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女诗人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为何其父却说她必成失德妇?

唐朝女诗人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为何其父却说她必成失德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4/3/5 8:39:11

女子会写诗是好事吗?在唐朝,那未必是什么好事。

唐朝有位著名女诗人李季兰,有的人或许不认识,但说她的本名,却只能让人一目了然,李季兰就是鼎鼎大名的“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冶,字季兰。

有的人一看,哟呵,叫做“李冶”,这不是犯了唐高宗李治的名讳吗?

并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常犯错误。

实际上,李冶是两点水加台,读ye,而唐高宗李治,是三点水加台,读zhi,两人并没有重名,所以李冶也没有犯李治的名讳,不得不说,李冶他爹起名字,真的是有水平。

一般家庭,肯定不能给女儿安排字,李冶的字是什么时候加上的,历史没有细说,不过她六岁便能读书作赋,背后肯定是有成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的,出身必然不普通。

人家古人,都喜欢儿童早慧,特别是在科举出现后,唐宋都兴起了一股“神童热”,因为孩童比人早慧,就意味着考取功名的希望更大,年纪更轻,只要年轻中进士,未来王侯将相那只是等闲。

可李冶家却是犯难了,李冶早慧,她父亲纠结来纠结去,开心也不是,难过也犯不上,挺闹心的。

原因来自于李冶的一首“佳作”《句》,这是一首五言和七言的拼合诗,也不是词,像是散笔: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六岁作诗,还是个女子之身,可谓是惊世骇俗,要知道,文化永远是无价的,而诗的内涵更是珍贵,知道了女儿写出了诗,李冶的父亲连忙拿起来读了读,头一回点头称是,说果然是我女儿,但读多两回,脸色却变了。

这是一首“咏花”诗,所咏的,乃是蔷薇,蔷薇这种花,在南北朝时被文人赋予了很多形象,其中一种就是“艳”,又“傲”,而李冶开篇的两句话,就暴露出了这种精神。

她写“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看似写花,但后面升华了,写的是她自己的心情,而“架却”,还有一个谐音叫“嫁却”,意思是指当时的女子以后并不准备出嫁,独身终老,这种思想,倒是很危险的。

于是李冶的父亲内心泛苦了,这女儿的确是“聪黠非常”,可惜的是思想太先进了,或者说太叛逆了,这才六岁,就想着“嫁却”了,诗是好诗,但这种思想不行,因此李冶的父亲才苦涩地说,这女儿以后要“失”妇德。

古有言之:“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在主流文化上,女德对于女性的束缚还是很强的,于是在李冶的青春年华了,李冶也直接放开了,她不修饰,不做作,行事豪爽,跟男诗人们玩得比较好。

在《唐才子传》里,对李冶的记载是这样的:

美姿容,神情萧散。

这是说的她漂亮,而且不端着,所谓“萧散”,便是自由自在,毫不掩饰的意思,这说明了漂亮的李冶,还是个性情中人。

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漂亮也就算了,琴棋书画,李冶最起码精通三个,而且对格律有所深究,又漂亮又有才华,这是对古代女性最高的一种描述,毕竟作为古人,不可能说这美女子腿多么长,人多么靓,最重要的是“才气”,才气才能恒永久。

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

李冶还喜欢交才子,虽是女身,却丝毫不拘束,而且交友甚广,却又没有“荒艳”的姿态,她没有卖弄美色玩弄人心,这让李冶身边的圈子高级了起来,有的人仰慕而来,但也只是一些“轻薄”之人,相信在一些真才子的碾压下,他们也很快无地自容。

在现代标准来看,李冶真的是女神级的人物了,可惜,她活在了唐代。

即便是认识了刘长卿、陆羽、释皎然这些名流又如何,李冶终究是被主流所“唾弃”的。

这个时候,有的人又问了,话说这个李冶这么受欢迎,她丈夫该怎么想,她父亲说什么“有失妇德”这个预言就不提了,现在都不止有失妇德那么简单了,她丈夫睡得着觉吗?

幸运的是,整一个大唐,没有人当李冶的丈夫,李冶孩童时说的话,倒也是做数了,她说嫁却,可能她老爹更早看出来这女儿不是什么好糊弄的才女,因此在她十一岁那年,把李冶送进了“道观”,名为玉真观。

也就是说,李冶做到了“合法单身”,让她当道士,究竟是她想当,还是她家里安排的,都很难说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脱下了婚姻包袱的重任,李冶达到了更好的境界,这才让她有了更自由的才华空间,让她能交际甚广。

当了道姑的日子,给了李冶更多的自在,唐朝的道士地位很高,即便没什么大才,都能引得名士往来,若是有点道才,皇帝都是要来亲自拜访的,因此道士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德”以外的一个净土,李冶怡然自得。

她敢冒天下之大忌讳,跟男人开“荤段子”玩笑。

比如刘长卿,就倒霉地成为了李冶口中的“山气日夕佳”,诗人聚会,刘长卿被调侃,众人哈哈大笑,刘长卿脸红不已。

为什么“山气日夕佳”是调侃刘长卿呢?

