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能不能也来一次明朝版的“玄武门之变”?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能不能也来一次明朝版的“玄武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27 22:36:25

山东、北平、河南府州县人民有被兵能耕种者,并免三年差税。不曾被兵者,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扬州今年秋夏税粮尽行蠲免。—《明太宗实录卷十上》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文韬武略并不逊色于“天可汗”李世民的大明一代雄主,有“玄武门之变”珠玉在前,朱棣有没有可能逼明太祖朱元璋退位,自己以最小的代价登上皇位呢?答案是不可能,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

李世民:有野心,有实力,能逼宫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大唐开国功臣。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当年李渊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的主导人是李世民。而在此后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也是李世民。大唐建国后李世民的大哥、太子李建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唐太宗是被迫反击。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固然在大唐建立过程中功劳很大,但他的大哥李建成也并没有混吃等死,同样有显赫的功劳。更何况长幼有序,李建成作为嫡长子,理所当然会被册封为皇太子,成为大唐帝国的接班人,这和李世民功劳大小无关。

李渊称帝后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嫡第三子李元吉为齐王。大唐创业初期朝廷基本格局为:太子主内坐镇天下,秦王主外平定四方。秦王李世民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削平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各路枭雄,鉴于其赏无可赏的地位,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不但位列三公之上,还能自己开府。文臣如房玄龄、杜如晦,武将如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都隶属于秦王天策府。

从玄武门之变的过程来看,李世民的安排非常缜密。这位秦王殿下之所以能够提前埋伏在玄武门内,是因为两年前他就把一颗棋子常何埋在了皇宫宿卫的位置上。程咬金等大将负责阻击太子府护卫,舅舅高士廉放出囚徒阻碍李渊“元从禁军”的救援速度。然而即使如此,大将薛万彻率领的太子护卫还是险些攻破秦王府护卫的防线,若非关键时刻太子和齐王的人头被挂在城楼之上,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由此可见,即使强如李世民,这一次的逼宫也是如履薄冰,险些翻车。那么朱棣如果有样学样,他有机会成功吗?

朱棣:有野心,实力不够,无力逼宫

第一阶段:太子去世之前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之中,朱棣声称自己当年跟着常遇春大将军如何征战沙场,如何受其耳提面命。这当然是胡扯,常遇春吴元年(公元1367年)的时候和徐达一起北伐,彼时朱棣只有8岁,上个哪门子的战场?而且常大将军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于柳河川病故,朱棣此后又哪儿来的机会跟着他一起出征?

换句话说,朱棣和李世民不一样,大明开国,他并无尺寸之功。而且他也不是朱元璋的嫡次子,而是嫡第四子,上面除了大哥朱标以外,还有二哥朱樉、三个朱棡。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开国称帝,随即册封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老朱封建诸王,其中老二朱樉封秦王,老三朱棡封晋王,老四朱棣封燕王。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朱元璋下旨改改龙虎卫为燕山护卫。所谓的燕山护卫,就是直属于燕王朱棣的王府护卫军。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正月,燕山护卫进行了扩军,从1364人扩充到了3627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老朱把燕山护卫一分为二,改成了燕山中护卫和燕山左护卫,总人数也增加到了5770人。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正月,朱棣和开国第一武臣魏国公徐达的女儿成婚,这算是诸皇子岳父之中牌面最大的一位了。那么问题来了,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三月燕王就藩北平之前,他有没有可能像李世民一样发动宫廷政变?

看起来朱棣手上的纸面实力比李世民更强,毕竟燕王护卫有五千多人,问题是这些人凭什么听命于朱棣?而且朱元璋鸡贼的很,魏国公徐达长期驻守北平,即使想帮着女婿造反,那也分身乏术。何况除了燕王以外,其他几位亲王也有护卫。对于这些亲王来说,太子继位他们是亲王。可燕王造反成功,他们还是不是亲王就不好说了。所以朱棣真要逼宫,不用老爹朱元璋出手,他的那些兄弟们就会积极平叛。

