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之外的鲁国:也曾是一方强国,为何被楚国所灭

战国七雄之外的鲁国:也曾是一方强国,为何被楚国所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32 更新时间:2024/1/21 9:14:02

提到战国时期,大家想到更多的是秦灭六国,战国七雄争霸。何为战国七雄,其实是战国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的七个诸侯国的统称。赵魏韩三家分晋跻身于强国之列,其余四个诸侯国为秦楚燕齐,至此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

但对于七雄之外的其他国家,很多人都是知之甚少。其实在当时中原境内也是有不少诸侯国存在,比如郑国,宋国,中山国,越国和我们今天要说的鲁国。

相比前四个在战国前期就被相继吞并的国家,鲁国更特殊且顽强,一直坚持到战国末期,即公元前二五六年才灭亡。鲁国在战国时期也曾是一方大国,不然也不会坚持到最后才被灭国。

[var1]

那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就是鲁国能坚持到战国末期的原因?最终又因为什么走向灭亡?

一、战国时期鲁国为何能坚持到最后才灭亡

1、战国前期强盛的鲁国

鲁国与其他诸侯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鲁国是典型的姬姓诸侯国。武伐纣之后就将少皞之墟封给了周公,由于周公要辅佐周王,便让自己的长子代为受封,以此建立了鲁国。

由此可见,鲁国与宗主国周王朝关系十分要好,战国前期周王朝对鲁国也是多有扶持,这为鲁国后期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鲁国最初封地十分狭小仅仅有百里之地。

后陆续吞并周边小国项极根牟,又掠夺宋国曹国边境,最终发展起来成为周王朝境内一方大诸侯国。经过多代鲁王的经营发展,到恒公禧公时期鲁国国力达到了鼎盛阶段,可以和齐国争夺东方霸主地位。

[var1]

2、运气使然

即便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依旧是周礼保存者和实施者,也是周王朝最亲密的邦国,地位十分特殊。加之其本身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小国家。

因此没有特殊缘由,强大的诸侯国不会想着先吞并鲁国。另外也是鲁国运气使然,几次遇到灭国危机时都能拉拢其他诸侯国相互制衡,甚至出现别的转机。

战国中期齐国一连吞并无数小国自身强大起来,相反鲁国越来越弱,疆域也一再缩小,正当齐国有吞并鲁国之意时转机出现了,齐国这时竟然发生了严重内乱,后又因攻打吞并燕国以壮大自身而被其他诸侯国所警惕忌惮。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秦等五国联军制衡齐国,吞并齐国七十城,致使齐国元气大伤无力攻打鲁国。而燕楚韩赵魏秦等强国又相互牵制吞并,无暇顾及偏居一隅的鲁国,让鲁国的存续稍稍延长了一段时间。

[var1]

至公元前256年鲁国灭亡之际,鲁国已经存续七百九十五年,历经二十五世,三十余位君王,无疑是战国时存在最长的诸侯国之一。

二、鲁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1、强国环绕中的鲁国

鲁国地处如今山东省一带,到了战国时期,被魏楚齐等强国围绕,根本就没有发展壮大的空间。尤其是在邻国齐国发展起来后,自保都成了一大问题。

同处于山东一带的齐国对鲁国可谓是虎视眈眈,总想找时机吞并鲁国扩充疆域,鲁国不得不时刻抵防强大的齐国。

2、安于现状的鲁国

众所周知,鲁国是推崇周礼的国家,在春秋战国初期确实因完备的周礼受到很多诸侯国礼遇。战国中期礼乐崩坏,诸侯国间讲究实力。

每时每刻都有弱小国家被强国兼并,推崇礼乐的鲁国显然难以适应战国时期的吞并节奏。长勺之战后鲁齐两国暂时停战,相比于齐恒公积极变法改革,励精图治强大齐国实力。

[var1]

鲁国却安于现状懈怠下来,在对外关系上他们更倾向于联合而非强兵练兵兼并弱国。没有强大军队威慑,导致后期鲁国国力越来越匮乏,也就为后期灭国埋下隐患。

3、三恒乱政

当初强大的晋国因为陷入内耗,导致被赵魏韩三家分晋,就此消亡。如今本就不甚强大的鲁国也陷入内乱,导致鲁国王室式微,国力再度被锐减。

鲁禧公在位期间,鲁国出现了三家卿大夫共同治理鲁国的局面,史称三恒乱政。自禧公开始,三家卿大夫开始把持鲁国朝政大事,后来更是彼此争夺大权相互牵制斗争,让本就弱小的鲁国再没了强大己身的机会。

[var1]

4、最终亡于楚国之手

战国后期大国间的吞并兼并日渐加剧,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合攻打齐国,使得齐国国力衰弱无力再对鲁国用兵,但鲁国也未能安稳存活。随着秦国步步紧逼吞并楚国大量国土。

尤其是在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楚国欲将疆域东扩至寿春一带,以恢复实力抗衡秦国。吞并鲁国于楚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其恰处于楚国疆域扩充线上。

楚国能顺势攻打鲁国壮大自身,从而在与秦国对抗中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史书记载,公元前256年,鲁被楚考烈王派兵所灭,自此鲁国绝嗣,彻底消亡于历史长河中。

[var1]