因为刘长卿有“阴重”的重疾,属于是难言之疾,需要用布裹住肾囊,民间大夫称之为“疝气”(shan),而李冶必然知道此事,不仅没有忌讳,还拿出来做诗调侃,要是同为男人,说不定就大打出手了,可对方却是个女子。

刘长卿脸红回应:“众鸟欣有托”。

被调侃了,甚至说被人身攻击了,大家也不恼,因为这是个才女子啊,那不是民国,更不是现代社会,而是对女性恨不得封锁困死的封建礼教社会,出这么一个女子,即便她说着脏话,挥霍着年华,也值得憨笑以待。

而虽说是做道姑,李冶的交际圈子却是很丰富的,道姑的身份,只能说是对她的一种“掩饰”,她广交好友,唐朝的官员文人认识不少,每每结识或是分别,李冶都要作诗相送,动情至极,给这些文人的心里,留下永久的眷恋。

比如给即将去江西做官的朱放,李冶深情地写道: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悦。

有的人就觉得,李冶跟朱放有秘密,说不定两人就是恋人,不然李冶怎么会写出这种笔触,动情有尺度,伤心而自觉。

但若真的这样想,又难免打脸了,因为同样去江西做官的还有韩揆,人家李冶也写诗相送: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你说她和朱放的感情真挚,那难道和韩揆之就假了吗?都不假,这就是李冶的交际手段,高级不生硬,不是普通人都能看得懂的,他看着一个君子静静眼红,随后落泪,嘴里没有说过一句不舍,但空气里,却充满了不舍。

比如她和陆羽的感情就很好,陆羽得知她病了,赶去看她,她就写下《湖上卧病喜陆羽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看看,陆羽来了,她躺在病榻上无法动身,看到陆羽那一刻,两人先是对视流泪,而不是互相嗷一句“我想你想得好苦啊”!

何为浪漫,这就叫浪漫,不是情人和情人之间的那点小九九,而是人与人感情的本真,被不同的模样展现了出来,李冶这个人,就是为浪漫而生,一如她六岁的聪慧,一如她对父亲的试探,而后对世俗宣战。

不过她父亲说得对,李冶这人有失妇德,毕竟可以想象,若真的做了人妇,李冶如此生活,哪个丈夫受得了,这不是把自己丈夫逼向死路吗,所以李冶不成婚,是好事。

在人间流连久了,皇宫里总有人会告诉皇帝,这民间有个奇女子,是个道姑,又是个才女,才气纵横,个性欢脱。

唐朝皇帝,以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这三位为代表,他们总喜欢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女子,太拘泥于道德,他们不喜欢,比如唐玄宗,就钟情于杨贵妃。

有一说是,唐玄宗年间,李冶已经被唤进宫中了,李冶跟唐玄宗是有过一些交集和相处的,后来因为安史之乱,李冶失联在长安。

可这个说法,时间对不上,因为李冶和陆羽是挚友,他俩是同一个时代的,李冶不可能在经历了那么多后,再以普通身份跟一众人开荤段子玩笑,相处得那么随和。

其次,最重要的一个漏洞就是,若李冶也活跃在唐玄宗时代,那么她绝对避不开在长安游戏人间的一个神仙人物:李白

只可惜,李白和她没有交集,这并不合理,因此,关于李冶进宫,是在唐代宗年间这个说法最合理。

唐代宗贞元年间,李冶的名字最终还是去到了长安,代宗邀她入宫,她留下一些笔墨就北上,在暮年之际开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后人对李冶的评价是:

“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才气比班昭比不过,但是比得过韩英,最重要的是,李冶即便是“迟暮”了,也是一个美丽的老太太,称之为“俊妪”,可见李冶这种由内到外,发自身心的气质绽放,即便到了老年,也还是能迷倒他人。

