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百年间先后建立五个政权,盘点慕容鲜卑建立的五个燕国

百年间先后建立五个政权,盘点慕容鲜卑建立的五个燕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66 更新时间:2024/1/14 16:25:50

[var1]

前燕(337年至370年):鲜卑慕容氏所建,被前秦所灭

三国时期,在轲比能被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人刺杀后,鲜卑各部“部落离散,互相征伐”,鲜卑慕容部与宇文部、段部原本居于辽西,后于西晋初期迁徙至辽东。西晋末期,当中原陷入混战之时,拓跋部、段部等鲜卑部落先后依附于西晋重臣参与其中,而慕容部却并未参与其中,而是在不断壮大自身。

[var1]

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皝继承鲜卑大单于之位,其弟慕容仁则割据辽东。三年后,慕容皝大举攻伐慕容仁,重新统一慕容鲜卑,并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立为燕王。在慕容皝的统领下,慕容鲜卑先败后赵,又破扶余和高句丽,并攻灭宇文鲜卑和扶余,从而雄踞北方。

慕容儁即位后,慕容氏开始向中原发展,先从后赵手中夺取幽州,又攻灭冉魏,占领河北地区。东晋永和八年(352年),慕容儁自立为帝,定国号为“燕”,迁都于邺。

[var1]

慕容儁死后,十一岁的慕容暐即位,前期在太原王慕容恪的辅佐下,前燕政局尚且稳定,而且一度从东晋手中夺取了中原控制权。当慕容恪于建熙八年(367年)去世后,由于辅政的上庸王慕容评平庸且贪婪,前燕开始走下坡路。

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时,前燕一度极为危险,幸好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主动请缨,这才击败了桓温,然而得胜归来的慕容垂却遭到了慕容评的猜忌,以致慕容垂最终转投前秦,被前秦天王苻坚任命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

[var1]

慕容垂的出走,可以说为前燕敲响了丧钟,在王猛的率领下,前秦军队开始猛攻前燕,在将前燕主力消灭之后,苻坚率兵十万包围前燕都城邺。建熙十一年(370年),慕容暐逃出邺城,试图返回辽东,途中被前秦抓获,前燕灭亡。

前燕灭亡之后,由于前秦天王苻坚以仁义自诩,因此并未对慕容氏展开清剿,这不仅使得慕容氏逃过一劫,也为日后慕容鲜卑的复国埋下了种子。

后燕(384年至407年):慕容垂复国,被北燕取代

前秦统一北方之后,开始对南方的东晋虎视眈眈,后起倾国之兵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发动“淝水之战”,却没想到遭遇惨败。“淝水之战”后,慕容垂统率的三千鲜卑军队全身而退,并以拜谒祖灵为由,返回邺城联络旧部,准备复国。

[var1]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迅速陷入崩溃,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慕容垂也奉命率兵两千前往河南平定丁零族翟斌的叛乱。不过,一心复国的慕容垂岂会再给前秦卖命,途中他在儿子慕容宝和慕容隆的配合下,全歼了监视自己的符飞龙所部,又收拢了翟斌的部队,并带兵向邺城进发,途中于荥阳自称大将军、燕王,正式立国,史称后燕。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慕容垂攻占邺城,镇守邺城的符丕撤至晋阳,同年十二月,慕容垂定都中山,次年二月,慕容垂于中山正式称帝。此后,慕容垂先是消灭了翟魏,又攻灭了西燕,从而使统治区域扩大到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基本恢复了前燕的版图。

[var1]

在攻灭西燕后的第二年,即建兴十年(395年),有些忘乎所以的慕容垂不顾大臣反对,又对北魏发动了进攻,结果惨遭战败。建兴十一年(396年),慕容垂再度攻打北魏,此战虽然攻陷了北魏都城平城,但慕容垂却于回军途中病逝。

