原本就是要上京赶考,入京当官的。但是却受到了现实的打击。

当时的考试采用的是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从隋朝开始出现,到了唐朝开始完善,后来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最为完善和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无论高贵与否,是否出身寒门,只要你有才华,就可以通过考试入朝当官。

但是到了唐朝后期之后,这种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终究是逃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侵蚀,由原本的铁面无私,变成了现在的相互勾结,公然作弊的大有人在,甚至还出现了光明正大贿赂考官的情况,可以说此时的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了赚钱额工具。

然而依靠钱财是不管用的,最多的还是人脉的巨大力量,当时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诸多考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靠的就是自己在京城的人脉,甚至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卑劣的“面试”行为,即所有有意的参考人员需要去拜访主考官。

这美其名曰面试的东西其实就是光明正大的贿赂考官的行为,但是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的样子,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面点破,不少正直的参考人员看早这种情况就直接转身离去了,但是罗隐却依旧对朝廷抱了最后的希望。

罗隐坚信大浪淘沙始见金,自己这块金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所以依旧参加了这场非常不公平的考试,其实结果早已经注定,什么才华都是虚的,如能比得上考官想要的真金白银呢?而后榜单公布之后罗隐自然是名落孙山。

当时周围的人都笑罗隐很轴,不懂得变通,甚至在落榜之后还遭到了那些送礼之人的讥讽,但是罗隐并没放弃过,他决定轴到底,继续参加接下来的考试,但是现实总是很残酷的,接连十几次的考试中罗隐一次都没中。

俗话说一颗再火热的心,终究有冰凉的那一天,在被现实残忍的折磨之后,终于是对这朝廷失去了信心,也对这个国家失去了信心,因为在如此的选官制度之下,进入朝廷的必然是一群无能之辈,所以这个国家不会太长远了。

强大的负能量

罗隐的政治理想被磨灭之后,他对这个国家已经心灰意,目前追求的只是好好地生活下去就够了,但是罗隐始终是忘不了自己当年考试时候的遭遇,于是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都是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

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基本可以看出此时的罗隐已经是无所谓了,对于这样的朝廷也就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只要过好自己当下就够了。

万般无奈的是

此外还有一首诗可以说表现了罗隐的万般无奈,甚至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我们都知道,蜂这种动物可以说一生都是在忙碌之中的,从早到晚,从白天到黑夜终身都在为了蜂蜜而奔波于百花之间。

原本一个如此勤劳的动物,却让罗隐变成了一种超强的负能量,就算你采尽百花的蜂蜜之后,又有什么用呢到底这穷尽一生的辛苦是为了谁呢?奋斗了一生的蜜蜂到最后甚至连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这句话无疑是罗隐对现实的反映和自嘲,自己就像那只蜜蜂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满怀希望的东奔西走,一直埋头努力着,最后也是达到了满腹经纶的目标。

最后到了朝廷才发现,原来自己之前的奋斗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经过无数次的打击之后已经放弃了当初坚持的目标。

罗隐终究是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成了最负能量的唐朝诗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孙策人称在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包拯能够取得如此政绩,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赖于他与展昭、公孙策以及四位铁杆衙役的共同努力,由七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始终致力于为民伸冤、为天下除害的事业。可就在这七人小团队中,公孙策迎来的却是被包拯推向虎头铡问斩的结局,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及惋惜,要知道,公孙策也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人物,甚至还有再世诸葛

  • 乞丐去赵匡胤家蹭饭,边吃边说出10条建议,后来当了20年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这位不要命的“乞丐”的名字叫做张齐贤。从小的时候他就特别能吃,常常叹息说人生最大的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能吃上一顿饱饭。有一次,一大群强盗打劫归来,正在旅店之中饮酒作乐,张齐贤就大摇大摆的进来对强盗们鞠躬说:“对不起,我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吃顿饱饭。”而强盗们看到一个书生竟然比

  • 唐宪宗被刺杀,所谓的“元和中兴”,实际上是唐朝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藩镇节度使安禄山带着史思明,率领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和室韦共15万人,发动了对抗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由于晚年昏庸的唐玄宗胡乱指挥,加上唐朝承平日久,内地多年未见兵戈,安禄山率领的叛军长驱直入。当时,唐朝实行的是募兵制,政府用钱去征召士兵,这些士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

  • 从大明风华中的神机营入手,浅谈明代火器及其配套保障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风华(剧照)神机营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永乐时期,彼时明军出征交趾(今越南区域),得到神机枪炮法,于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京营组建专使火器的部队,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职责,这便是后来威名赫赫的神机营。明朝精锐神机营在以刀剑盾戟等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战争中,有这样一支配备长铳大炮的火器部队,其强大的威慑

  • 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看到后: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群臣方面,李世民身边汇集了众多精英,军事上有李靖,经济政治上有魏征,有人称其为中原南北大分裂数百年来,朝廷方面组成的最高水平群体;在经济上,大唐必然位于世界前列。当时领先到什么程度,笔者在这里给诸位一个数据。据相关文献记载,大唐GDP总额占到了世界的60%,如今世界第一的美国才占不到25%,这是何

  • 为巩固统治,朱元璋都有哪些手段,其中一种犯人一般都等不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加官进爵“,朱元璋出生贫苦,还为地主家放过牛,所以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在他登基之后,发明了一种叫”贴加官“的酷刑。先将犯人捆绑严实之后,在犯人的脸上铺上一层纸,然后行刑者用水或者酒将纸打湿,等纸要干的时候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犯人招供或者死亡。犯人的感受是呼吸困难,如溺水者一般,最后窒息而亡。“梳洗

  •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鲁迅先生的评价“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近几年甚至有人宣称诸葛亮只会公关,而并不会打仗。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会不会打仗呢?诸葛亮诸葛亮,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于181年出生在琅琊阳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丞相,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诸葛

  • 从兵戎相见到和平共处,透过北宋边关关系变化,谈互利共赢是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其以后的发展历史中,边关关系的处理在王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刚开始的兵戎相见到后来的和平共处,北宋逐渐认识到边关关系的重要性,只有互利共赢才是王朝生存的王道。一、北宋兵戎相见的边关关系。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西北吐蕃人数众多,军事力量强大,其居住之地又在北宋的国防线

  •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12年,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据说是武则天的美貌和聪明伶俐,吸引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害怕武则天旁落,就赶忙把武则天抢到了手中。武则天进入宫中以后,以才人的身份伺候了李世民12年,然而这12年当中,武则天却没有为李世民诞下子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是李世民的身体不行,又或者是武则天没有生育能力。这显然都不对的,要知道李世民一生有

  • 农夫家中牛舌头被割,包拯叫他回去卖牛肉,第二天“牛舌案”告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的就是包拯包青天。民间传言他是天上文曲星降世,能够“日断阳间夜断阴”,额头上的月亮就是他去往阴间断案的通行证。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包拯形象,通常都是一个黑脸大汉额头正中间上顶着一个弯弯的月亮,然而真正的包拯并不是那样的,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