而在朱棣就藩北平之后,他的岳父魏国公徐达虽在身边辅佐,但此时的大明朝内有皇帝朱元璋、皇太子朱标坐镇,外有各地亲王镇守边疆,傅友德、蓝玉等大将开疆拓土,整个朝廷运转良好。燕王要资历没资历,要军功没军功,要人脉没人脉,造反?逼宫?确定不是自杀么?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三月,燕王朱棣第一次挂帅出征,在迤都(位于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收降了故元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住、忽哥赤、知院阿鲁帖木儿等人。捷报传到南京,朱元璋大喜过望,给了儿子一个极高的评价(当然不排除这是朱棣日后修改《太祖实录》时给自己脸上贴的金)。

癸亥朔,今上平乃儿不花捷奏至,上喜谓群臣曰:“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一》

但是我们必须要指出一点,此时朱棣的身边有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和怀远侯曹兴这样的百战宿将,这一次在沙漠的胜利还不足以建立起在军中的威信。当年五月,李善长案尘埃落定,淮西功臣集团几乎被全部肃清,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太子党在朝中声势如日中天。此时皇太子朱标对群臣的掌控已达巅峰,朱棣无论是造反还是逼宫,都不是他大哥的对手。

第二阶段:册立太孙之后

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平衡被打破了。此时连上天也给了朱棣一个逼宫的机会,因为朱元璋在当年八月将燕王召回南京。

话说朱棣在从北平到南京的路上,会不会还满怀憧憬?万一老爹册立他为皇太子呢?然而现实很无情,朱棣到了南京之后,发现自己此行竟然是给侄子朱允炆的皇太孙册封大典当现场观众。

如果此时心存愤懑的朱棣逼宫会怎样?当然会被迅速平定。南京不是北平,朱棣去南京不会带很多王府护卫,同时他远离政治中枢十多年,在朝中全无根基,拿什么去逼宫?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回到北平之后扯起大旗造反。然而此时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凤翔侯张龙、永平侯谢成、会宁侯张温、怀远侯曹兴等开国勋贵正在山西一地轰轰烈烈的大练兵。燕王要是造反,这些人能乐开花。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蓝玉案”爆发,包括蓝玉在内的昔日太子党被一网打尽。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残存的几位名将:冯胜、傅友德、王弼也被一一除去,看上去似乎朱棣的机会来了。

但是朱元璋是何等人物,他会露出破绽吗?不可能。就在动手收拾冯胜的同时,燕王护卫中的精锐部队被调去黑龙江剿捕女真野人,日后的靖难第一功臣张玉也在随征行列。即使朱棣想造反,手下也无兵可用。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元璋又马不停蹄调遣朱棣北上讨伐北元余孽,宁王朱权、周世子朱有墩配合作战。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开春之后,朱棣又和三哥晋王朱棡一起统军备边。

换句话说,每年春耕之后,朱棣的军队或被抽调出征,或和其他亲王联合备边,几番折腾下来,燕王既无心也无力单独发动叛乱。但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晋王朱棡之死,打破了这个平衡。此时朝廷已无多少开国宿将,亲王之中燕王又是一家独大,甚至于老皇帝朱元璋本人都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的边缘,看上去这是造反的最佳时机。

但是姜还是老的辣,老朱在五月命朱棣前往开平备边,同时将西凉、开平、辽东等地的明军合兵一处,由燕王与代王朱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和谷王朱橞居中坐镇,武定侯郭英、都督刘真、宋晟居左,都指挥庄德、张文杰居右,从形态上看,五位亲王被牢牢围困,稍有异动立刻就会被弹压。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当朱棣在南京之时,他既没有李世民的声望,又没有李世民的实力,老爹朱元璋和大哥朱标的实力又远强于李渊和李建成。朱老四得失心疯成什么样,才会想学“玄武门之变”去逼宫?这不是逼宫而是送死。

等到燕王就藩之后,随着李善长案清空淮西勋贵,朱标死后由蓝玉案清空太子党,甚至连冯胜、傅友德这样的大将也相继被杀,看上去朱棣有了造反的最好时机。然而太祖皇帝长袖善舞,每年都在南京操控着几位戍边亲王来回奔波,让他们根本无心也无力造反。想和朱元璋斗,朱棣还差得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眼界,有能者居之,有规矩有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如果有人要打我们,我们一定会打回去。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竟然敢造反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勇气来。她感慨道:“这样的人才竟然流放到那边,这是宰相的错呀!”换了别的皇帝,可能就起兵杀过去了。武则天却会欣赏人才,珍惜人才,不会因小失大,不会被情绪所影响,这才是帝王。武则天时期的名人此外,哪怕

