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李世民父子是什么时候成为路人的?

李渊、李世民父子是什么时候成为路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1/11 7:31:39

文/ 子玉

皇家无父子。

可以肯定,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一定会被按下暂停键,轻者被褫夺一切权力,重则失去生命。

李世民兄弟在玄武门外血战的时候,李渊正和宰相们一起泛舟海池,这绝对不是表象上的散心,而是在商议如何处置秦王李世民的问题。

是的,李渊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李世民兄弟的斗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是到了不解决就会出乱子的地步。

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太史局根据太白金星划过天空的天象作出了“秦王当有天下”的判断,李世民则趁机诬告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淫乱后宫。

这剧情一看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节奏。

用脚指头想,李渊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因为这不仅是对于秩序的维护,更重要的是李渊也早就对他这个二儿子有意见了。

李渊曾经悲愤地对心腹裴寂说:

“我这个儿子长期在外带兵,被书生们给带坏了,他已经不是我的儿子了。”

在儿子们的争斗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时李渊曾经无奈地对李世民说:

“要不你去洛阳做个二皇帝吧。”

李渊的意思是让李世民带领自己的人马进驻洛阳,建天子旗帜,将陕州以东的地区都划拨给李世民来治理。

可见,李渊对于儿子们的争斗是心知肚明的,同时他也想尽量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儿子们之间的矛盾,而对于秦王李世民他从来就没有过立其为太子的想法,甚至还对其很有意见进而不停地敲打。

那么,这对父子是从什么时候成为路人的?

这事还得从刘文静事件说起——

刘文静是因为李渊信任并重用裴寂而心有怨言发了几句牢骚结果被抓起来审问。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案最终的结论却是:刘文静犯谋反罪,判处斩刑。

原因就是,刘文静对裴寂不满实际上是认为朝廷用人有失偏颇,将矛盾指向了李渊,是对皇帝的不敬,更重要的是,秦王李世民给刘文静求情了。

结果是,李渊直接就将刘文静给杀了。

是的,谁都知道,刘文静是秦王李世民的人,李渊杀刘文静就是在变相打压李世民。

那一刻,李世民才深切感受到,太极宫中的那个人不是他的父亲李渊,而是大唐的天子,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权威,冷酷是他的基本特质。

没办法,李渊作为皇帝他有必要对朝中的各种势力进行平衡,哪怕他需要打压的对象是自己的儿子。

▲李渊 电视剧《贞观之治》/剧照

父子两的嫌隙就是在这一刻产生的。从此,他们的身份只有君臣,没有父子。从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武德二年(619)4月,刘武周联合突厥骑兵南下,很快就占领了山西全境,加上河南的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的威胁,唐王朝面临着自建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当年十月,李渊作出了放弃河东的决定。

说实话,这事不符合逻辑,河东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又是财赋的重要来源,李渊有一百个收复河东的理由。再说,如果唐朝放弃河东就等于躺平,彻底放弃了一统天下的雄心。

李渊不会干这事,况且,大唐又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人,此时长春宫中的秦王李世民就是。

但奇怪的是,李渊并没有直接给李世民下达出征的命令,而是让中书侍郎唐俭将自己这个决定以手敕的形式送往了长春宫。

这又是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行为。

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李渊根本就没想过要放弃河东,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秦王李世民的斗志,让其主动请缨,率军出征。

可见,这父子两人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能正常对话的地步。如果不是外部矛盾的出现,这父子两的关系就会在时间的重力下越来越淡。

李世民当然懂李渊的用意,于是他用一场场胜利不断夯实着自己在朝廷的根基,并变相地告诉父皇:唐王朝需要他李世民。

此后,前方的战事一直在进行,李渊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李世民的敲打。

李世民在打败刘武周和宋金刚收复山西全境之后又接着对洛阳的王世充用兵。

河南战场李世民是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两张牌配合着打,很快洛阳就成了一座孤城,被唐军层层围困,王世充插翅难逃。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关键时刻李渊却下达了退兵的命令,要求李世民班师回朝。

是的,李渊认为,河南战场大局已定,调李世民回来然后再派其他人过去做扫尾工作就行。作为皇帝,李渊最怕的就是李世民功高震主,同时,他也不想看到跟随李世民作战的关东诸将积累过多的功劳威胁到自己的基本盘关陇贵族集团。

一句话,李渊就是不想让秦王集团威胁到皇帝、太子的地位。

最后是在李世民的坚持下李渊才勉强同意他继续用兵河南。

武德四年(621)5月,李世民率军开进了洛阳城,他用自己彪悍的军事才华和强大的意志同时战胜了两个最大的敌人,王世充和窦建德。

这是大唐王朝的巨大胜利,意味着自隋末以来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经落下帷幕,秦王李世民用一场场胜利让唐朝成了最后的赢家。