慕容垂病逝后,太子慕容宝即位,北魏拓跋珪趁机大举进攻后燕,一路势如破竹。在外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后燕内部又生乱,由于赵王慕容麟和尚书郎慕舆皓等人阴谋叛乱,慕容宝最终率一万骑兵逃出中山城,北上逃往龙城。

[var1]

慕容宝逃往龙城后,后燕开始陷入一系列的内乱之中,慕容宝自己也死于叛军之手,慕容盛短暂恢复政权后去世,其子慕容熙即位,慕容熙在位期间荒淫乱政,又于建始元年(407年)被中卫将军冯跋等人所杀,后燕灭亡。后冯跋等拥立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天王,是为北燕。

西燕(385年至394年):慕容泓复国,被后燕吞并

慕容泓是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前燕被前秦攻灭后,慕容泓与一众慕容子弟被迁往关中。“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崩溃,在得知慕容垂起兵复国,攻打邺城的消息后,慕容泓也偷渡潜入河东,召集当地数千鲜卑人于华阴起兵。

[var1]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在打败前秦将军强永后,慕容泓自称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并粉碎了苻坚之子苻睿的围剿,同时起兵的慕容冲等前燕皇族也纷纷前来投靠,一时间声威日盛,很快便聚集了十余万人。

之后,慕容泓率兵攻向长安,却在途中遭遇兵变,被谋臣高盖、宿勤崇等所杀,慕容冲被拥立为皇太弟。更始元年(385年)正月,慕容冲于阿房城称帝,改元更始。

在付出惨痛代价却始终无法占据关中后,左将军韩延等劝说慕容冲东归,但被其所拒,韩延遂于昌平元年(386年)二月利用鲜卑军民思归关东的情绪杀慕容冲,拥立鲜卑贵族段随为燕王。段随因为不是慕容氏出身,根本无法服众,不久便被左仆射慕容恒、尚书慕容永所杀,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顗又被立为燕王。

[var1]

慕容顗即位之后,慕容永开始率领四十余万鲜卑人离开长安东进,途中西燕仍然持续内斗不止,先是慕容顗被慕容恒之弟慕容韬所杀,慕容恒立慕容冲之子慕容瑶为帝,结果慕容瑶又被慕容永所杀,慕容永又改立慕容泓之子慕容忠为皇帝。

同年六月,慕容忠也被杀,慕容永遂被推为大将军、大单于、河东王,继续率部东进,并击败了阻拦自己的前秦军队。慕容永原本打算投靠后燕,但眼见自己壮大,便也有了野心,于是在攻占长子后,便于此称帝,也定国号为燕。

[var1]

后燕与西燕皆为前燕宗室所建,且国号相同,于是便产生了法统之争,慕容永原本打算扩张实力后与后燕相争,然而先是在亲征河西时被后秦姚苌所败,后又在攻打洛阳时又被东晋所败,结果西燕只能困守山西一地。中兴八年(393年)冬,慕容垂在消灭翟钊后开始大举进攻西燕,次年慕容永兵败被杀,西燕灭亡。

北燕(407年至436年):后燕分裂而来,被北魏所灭

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冯跋发动政变诛杀慕容熙,拥立慕容云为天王,仍沿用国号“燕”,史称北燕。不过,慕容云在位仅两年,便于正始三年(409年)被宠臣班离、桃仁所杀,冯跋平定内乱后,被推为天王,改元太平。冯跋其实也是鲜卑出身,其父曾在西燕慕容永麾下效力。

[var1]

后燕被一分为二

冯跋在位期间,继续沿用后燕制度,同时又汲取了后燕败亡教训,对内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对外则与柔然、契丹、东晋都保持着友好关系,虽然偏安一隅,倒也颇为稳定。

太平二十二年(430年),冯跋病亡,其弟冯弘杀冯跋之子冯翼,自立为帝,改元大兴。

大兴二年(431年)六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攻打北燕,石城郡、建德郡等十余郡皆被攻克。冯弘自知南敌,遂多次派遣使者向北魏求和,但因不愿让太子冯王仁为质,始终难以达成,不得已之下冯弘甚至派人联络高句丽,请求归附。

