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西有一墓碑,洗清大唐名将的不白之冤,学者:他没有陷害薛仁贵

陕西有一墓碑,洗清大唐名将的不白之冤,学者:他没有陷害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3/12/19 16:47:56

1972年,专家们在昭陵附近,发现了张士贵的陪葬墓,并清理出一块墓志铭。通过墓志铭,我们终于能够得知,张士贵到底是什么样的将领。

依据《旧唐书》《新唐书》——《张士贵传》,特别是出土的《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虢国公张公墓志铭并序》记载。张士贵出身不凡,其祖父乃是北齐开府车骑将军。到了隋朝,其父以军功被封为大都督。但不知出何原因,张士贵不仅没有继承家业,反而当了反隋的盗贼,在洛阳到潼关之间活动到处攻城略地,打家劫舍,号为“忽贼”。

由于张士贵的才华出众,因此王世充李密等军阀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是张士贵仍未他们均为平庸之辈,因此他一边固守自己的地盘,一边待价而沽。经过长时间的审时度势,张士贵最终加入了李渊一方,并为李渊建唐和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墓志铭》记载,张士贵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主要跟随秦王李世民作战

:“会朝廷将图嵩洛,敕公先督军储。太宗亲总戎麾,龚行吊伐。公投盖先登,挥戈横厉,屠城斩邑,涉血流肠。”

由于作战勇敢,“太宗特遣殷开山杜如晦赉金银四百余挺以赐之,乃以所赐分之麾下。”这次战役结束后,“录其前后战功,以为众军之最,除虢州刺史。”

在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作为秦王府右库真、骠骑将军的张士贵毅然站在了李世民一边,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强迫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张士贵主要在南方负责镇压少数民族叛乱,曾两次击溃“反獠”,并因此受到了李世民的嘉奖。

从贞观五年( 631) 八月开始,李世民便将目光投射到东北方,唐朝与东北亚强国高句丽的关系急剧恶化。为了尽早铲除高句丽这颗毒瘤,李世民决定派遣一名强将出镇与其接壤的幽州。根据《墓志铭》记载:

“十二年,驾幸望云,校猎次于武功,皇帝龙潜之所,令作武功之咏。凌云散札,与佳气而氤氲; 涌泉飞藻,共白水而澄。上览之称重焉!”

可以看出,作为秦府将领之一,张士贵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亦能赋诗咏歌,唐太宗和张士贵君臣交流顺畅,并对其赋诗文采颇多赞赏。张士贵的文才武略,为此后唐廷将其官拜边疆地区担当重任埋下伏笔。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张士贵迁任幽州刺史,他在当地维修兵器、囤积粮草、招募士兵,为未来大规模讨伐高句丽做足了准备。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张士贵也在随行之列,官居辽东道总管。

对于张士贵是否参与辽东征伐,《新唐书》《旧唐书》的张士贵本传中并无记载,但在墓志铭中,却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贞观十九年,率师渡辽,破玄菟等数城大镇,勋赏居多。拜冠军大将军,行左屯卫将军。銮驾凯旋之日,令公后殿。至并州,转右屯卫大将军,仍领屯骑。”

由上可见,张士贵在征辽军官中的地位很高,仅次于大总管李勣及江夏王李道宗之后,是唐征伐军陆路军队的主力将领。在战场上,张士贵多次击破地方大城,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还是一介小兵的薛仁贵也在他的军中。在安市城之战中,行军大总管李勣,率总管虢国公张士贵等马步军十四总管,驻军于安市城的西南面,而“龙门人薛仁贵着奇服”在其军中。

根据史料记载,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在着红衣的唐军中特别显眼,很容易成为高句丽弓箭手集中火力的目标。若换做平常的将领,绝不会允许薛仁贵做出这种危害纪律之事,但是张士贵对此却予以了默许。很显然,这是因为张士贵爱惜他的才能,想让他在皇帝面前立功。

因此,张士贵并非薛仁贵的敌人,而是他的伯乐。薛仁贵能从一介农夫,升格为大唐的顶级将领,张士贵的训练与培养是功不可没的。从常理来说,作为开国元勋、官爵高至虢国公的张士贵,为何要嫉妒一个小兵的才能,这是说不过去的。

后世的演义小说作者信口开河,制造薛仁贵的对立面,无端地将张士贵塑造成一个心胸狭窄、贪功妒忌的无耻小人形象,进而烘托出薛仁贵其人出道的艰难和建立盖世功勋的必然。与张士贵同样受害的还有李道宗和苏定方,两人其实都是唐朝最有能力的将领,却被演义作者黑成了“奸臣”。由此可见,篡改历史、无端抹黑英雄人物之人,是有多么可怕。