  •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被杀,锦衣卫抄家感叹,太后晓知为其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祁镇9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帝的宝位,当时的朝廷大权掌握在三杨手里,天下呈现太平盛世的局面,三杨去世后,朝廷大权被交由宦官王振来掌握了。这个时候就一下子将明朝推入了身后的万丈深渊,王振什么都不会,却要不懂装懂下瞎指挥一番,在他的指挥下,明军在土木堡的战争惨败。所有的精锐部队的兄弟都丧命于此,皇帝朱祁镇

  • 从明朝到共和国,活了600年的屯堡人:一群被“遗忘”的汉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穿着明朝时期的服饰、说着明代江南的方言、操持着明代传统的手工艺,俨然一副600多年前的模样······这个族群就是“屯堡人”——一个几乎被时代“遗忘”的特殊汉族!安顺平坝的屯堡人屯军和土著的血与火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屯堡人”并不为人们所熟知。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哪一个民

  • 唐玄宗对杨贵妃究竟是不是真爱?错误的时间却碰到了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这一段历史的人应该都不陌生,杨贵妃其实起初并非是唐玄宗的妃子,而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爱妃。只是奈何杨玉环的容貌真的称得上绝艳,而同样在《长恨歌》中白居易这位大诗人也有提到杨贵妃的容貌,说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见其颜值之高。当然我们也知道在古代女子祸国殃民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倘

  • 关于元朝,蒙古史料与我国记载差距很大,是故意为之还是文化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的史料记载,与我国史料到底有哪些不同?对比之下才见差距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说明一件事,我们不可能对整个蒙人历史与我国历史相对比,还是以元朝这个王朝为轴心,来看其不同之处吧。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河套地区的正确属位,所谓河套,它是指黄河沿着贺兰山一路朝北至阴山转向东方,再绕吕梁山向南环绕,如此几

  • 武则天为争宠杀害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皇后,或许我们都误会她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此文讲诉了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前去看望,等皇后离开后,武昭仪闷死

  • 杨玉环睡觉喜欢打呼噜,为何唐玄宗还如此宠爱?原因很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其实也是仪表堂堂,据史书记载,李隆基高俊挺拔,英俊潇洒,再说了,古代的皇家子弟的质量都很高,因为他们的基因都很优异。历史上,李隆基是有个原配妻子的,当时他还没有成为皇帝,王有容就成了他的原配妻子了,后来他当上皇帝,自然王有容也变成了皇后,但是后来这个王有容一直没能给皇帝生下皇子,连个公主

  • 军事占据优势的北宋,为何始终无法平定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军事上取得这样成绩的宋朝却始终无法真正灭掉西夏,无论取得多大的胜利最后都能让西夏缓过气来,继而再次爆发宋夏战争,这一点和汉唐时期的灭国战是极大不同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宋朝“杯酒释兵权”后造成的后遗症,文强武弱的背后缺乏开拓疆土的意识,只懂得守成而治。而汪郎认为恰恰相反,宋在对阵西夏的时候是具有开

  • 武则天母亲43岁结婚,其身世已成千古之谜,晚年“韵事”颇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579-670),号太贞夫人,出身于关陇名门,为隋朝宰相杨达之女。杨氏是在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逝世后,由李渊做主、桂阳公主(李渊之女、杨氏的弟媳)最终撮合,43岁时嫁到武家的,育有三女,长女嫁给了贺兰越石,三女则嫁给了郭姓,早殁,次女即是武则天。母凭子贵,到了杨氏这里变成了母凭女贵。

  • 古城风云·锦衣卫!宁夏儿童沉浸式剧本杀《少年锦衣卫》火热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剧本杀《少年锦衣卫》一场守卫古都的正义之战一场路途惊险刺激的脑部战争少年们向着藏兵洞出发凭着超人的智慧和勇气通过重重关卡破解了五大谜题成功拿下五块令牌解救皇帝!日2022年 8 月历日一二三四五六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集结日21222324252627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