其实对于鲁国来讲,坚持到战国末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鲁国之所以能苟存这么多年,一是因为前期鲁国也曾强大过,一度能和齐国争夺中原东方霸主地位。再者鲁国是姬姓邦国地位特殊,能游走于纷乱战国间保全自身。但最终也因不适应战国时代兼并节奏,和自身实力上的弱小,从而被更为强大的楚国所灭。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输给秦国,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战死之后赵国打败秦国,赵括兵败长平原文怎样读

    历史上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而这场战争崛起的人物之一便是战神白起。而秦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长平之战可以说是耗费时间最长,而长平之战具体打了多久,在历史上是存在非常大的争议。[var1]▲长平之战不同史学家在计算的时候,认为应当把老将廉颇和秦军对峙的时间一起算进去,那么长平之

  • 说说刘备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后代:两人的个性很是相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和刘备是一个人吗,历史上刘备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刘备和刘邦什么关系图

    那么,刘备到底是不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再进行实证。但是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实在太相像了,刘备仿佛是刘邦在投胎转世。一、向往游侠受司马迁《史记》以及后世的戏剧影视作品的改编,我们对刘邦的印象大概逃不过“流氓无赖”云云。但是大家要知道刘邦可是司马迁黑化的重点对象。

  • 周亚夫功劳极大,为何汉景帝要杀他?看他的脾气,不杀留着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景帝怎么拿下周亚夫,汉景帝对周亚夫的影响,汉景帝见周亚夫

    周亚夫是汉文帝亲自为他的儿子汉景帝挑选的名将,可两人为什么会闹到这种程度?这其实就是周亚夫的性格问题了。《智囊全集》中记录了一件事情,各位可以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公元158年匈奴兵锋直指长安城,汉文帝派了三路大军。分别是刘礼,徐历和周亚夫三路。为了表示对三人的敬重,汉文帝决定亲自劳军,结果出了问题。刘

  • 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盛世到来的困难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文景盛世现状,西汉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提高生产力,让人们也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他们的努力之下,社会逐渐的呈现出了一片安定的局面,并且经济也得到了大发展。而这一时期也就被人们称之为“文景之治”。任何一片繁华盛世的到来之前,都是经历种种磨难的,并且面临的阻力一点儿也不小。一、文景之治的大背景1、政治方面的措施汉文帝对于农业的发展是相当

  • 白门楼上曹操本有可能饶吕布一命,但吕布用三句话直接把自己说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门楼吕布曹操,连环画白门楼中被俘的吕布,吕布白门楼被绑恶搞配音

    在漫长的岁月中或因为当时人类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或因为文化的载体不够强大被别的国家侵略,最终被灭国。连同文明也一同消失在了时间漫漫长河中。在这其中只有中华文明保存并延续了下来,中华上下五千年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瑰宝。在漫长五千年中朝代不断更迭,王朝的兴衰也造就了大量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每一个新

  • 刘邦登基后,无故痛骂此人,不料差点丢掉性命,断送大汉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汉皇帝刘邦,大汉刘邦全集免费,刘兰芳播讲的大汉刘邦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皇室的规矩最重,礼仪最复杂,不经讲究的事情却也最多。抛开其他不谈,单说西汉初年,刘邦称帝之后,其家庭关系就乱的一塌糊涂——他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张敖,也就是说张敖是他的晚辈;可是他的长子刘肥,却认了鲁元公主当干妈,张敖又成了他的同辈;与其同时,张敖和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还成了汉

  • 14岁的他本是匈奴王子,为何成了汉武帝近臣?甚至当上了辅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大帝匈奴的谋臣,匈奴王子与汉武帝关系图,匈奴王子为什么救汉武帝

    在三人中,霍去病最年轻,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率领大军挫败匈奴群雄。这场战役霍去病率兵从陇西出发,跨过焉支山,击败了浑邪王部下军队,浑邪王的家眷皆被俘虏。浑邪王因为多次战败,怕匈奴单于怪罪自己,于是和休屠王协商一起投降汉朝,但是休屠王中途反悔,浑邪王在杀掉他之后统领军队一起降汉。投降的人里面就有一位日后

  • 赵云死之前,还惦记着这件事,诸葛亮听说之后,感到惭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死时诸葛亮说什么,赵云诸葛亮法正组合,诸葛亮被赵云惩罚动画

    赵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跟着刘备了,那个时候,本来他心里是准备跟着别人走的,但是架不住刘备的一番劝说,赵云逐渐意识到,刘备不仅有识人的能力,还有爱才之心,他被刘备打动,加上那个时候,他还年轻,就怀着一番热血和刘备出去闯荡了。他可谓是无比忠心,曾经几次,他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可是他依然坚守,从来都不退缩

  • 在西汉,“万户侯”到底有多牛?为什么能成为人生的最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万户侯,西汉刘太是平昌侯吗,西汉旁光侯刘殷居住在什么地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在西汉时期有这样一种官职名叫万户侯,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绝非是普通的官位,能够做上这个位置的人必定享受的荣华富贵,所以在当时无论是底层的社会百姓还是生活于上层的统治阶级都迫切的想成为万户侯。那这样一个称谓到底有多牛呢?为何人人都趋之若鹜?甚

  • 邓芝为蜀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芝战死,邓芝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的邓芝生卒年

    邓芝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有名的大将,而且他的一生受到了朝廷的重用,他在朝中也担任着重要的位置,他的父亲也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大将,早先年邓芝就被人们预言过,有许多人都认为邓芝能够有不平凡的一生,也能在今后获得更多的财富,在今后也会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大将,果然没过多久,刘备就发现了邓芝,并且把他任命自己军中的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