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实行分封制,为什么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周朝实行分封制,为什么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2/8 0:08:03

至少周初封建的时候,远远不是。

我们在大一统的传统中过习惯了,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的理解可能跟它最初的意思并不相同。

夏、商、周,上古三代,名义上也是大一统,但天子只是天下共主,对各个部落、各个方国、各个诸侯国,并没有直接的统治力。欧洲封建社会,有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之说,三代亦然。不是天子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到。这还是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通讯手段过于落后,对于“广土众民”的中原大地,只好采用分而治之的间接统治方法。

这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所说的:“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不是天子不想直管,而是管不过来,只好分封诸侯镇守之。

例如,武王伐纣,灭了殷商,但是对于殷商遗民,并不能直接管理、统治,还是要封殷商的王子在殷商故地。先是武庚、“三监”,后是宋、卫,都是分封殷商遗族或者同姓诸侯在那里世代镇守。

而很多地方的分封,只不过承认个既成事实,纳入到纳贡体系里来,维持表面的“礼法”罢了,关起门来,人家就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王国。

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封建,实际上是开拓性质的。天子把哪位诸侯封在某处,并不见得是那个地方已经处在天子的治下,而是划定个大概的范围,有本事你自己去占好了。

封到封地的诸侯,有本事的能渐渐做大,没本事的,就可能经营不下去了。上古三代,中原是”华夷杂处“的环境,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并不是“四夷”就只处于四境,而是就在中原诸侯国之间的缝隙里,跟华族居民犬牙交错。周天子尚可以被犬戎攻灭,何况诸侯国?卫国那位玩儿鹤的卫懿公,不就是被狄人灭了国?为什么春秋的时候齐桓公提“尊王攘夷”可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当时诸侯国面临的最大的威胁,还并不是彼此兼并,而是在蛮夷的洪流面前如何生存。燕国也是差点被灭国,就是赖齐桓公才得以保全。本来带领各诸侯国应对蛮夷的责任,应该是周天子的,但是东周以后,周王室衰微,就由有力的诸侯负起这个责任了。

说到这里,回到题目本身。首先,周实行分封制后,诸侯并不是四百多年后才造反。其实刚刚分封了,诸侯就造反了,就是“三监之乱”,周公还亲自东征,后来西周的历代周王都没少征伐。但是相对于后面的诸侯乱世来说,这个频度的确少得多。这一方面是史料记载得比较少,另外就是,刚刚分封的很长一段时间,各个诸侯国之间亲缘关系比较紧密;各国都还只是在自己封地周围开拓,并未直接接壤,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直接冲突;而当时诸国直接的威胁并不来自彼此,而是蛮夷之国。

刘邦分封就不一样了。其实何止是刘邦分封,在之前的项羽分封就已经是了。那时候中原地区已经开发比较成熟,这个时候分封,相当于战国的延续,各诸侯国间直接冲突,利益当然难以平衡。项羽分封完十八路诸侯,马上就有人造反了,还不是后来得天下的刘邦,而是齐国。刘邦分封也不是几十年后诸侯才造反,他当皇帝的时候,异姓王就已经该反的、不该反的,都被他整得差不多了。文景时代对付同姓王,武帝时还要用“推恩令”最后定局。

时代已经不同了,经过战国厮杀、秦并六国,统一的帝国开始成为稳态,这个时候再搞分封,就是逆潮流而动了。

说白了,上古三代分封,要么是承认既成事实,要么是开疆拓土。周初封建最为典型,也证明了在开拓期,封建制度卓有成效。而当中原地域已经开发相对成熟,这个时候搞分封,就都是从自己已经可以直接管理的郡县中设置封地。一个是封的反正还不在自己手里,一个是从自己兜里掏出来的都是肉,这是有本质不同的。

在开拓进取阶段,分封制非常有效;一旦天下定鼎,分封就不符合郡县制下大一统帝国的利益,就要被翦除了。这就是为什么从秦汉开始,封建制虽然屡有反复,但逐渐不再成为主流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专家挖出一本古书,作者是数千年前的姜子牙,书中内容将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墓有多可怕,老梁讲姜子牙

    尽管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中国古代的一些故事或者演义而来,但是演义这个东西,有真实的部分,更多的也还是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许多故事和人物也同样地精彩,其中不得不说的一个传奇人物,就是姜子牙了。 姜子牙其实有相当不错的背景,如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实也算是个大户的奴隶

