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洪武年间,明朝的军事制度有何变化?

在洪武年间,明朝的军事制度有何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2/7 16:34:08

洪武初年,明朝新立,朝廷规定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管辖所有军队。

到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朝廷将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为方便起见一般简称为五军府。五军府分管除了皇帝亲兵外的所有军籍军政,而不是直接管理军队,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仍然是皇帝本人。

卫、所制的产生

当有战事时,皇帝会颁旨给兵部,兵部接旨以后任命总兵将领,并发印信,战事结束后,统兵将领将印信上交,士兵也回归至原来所属的卫所。

在军队编制上,明朝初立时,“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明朝版图之上皆设立卫、所,每个卫管辖有五千六百人,设立卫指挥使进行统领。

每千户所有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其指挥官被称为千户。每百户有一百一十二人,其指挥官被称为百户。

每一个百户所下管理两个总旗十个小旗,每个小旗会有十名士兵,卫所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世袭制。明洪武年间,全国上下共设有三百二十九卫,六十五所。“自永乐以后,添革改调不一,亦有以各处土官衙门属之统辖者”。

这样明朝的内所、外所至万历年间增长到四百九十三处,千户所增加了屯田千户所和群牧千户所这两种,共增长至三百五十九处。在土官所属的地区也设置卫、所制。

而后为了抵御蒙古的侵扰,明朝凭借着原历代中央朝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这条边境线的分段防御工事,将其连接修缮,即为明长城,并设立边镇。

先有辽东、宣府、大同、延绥这四镇,后来加上了宁夏、甘肃、蓟州以及山西镇(偏头三关)、陕西镇(固原),这五个边镇,共九个重镇,平时派重兵进行防卫,我们一般称之为“九边制”。

屯田制的逐渐崩坏

随着卫、所的不断增加,明洪武时期的全国兵力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以上,直至永乐年间已经增至二百八十万左右,军人的增加必然给卫、所带来军粮供应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屯的出现就很有其必要性了。

各卫、所的军队都有屯田、守卫的不同分工,每名屯军都有能够获得朝廷拨的一份屯地,一些生产必需的工具和一部分种子及少量的牲畜,工部的屯田司负责这些物资的统一发放。

朝廷拨给的屯地是不可以买卖的,如果该屯地的屯军由于老去或者调迁或者事故等原因不能够耕种了,必须交还给朝廷。而且因屯田隶属官家,粮食征收数额很高,明成祖时规定每位屯军除了留正粮十二石食用外,还需要交纳粮十二石给所属卫、所的军官,作为俸粮。

由此可见,军屯是有着很明显的经济强制特征的,剥削很重,但是的确保证了当时的军粮储备。但随着时间推移,直至接近梦阳所生活的时代时,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卫、所的屯田制也逐渐被破坏。王公大臣、监军太监、卫所军官、地方豪强纷纷大肆侵占屯田,奴役兵士。

景泰帝时期,肥沃的良田大部分都被功臣之家占为己有,而余下的闲田,又被镇守总兵、都指挥使等军官私占。

当时有记载“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明朝廷想要对京郊及河北附近的屯田数目进行核实,命户部郎中王勤等人严格核查不得徇私,而后得出的结果令人咋舌:

被多方侵吞的田地达到四万一千余顷,而本该征收的子粒也达到了四十万八千余石。

长此以往,军户被残酷剥削,不得已开始逃亡,从正统初年到三年,各地卫、所逃兵数目竟然达到一百二十余万。

随着军屯制度的逐渐崩坏,军饷的来源慢慢变得只能依靠国库,大大影响了明王朝的国库收入,更重要的是因此明朝的边防力量更加微弱了。

李梦阳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去到边陲重镇,去到了战场前线,也因此写下了反映边塞屯田状况的相关诗,如“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是李梦阳《从军行》一诗中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镇地区的军户现状。

战事频发以至兵卒消耗巨大,无人可征,甚至于开始征集少年参军作战。

再如李梦阳边塞诗文《屯田》组诗中,“百租丛其身,欲诉谁见怜”,“边城寡机杼,耕种育儿孙”,也真实地再现了边镇军屯无人耕种逐渐荒废,又或者是军户的屯田被大量侵占的残酷景象。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宋朝,为了防止官吏贪腐,采用了什么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认为:“俸禄薄而责人以廉,甚无谓也。”宋太宗也有言:“廪禄之制,宜从优异,庶几丰泰,责之廉隅。”官吏俸禄微薄还要求他们清正廉洁,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事情。要预防腐败,前提是官吏的俸禄足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于是,提高官员俸禄成为宋代统治者防止官吏腐败重要措施之一,希图以法令规范俸禄制度,使官吏俸给

