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掉一个人,多年后此人使大明江山易主

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掉一个人,多年后此人使大明江山易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3/12/17 3:34:19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皇帝,若要论哪一位最为心狠手辣,那必然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始,为杜绝所有后患,他将有功之臣屠杀殆尽,丝毫不念众臣子昔日的帮扶之情。然而有一个人却侥幸在朱元璋的刀下逃脱,而他日后竟成了明朝江山易主的关键,这个人就是明朝将领陈亨。

他因镇守边关而免遭屠杀

陈亨原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坚实追随者,与朱元璋一同出生入死,助其登上帝位。然而因为建国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后来的陈亨便调转刀刃,成为了掠夺朱氏江山的敌人。元朝末年,陈亨时任扬州万户侯。当时元朝衰落势微,乱象丛生,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欲推翻元朝孱弱的统治。

陈亨意识到,如此下午改朝换代必成定局,自己早晚官位不保,得尽快另谋出路。他多方打听,希望从几支起义军中选出一个最具才干的将领,投靠至其麾下。

彼时局势动荡,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大多数起义军将领眼界狭隘,打下几场胜仗便立地为王,安于享乐。唯有一人颇具远见,他并不急于称王,而是不断出征,拓展领地,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随着领地陆续拓增,军队不断壮大,朱元璋的部队迅速成为了规模最大的一支起义军。于是,听闻朱元璋卓越领导才能的陈亨,果断投奔至朱元璋麾下。

刚加入朱元璋的队伍时,陈亨被分配到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手下。跟随徐达征战南北,陈亨频频立下战功,被徐达所重用。

洪武建国之后,朱元璋将有着优秀领军能力的陈亨任命为北平都指挥使。所谓北平都指挥使,其职责便是守卫北疆,常年不在朝内。而常年不在朝中,也正是陈亨成功躲过屠杀的原因。

朱元璋偏心传位,惹怒众皇子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草根出身,能够登上帝位,身上必定有异于常人之处。而铁血残暴的行事风格,也正是朱元璋能够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一个重要原因。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洪武开国以后,朱元璋将守住江山放在了首位。

在朱元璋的诸多子嗣中,朱标最受宠爱,虽然朱标各项能力均不是皇子中最出色的,但朱元璋还是毫不犹豫的将朱标选为自己皇位的继承人。

用刀口杀出江山的朱元璋认为,征战南北时辅佐自己的功臣武将,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抢夺朱氏江山的反贼。朱元璋爱子心切,他担心太子朱标缺少杀伐决断之心,即位后根本无法对抗潜在的威胁。

于是,朱元璋选择了用屠杀的方式,去除掉他自认为的可能危及朱氏统治帝位的隐患。他以各种涉及功臣将领的政治案件为借口,在短时间内就将所有手握兵权的将领几乎屠杀殆尽。

一番残暴的杀戮之后,朱元璋自以为已确保儿子朱标登基后不可能出现造反之臣,从此,自己宠爱的儿子可享安定江山。然而,煞费苦心的朱元璋,最终还是没能让自己心爱的儿子朱标当上皇帝。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后归来的太子朱标,患上了严重的风寒,不久便病逝。最为疼爱的儿子死后,朱元璋心痛不已,他爱子心切,在帝位的传承上,甚至没有从其他子嗣中挑选太子人选,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朱标年幼的儿子朱允炆

朱元璋极端偏心的决定,彻底触怒了其他皇子。彼时,众皇子皆已是三十余岁的中年人,却要跪在侄子朱允炆面前俯首称臣,皇子们断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而朱允炆登基后,为保证自己长享稳固江山,他采取了削弱各地藩王权力的政策。受到打压的藩王们,都被彻底惹怒了,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便是驻守北方边关的燕王朱棣

不堪打压,燕王朱棣起兵谋反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早年朱元璋在位时的一员强将,他跟随其他将领征战沙场,屡获战功。朱棣在战场上的领导才能十分出众,刚一成年,就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负责驻守北方边关。而本应戎马一生的朱棣,恰恰因为父亲的偏心,最终走上了夺权之路。

彼时年幼的新帝朱允炆,虽谋略、才干均不出众,但却继承了朱元璋的冷酷绝情,好以铁血手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朱棣本在北方边关恪尽职守,可朝中幼帝却对自己连番打压,不断削减他的兵权。朱棣明白,一旦自己手中的兵权被幼帝朱允炆夺走,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己与家人的性命难保。

