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传奇:吕不韦长期与赵姬私通,他的原配妻子去哪儿了?

吕不韦传奇:吕不韦长期与赵姬私通,他的原配妻子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8 更新时间:2024/1/20 5:15:40

后来,吕不韦去了秦国,一直在与赵姬暗中苟且,并悄悄地“并肩作战”,实现他的野心,可他的妻子却销声匿迹了。就算到最后,吕不韦也只与赵姬死在了一起,并没有再提及他的发妻。

[var1]

那么,他的妻子齐娟到底去了哪里呢?是生还是死?难道为了一个赵姬,吕不韦连结发妻子都不要了吗?

1、吕不韦有了赵姬后,开始嫌弃正妻

虽然在剧中关于吕不韦妻子的戏份和情节并不多,但根据与吕不韦和赵姬的几次“交手较量”,可以看出,齐娟也不是个甘愿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人。

当时,吕不韦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媳与孙子来投奔吕不韦,并且要吕不韦趁早跟赵姬了断关系。他们吕家甲富一方,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怎么可以接纳赵姬这种风尘女子?俗话说得好:“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要这种有辱门楣的女人,只会败坏门风,辱没祖宗。

[var1]

况且,齐娟已经生了儿子,也完全没必要为了生子纳妾,即便纳妾,也必须是那种清白人家的女孩儿,怎么可以是赵姬呢?

可是,吕不韦与赵姬的新鲜劲儿还没过,怎肯舍弃?俩人曾颠鸾倒凤,七天七夜不出房门,可见当时的吕不韦有多宠爱赵姬了。赵姬以前所学的专业就是“如取悦男人”,人家是“科班出身”。应对一个吕不韦,自然是驾轻就熟,游刃有的了。

风尘女子为了迎合男人,什么手段使不出来?风情万种自不必说,更有才艺在身,长袖善舞,男人怎么能不为此心旷神怡、乐此不疲呢?

[var1]

像那种正经人家的女孩儿,一般多以针线女红、纺织厨艺为要,品德行为更是以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为主,怎么会有赵姬这般手段?

所以,在吕不韦眼里,赵姬才是真正“难得”的女人。在赵姬的对此下,自己的结发妻子齐娟也就会显得黯然失色、索然无味了。

因此,尽管吕不韦与齐娟阔别多日,乍然重逢也依然提不起“小别胜新婚”的激情来。在妻子到来时,吕不韦仍旧与赵姬缠绵悱恻,双宿双栖。

[var1]

2、齐娟几次想要“拉郎配”,均索求未果

作为吕不韦正妻的齐娟,见赵姬如此放浪形骸不知礼数,十分生气;更恨丈夫的喜新厌旧、薄情寡义。

按说,赵姬见吕不韦的正妻驾临,本应该主动礼让,劝吕不韦与妻儿团聚几日,共享天伦之乐。毕竟,自己已经霸占吕不韦这么久了。正妻为大,待将来自己做了吕不韦的妾室时,还要对其正妻端茶递水、虔心侍奉呢。

[var1]

可是,赵姬竟像从来没看见齐娟一般,根本不理会这个茬儿。齐娟等了又等,见吕不韦果然不到自己这边来,终于忍无可忍,要给赵姬一点颜色看看了。

夜半三更,赵姬与吕不韦睡得正香,齐娟却突然敲门不止,说是为吕不韦准备了夜宵,让吕不韦吃一碗再睡,免得饿着肚子睡觉,影响健康。

吕不韦不胜其烦,却也无奈,只得给她开门。倘若吕不韦还念一点夫妻旧情的话,就该能体贴到妻子的心意,并顺势到妻子屋里“吃夜宵”,然后与妻子叙一叙“夫妻情深”。

[var1]

可是,吕不韦此刻却显得不解风情,竟然只接了夜宵就要关门,齐娟见状心头火起,故意失手打碎了碗。在去收拾地上碎片的时候,又故意划伤了手,鲜血迸流。

由此可见,齐娟也算是个狠人,为了能挽回丈夫的心,不惜伤害自己,现场卖惨上演苦肉计。遗憾的是,这招依然不管用。齐娟大概低估了一个男人变心后的无情程度。男人一旦有了新欢,心比铁石还硬,就算齐娟此刻死在他面前,他也未必会有心疼与怜惜。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齐娟也应该死心了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齐娟却并没就此罢手,她之前是想索要丈夫的温情,既然索要不得,那就只能彼此伤害了。接下来,齐娟的行为便是单纯要他们“难受”。

[var1]

一夜之间,齐娟三番五次过来捣乱,一会儿来送被子,一会儿来送夜宵,一会儿又送衣服,总之是各种骚扰。目的就是“既然你们不让我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了!”

