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氏三姐妹本该姓“韩”,因为什么其父改成姓“宋”?

宋氏三姐妹本该姓“韩”,因为什么其父改成姓“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63 更新时间:2024/1/16 18:15:55

嘉树惊讶地看着店门口站着的两位年轻人。他们一副黄皮肤黑眼睛的东亚人面容,脑后拖着长辫,显然大清子民;却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不像是滞留美国的华侨华工。宋嘉树脑筋转了几转,还是想不出波士顿怎么会有如此人物。

温秉忠和牛尚周,这两位17岁的青年留学生同样疑惑而好奇地打量着丝茶店里的同龄人。之前他们来过这里,并未发现这个英俊黝黑而矮小壮实的少年学徒。

3位中国大男孩瞬间都有了彼此交往深谈的想法。这一想法至少完全改变了宋嘉树的命运,甚至也间接地将中国的命运推上了另一条轨道。

这是1878年的深秋,在中国是清朝光绪四年。此时的清廷在饱受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侵华和西北之乱的折磨后,国力有所恢复,已经走上了被后世称为“同光中兴”的“康庄大道”。谁都没想到,美东海岸波士顿轻轻扇动的蝴蝶之翅,会在三四十年后的中国掀起滔天巨浪。

[var1]

宋耀如在范德比特大学期间留影,1882 年

事实上,宋耀如的名声,是在其去世后多年才逐渐到达顶点,毋庸讳言,这些名声大部分来自其三女三子,尤其是三位女婿。因此,他在世的时候反而事功不显,关于其真实的史料记载非稀少凌乱,其中又夹杂着大量传说或演义的成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宋耀如原本姓韩,是先世在南宋末年由大陆迁居海南岛昌县的客家人。宗族排序到他那一代为“准”字辈,因此,他哥哥名“政准”,他名“教准”,他弟弟名“致准”。(按照谱系,其子宋子文等应该是“丰”字辈,子文的子侄应该是“元”字辈。)

除了其籍贯姓名,还能确定的基本要素,就是韩教准的生日。抗战时期,宋子文颇有认祖归宗的想法,遂托人征得光绪初年续修的文昌韩氏家谱,其中清晰地记载,韩教准生于清咸丰辛酉年九月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861年10月17日。

这一天清晨,这位韩家次子降生的喜讯,并未给其父韩鸿翼带来什么快慰。韩家太穷了,只有一小块沙地贫瘠到连椰子树都长不高。韩鸿翼只能以当搬运工为生,肩扛手挑将其他农民的农产品运送至港口。

韩教准出生的时候,虽说年号还是“咸丰”,但咸丰帝刚刚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就在他出生半个月后,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诛杀顾命大臣而垂帘听政,定明年的年号为“同治”。至此,在慈禧太后的直接领导下洋务运动起步,中国正式走上了近代化进程。

[var1]

但这一切却加剧了韩家的衰败。由于沿海口岸陆续开放,远洋货轮不再以文昌为中转港,使得当地经济日渐萧条,饥寒交迫之下,韩鸿翼只能咬咬牙,将年仅9岁的韩教准送出去做学徒,一方面学一门谋生技术,另一方面也减少家里的教养负担。

据有关记载,韩教准自9岁离家后,多年之内没再回乡省亲。似乎有证据表明,韩教准甚至已经记不清老家的具体地址,更无法用中文书写。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他究竟去了哪里学了什么手艺,能确定的是,他基本上是个只会写自己学名的文盲,其同中华文化的唯一联系,就是会讲一口客家话而已——或许也能听得懂粤语。

据韩教准自己回忆,差不多14岁的时候,他彻底告别家乡,跟着哥哥韩致准去爪哇岛谋生。这一去就是两年,究竟是学生意还是从事体力劳动,现在已经一无所知。

到光绪四年(1878),16岁的韩教准的命运发生了第一次转折:他做了堂舅父的养子,并追随其来到了美国。这位堂舅父其实是韩教准某位宋氏婶母的胞弟,在波士顿开设唯一的一家丝茶铺,专门经销中国产的丝绸和红茶。此人自广州经南洋到美东,以海上贸易为生,路过爪哇的时候,将韩教准收为养子带在身边,并改其姓名为“宋嘉树”。

然而,具体过程无法确认。如今有档案材料表明,韩教准(或者应该称其为“宋嘉树”了)的父亲韩鸿翼甚至不知道二儿子已经离开南洋去了美国,更不知道其已经改换门庭被宋家收养。当时离祖出嗣首先要征得原宗族同意,开过祠堂后才能决定。所以宋嘉树这种偷偷摸摸连亲生父亲都不知道的出继,显然令人匪夷所思。

韩教准是这一年初夏在波士顿成为宋嘉树的。就在秋天,他于养父的丝茶铺内结识了“留美幼童”温秉忠和牛尚周,其命运发生了第二次转折。

更多文章

  • 陈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先伐齐国后又展开北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朝为什么要北伐,北周伐齐,齐欲伐魏的道理