  • 同是分封制,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古希腊的城邦,到底谁更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诸侯国还搞分封制吗,希腊城邦与春秋诸侯国,分封制在西周到春秋时的发展

    但是实质上,它们两者间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地域面积极为相似,内力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经济形式有本质区别1.封国以农业为主经济是一个国家职能与特色的重要体现方式。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春秋时期的各个小国家都有一定面积的良田。生活在河流两岸的人们依靠河水冲刷以及沉积下来的土壤,农作物有比较好的产量,足以养活更

  • 羌人到底是啥来头,为什么商朝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发现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朝羌人复原图,羌人历史,古代的羌在哪里

    商朝是中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曾经创造了瑰丽恢弘的青铜文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一个强大的政权背后,一定隐藏着一支强悍的军队,商朝的军队南征北讨,横扫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四夷宾服。有这么一个少数民族,被商朝的统治者深深地忌惮。商朝军队只要抓到一个该民族的人,就会将其杀死。这个民族就是羌族。羌族到底是是

  • 陕西发现17000片西周甲骨,内容令考古专家困扰多年,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甲骨档案,陕西西周墓中发现的青铜,近70年西周甲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发现甲骨的地方,在古代被称为周原,因此,这批被发现的甲骨又被称作周原甲骨。周原甲骨因规模庞大、数量庞多,是迄今发现的除了安阳殷墟之外的,甲骨文发现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周原甲骨的发现,也打破了“谈甲骨必谈商”的局面。周原甲骨在内容上与殷商甲骨并无二致,可是,周原甲骨却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它的刻字非常小,

  • 山西发现一古墓,挖出了一条“龙”,专家激动:墓主人姜子牙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可能对石楼比较陌生,长久以来这个地方在山西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不比较穷的地方。这里没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且又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这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曾令很多的考古学者都为之疯狂。因为这里曾发现过大量的古墓,而且里面出土的文物是与商周时期文献中记载的鬼方族

  • 夏朝都灭亡了,为何商朝却还在频繁迁都?他们到底在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都城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其内部包含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甚至其他一些比较特殊的功能。也正是因为都城当中涵盖了如此多的职权,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来说,守卫都城是重中之重,一旦都城陷落,那么这个国家也基本要面临灭亡。同时都城的建设也是相当耗费和人力物力的,如果没有战争发生的话,单纯是迁都

  • 妲己为何不除掉闻太师?这1重要原因,让她对闻太师只能气得咬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妲己与闻太师,妲己为什么不害闻太师,闻太师和苏妲己的关系

    在封神演义中,她被九尾狐妖附身,从而用美色去诱惑商纣王,让他沉浸在美色之中,没有心思去治理国家,从内部慢慢地去瓦解这个暴虐无度的国家。尽管苏妲己在考古学家的探索中,已经渐渐地露出了真相,她只是帝辛征战所带回来的战利品,并没有那样神通广大,妖气蓬生。但是她确实美的倾国倾城,使人入目难忘,甚至达到了一种

  • 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预言有多准?至今每一句都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民间有一个很神奇的流传很广的姜太公预言,姜太公的预言便是一个奇特的图谶,他把后代王朝的更迭,每朝每代历经多少时间,多少个皇帝都说的明明白白,准确无误,没有丝毫差错。至今每一句都应验了。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预言社会兴衰的大预言,全文770字,预知其生后一万年之事,可谓神奇之作

  • 姜子牙对周朝功不可没,为何在他去世后,周王却将其后人活活煮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子牙预言周朝有多强,姜子牙和周朝什么关系,老版姜子牙八百步定周朝视频

    正是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周武王才得以最终打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对于有功之臣,很多君王都会赏赐良多,哪怕是犯下了大错,也会酌情处理,原谅。可是,姜子牙死后,为何他的后人就被周朝王室给活活煮了呢?今天,咱们就俩聊一聊这个故事。姜子牙被“发配”边疆众所周知,姜子牙是我国赫赫有名的人物,周朝能够建立,他有着

  • 在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为什么会出现一大堆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期军事家怎么那么多,战国十大著名军事家,战国最厉害军事家

    可是从吴越争霸到七雄并立,先后出现了孙武、孙膑、吴起之类的军事家,后面更是有了“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var1]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是,春秋初期很讲礼仪,所以大家都讲究“做人留一线”,打仗的水平没能完全体现。而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惨烈的兼并战开打,大家都不讲礼仪,只讲利益了,对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