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为北宋续命百年,为何南明仅享国38年?认同感很关键!

南宋为北宋续命百年,为何南明仅享国38年?认同感很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09 更新时间:2024/1/20 14:17:1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宋和南明都是在经历外族入侵后建立的,但南宋存在超过百年,更是在蒙古大军攻打四十年才被灭亡,而南明从开始到结束,前后不过38年,便被大清灭亡,同样是难逃的汉民族政权,为何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样给政权续命百年呢?笔者认为,南明和南宋不同的命运结局有着复杂的原因,笔者今天将从二者建立前后的内部环境进行解读。

作为南宋和南明的前身,北宋和明朝的灭亡有着明显的差别。北宋是在内部腐化的情况下被北方游牧民族所灭,而明朝是被农民起义军所推翻,这也就意味着,明朝末年的内忧外患矛盾更激烈,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才会揭竿而起;反观北宋,即使统治阶层内部腐朽不堪,又有奸臣当道,但百姓的日子勉强还过得下去,所以没有爆发像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规模的农民起义。另外北宋统治者对待士大夫非常宽厚,士大夫对赵氏宋朝也比较忠心,相比入侵的金人,汉族士大夫更视他们为蛮夷,不愿与他们合作。

从这个层面考虑,北宋和明朝的继承者面临的内部环境就有所区别了,简言之,南明的老百姓对于朱氏明朝的认同感已经不再强烈,若是认同感强便不会爆发农民起义,更谈不上亡国。相比而言,北宋的臣民对赵氏宋朝还有一定的认同感,这也是南宋能够为北宋续命百年最关键原因之一,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北宋灭亡后大批北方汉人逃往南方。

而明朝灭亡后这种情况并不明显,人民并没有因为明朝的灭亡而伤心欲绝,而是锣鼓喧天夹道欢迎李自成进京,大多数官员都摘下官帽,跪着向李自成投降。也就是说,南明和南宋的统治基础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百姓对他们的支持度明显有所差别,民心向背,连他们统治阶层内部的大小官员们,也用脚投了票,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二者不同的命运。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北宋灭亡时,金人将北宋皇室尽数掳走,但恰巧漏掉了赵构,赵构独自承担起复国的重担,再加上大批官员、百姓的支持,赵构才能建立起南宋并逐渐巩固。

而明朝灭亡以后,崇祯的太子和其他儿子在明亡时并未逃脱,明亡后都是不知所终,即使有人侥幸活着,也没能挑起复国的大旗。由于缺乏合法的继承人,明朝灭亡时各地藩王多数被农民军斩杀,少数活下来的特别是在南方的藩王又各自为政,互相争执,这也为清朝的统一创造了良好条件。

南宋能享国百年不仅得益于岳飞韩世忠、刘琦等一批武将的英勇善战,还有文天祥陆秀夫忠心为主,事实就是地说秦桧的迂回求和策略也为南宋争取了发展空间;反观南明一直处于内讧之中,外有大清虎视眈眈,毫无休养生息的机会,明朝旧臣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纷纷投降,就连一直声称脊梁骨很硬的读书人要么投降李自成,要么转向大清,总之将大明抛弃了。

资深人士说文史: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的认同感很关键,民心向背决定政权的生死存亡,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铁律,任何政权若想长期存在和发展,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是明朝灭亡、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样续命百年的最深层的原因。

明朝统治者应该反省为何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若非自己施政不得当,百姓难以生活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是万万不会起义的,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即使依靠部分精明的统治者和军队,也不能使政权起死回生。

南明国祚短的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无论南明、农民义军,还是大清,其最终取得胜利靠的兵强马壮,靠的是指挥有方,靠的更是谁能赢得民心。大家有何不同的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文章

  • 明朝末年,崇祯若能拿出一万两黄金给他,或许上吊的就是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对崇祯说的话,李自成给崇祯的一封信,崇祯十三年李自成

    大明国号来源有许多,一般认为跟宗教有关,来源是“明教”,还有人认为是出自“白莲教”、“佛教”等。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明朝一样反复地中兴,从即将灭国又回到盛世,明朝经历过许多次中兴,很难说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期。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那时候确实算得上是盛世,但谁能想到,这出现

  • 赵匡胤曾遇到3件事,他“窝囊”处理,但却获得史学家一致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结果太祖见了他之后他却说了很多没用的话,太祖很生气。而且他竟然还顶嘴了,太祖生气之下便随手拿着一样武器敲掉了他2颗前门牙。但是他却这样做了,他竟然擦去嘴边的血,之后便弯下腰。将自己的门牙给捡起来之后认真装入袖中。太祖冷哼了一声说:“难道你还想作为证据来告朕吗?”他却淡淡地说:“我自然告不了你,但是史