在不甘与忧患的驱使下,朱棣决定奋力抗争。自此,朱棣踏上了起兵谋反、推翻侄子朱允炆统治的反抗之路。然而在此前幼帝朱允炆的打压下,朱棣手中仅剩极小的兵权,要与朝中大军抗衡无异于螳臂当车。就在朱棣一筹莫展之时,一员强将率兵士前来相助,这个强力帮手就是陈亨。

他助朱棣登上皇位,去世后朱棣亲自作文悼念

自燕王朱棣宣布起兵谋反之时,陈亨就开始仔细分析其局势来。陈亨深知自己是侥幸才从先帝朱元璋的屠刀下存活下来,要想保自己长久安全,就必须去除延续着朱元璋统治思想的朱允炆政府所带来的威胁。

在陈亨看来,燕王朱棣不管是领导才能,还是军事谋略,都远远优于建文帝朱允炆,明显是朱棣更适合君王之位。即便是朱棣谋反战败,早前深受打压的各地藩王也都蠢蠢欲动,朱允炆的统治必然摇摇欲坠。

多番权衡之下,陈亨确定,跟随燕王朱棣,更有可能获得好的前程。于是陈亨带着自己的十万精兵强将,归顺了朱棣。而有了骁勇善战的陈亨辅助,朱棣已然具备与建文帝朱允炆相抗衡的军事实力。

最终,朱棣依靠着武将陈亨、谋士姚广孝的帮扶,一举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明成祖。而陈亨也在明成祖朱棣手下得到重用,后来陈亨去世,朱棣亲自撰文以做祭奠,并将陈亨追封位洪国公。

他以智慧立身,成为明朝唯一善终的功臣

仔细回顾陈亨人生中两次重大的转折点,不难发现,陈亨在乱世之下幸存下来也与其聪明的头脑有关。

当初元朝衰落,本就是扬州万户侯的陈亨,完全有揭竿起义的资本,而他卓越的统率才能,也能为打江山增添胜算。但是陈亨并没有选择自己起义,他分析时局,对比各支起义军,笃定地认为只有朱元璋所带领的队伍,才能一统天下。

事实证明,陈亨的眼光很准,最后统一了天下的果然是朱元璋。而陈亨虽然是半路跟随的朱元璋,却是将朱元璋其人看得最准的一个。

洪武开国以后,昔日追随朱元璋征战的各方将领都不愿离开京城,图的就是享受荣华富贵。此时,只有陈亨一人嗅到了平静背后的危险。于是,当朱元璋需要他这样的良将去镇守边疆时,他欣然领旨,远赴北疆任北平都指挥使。

陈亨正是因为看到了建国初期貌似平静地朝中隐藏着动荡的苗头,所以果断地远离了京城这个政治漩涡。而常年隐匿在边疆,也致使朱元璋都遗忘了这名开国功臣,没有将其诛杀。在后来燕王朱棣起义谋反的阶段,陈亨亦表现出了精准的。

彼时在一众藩王之中,燕王朱棣的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诸方零散势力更为追捧的是宁王朱权。

然而陈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随燕王朱棣,正是看准了朱棣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谋略,是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也是君王的最佳人选。而朱棣若非是有陈亨帮扶,也不可能推翻势力强大的建文帝朱允炆,成为后来的永乐大帝明成祖。

事实再次证明了陈亨看人的眼光独到,朱棣登位成为明成祖之后,一直感念陈亨的辅佐之恩,对陈亨十分敬重。即便是在陈亨去世后,朱棣依然对其后代照顾有加。在动荡的局势中,陈亨正是凭借着智慧和远见立身,逃过了劫难,最终谋得了最好的发展。

回看陈亨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是任元朝的扬州万户侯,然后是成为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明朝开国功臣,最后是变成帮扶朱棣登上帝位、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而这些重大的人生转折,都源于陈亨审时度势后做出的一个个选择。

虽然陈亨自始至终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但不得不承认,明朝历史的进程与陈亨这样一个个体的选择息息相关。陈亨是明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也必然会载入史册,供后世评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受最多人痛恨的朝代,不是元朝也不是清朝,而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一个朝代,元朝皇帝列表及朝代大事,元朝和明朝中间的朝代

    后人评价最高的朝代,当属秦朝、汉朝、唐朝、明朝这些朝代了,因为这些朝代时,中国国力强盛,让世界为之注目,尤其是唐朝时代,真正的达到万邦来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然有些朝代得到好评,肯定有些朝代就得到差评,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得到最多的差评呢?可能大家觉得最受差评的应该是清朝,它让中国倒退了数十年,还

