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肃慎族群的后裔靺鞨族群首领大祚荣建国,称“震国”。
公元712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后去靺鞨的称号,专称渤海。
渤海国积极地吸收唐代的中原先进文化,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被誉为“与华夏同风”,“海东盛国”。
渤海国地图
在大唐朝的鸿胪卿崔忻带领使团,专程册封渤海国国王1000多年后,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55岁的清朝盛京将军,满洲人爱新觉罗·耆英于本月为了防范英国军舰进犯辽东,在巡阅旅顺水师备战情况之时,看到了位于旅顺黄金山下崔忻的鸿胪井唐代刻石,有感而发,他也留下了一通石刻。
描绘刻石的艺术作品
可惜的是,这些石刻都被强盗盗运到国外去了。
这背后有什么历史的秘密吗?
唐朝(公元713年)唐睿宗年间,皇帝派遣鸿胪卿崔忻带领使团册封渤海国,为纪念此次册封,返程之时,崔忻在旅顺黄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凿井一口,并在后者旁立一巨石,上刻字铭文,流传后世,成为历史遗迹。
这两口井和井旁刻石一并被称作鸿胪井。
此刻石的内容,确凿的证明了渤海国的建立者是靺鞨族,而不是高句丽族。
刻石是一块巨大如驼的自然石块,长约3米、宽约3米、高约2米,重达90吨。
被抢掠至日本皇宫中的刻石
大石整体呈褐色,左上角处刻有当年崔忻的题铭文字。此外,石块上还保留有明清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勒石和题记。
鸿胪井刻石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唐代刻石之一。关于此石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辽东志》中。
《辽东志》地理志中记载:“鸿胪井在旅顺口黄金山之麓,井上石刻‘有敇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
刻石拓片
耆英看到此石后,也在此石上作了刻词,并将文字交由水师营协领,请他另找石匠镌刻石上以留后世。
题刻内容为:
“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九月,督兵防堵英夷,阅视水阵,见有巨石一方,开元崔公题刻尚存,因随笔以志。嘱水师协领特贺,觅匠刻,以镌垂其永。太子少保盛京将军宗室耆英书”。
文后有两方印“宫保尚书”、“宗室之印”。
刻石拓片
意思是说,在道光二十年秋九月时,为督促盛京军队防范英国鬼子进犯,我到此检阅水师准备情况,看到了巨石一方,上面有大唐朝鸿胪卿崔忻所书题刻尚在,所以也就写了几句话,以示纪念。我叮嘱水师营的协领特贺,找寻石匠将我的题字刻在石上,以示永久纪念。
当时崔忻凿的两口井,一在黄金山北麓,至今遗迹尚存,刻石原来就在这口井旁。另一口井在黄金山南麓,后来被沙俄军队破坏,如今已无迹可寻。
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使这块弥足珍贵的千年碑刻从此流落异域。
后来发现,和刻石一起被盗运走的还有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刘含芳修筑的遮盖在刻石顶上的方形石亭,人们将刻石和石亭合称为“唐碑亭”。
这件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含量的刻石如今孤零零的立在日本国东京皇宫的皇家庭院内,碑上有原建碑亭保护。可气的是,碑亭被运掠至日本的过程中,四根立柱已遭损坏,中间均有明显断痕。
有关报道
每思至此,很是气愤!
辽朝时,渤海人与汉人同为南枢密院统治的主要对象,而契丹本族人和其他草原部落则归北枢密院统治。这表明,无论是文化传承体系还是发展水平,渤海人与汉人二者均比较接近。
后来的金太祖阿骨打曾云: “女直(真)、渤海本同一家”,真实的反映出渤海女真传承关系的历史记忆。
在金代创立的猛安、谋克组织体系中,就包括不少渤海国遗存下来的猛安、谋克。
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交流与融合,不少渤海人逐渐被汉人或周边其他民族所同化吸收。
还有一部分渤海国的遗民在渤海国灭亡后,迁居到朝鲜半岛,逐渐成为后来高丽国的居民,并被同化。
隋末唐初时,靺鞨的黑水部逐渐发展壮大,内部又分为十六个部落,散居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爱辉县以东,古代文献记载中说,“北、东际于海”,即黑龙江下游两岸的辽阔大地上。
在大祚荣建立渤海国政权的同时,渤海国北方的黑水靺鞨也与唐朝建立了联系,多次向唐王朝纳贡。
唐朝开元十年(722年),黑水靺鞨的首领倪属利稽到大唐国都长安城朝贡时,被唐玄宗任命为勃利(即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
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大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黑水军,又设黑水府,以黑水靺鞨部长为都督、刺史,并设置长史监之,赐府都督姓李氏,以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
这是中国唐王朝在黑龙江下游建立的一个具有法定意义的地方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对黑水靺鞨进行直接管辖。
当渤海国强盛之时,部分黑水靺鞨部落曾成为渤海国的统治附属,失去了到大唐朝廷直接朝贡的资格。
后来到了渤海国逐渐失去统治力之时,黑水靺鞨人便趁机摆脱了其统治,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重新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
渤海国政权灭亡后,辽国的统治者将渤海国民向东北南部迁徙,致使渤海国之地逐渐人烟稀少,生活中山林附近的黑水靺鞨人,便也开始向南迁徙,来到渤海国故地,后来其中有一个部族取代渤海国而兴起,这就是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
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直(真)”,此后,女真这一称呼逐渐代替了靺鞨,一直延续到大明朝的末期,后被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极改称为满洲。
这说明满族的来源历史很是悠久和脉络清晰。
未完待续,本号将全面解开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欲知后续,敬请关注本号。
发现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连载之一)
图说清史:从耆英佩带总管内务府大臣印钥管三山事看内务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