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文人是怎么爬到武将头上去的?赵匡胤总结的教训使宋朝变弱?

宋朝文人是怎么爬到武将头上去的?赵匡胤总结的教训使宋朝变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84 更新时间:2024/2/6 11:40:04

北宋政权建立起来后,赵匡胤总结最大的一条教训就是:一支无法控制的军队比一支无能的军队更糟糕。所以赵匡胤上台以后就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然,他的很多做法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后周的君主已经开始有意识这么做了。从某个角度上说,赵匡胤是柴荣政策的继承者。

具体怎么做呢?当然要削弱藩镇。这个倒比较容易。五代后期,藩镇的力量已经很弱了,没什么抵抗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付禁军。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是去掉节度使们的兵权,其实恰恰相反,赵匡胤是把禁军高级将领撵去当节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赵匡胤这么做是要把位高权重的人赶出禁军,把禁军将领们换成一批品级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但是这么做还不够,这只是一种权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更改军事制度。

于是,赵匡胤永久性的改变了禁军制度。后周已经把禁军核心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赵匡胤更进一步将侍卫司拆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割裂为不相统属的三部分,二司就变成了“三衙”。这样做赵匡胤还不放心,他进一步降低了三衙领导的品级。像殿前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样高级别的官职都空着不任命,三衙最高领导至多是从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所谓“位低则易使”,级别低了总是听话些。

这样就能让赵匡胤放心么?还是不踏实,还要再分权。三衙里有好多高级将领,赵匡胤蓄意降低他们之间的权位差距,让他们彼此牵制,总之是防范一元化领导,防止三衙长官翘尾巴。

但是光这样就够了么?终究三衙里是一帮子武将,有共同语言,碰到特殊情况说不定会勾结起来?赵匡胤又让枢密院帮助三衙一起领导禁军。枢密院的领导叫枢密使,基本由文官担任。禁军的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做了分割。三衙有管理权,枢密院有调度权。按后来李纲的说法,就是“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个制度在后周时期已有苗头,赵匡胤将其进一步固化,持续了整个宋朝。

这样赵匡胤还是不太放心,赵匡胤武将出身,根据切身经验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一个将领长期带领某支军队,那么将士之间就会有某种感情联系,这对作战当然有帮助,但也带来造反的可能!

宋太祖立像》轴,绢本设色,纵265.5厘米,横127.8厘米,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以赵匡胤推行了“更戍制”。按照惯例,禁军也要到各地驻防,不可能都屯在首都吃闲饭。以前这些禁军往往长期驻扎在当地。现在赵匡胤规定禁军在一个地方驻扎不能超过三年,往往一两年一换防。而且除了极个别例外,全体禁军都要参加轮换,这样一来,整个宋朝大地上布满了频繁换防的禁军,像蚂蚁搬家一样来回跑。

司马光夸奖这种制度,说它能让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士兵可能确实借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问题是他们不太熟悉自己的将领。这样当然也有好处,守边大将手下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一两年一换,你怎么培植个人势力?你又怎么可能带着一群半熟脸去造反?

制度上的变革也需要文化上的配合。赵匡胤大力崇尚文化教育,反复让将军们“多读书”,以前被看不起的“毛锥子”们开始神气活现,到了他弟弟赵光义的时代,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人坚定地爬到了武将的头上。五代时期的格局出现了大翻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会“遗臭万年”,原因在于她的“女人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妈妈情史,武则天为何杀薛仁贵

    从古至今,在她身上的唾沫星子可以说恍如汪洋大河一般,也许是因为她象征着一段人类女权时期的极致。一千多年过去了,她的异峰突起的“大逆不道”似乎还是中国封建男权社会不可抹除的奇耻大辱和隐痛,但对于女性解放运动者来说,这倒不失为一个可以津津乐道的经典。“女人的名字叫弱者”这句话在武则天看来就是无稽之谈。在

  • 赵匡胤赵光义,谁是宋军变弱的核心推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剥夺了藩镇的地方权力,割裂了禁军的管理体系,切断了将军和士卒的联系,又将文官放置在武将之上,终于解决了困扰中国上百年的大问题。它的成果是非凡的,宋朝政治高度稳定,经济非常繁荣,文化极其昌明。但反过来说,高效的军事体系就是需要地方上的灵活反应能力,需要作战上的一元化领导,需要将军和士兵的紧密联

  • 《水浒传》林冲火并王伦时,王伦的手下为何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确实是的,王伦是水泊梁山之主,占据八百里水泊作为根据地,手下面小罗罗也有大好几千,与众兄弟好吃好喝,潇洒快活,打家劫舍,是一个有文化的强盗头子。王伦是梁山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自己一个手握大权,董事会成员有杜迁和宋万,人事经理是朱贵;梁山公司初期只有四人的核心团队。林冲属于后来者,经人介绍加入

  • 历史上,唐朝高力士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和李白、杨贵妃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简短故事,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诗句,杨贵妃秘史李白高力士

    那么,历史真相如何,历史上的高力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虽然是宦官,但是高力士却是少见的在历史上留有美名的权宦之一,明代的思想家李贽曾经评价他: “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1、武周时期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出自岭南冯氏,他的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冯君衡袭封潘州刺史之职。693年,有人向朝廷报告岭南有

  • 宋高宗赵构行书《白居易自咏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赵构行书《白居易自咏诗》全貌放大了看:声明:本平台是用于 欣赏与 学术交流,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唐寅题李奴奴歌舞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是青楼业昌盛的时期,唐寅等许多极富才情、仕途失意的画家纷纷饮酒狎妓,试图通过游妓来摆脱失意的郁闷和伦理的负担,获得心理的平衡与精神的松弛。他们对于自己的放浪行为并不加以掩饰 ,唐寅自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章及吴伟所创作的此图,都意在表明自己玩世不恭的人生观。明,吴伟《歌舞图》纸本墨纸,纵118

  • 成王败寇:安禄山被杀死的那一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

  • 杨贵妃生前容貌被复原,绝代芳华,与现代一位女明星很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美在哪里?白居易在《长恨歌》她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被选为王方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先是嫁给皇帝的儿子寿王李嫅,后来被皇帝看中,皇帝身边的高力士想了个办法,先让她出家当女道士,然后下令还俗入宫,正式册封为贵妃庐山叛变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投奔蜀中,经马屿站,士兵剧变,含恨身亡有人死在马嵬

  •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三个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十三陵中的陵寝大部分是皇帝死后由下一任皇帝下旨修建,少数陵寝如永陵是在皇帝生前就开始动工。十三陵研究者胡汉生曾介绍说:“明代陵寝讲究‘法先王’,陵寝建造时不能跟先王有太多区别,连细节上都相差不大。这六座陵寝中,除了永陵规模最大,其他几座在面积上基本相近。”然而这个相近只是表面的形态,背后的故事则大

  • 铜雕人物主题雕塑——文天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它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