[var1]

大兴六年(436年),高句丽派将领葛卢等率兵接应冯弘,冯弘遂率众逃亡高句丽冯弘到了高句丽,却仍然摆着皇帝架子,结果惹怒高句丽,扣押其侍从和太子冯王仁。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向高句丽索取冯弘,冯弘及其子孙十余人遂被高句丽所杀,北燕彻底灭亡。

南燕(398年至410年):后燕分裂而来,被东晋所灭

后燕慕容宝在位时,其叔叔慕容德镇守邺城,后燕永康二年(397年)十月,北魏攻破后燕都城中山,后燕被截为南北两部分。慕容德担心北魏趁势来攻,遂于次年率军民南迁滑台,于此称燕王,史称南燕。

[var1]

南燕虽为一国,但其地处北魏与东晋之间,且地没有十城、兵不过数万,国力极为有限。

前秦被后秦攻灭后,前秦宗室符广率众来降,慕容德于是将其安置在乞活堡。后符广自称秦王反叛,慕容德于是留鲁阳王慕容和守滑台,自己亲征符广,将其杀死。

当初慕容宝北上龙城后,曾南下黎阳,但未被慕容德接纳。当时,慕容和的长史李辩劝慕容和接纳慕容宝,被慕容和拒绝,由于担心当初的计谋泄露,便趁着慕容德在外征战,再度劝慕容和反叛,再度被慕容和拒绝,于是李辩杀慕容和,以滑城投降北魏。

[var1]

滑城丢失后,慕容德率军南下,夺取徐州、兖州大片领土,后于隆安四年(400年)在广固南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建平。在慕容德休养生息之时,东晋权臣桓玄意图篡权,大肆诛杀异己,结果冀州刺史刘轨、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征虏将军刘敬宣、广陵相高雅之、江都长张诞等全部转投慕容德。

建平六年(405年),慕容德去世,侄子慕容超即位,结果不久南燕也陷入内乱。慕容超与慕容法本有旧怨,慕容超即位后,慕容法干脆和慕容钟、段宏等人反叛,慕容超则将其同党侍中慕容统、右卫慕容根、散骑常侍段封等全部杀死,又派兵去攻打慕容法等人,最终段宏和慕容法投奔北魏,慕容凝投奔姚兴。

[var1]

击败慕容法后,慕容超开始沉迷享乐,导致朝政日渐混乱,南燕国势日渐衰弱。太上五年(409年)夏,刘裕率领军队北上,南燕军队根本无力抵御,不久便兵围南燕都城广固。次年正月,广固城破,慕容超被抓后押送至建康斩首,南燕灭亡。

如上,作为慕容鲜卑建立的五个政权,前燕是最为强大的一个,最终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崩溃,慕容垂和慕容泓先后起兵复国,分别建立后燕与西燕,西燕则被后燕所灭。再后来,后燕又被北魏从中切断,分为南燕和北燕两个割据势力,最终北燕被北魏所灭,南燕被东晋所灭。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后,为何还能歼灭秦军30万,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几乎赌上了两国国运的战争,最终以秦国的惨胜而告终,而赵国经此一战几乎被灭国,那残喘的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命运如何呢?我们再来回顾下这段历史吧。血战长平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不愿降秦,遂把城池献给赵国,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var1]这场战争的结果,赵军被坑杀四

  • 秦国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才迎来了发动统一战争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六代君王励精图治,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秦国统一天下纪录片

    苏秦曾游说秦惠王言:“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而秦王认为,此时秦国“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可见此时秦国虽已具有完成统一的潜力,但实力尚未发展到可以兼并天下的程度。一、秦国发动统一战

  • 《吕氏春秋》的战争思想为秦朝发动统一战争做出了合法性的声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统一的措施,秦朝统一前的板块图,秦朝统一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刻石中多次涉及到平息战乱的宣传,“武力征服自始至终都表现为惩罚性的,而非攻击性的远征;铭文的字里行间回荡着,不是暴力带来了统一,而是源自正义的合法性——确切地说,是政治正义、道德正义,而不是法律正义。”可见,秦始皇的政治宣传中留有《吕氏春秋》中对战争具有惩戒性的影子。[var1]一、迟到的统一战争合