    陈朝建立之后,陈武帝多次遣使请北周将陈昌及陈顼放还,北周都是许而不遣。陈武帝崩逝后,陈文帝即位,北周遣还陈昌,想以此引发陈朝的内争,最终以陈昌之死而终,直到天嘉三年陈朝与北周关系修好的情况下,陈项才得以返国。[var1]一、陈宣帝时期的伐齐战争陈朝皇室势力单薄,陈文帝时诸子都年幼,只有其弟陈顼可助其

  • 管仲告诉我,遇到帮忙的人,除了请吃饭,还要用以下几种报答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管仲经典语录,管仲的哥哥叫什么,管仲破厚葬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同为齐国的大臣,留下了“管鲍之交”的千古美名。管仲年轻的时候,家境很一般,为了谋生,他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管仲就偷偷拿一些回家。管钱的人说,管仲很自私。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亲,不得不这样做。齐襄公在位的时

  • 孙俪饰演的芈月有没有爱过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俪芈月照片,孙俪演的芈月太一般了,孙俪对芈月的评价

    [var1][var1]秦王在芈月初入宫时,对她并没有强烈的困难。 但是,每天听到芈月和她谈起黄休的过去,直到有一天芈月哭着说话才说完,没有话可说。秦王以父兄之爱,尊敬、包容、爱护她,给了她很多温柔与宽容,感动了芈月。[var1]秦王喜欢芈月的聪明,审时度势,不拘小节,有大局观念。芈月从小缺乏父爱,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魏书中毫无记载,整个魏国无人理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频繁北伐对魏国有什么影响,诸葛亮北伐时魏国多少兵力,诸葛亮北伐时魏国将领

    [var1] 如果吴国称帝成为必然事实,那么蜀汉在政治上必须做出表态以确定大义。由于第一次北伐失利,此时蜀国诸葛丞相还是右将军衔,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功提升回丞相,那么在这个重大政治事件上的话语权将会低于同是托孤重臣的都护李严。而事实上自公元221年孙权为吴王之日起,劝进的呼声一直存在。只是魏国的强大始

  • 说秦王嬴政是暴君?那是你不懂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王嬴政是不是暴君,如何去评价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是暴君吗

    后人过多的注意了他的残暴与虐政,但是时代的更替不就是伴随着万千伤害的吗?新中国的成立也是人民用血与汗共同建立的,所以秦始皇究竟是暴政还是时代更替的推手,用事实说话。[var1] 在秦以前是战国,乱世英雄辈出的时代,却也是百姓水深火热的时代,动不动就是战争的动荡年代,试问当时贫苦百姓谁人不战战兢兢的活

  • 百年间先后建立五个政权,盘点慕容鲜卑建立的五个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鲜卑被灭族了吗,慕容鲜卑汉化图片,宋朝慕容氏建立的燕国

    [var1] 前燕(337年至370年):鲜卑慕容氏所建,被前秦所灭 三国时期,在轲比能被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杀后,鲜卑各部“部落离散,互相征伐”,鲜卑慕容部与宇文部、段部原本居于辽西,后于西晋初期迁徙至辽东。西晋末期,当中原陷入混战之时,拓跋部、段部等鲜卑部落先后依附于西晋重臣参与其中,而慕容部

  •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后,为何还能歼灭秦军30万,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几乎赌上了两国国运的战争,最终以秦国的惨胜而告终,而赵国经此一战几乎被灭国,那残喘的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命运如何呢?我们再来回顾下这段历史吧。血战长平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不愿降秦,遂把城池献给赵国,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var1]这场战争的结果,赵军被坑杀四

  • 秦国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发动统一战争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六代君王励精图治,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秦国统一天下纪录片

    苏秦曾游说秦惠王言:“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而秦王认为,此时秦国“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可见此时秦国虽已具有完成统一的潜力,但实力尚未发展到可以兼并天下的程度。一、秦国发动统一战

  • 《吕氏春秋》的战争思想为秦朝发动统一战争做出了合法性的声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统一的措施,秦朝统一前的板块图,秦朝统一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刻石中多次涉及到平息战乱的宣传,“武力征服自始至终都表现为惩罚性的,而非攻击性的远征;铭文的字里行间回荡着,不是暴力带来了统一,而是源自正义的合法性——确切地说,是政治正义、道德正义,而不是法律正义。”可见,秦始皇的政治宣传中留有《吕氏春秋》中对战争具有惩戒性的影子。[var1]一、迟到的统一战争合

  • 吕不韦传奇:吕不韦长期与赵姬私通,他的原配妻子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不韦与赵姬第一次接吻,赵姬秘史电视剧,赵姬怀孕挺大肚子

    后来,吕不韦去了秦国,一直在与赵姬暗中苟且,并悄悄地“并肩作战”,实现他的野心,可他的妻子却销声匿迹了。就算到最后,吕不韦也只与赵姬死在了一起,并没有再提及他的发妻。[var1]那么,他的妻子齐娟到底去了哪里呢?是生还是死?难道为了一个赵姬,吕不韦连结发妻子都不要了吗?1、吕不韦有了赵姬后,开始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