进了宫后,李冶也还是写诗会友,她写的诗,面对的人也越来越高级,但福也由才,祸也由才。

李冶曾经写过诗给太尉朱泚,但谁知道朱泚后来造反自己当皇帝,这件事让李冶被唐德宗打为了和朱泚一派,李冶最终被迁怒,亡于处死,可惜至极。

这个大唐著名的“交际花”,最终还是折在了乱世的手上,她不屈、不屑,但不能不服。

只不过,人间短短不过百载,女子众多,大多千篇一律,她用她的方法过一辈子,即便是骄花献了艳阳又如何,也绽放过,狠狠地闪烁过。

曼丽千百多,豆蔻是我,俊妪是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何以开始自号“东坡居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被贬到黄州后,生活一度穷困潦倒,“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黄州太守徐君猷怜惜诗人,给苏轼找了块长期荒芜的旧营地和两间破茅屋。接下来几年,苏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一家人开垦种地、种桑养牛,“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野生活。苏轼爱上了这种耕作的田园生活

  • 古代也有“春运”吗?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啥?蚂蚁庄园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到2月25日结束,为期40天。随着春节的临近,各类交通都进入了运输的高峰期。其实我国古代也有“春运”,大家知道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什么吗?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题目:古代也有“春运”,猜一猜:唐代为了保障节日运输做了什么?选项:A、统一运输价格,B、修建大运河。为了保障节日

  • 土木堡之变距朱棣北伐仅仅二十余年,明军余威还在,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就是因为明军指挥失误。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成祖朱棣的曾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朝又刚刚经历过“仁宣之治”,国家富强,年轻气盛(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仅仅二十三岁)的明英宗就想学习自己的曾祖父和父亲,建立跟他们一样的不世之功,可是明英宗却十分宠信大太监王振,将军政事务都交给了王振处理。王振虽然也算安分

  • 武则天陵墓中的61个没有头像的石人,到底是何用意?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无论皇帝在生前多么风光,有着多么巨大的权力,但是他们都在为自己死后的陵墓绞尽脑汁地防止被盗。而这些皇帝的陵墓里面,有那么几个人是最难发掘的,甚至有些到目前为止都无法发掘。武则天的陵墓就是那些最难发掘的其中之一。在历史上,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经历了无数次的盗掘,可是没有一次成功。乾陵里面的宝藏被无数

  • 宋朝时期的“眉尖刀”,形制与日本薙刀相仿,宋“刀八色”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眉尖刀的制式在宋朝时期的《武经总要》中记载如下:“刀身狭窄,单刀,刀尖锐利,其后斜阔,木柄,后有铁鐏。”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眉尖刀是长柄刀,它的刀身不像是朴刀一样厚重而是比较细窄,刀尖部分极为锋利,从刀尖到刀柄刀身逐渐变宽,长木柄,在木柄尾端装有铁鐏,这种长柄刀的整体外形像是女人的细眉一样,所以被称为‘

  • 唐朝的绝色公主,野心勃勃图谋篡位,未婚先孕,与生母共享一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虽说杨玉环是唐朝第一美人,但听传闻说这位安乐公主比起唐朝第一美人杨玉环毫不逊色,并且安乐公主在13岁的时候就十分的动人心魄了。有这样的样貌,更有如此的身份和地位,有多少人求之不得。毕竟当时的杨贵妃艳压群芳,宠冠六宫,如今出现一个跟她样貌不相上下的公主,想要得到他的男人趋之若鹜。但是她的一生过得也是十

  • 为何唐朝人不愿当驸马?公主这一习惯让人脸红,换你也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的女婿被称为“驸马”,驸马一词的由来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东巡时,张良曾与大力士刺杀秦始皇,却只击中了副车。长了记性的秦始皇便安排了多辆副车,并为自己找替身来掩人耳目。为了不损害皇帝的威仪,这个替身是让自己的女婿来做的。如果不幸遇刺,死了一个女婿大不了换个人就是,毕竟是外姓的,这个办法被历代帝王沿

  • 最适合穿越的朝代,我选宋朝!为啥?因为自由,幸福指数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可以穿越,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宋朝。 为什么呢?因为宋朝是历史上最清明最繁华百姓最幸福的朝代。 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重文轻武”“积贫积弱”“屡战屡败”,总之很不堪。 但是,从历史上看,宋朝发展对外贸易,贸易文明发达,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出现了夜市,取消了宵禁,人民的自由得到

  • “造字狂魔”武则天,一生造了多少个汉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则是武则天造字和改名的故事。武则天一开始的名字并不叫则天,而是武珝。在《新唐书》当中就有明确的记载,“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后来自己改名叫武则天,并为自己新造了一个字,曌,所以她又名武曌。武则天的名字,并非是电视剧里所演的“武媚娘”如此简单,实际上“武媚”这两个字,是唐太宗

  • 乌台诗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苏轼为何会被贬黄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其实涉及到了诸多方面。要想详细解释的话,那可就真的说来话长了。北宋中期,随着国家承平已久,三冗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所谓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的核心,就是当时不做事的官、不打仗的兵太多,不该花的钱也太多,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