永徽二年( 651) ,戎马一生的张士贵返回长安任职,四年因目疾上表求退,高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张士贵就在长安养老,直到显庆二年( 657) 六月辞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上厕所,要求无声无味,太监一招解决,乾隆:此法妙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乃九五之尊,真龙天子,非常尊贵至上!要什么便是什么,叫臣站着,做臣子的就不敢坐下,权利无限大!但尽管皇帝权力再大,再尊贵无比,在某些时候也是常人一个,也要食五谷,生百病,也免不了吃喝拉撒。但是为了凸显其尊贵的身份,哪怕是上厕所,皇帝们也有很多的讲究,历史上的慈禧太后上厕所就非常讲究,还要专

  • 听说邻国掠华人为奴,唐太宗愤而御驾亲征:我必诛此贼,救我子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国大人众,对于中原王朝具有巨大的威胁。因此隋朝在统一全国后,立即将兵锋指向高句丽。随后,从隋文帝到隋炀帝,隋朝连续对高句丽发动4次讨伐。其中,隋炀帝还三次亲征,每次出兵都多达百万,参与运输的民夫更不下500余万。然而由于粮草不济以及高句丽人的顽抗,隋朝的四次进攻都以惨败而告终,死在辽东的战士多

  • 和珅觉得只贪污收银子太无趣,发明此法!现在很多人悄悄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一个距离今天年代最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于清朝的了解,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慈禧太后,鸦片战争,还有我们都很喜欢的乾隆爷!正所谓”乾隆盛世“,乾隆在位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那是因为国库充盈,不用为引子而发愁,因此,也产生了很多有钱人。和珅便是其中一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epub、azw3、pdf、mobi、txt免费电子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内容简介公元8 世纪到10 世纪,唐朝盛极转衰,西域局势动荡不安。在盛唐漫长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葬身海洋的中东船长塔泽纳、败走铁刃城的吐蕃士兵赛格拉顿、远赴漠北的太和公主,一生飘零的妓女莱瑞诗卡……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在试图抓住命运的节奏,努力活下去。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

  • 康熙南下,一妇女下跪接驾,康熙看了一眼不敢受礼,立马上前搀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清宫剧的都对皇宫里请奶娘非常了解,古时候,不管是皇宫里的妃子,还是那些达官贵人家,女人生孩子后,都会请乳母照顾和哺乳孩子,也许是为了保持身材和容貌吧。因而,有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生母是什么概念,对生母非常陌生,咱们熟知的康熙爷就是这样长大的。康熙帝出生后,京城正值天花泛滥,于是,便由乳娘孙

  • 唐代边塞诗人——铸铜岑参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

  • 光绪一生未宠幸裕隆,裕隆被逼无奈每晚睡前做一件事,导致得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裕隆太后是慈禧的侄女,为了叶赫那拉氏的荣耀,慈禧逼迫光绪娶裕隆为皇后,但光绪对裕隆没有一点兴趣,据记载,光绪帝一生未宠幸过裕隆,裕隆至死都是女儿身!裕隆乃慈禧的侄女,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静芬。根据遗留下来的一些照片,我们得知裕隆的长相并不好看,如下图:裕隆(右一)慈禧太后选裕隆为后一

  • 隋唐的宦官有多横?杀了两个皇帝,废了一个皇帝,立了八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此时政治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尚书台从内朝走到了外朝,中书、门下两省成了新的内朝。唐朝早期,宰相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控制着内朝,同时又有对外朝的指挥权,兼两朝权力于一体。相比之下,大内总管的权力就相当受限了。但在中唐之后,帝国危机不断,皇帝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的本能反应是

  • 官场呼风唤雨的和珅,谁都不怕,唯独对此人低声下气生怕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和珅,那可是乾隆眼前的大红人,是清朝的巨贪,乾隆明知道他贪污,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和珅便仗着这一点,在贪污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很多人都对和珅恨得咬紧牙切齿,但谁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万岁爷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一辈子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晚年更是帮乾隆处理很多想和政务大事,地位相当高!但,

  • 为何说明朝的亲王最幸福?朱元璋为何又恢复隋朝后沉寂的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九年(1376),一位名叫叶伯巨的明朝低级官员,胆大包天地上万言书指责皇帝朱元璋施政中的三大弊端,即“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刚愎自用的朱元璋自然无法容忍如此尖锐的批评,叶伯巨最后落得瘐毙牢狱的下场。但解决了指出弊政之人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三大弊政尤其是其中的“分封太侈”,不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