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看朱棣干的这几件事,你就知道朱元璋选接班人的决定有多大失误

看看朱棣干的这几件事,你就知道朱元璋选接班人的决定有多大失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1/19 15:55:00

首先就是五次北征蒙古。朱元璋推翻元朝只是把元朝的皇帝赶到了北方的沙漠边缘。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朝是谁?那可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曾经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颤的蒙古铁骑。把他们赶出了北京城,并不意味着明朝的君臣和百姓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在自己的边境线上像游魂一样游荡随时都可能上来咬上一口。

作为英明的皇帝,朱棣清醒的明白这一点,于是屁股还没在龙椅上坐热,就披上铠甲领兵北上了。经过五次北征和无数战役,并且有时候皇帝还亲自扛刀上阵杀敌,就这样朱棣领着他的大臣和将军们一直把元朝的残余赶到了鸟不拉屎的大漠以北。从此很长时间之内再也不能对明朝构成威胁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朱棣用自己的生命为明朝拼到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并且他自己就是在北征途中因为受伤去世的。这样的好皇帝哪里去找?

作为一位武将出身的皇帝,朱棣不但会领兵打仗,文治方面也做得很好。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心心念念要修一部书,是一部从来没有过的集中国古往今来所有文化之大成的大书,但可能是朱元璋要饭的出身,知识文化水平方面的认识毕竟还不到位,所以就一直没有实行。但朱棣可不同,他一上任就召集了2000多个当时最有名气的学者去做这件事情。《永乐大典》就是这样在他在位的时候修成的。这真的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旷世奇书,是前所未有的。比《大英百科全书》还要早上300年。如果朱棣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是绝对不会去做这样一件费力又抽象的事情的。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不得不佩服朱棣的长远目光。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只承认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却很少有人承认中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当时的朱棣已经有了很宏阔的世界观,所以他才主张支持国家花费巨资打造多艘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巨无霸航空母舰,让郑和领着一批当时的能人才俊周游世界来彰显明朝的大国形象。经过海上的狂风巨浪,郑和一路走来,真的是万国来朝。这气势,要比偷偷摸摸做强盗的哥伦布达加玛之辈高大上多了。郑和的船队正像朱棣的气势一样是前所未有的。

由这些事我们足可以看出,在明朝所有的皇帝里面朱棣应该算是最伟大的一位。甚至他的父亲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相比都逊色了许多。因为朱元璋尽管英明,但毕竟是和尚乞丐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即使是当皇帝,走的也是野路子。并且在选继承人这件事上确实也不太明智。在藩们虎视眈眈的目光下,竟然让一个奶娃子当皇帝,真的是无异于把兔子放在狼群里面,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如果朱棣没有造反,而是让斯文懦弱的朱允文最终把皇位坐稳了,大明朝真的还不知道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本文出自本公司旗下编辑明明如月,内容原创,图源网络,抄袭必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梁山一百单八将六人最不配好汉之称,宋江排名第一,林冲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读过《水浒传》的人大都早已意识到,虽然梁山一百单八将又称一百零八好汉,但是梁山水泊中大都在一群草莽,或草菅人命,或违法乱纪,真正能够被称之为好汉的不多。不过,他们能够被尊崇多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那就是,他们虽然可能对不起百姓、对不起朝廷,甚至三观不正,但是大多数人都宁死不背叛兄弟,甚至宁愿用自己

  • 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了能够修仙不仅需要少女鲜血,还需要这个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正德十六年的时候,嘉靖的堂哥明武宗去世了,但是明武宗生前却是没有儿子的,所以之后的皇位也是难以决定是谁,之后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便和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一起商讨,最后决定让朱厚熜来继承皇位,虽然当时的朱厚熜只是皇室近支,但是毕竟他毕竟也是前任皇帝的堂弟,所以说这个皇位他来继承也算是合乎情理的。在很多影

