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养猪还能卖钱,养二十万宗室能得到什么?看看明朝就知道了

养猪还能卖钱,养二十万宗室能得到什么?看看明朝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4/1/16 9:44:34

编者按: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其家族,也就是宗室的大兴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也就会衍生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说到古代宗室问题,最严重的可能莫过于明代了。明朝的宗室因为特殊的政策,不光给明朝带来严重的财政负担,对宗室自身和当时的百姓而且也是一种伤害。

根据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很明显,这么做很容易导致王爷越来越多,因为每代皇帝除非因为意外状况,都会有儿子,然后被封为亲王,然后亲王的儿子封郡王世代相传。最后据统计,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指始封王而言,不包括世孙、世曾孙继位、或旁支入继后追赠父祖的亲王)。实封亲王中,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晋王、周王、代王、岷王重新复封,齐王、谷王复而再废。岷、荆、唐府有亲王因事被废,由世子或旁支继位,因未除封而未计入),十五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至崇祯朝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四位。

而除了亲王以外,郡王的数目更恐怖。明代郡王除了靖江王是明太祖所封,其他的来自各亲王王府。根据统计,各王府先后封924位郡王,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晋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后升为亲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齐府封3郡王(后均废为庶人),鲁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肃府封10郡王,辽府封24郡王,庆府封20郡王,宁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后废为庶人),韩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汉府封8郡王(后均废为庶人),赵府封17郡王,郑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荆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荣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

这简直可以说是王爷遍地了,那么,养这么多王爷要花多少钱呢?我们以洪武二十八年的诏书为标准。亲王的俸禄是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但这些仅仅是男性宗室,还有女性宗室。明制,乃定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这仅仅是粮食供给,还有,锦,紵丝,纱、罗,绢,布,绵,盐二百引,花,皆岁支。马料草等各种补贴。不光要养亲王和郡王、公主郡主县主,即使是那些因为犯罪革爵的,每个月也要供养,嘉靖中月支米六石,万历中减至二石或一石。明朝早期宗室人口少的可怜,明太祖的经历大家都知道。他们家差不多都被饿死了。可以说是人丁稀薄。所以根据明朝玉牒和其他文献的记录,洪武年间整个宗室只有58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到永乐年间,宗室人口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万历三十二年又增至8万多人。到了明末将近二十万人。虽然没有达到网文说的百万但是这数量绝对不少了。

数量众多的宗室造成了明王朝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宗室不得参加科举不得经商。而不少宗室成员因为被禁锢,导致年逾三十不婚,暴露十年不葬的悲惨局面。当然还有大胆的“挟奏有司,擅入府县,凌辱殴置,习以为常”。难道明太祖就没注意到这样做的问题吗?明朝王爷和宗室一开始就是寄生虫?答案当然不是。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包括自己二十六个儿子, 与侄孙朱守谦,在内的二十七个王。虽然亲王数量不少,但是他们可不是寄生虫。早期那些藩王主要负责驻防区的保卫和屯田,一些在内地的藩王像齐王虽然封地在山东,但是每年还得去开平戍边。

有的藩王,比如秦王,因为频繁出塞作战,身染疾病,而蜀王还差点死于外地进犯。还有宁王的封地直接在最前线(封地在今天的赤峰)。因为这些藩王常年负责守边还有治理地方,所以他们除了一些比较荒唐或者资质平庸的,基本上都具有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当时就流传着燕王善战、宁王多谋。而太子朱标去世后,明惠帝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面对燕王这个身经百战的猛将,自己又骚操作,自然到了最后酿成“靖难之役”。

而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因为他知道自己皇位咋来的,就开始逐步限制宗室。之后随着汉王造反,一些藩王开始内迁。最后,整个明宗室就像被圈养的羊群一样,数量在增加,但是质量很难上去。结果到了明末宗室人口高达二十万,作为对比的是,当时让明帝国头疼不已的满清八旗,核心人口有多少人呢?根据1988年第4期《历史档案》,安双成先生译的《清初编审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译》记载,顺治五年,八旗编审男丁册载,满洲八旗有男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在顺治五年则有二万八千七百八十五丁。

