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时,一残余军队逃到邻国,讲汉语用汉字,至今沿用明朝习俗

明朝灭亡时,一残余军队逃到邻国,讲汉语用汉字,至今沿用明朝习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56 更新时间:2024/2/7 4:11:57

大明王朝可谓是汉族最骄傲的一个朝代,后世的评价是治隆汉唐。整个大明近300年的历史中,始终遵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以不投降,不纳贡,不和亲为底线。当年明英宗被瓦刺俘虏后,誓不投降可谓是铮铮铁骨,当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为了践行天子守国门的理念,誓死不迁都南京。而明朝灭亡后,有一只军队宁死不降,逃往国外,建立独立王国,到现在仍在,而且说汉语,用人民币,买中国货。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烽烟四起,李自成张献忠在内不断攻城略地,关外大清不断蚕食。李自成更是趁乱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被迫自杀。但是,大明的抵抗还在继续,而到最后一个南明王朝永历王朝朱由榔,在云南坚持抵抗。只可惜兵力不敌,最后还是从广西和云南一路落魄逃亡到缅甸。只可惜逃亡进缅甸也逃不过吴三桂的魔爪,1661年吴三桂率清兵十万冲进缅甸,逼迫缅王将朱由榔交还清军,押回昆明,不久后,一代君王永历帝就被叛贼吴三桂绞死于异乡。其手下士兵一部分自杀,一部分降清,一部分隐姓埋名,过着老百姓生活,最后一部分穿梭在在云南缅甸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继续反清复明。后来,这部分士兵在当地休养生息,以后世代都在那里生活,后来发展到几十万人,拥有强大的武力,十七世纪末,清政府在缅甸登尼设立“木邦宣慰司”,但由于鞭长莫及,实际上统而不治,成为“化外之邦”,果敢土司既不臣服于清朝皇帝,也不受制于缅族政府,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在这里人们继续使用大明的制度,使用大明的服饰,就连生活细节都跟保留大明的,果敢土司延承了中国明朝官僚制度,1959年以前,果敢行政机构官职仍用明朝官职来命名,如“守备、千总、把总”,庙宇里供奉的是孔子和关公,学校里教的是《三字经》。直到现在,这里依然存在,但已经成为缅甸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果敢自治区。

留在中缅边境的明朝人持续坚持着抗击的旗帜,只是这个旗帜从抗清变成了抗缅。这件事一直要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无疑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一场胜利。乾隆皇帝虽然击退了缅甸对于云南的侵略,却不能阻止缅甸对于边境的蚕食,最终战争的结果与后来的清法战争类似。清廷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缅甸得到了土地的实际优惠。而果敢本是云南杨氏土司管辖的土地,至此被缅甸夺取,此后英军殖民缅甸强制吞并了果敢,因此缅甸一直坚持果敢为其土地而对此紧咬不放。但是果敢人的心中自己的祖国是中国因此一直不肯臣服于缅甸。

因为对缅甸抗日保土有功,1947年在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土司杨文炳作为“果敢族”的代表参加了民族加盟缅甸联邦政府的签字仪式,缅政府总算正式承认300年来不被接纳的果敢族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现在的果敢,虽然还是缅甸的一个邦,但是学校教授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果敢族”人一直为自己是华夏子孙骄傲而自豪。

果敢的政权沿用古代中国的,老百姓服装仍是明朝的汉装,很多生活习俗也和中国人一样,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并且很多人的骨子里都留着明朝皇族大夫的血。就像我们会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一般,果敢地区的绝大多数百姓也都会为自己为华人而感到自豪。果敢人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生活方式,都和中国本土有很大的相似。

更多文章

  • 1382年,马皇后病重,朱元璋急坏了,可无论怎么劝,她都不看医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皇后死了朱元璋抱着马皇后哭,马皇后病重朱元璋要杀太医,马皇后去世朱元璋痛哭视频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她是朱元璋的发妻,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他们相识于微末。当年,朱元璋还不是皇帝,而是郭子兴得力手下。而马秀英,是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的父亲和郭子兴是生死之交,郭子兴夫妇对她一直视如己出,希望为她挑选一门好亲事,后来便把她许配给朱元璋。两人结婚后,感情和睦。只是,郭子兴性情

  • 如果宋江夺取天下,他最可能除掉哪三人?此三人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江哥哥,宋江的个人简介,农民二哥爆料宋江