由此可见,吕不韦的妻子,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她胆敢这样三番五次地骚扰丈夫,想必也做好了激怒丈夫的打算。

这样的女人,一定会成为吕不韦的心头隐患与后背芒刺,如果吕不韦长期与赵姬私通而让齐娟一辈子守活寡的话,那齐娟必然会报复,没准还会狗急跳墙,后院起火,主动破坏了他们的“好事”。

[var1]

所以,吕不韦必然会妥善安排齐娟,不至于让她穷凶极恶,迎头报复。最大的可能是休掉齐娟,让她另嫁他人。甚至还会陪送她一笔不菲的嫁妆。用此方式安抚住齐娟,便可以永绝后患了。因为很多时候,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来自于强大的敌人,而是“祸起萧墙”。

更多文章

  • 从项羽分封到刘邦的白马之盟,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分封图,项羽与刘邦的真实历史事件,刘邦项羽详细讲解

    秦朝被灭之后,项羽便恢复了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项羽的分封使得诸侯国内部便起了内讧,再加上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序幕的拉开,诸侯国再次迎来了消亡。到了刘邦白马盟誓的时候,大汉王朝只剩下了刘姓诸侯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并列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var1]一、秦国灭亡之后,项羽分封十八路

  • “五姓家奴”吴化文:先冯后韩再投蒋,起义后的待遇让王耀武眼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五姓家奴吴化文令人不齿,吴化文王耀武视频,王耀武晚年的待遇

    而其中一位“五姓家奴”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投靠了我党,起义后被任命为军长,上司王耀武羡慕的眼睛发红。[var1]先冯后韩,顺势投蒋1920年,冯玉祥高兴的看着眼前这个自己送去陆军大学后毕业的旧部参谋,一脸喜意,这正是刚刚年满十六周岁的吴化文。他本就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聪慧,认字识字、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 孔子:物以类聚,对付农夫要用粗鄙的方法,不要讲大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的故事物以类聚,孔子为人处世100条,孔子对付出与努力的观点

    子贡知道了这个事情就跑去跟农夫讲大道理,说得天昏地暗,磨得嘴皮起泡,农夫压根就不理会他。[var1]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说:你跟农夫讲那么多道理,他根本就听不明白的。这就好比请野兽享用祭祀品,请飞鸟聆听优美的音乐一样,这是你的错误,不是农夫的错误。智囊全集记载: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

  • 白起和李牧都是一生无败绩的名将,他俩相比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牧与白起是同一时期的吗,白起李牧谁赢,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

    [var1]白起与李牧带兵年代错开,无直接交战记录。所以这个问题就像关公战秦琼。看法取决于个人偏好。[var1]白起一生从无到有,杀人无数。人屠人,人杀神,都是指他。理解了他的功绩,你就会真正知道为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假如他领导巅峰时期的秦军,天时地利人和不吃亏的话,应该没有人会赢。[var1]与李

  • 荆轲刺秦王,忠义双全,却唯独对不起此人,大多数人读不对他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忠义,荆轲刺秦王历史,荆轲刺秦王历史事件评价

    [var1]古往今来,上位者大都多疑,建立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王朝,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不例外,因此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为了自己的安全煞费苦心。《战国策》记载:“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意思是说,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侍卫,除

  • 《山海经》中唯一吃过龙肉的人,如果你是这些姓,可能是他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经里什么生物吃龙肉,山海经里有龙肉的人,山海经姓苏的是哪位神灵的后人

    众所周知,在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都是人们敬仰的对象,封建背景下,天子被看作龙的象征,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龙这一神灵几乎从未现世,可在许多历史典籍中,却都有着关于龙的记载。提到《山海经》这部著作,想必世人都不陌生,而在《山海经》中,便出现过一位吃过龙肉之人。而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许多姓氏的祖

  • 长平之战,廉颇、赵王难辞其咎,为何后世却只责骂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王赵括,赵括母亲见赵王,赵括兵败长平读后感

    长平之战,因为赵括的指挥失误,不但导致了赵国全面崩溃,还被白起杀掉了足足四十万的士兵,让战国也进入了最后的结尾阶段,可从整体战局来说,这一战的失败,廉颇与赵王都有责任,可后世为何却单独针对赵括?[var1]责任的划定长平之战是战国阶段中参与人数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战斗,虽然在历史记载中,两国参与战

  • 铁三角使越国走上了强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越国简介,马皇后收复越国,越国四大美女

    [var1]吴王夫差本来就很不喜欢伍子胥大大咧咧跋扈张扬的个性,加上太宰伯嚭在一旁劝说于是他决定接受越国投降但要求带勾践回吴国,越国大夫范蠡主动要求跟随勾践到了吴国并留下大夫文种在越国辅佐太子,勾践和范蠡到吴国以后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在吴国养马,而留在越国的大夫文种则不断地给太宰伯嚭送去各种礼物钱财,一

  • 战国一诸侯挑衅周天子,事成后却因作死丢了性命,被嘲笑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之前讨论商朝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商纣王麾下有一对父子,都是著名的大力士,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是他们的后代——《史记》记载:“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或许是他们一脉中,力大无穷的基因一直没有失传,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国君,也以力大尚武著称,他就是著名

  • 长平之战:赵国45万大军空巢而出,直冲白起包围圈,赵括是傻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一个人他只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那么我们常常会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这个人。那么当年长平之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赵括会这么轻易就中了秦军的圈套,是因为赵括很好骗吗?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var1]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秦国为统一六国,发动了横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