但身处长安的李渊却明显感觉到了阵阵寒意:

李世民的功劳将他和太子李建成都给比了下去;李世民身后的那群文臣武将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小觑随时能左右朝廷局势的巨大力量。

行动是一个人内心的现实投射,李渊派嫔妃去洛阳监视李世民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他已经开始全面防范秦王集团了。

七月份,李世民身穿黄金甲率领着25名东征将领“闪亮”亮相长安城,那天整个“头条”都是秦王的光彩。

可能连李世民自己也没有想到如此高调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

结果是,李渊看着满面春风的儿子将准备给秦王集团的封赏又装进了兜里。到了十月,李渊才特设“天策上将”的职位对李世民进行封赏。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

因为,七月十九日,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叛乱了,整个山东都乱了。

但李渊在成立山东道行台尚书省后并没有派出大唐的战神李世民去收拾局面,而是以淮安王李神通为行台尚书仆射前往镇压。

九月,李神通和李艺遭遇惨败。

李渊在十月份封赏李世民正是为了给将来留有余地,一旦朝廷的人收拾不了乱局再派李世民去。

十二月十二日,李世勣在宗州遭遇惨败,五千士兵被杀,刘黑闼全面恢复了窦建德时期的控制区域。大唐又一次面临危局。

这时候,李渊才不得不派李世民出场,因为,大唐所有的名将都试过了,都不合格,只能派秦王上。

▲李世民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李渊之前为什么对李世民进行冷藏处理,就是怕李世民再立新功将来到了不可受控的地步,同时他也是变相告诉儿子:

别以为大唐离了你就不转了。

武德五年(622)春天,李世民出征,大战刘黑闼,经过两个月的苦战终于将其击败收复了河北。

到了六月,刘黑闼在突厥的支持下再次进攻河北。李渊的第一反应依然是先派别的人去:

他先任命淮阳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前去讨伐;十月,又宣布派齐王李元吉去讨伐。

当李道玄被杀,李元吉止步,河北再次成为刘黑闼的天下后李渊也没有派李世民前去。为了让东宫的李建成能够有军功的加持,李渊任命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得以便宜行事。

而且,河南、河北诸州都要受李建成的节制。也就是说,李世民此时也要受李建成节制。

可见李渊的良苦用心,他就是要太子李建成赶紧立功多个制衡秦王李世民的砝码。

结果是,李建成不仅积累了军功,还纵横捭阖结交了一批精英人物来为自己服务,比如李艺、薛万彻

此后,在打压秦王集团这件事上,李渊一直是支持李建成的态度——

李建成建议皇帝将秦王府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任命为朝廷官员,李渊同意;

李建成建议将程咬金调往康州去做刺史,李渊也同意;

......

这就是所谓的釜底抽薪,房玄龄和程咬金这一文一武在秦王集团中所起的作用大家都清楚,简直就是给李世民放血的节奏。

但李渊都在行动上全力支持了太子。

▲李建成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没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李渊和太子李建成是一个阵营的:李渊以关陇贵族集团以及隋朝的老同事为基本盘坐镇长安,占据着制高点;太子李建成依附着父皇。

共同的利益使李渊和李建成将手握在了一起。

讲真,李渊也不是没有想过除掉李世民。齐王李元吉曾经建议老爸,杀掉李世民。但李渊以李世民有大功劳没有借口为由拒绝了。

瞧,李渊的态度只是暂时没有理由对李世民动手,而不是他没有想过这件事,在条件成熟或者局势凶险的时候这绝对会是他的一个选项。

因为,他的第一身份是皇帝,其次才是父亲。

只是,隋文帝的几个儿子争权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作为一名父亲,李渊不想亲手导演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剧情。

而令李渊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犹豫徘徊以及亲情因素的左右下,局面最终还是走向了失控。

原因就是,在刘文静事件之后,李世民已经彻底认清了局势,在心中舍弃了所谓的家,而李渊虽然在不断打压李世民但却一直没有给秦王致命一击。

皇家,本来就少有亲情,李渊没想明白的事李世民想明白了。

结局,自然也超出李渊的意外。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李渊是个聪明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祖先不仅有老子,还有上古四圣之一皋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五千载,上下春秋有万年,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华夏中国,自古以来繁衍生息源远流长,血缘继承仅靠着姓氏维系,大唐盛世国姓为李时,就是靠着李姓探根寻祖,找到诸多李氏先祖。李世民身世谜团众所周知,唐朝李氏是李渊造反隋朝建立起来的,而李世民则是李渊造反的一大助力。为造反有名编了个梦。古代凡事讲究师