这一数量对比不用说大家也看出来了,如果真按明太祖所想,让宗室保卫国家,光宗室的男丁就能解决后金问题了。然而,最后明朝宗室却成了国家的负担,国家空付出财富,却养出了二十多万无用之辈。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最“负能量”的诗人,一句诗写出人生深沉的无奈,成古诗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说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唐诗了,唐诗的著名程度,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影响力甚至要远远超过唐朝,我们从很小开始就开始接触唐诗了。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后来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再到后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放荡不羁似乎已经深深

  • 公孙策人称在世诸葛,包拯为何将他推上虎头铡问斩?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包拯能够取得如此政绩,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赖于他与展昭、公孙策以及四位铁杆衙役的共同努力,由七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始终致力于为民伸冤、为天下除害的事业。可就在这七人小团队中,公孙策迎来的却是被包拯推向虎头铡问斩的结局,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及惋惜,要知道,公孙策也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人物,甚至还有再世诸葛

  • 乞丐去赵匡胤家蹭饭,边吃边说出10条建议,后来当了20年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这位不要命的“乞丐”的名字叫做张齐贤。从小的时候他就特别能吃,常常叹息说人生最大的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能吃上一顿饱饭。有一次,一大群强盗打劫归来,正在旅店之中饮酒作乐,张齐贤就大摇大摆的进来对强盗们鞠躬说:“对不起,我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吃顿饱饭。”而强盗们看到一个书生竟然比

  • 唐宪宗被刺杀,所谓的“元和中兴”,实际上是唐朝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藩镇节度使安禄山带着史思明,率领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和室韦共15万人,发动了对抗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由于晚年昏庸的唐玄宗胡乱指挥,加上唐朝承平日久,内地多年未见兵戈,安禄山率领的叛军长驱直入。当时,唐朝实行的是募兵制,政府用钱去征召士兵,这些士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

  • 从大明风华中的神机营入手,浅谈明代火器及其配套保障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风华(剧照)神机营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永乐时期,彼时明军出征交趾(今越南区域),得到神机枪炮法,于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京营组建专使火器的部队,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职责,这便是后来威名赫赫的神机营。明朝精锐神机营在以刀剑盾戟等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战争中,有这样一支配备长铳大炮的火器部队,其强大的威慑

  • 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看到后: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群臣方面,李世民身边汇集了众多精英,军事上有李靖,经济政治上有魏征,有人称其为中原南北大分裂数百年来,朝廷方面组成的最高水平群体;在经济上,大唐必然位于世界前列。当时领先到什么程度,笔者在这里给诸位一个数据。据相关文献记载,大唐GDP总额占到了世界的60%,如今世界第一的美国才占不到25%,这是何

  • 为巩固统治,朱元璋都有哪些手段,其中一种犯人一般都等不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加官进爵“,朱元璋出生贫苦,还为地主家放过牛,所以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在他登基之后,发明了一种叫”贴加官“的酷刑。先将犯人捆绑严实之后,在犯人的脸上铺上一层纸,然后行刑者用水或者酒将纸打湿,等纸要干的时候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犯人招供或者死亡。犯人的感受是呼吸困难,如溺水者一般,最后窒息而亡。“梳洗

  •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鲁迅先生的评价“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近几年甚至有人宣称诸葛亮只会公关,而并不会打仗。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会不会打仗呢?诸葛亮诸葛亮,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于181年出生在琅琊阳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丞相,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诸葛

  • 从兵戎相见到和平共处,透过北宋边关关系变化,谈互利共赢是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其以后的发展历史中,边关关系的处理在王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刚开始的兵戎相见到后来的和平共处,北宋逐渐认识到边关关系的重要性,只有互利共赢才是王朝生存的王道。一、北宋兵戎相见的边关关系。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西北吐蕃人数众多,军事力量强大,其居住之地又在北宋的国防线

  •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12年,为何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据说是武则天的美貌和聪明伶俐,吸引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害怕武则天旁落,就赶忙把武则天抢到了手中。武则天进入宫中以后,以才人的身份伺候了李世民12年,然而这12年当中,武则天却没有为李世民诞下子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是李世民的身体不行,又或者是武则天没有生育能力。这显然都不对的,要知道李世民一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