  • 第一功臣却下场凄凉,朱元璋为何要对他疑心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功臣,朱元璋不杀功臣朱棣能赢吗,朱元璋功臣

    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在一起并肩作战的时候,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非常团结的去对抗着敌人;为了同一个理想有无数的士兵为你拼命,所以在当上皇帝之前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掌权的人和帮助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一起把酒言欢的场面。但是真正到了登上皇位之后,这些就慢慢的有了变化;皇帝不会再将他们看成最好的

  • 明朝此战太牛,一战灭了一个国家,我国多了一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最厉害的一战是哪一年,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

    在我国的史上,战争其实是非常多的。话说当初在历史上就有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明、越(安南国)之战,当时两国对此战所投入的兵力竟然高达了百万之上,这也可以说它是古代史上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的规模最大的一战。不过当时明朝的实力是非常强的,竟然想要来侵犯,那么自然就是自找苦吃。结果令人并不惊讶,因为这一战的结果是,

  •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逼李渊退位?朱棣却不敢这样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敢反李渊朱棣不敢反朱元璋,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哪个更强,李渊和朱元璋的关系

    在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他们非嫡非长,而且也不是皇帝指定的继承人,他们最后坐上皇位显然是踏着亲人的鲜血走过来的,而在这些人里,李世民显然是那个最出名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杀了两个兄弟,之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但是之后同样军功累累的朱棣为什么又不敢想李世民那样逼自己的父亲退位呢?首先来说说李渊和

  • 一武将靠这8个字,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过13个皇帝最后富贵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传奇十大名臣,历史上唐朝最显赫的武将,宋朝最著名将领的历史故事

    候益出身农家,唐昭宗时期候益投奔晋王李克用,李存勖征战的过程中,候益多次身先士卒、擒获敌将,李嗣源即位后敬其忠勇,升了候益的官职。后唐灭亡后,候益投奔后晋,官至节度使,后晋灭亡,候益接受辽国的册封。因为接受了辽国的册封,候益不敢投奔后汉,转而投蜀国,后蜀军被打败,进退两难的时候听说刘知远去世,一顿游

  • 李善长已经77岁,又没有过错,为何朱元璋还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杀了李善长吗,历史中朱元璋有没有杀李善长,朱元璋为啥要杀掉李善长

    李善长已经77岁,又没有过错,为何朱元璋还要杀了他?我们知道其实太祖对功臣们封的最高的爵位是“公”。而他一生中一共封了34个“公”,而在这其中,李善长排在首位的。由此看来。其实太祖对李善长应该是非常肯定而又重视的。太祖在对他进行封爵的时候,在当时下诏的时候太祖还特别说,他虽然没有立过什么攻城拔寨这样

  • 同样是皇帝,为何宋朝喜欢窝在宫中,蒙元喜欢打仗打猎?千年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蒙元归属过宋朝吗,宋朝对蒙元的评价,鄂尔多斯蒙元文化资料

    宋朝和蒙元分别是中原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宋朝继承的是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自周朝礼制以来,到汉朝“举孝廉”,经魏晋风流,在到隋唐盛世,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经过千年文化熏陶,早已将崇文抑武的精神深刻地浸入到民族的骨髓中。特别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兵不刃血夺取皇位后,杯酒释兵权将崇文抑武作为国策,形

  • 历史上的张无忌:朱元璋曾是他手下,称帝12年,最终离奇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无忌为何不杀朱元璋,朱元璋当皇帝张无忌去哪,历史上张无忌给朱元璋写过信吗

    但是你知道吗?张无忌虽然是金庸虚构的人物,但也是基于一位历史原型改编的,张无忌的历史原型叫韩林儿。张无忌从小在荒无人烟的小岛长大,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玄冥神掌,后来成为明教教主,跟赵敏获得了最终的幸福。但历史上的张无忌命运却没有这么好,他最后是沉江而死。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韩山童的儿子,至正十一

  • 宋江原来真实存在,不过起义三个月就被招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的真实历史,关于宋江的历史事件,宋江的所有事迹和情节分析

    宋江起义这个故事如今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出现,那么宋江这个人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呢?其实他是真实的存在的。他起义的这件事情还被写进了宋朝的很多官方的史书,关于他有很多记录。那是在北宋宋徽宗时期发生的事情了,当时徽宗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厉害的书法家。有一段时间他喜欢各种各样的奇怪石头。这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