  • 南宋建炎年间,驻跸地之争,对四川地位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金兵占领开封后,俘获徽、钦二帝,康王赵构被拜为兵马大元帅后,为稳定时局,在张邦昌和朱胜非等北宋遗臣的劝请之下,于应天府登坛受命,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政权。高宗即位后,金兵继续南下搜捕高宗,高宗被迫继续南逃,维扬之祸使高宗惊惶不已,避难于海上。在逃难途中苗傅叛乱更使高宗对抵抗金军失去了信心,南宋政权处于

  • 李元吉三箭没能射死李世民,为何李建成却被李世民一箭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在唐朝的过程中,李渊有着四个名声显赫的儿子,分别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李元吉以及李元霸,其中四子李元霸早夭,剩下的三个儿子无论是在身份地位上,还是个人擅长的能力上,都堪称是人中龙凤,在隋唐乱世的过程里,三个儿子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为大唐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李元吉以及李世民都是骁勇善战的沙场悍

  • 南宋和北宋存在差异化,在固有因素影响下,百姓审美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社会环境影响两宋绘画艺术传播受众的审美品位,同时,两宋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升了艺术受众的“期待视野”。从经济角度而言,商业的发展孕育了宋代艺术传播受众审美“雅俗”观念。其一,基于宋代政治地理结构的变化与海外贸易的增长,体现在政治上的朝贡关系新变化和经济贸易的人员流动,尤其是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通商,北宋

  • 自从五代十国以后,长安就丧失了作为京城的资格,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再说一下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以洛阳为核心的地区更是非常地富有,这一带的财富可以通过东西走向的陆路连续地供应给长安。从隋朝开始,长安就慢慢丧失了作为都城的竞争力,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稳定的漕运供应,陆路运输失去了作用,到了元代以后,运河重新修建,可以从杭州直通北京。主要的交通道路就是运河,长安已经享受

  • 朱元璋禁止子孙攻打越南,为何朱棣不听,偏要消灭它并划为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告诫子孙不得攻打安南、朝鲜等国然而后世子孙并没有听从朱元璋的告诫,仅仅过了11年时间,成祖朱棣便派大军征讨安南,将其灭国并划分为中国的行省。安南即今天的越南,从秦朝开始的千余年时间里,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直到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才独立建国。独立后的400余年间,安南一直向中国称臣,在大

  • 玄武门事变的背后,李世民真正的目标,其实是隐藏在太子背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皇帝的位置一般都是传位给嫡长子,但是皇帝后宫之中,三宫六院的嫔妃加起来数量可达上千,这所生的皇子的数量也自然不在少数,这就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所以中国历朝历代就产生了许多的篡位弑君的事。手足相残、父子相残、臣下噬主的事,在这个位置上没少发生,就连唐朝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太宗皇帝都有过“玄武门事

  • 从南澳1号,看明朝万历年间的改革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脚踩青瓷我一路踩在精美的青瓷上,瓷器都是原物博物馆长说,全是古漳州窑的出产有大盘,有小碗,有圆罐我小心翼翼,用鞋底一只一只地踩过当然,中间隔着玻璃明朝的万历年被打捞出海面三万件宝贝说明,那时候的中外交流还是踊跃的那时候张居正实行强力改革那时候的青瓷上,花卉开得旺盛汕头是海上丝路的

  • 细数正史中的4位猛将,薛仁贵位列第二,常遇春仅能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四位将军常遇春,常遇春出身并不高,所以他不甘心,就这样平庸的活一辈子,于是开始练习武艺。后来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许多领地。可惜后来因为生病,40多岁就死了。第三位将军就是李存孝了,李存孝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李存孝其实是李克的养子。李克的养子一共有13个,

  • 数十宋代珍稀汝窑、官窑藏品现世,掀起收藏界“热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初日本收藏世家菊池家族从清政府手中拍得这套历史深远、罕世奇珍的宋代汝窑、官窑珍品,秘不示人。 汪洋先生,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收藏大家,多年来致力于帮助祖国寻找流失在海外的历史文物,足迹遍布全球。希冀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守护国家历史文化更好传承,照亮国宝的“回家之路”。 本次引起收藏界乃至社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