  • 此村村民自称崇祯后代,以祖坟为证,曾用崇祯的剑砍伤恶霸村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祖坟被挖,江山风雨情崇祯祖坟被挖,明末风云崇祯砍伤女儿视频

    文|小羽一个皇帝如果处于繁华盛世,那不需要才华只要沿着上一代的路走也可以把国家维持的很好,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就是末代皇帝,虽然才华横溢并且勤勤恳恳的执政,但是国家已经衰败,再怎么努力也无力回天。而崇祯又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国家已经内忧外患了,他却在此时

  • 朱元璋命使者出使海外,使者却顺手建立一国家,如今富的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朱元璋二儿子朱樉

    那么,究竟是哪位使者拥有这样的本领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明朝初年,洪武帝朱元璋在稳定政权后,意欲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遂派黄森屏作为使者,出使婆罗洲(即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黄森屏,何许人也?黄森屏是福建泉州人,因为其在明朝初年的抗倭战斗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朱元璋遂派他出使海外,朱元璋认为黄

  • 河南发现一明朝墓碑,上面6个字,让专家笑哭:绝对是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十大诡异碑文,河南发现的明朝墓,河南挖出明朝的石碑

    墓志铭是对逝者一生的总结或者评价,有的是亲朋好友给写的,也有的是自己生前写好的,在古代所有的墓志铭中,笔者比较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曹魏时的征南大将军张詹,在墓碑上写明墓中没值钱的东西,让盗墓贼滚得远远的,骗了世人二百多年;再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明朝人,死后在墓碑上留下6个大字,一声长叹,堪称史上

  • 朱元璋为什么被黑得那么惨?只因为他为百姓谋福利而得罪了两种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从不得罪的两种人,朱元璋为什么不能得罪这两种人,朱元璋被黑得有多惨

    可是一查史料,这些人都有后代,而且开国六公爵只有李善长冯胜被赐死而没有株连,五十二侯爵里,有两个根本就不是朱元璋册封的,死的比朱元璋还晚,而另外五十个中的淮安侯华云龙、巩昌侯郭兴、南安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蕲国公康茂才(淹死小明王那个,侯爵后升为公爵)、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航海侯张赫、海西侯纳哈

  • 朱元璋每一次出征前,都要将战士们的妻子聚集起来,用途令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妻子郭玉婷,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妻子,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

    根据明代刘辰所著的《国初事迹》一书中记载,朱元璋每每将军队派出作战的时候,就会把作战将士的妻子组织到一起,打着方便照顾,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的旗号,专门设置了这么一个营地。按理说,这好像是朱元璋对下属的一种福利,让他们的家人不会因为顶梁柱的离开而受到欺负。其实呢,朱元璋这是在“挟家属以令将士”,作战

  • 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国,直接采用生化细菌战,领先时代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带领20万蒙古大军达到石河上游,很快双方就交战了,不过当时的花刺子模过城墙非常牢固,而且军队数量比成吉思汗的军队还要多,想要取得胜利难度肯定是很大的,成吉思汗采用了许多攻城战术,结果都没取得显著效果,比如投石、火箭等。连翻攻克不下,这让成吉思汗非常恼火,自己的军队反而被象牙部

  • 宋代卖货郎:独具韵味的吆喝,街头行走的杂货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货郎卖货,古代卖货郎怎么叫卖,穿越古代做货郎

    “卖货郎”这一词很有年代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时,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是那个年代的孩童最期盼的,他们的担子里总能拿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各种零食、针线、柴米油盐等等,这样的场景似乎离我们并没有很远,但卖货郎这一行业其实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了,这其中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一路留下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一、商人

  •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义子沐英镇守云南,原因在于云南形势太复杂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敢让一个家族替自己干活长达两百多年以上,说明这个家族肯定是大有来头的,这既考验着君臣间的信任,也是他们智慧的体现。早年的朱元璋收养了不少养子,在这些养子当中不乏一些得力干将,比如朱文忠(原名李文忠,朱元璋大姐的儿子),朱文辉(何文辉)、朱文刚(柴舍)、徐司马、平安,还有就是云南王沐

  • 岳飞死后,10万岳家军为何没有一个人去为岳飞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首《满江红》已被收入教材,而此诗正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绝唱。北宋末年,精忠报国的岳飞誓要从金人手中夺回中原,但最终却被奸人秦桧所害,被迫入狱,直至冤死。然而,在岳飞死后,十万岳家军居然没有一个想要为他平反的,这是为何呢?尽忠报国的岳飞1103年,岳飞出生在一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