    如果梁山没有接受招安,宋江和方腊共同夹击北宋朝廷,侥幸夺取天下,他最可能除掉哪三个人?依据水浒传中相关内容分析,这三人分别是林冲、鲁智深、樊瑞,他们心知肚明。第一个:林冲有人说,林冲非常“听话”,忠厚老实,为何宋江夺取天下之后,第一个要除掉的为何是林冲?之所以第一个要除掉林冲,最主要他做了两件错事。

  • 潼关南原大战李自成为何输得那么惨?如果张献忠来援,战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谷城,张献忠与李自成谁的破坏力大,李自成与张献忠视频

    因此,只要明军的战略思路不出问题,李自成其实是没机会的,即便张献忠来救援,潼关南原之战闯军也必败无疑。 潼关南原之战的历史背景 崇祯七年(1634年),闯军经历了一次生死大考,那一次,号称百万大军的闯军被五省总督陈奇瑜逼入车箱峡,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后来,李自成用诈降之际骗过陈奇瑜,残部才逃出生天

  • 此国一战暴揍蒙古骑兵,成吉思汗编出神迹退兵,如今该国还在吹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战斗视频,成吉思汗打仗视频集锦,成吉思汗和最强铁骑战斗

    当时蒙古大军追击扎兰丁,一直追到了印度河北岸,蒙古大军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气候之中,但是成吉思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后,非常好奇。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印度边境了,所以成吉思汗决定派遣一支部队去打探一下。而侦察的结果让成吉思汗下定了进攻的决心。但是该地酷热的气候却让蒙古骑兵非常不适应,大军进入印

  • 陈圆圆为什么遭到崇祯厌恶?而吴三桂为何又爱她爱到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圆圆为啥又回到了吴三桂身边,吴三桂与陈圆圆生了儿子吗,吴三桂与陈圆圆的诗句

    这位吴三桂冲冠一怒的讲法,肯定是被后世人添油加醋过的,其实吴三桂投降满清也不是单单这一个理由,可能陈圆圆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原因的。虽然野史上所说的不可信,但是至少吴三桂对这位陈姑娘的感情倒是挺真的。话说陈圆圆最开始是被人献给了崇祯帝,但是却又不收崇祯帝的喜爱,结果就被送回去了。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

  • 金朝最短命皇帝,登基不足一小时,皇帝宝座还没坐,就被敌人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完颜承麟作为完颜宗室的接班人,是金世祖劾里钵的后代,由于武艺出众,所以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再加上当时正处于金哀宗的统治时期,所以倍受金哀宗的赏识。虽然金哀宗有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壮大金国,无奈金国此时已经风雨飘摇,在南宋跟蒙古的合力打击下,已经危在旦夕。 天兴三年,蒙古跟南宋一同出兵攻击蔡州,金哀

  • 郑和七次下西洋目的究竟何在?那些你不知道的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和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什么目的,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是哪里

    民间有种说法,讲郑和下西洋是受明成祖朱棣之命,暗地搜寻焚烧皇宫而失踪不见的建文帝朱允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郑和是何许人?他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哪些磨难?朱棣又为何会派他去?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转向15世纪的大明帝国,探寻答案……众所周知,中国有条重要的内陆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宋代之前,中国的

  • 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死后魂归海底?专家:这才是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下几次西洋,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是哪里,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指

    撰文:碧海扬帆 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郑和(1371年-1433年)是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一生七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郑和生前没有离

  • 成吉思汗临死前下令杀光所有党项人,可是如今,他们活得好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吉思汗真的杀了两亿人吗,成吉思汗玩法技巧,成吉思汗1-40集免费

    没错,党项作为一个民族,至那以后确实消失了,但是作为一类人群,他们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西夏,是一个政治概念,在它的领土上,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但是在党项人(西羌的一支)的领导下,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共同体,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语言和文字。衡山步跋子、平夏铁鹞子,更是他们特有的护国神器。所以西夏

  • 贪污“一块钱”也要严惩,原来不是玩笑话,看朱元璋如何策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惩治贪污的特点,朱元璋对贪官最严厉的一句话,朱元璋严惩凤阳贪官

    正所谓存在即为合理,在我国古代还真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哪个朝代呢?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明代洪武年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手"策划"的学《大诰》运动。 一、学《大诰》运动的开端 一个王朝的贪污腐败之风并不是从中后期才开始的,而是从这个国家制度机器建立起来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只不过,在人数很少的时候还不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