  • 吕不韦传奇:吕不韦长期与赵姬私通,他的原配妻子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不韦与赵姬第一次接吻,赵姬秘史电视剧,赵姬怀孕挺大肚子

    后来,吕不韦去了秦国,一直在与赵姬暗中苟且,并悄悄地“并肩作战”,实现他的野心,可他的妻子却销声匿迹了。就算到最后,吕不韦也只与赵姬死在了一起,并没有再提及他的发妻。[var1]那么,他的妻子齐娟到底去了哪里呢?是生还是死?难道为了一个赵姬,吕不韦连结发妻子都不要了吗?1、吕不韦有了赵姬后,开始嫌弃

  • 从项羽分封到刘邦的白马之盟,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分封图,项羽与刘邦的真实历史事件,刘邦项羽详细讲解

    秦朝被灭之后,项羽便恢复了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项羽的分封使得诸侯国内部便起了内讧,再加上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序幕的拉开,诸侯国再次迎来了消亡。到了刘邦白马盟誓的时候,大汉王朝只剩下了刘姓诸侯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并列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var1]一、秦国灭亡之后,项羽分封十八路

  • “五姓家奴”吴化文:先冯后韩再投蒋,起义后的待遇让王耀武眼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五姓家奴吴化文令人不齿,吴化文王耀武视频,王耀武晚年的待遇

    而其中一位“五姓家奴”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投靠了我党,起义后被任命为军长,上司王耀武羡慕的眼睛发红。[var1]先冯后韩,顺势投蒋1920年,冯玉祥高兴的看着眼前这个自己送去陆军大学后毕业的旧部参谋,一脸喜意,这正是刚刚年满十六周岁的吴化文。他本就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聪慧,认字识字、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 孔子:物以类聚,对付农夫要用粗鄙的方法,不要讲大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的故事物以类聚,孔子为人处世100条,孔子对付出与努力的观点

    子贡知道了这个事情就跑去跟农夫讲大道理,说得天昏地暗,磨得嘴皮起泡,农夫压根就不理会他。[var1]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说:你跟农夫讲那么多道理,他根本就听不明白的。这就好比请野兽享用祭祀品,请飞鸟聆听优美的音乐一样,这是你的错误,不是农夫的错误。智囊全集记载: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

  • 白起和李牧都是一生无败绩的名将,他俩相比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牧与白起是同一时期的吗,白起李牧谁赢,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

    [var1]白起与李牧带兵年代错开,无直接交战记录。所以这个问题就像关公战秦琼。看法取决于个人偏好。[var1]白起一生从无到有,杀人无数。人屠人,人杀神,都是指他。理解了他的功绩,你就会真正知道为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假如他领导巅峰时期的秦军,天时地利人和不吃亏的话,应该没有人会赢。[var1]与李

  • 荆轲刺秦王,忠义双全,却唯独对不起此人,大多数人读不对他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荆轲忠义,荆轲刺秦王历史,荆轲刺秦王历史事件评价

    [var1]古往今来,上位者大都多疑,建立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王朝,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不例外,因此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为了自己的安全煞费苦心。《战国策》记载:“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意思是说,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侍卫,除

  • 《山海经》中唯一吃过龙肉的人,如果你是这些姓,可能是他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经里什么生物吃龙肉,山海经里有龙肉的人,山海经姓苏的是哪位神灵的后人

    众所周知,在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都是人们敬仰的对象,封建背景下,天子被看作龙的象征,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龙这一神灵几乎从未现世,可在许多历史典籍中,却都有着关于龙的记载。提到《山海经》这部著作,想必世人都不陌生,而在《山海经》中,便出现过一位吃过龙肉之人。而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许多姓氏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