  • 明朝公主墓被发现,挖了好多年才打开,专家看了几眼后大惊: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发现明朝公主墓,专家挖了多年才得以打开,看了几眼大惊失色:跑明朝有位公主叫咸宁公主,是朱棣最喜欢的掌上明珠。朱棣从小对她无限宠爱,想要什么都无偿满足。后来,咸宁公主下嫁给了当时开国功臣的后代,也就是西宁侯宋瑛。侯宋瑛地位虽然不及咸宁公主那么高,但是他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对军事十分感兴趣。小小年纪,就

  • 最先背叛晁盖投靠宋江的不是吴用,而是这个人,后来他死的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一个人的出现,对晁盖的地位带来了威胁,这个人虽然未上梁山,但是影响力却已经让晁盖领略到了,从此晁盖的这帮兄弟,心里逐渐有了想法,后来宋江上了梁山之后,便逐渐架空了晁盖,这里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军师智多星吴用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大家可能忽略了,在晁盖的这些铁杆心腹之中,最先背叛晁盖投靠宋江的并非是

  • 元朝37年里换了9个皇帝,这究竟是怎样造成的?专家给出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元朝没有一个完善的继承制度,继承非常的混乱。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新任领导者,要在皇室成员跟各族的长老的推荐之下而产生。蒙古人的还有一个继承法则叫“幼子守灶”,但是汉人的习俗是立嫡长子为尊,这几种制度没有统一,导致了元朝的继承制度非常之混乱的现象。 其实元朝的第一任皇帝忽必烈,想采取汉人的嫡长

  • 朱祁镇的回家之路,真是出乎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想法是不错的,可是还没有交战,前锋就一败再败。朱祁镇一看不好,有危险,建功立业算了吧!还是回去吧,留下成国公朱勇率领的五万骑兵阻挡瓦剌也先,自己就风风光光回去了。本来准备回去之后,让史官大书特书,皇帝指挥过人,大破瓦剌骑兵,瓦剌骑兵在皇帝面前,不堪一击。可是不好意思,由于太监王振出来一趟不容易,想风

  • 冈村宁次的身世之谜,四岁就学习汉语,祖上是明朝大将徐达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他是徐达后人这个说法是在冈村宁次的回忆录里提到的,说是在明朝覆灭后有一位名为徐青山的徐氏后人,因为不服满清的一些规定,所以逃到了东洋武士冈村家当仆人,还把自己的姓也改成了冈村,所以跟冈村宁次的渊源就在这里,而且他在中国期间还像蒋介石表示自己是华人的后代。这段记载是以冈村所说的为主,大多都是听说

  • 故事:大宋奇人绝境遭逢天降异象,海外异术引发天地变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建立之初,国家刚刚结束战乱,地方上依旧鱼龙混杂,时有动荡发生。宋太祖闽中一带有个武孝廉,名字叫姜骥,字千里,为人豪爽,仁义爱民。他的家族颇有些财力,在当地是名门望族,族中世代有人习武自保。到了姜千里这一代,武功更是了得,当地人传说,他能够双手各提着上百斤的石锁一跃而上丈余高的院墙,更兼一手百步穿

  • 乾隆皇帝祭奠朱棣陵墓,留下十六字碑文,解释明朝覆灭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聊一聊为何乾隆皇帝会祭拜前朝的帝王,这要从统治者的民族说起。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可在中国汉族人居多,为了巩固政权,防止出现暴乱,新建的政权被汉族再次推翻,满族人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渐渐同化汉人。例如“剃发易服”,这个政策就是更改汉族人传统的穿衣习惯,改变其发型。这样的政策的确有效。民国初期

  • 乾隆帝祭拜朱棣陵墓,留下一句碑文,却让万历帝九泉之下难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入关以后,初期为了让汉人彻底的臣服,统治者使用了很多极端的的方式方法,比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制度,但是这样的强权政策在当时引起了很多汉人的誓死反抗,为了能更好的统驭汉人,统治者开始迂回前进,改变策略,用拉拢汉人,重用汉臣,推崇儒学的办法来笼络民心。这些以“以汉治汉”的举措在当时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