  • 明代崇祯青花瓷为何出现大量人物故事图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 表达帝王喜好图案减少,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瓷器断代中所谓的“转变期”、“过渡期”,一般指明万历末的1620年到清康熙前期的1683年,而崇祯一朝则是其中的关键时期。崇祯朝所处的17世纪,是一个波谲云诡、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从全球来看,在17世纪的欧洲,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刚刚过去,文艺复兴带来的

  • 元朝凭啥拳打俄罗斯,脚踢欧罗巴?答案原来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鼎盛时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朝为何能拥有如此广袤的疆域呢?不仅因为元朝的统治者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更重要的是元朝的武器技术十分先进。01打败郭靖、黄蓉的不是绝世武功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两位主角——郭靖和黄蓉。在作者的笔下,郭靖

  • 李世民喝的大醉,薛仁贵把一个姿色不错的宫女塞进了他的帐篷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公元644年,李世民决定跨海征东,亲征高句丽,这是他表叔隋炀帝一直没有办成的事,杨广三征高句丽,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薛王兄,回家吧,风高浪急,咱不去高句丽了吧?”李世民是马上征战的王者,到了渤海边,看着茫茫的大海,这个旱鸭子有些发怵了,不想上船了。薛仁贵薛仁贵看到李世民打退堂鼓,心生一计。“陛

  • 明朝第一战将蓝玉被剥皮实草,全因一个人的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老丈人,蓝玉也就是太子妃的舅舅,和太子也就成为了亲戚关系。蓝玉早年跟随常遇春为朱元璋效力,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沙场悍将。随着徐达和常遇春的谢世,蓝玉逐渐成为明朝最能征惯战的将领,深受朱元璋的器重。他也没让朱元璋失望过,他多次建立大功。蓝玉一

  • 李世民也有怕的大臣,直接取了“威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侯君集对唐太宗情感也非常复杂,又佩服又敬畏,所以侯君集虽然答应和太子谋反,但内心总是不安。李世民李承乾侯君集心头一惊,所谓“威骨”,是骨相中的奇骨,有“威骨”的人才有成为将军的命格。果真过来了几个人,手持屠刀,割开他的头顶和右胳膊,各取出一块骨头,样子好像鱼尾骨一样。侯君集侯君集大喊一声从梦中惊醒,

  • 旅顺黄金山奇案,唐朝时的碑刻被盗出国,竟在日本皇宫的庭院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98年,肃慎族群的后裔靺鞨族群首领大祚荣建国,称“震国”。公元712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后去靺鞨的称号,专称渤海。渤海国积极地吸收唐代的中原先进文化,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被誉为“与华夏同风”,“海东盛国”。渤海国地图在大唐朝的鸿胪卿崔忻

  • 全玖:南宋末代皇后,为儿子不愿轻生甘受折辱,被逼削发为尼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她见证了风雨飘摇中南宋最后的挣扎。她经历了被俘虏后折辱悲惨的亡国奴生活。1264年宋度宗继位,全玖被封为皇后。彼时他们成亲已有四载。1274年,全玖失去了丈夫,儿子失去了父亲,她成了太后。十四年的夫妻,她一直贤惠顺从,悉心教导儿子。彼时的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垂暮老已、内外交困。外有强敌内有奸臣,谢道清

  • 揭秘:武则天在反对声中成为女皇,薛怀义送来的经书告诉你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玉林李治驾崩后的一天,武则天想把持朝政,徐敬业等起兵反对。这时看了薛怀义送来的一部佛教经书,武则天马上信心满满。那天,太平公主满脸喜色,快步来到武则天住处,笑着说,我给您送来了一份“厚礼”。说完就叫人将一个人领了进来。武则天一看来人,感到莫呜其妙。这是什么啊?太平公主笑了笑说:“您懂得。”说完就吩

  • 张邦昌:比岳飞还冤的“大宋第一奸臣”,为保一城人性命而屈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危际远忠贞,冤肩风波亭 宋朝至少在开初是不杀大臣的,即使是被皇帝恨得咬牙的苏东坡也最多是放逐放逐再放逐,赶去那海南岛了事。终宋一朝被杀的一品大员除后面的韩侂冑被逼杀外,只有两人被杀,一是岳王爷,他的罪名是“莫须有”;另一位是张邦昌,他的罪名是睡了皇帝的女人。作为名列《宋史 叛臣传》第一号人物,这张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