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16个儿子,一个在扬州屠杀10日,一个死后惨遭掘坟鞭尸

努尔哈赤16个儿子,一个在扬州屠杀10日,一个死后惨遭掘坟鞭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4/1/26 9:53:44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征战无数,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其一生一共有16位妻妾,而这16位妻妾又恰好为努尔哈赤生了16个儿子,当然这16个儿子并不是16位妻妾每人都有,只是数字巧合而已。而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当中,皇太极跟多尔衮无疑是光芒最盛的两人,那么除了此二人外,努尔哈赤都还有哪几个儿子呢?

首先说长子褚英,他出生于公元1580年,母亲是元妃佟佳氏,自小便跟着努尔哈赤征战沙场,由于战功卓著,被封为“阿尔哈图土门”,同时还被努尔哈赤定为太子,但由于其性格缺陷,褚英跟其他兄弟之间并不是十分和睦,所以其他人便联合起来一起讨伐褚英,努尔哈赤也曾多次劝言,但褚英依然我行我素,还扬言说等自己掌权之后,一定要处死跟他作对的大臣跟兄弟,所以努尔哈赤一怒之下斩了褚英,死的时候才36岁。

次子代善,他出生于公元1583年,跟褚英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跟着努尔哈赤多次征战,与褚英嚣张跋扈的性格不同,代善为人就低调了许多,所以更为讨努尔哈赤喜欢。在褚英死之后,很多政事努尔哈赤都是交给代善处理,而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代善联合其他贝勒共同推举了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建立大清朝之后,代善还被封为铁帽子王,直到1684年因病去世,算是努尔哈赤几个有作为的儿子当中活的比较长的一个。

三子阿拜,出生于公元1585年,母亲是庶妃兆佳氏,出身决定地位,所以阿拜并不得努尔哈赤喜欢,出征打仗的时候也只能做个副手,后来被大清象征性的封了个镇国将军,在公元1653年去世,算是善终。至于四子汤古代,他跟阿拜同一年出生,母亲也是庶妃,所以跟阿拜的待遇差不多,后来在守卫滦州的时候,由于弃城逃亡,所以被皇太极罢黜了官职,在公元1640年郁郁而终。

五子莽古尔泰,出生于公元1587年,母亲是继妃富察氏,莽古尔泰骁勇善战,由于在萨尔浒大战中的突出表现,深的努尔哈赤器重,但由于富察氏行为不检,努尔哈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便把她贬为了庶人,而莽古尔泰为了能得到努尔哈赤的赞赏,便亲手杀死了富察氏,这让努尔哈赤对他的印象大为降低。皇太极登上皇位之后,由于兄弟之间矛盾重重,所以皇太极便除了莽古尔泰的一应官职,在公元1632年郁郁而终。

六子塔拜,出生于公元1589年,母亲是庶妃钮祜禄氏,跟阿拜、汤古代一样,不得努尔哈赤喜欢,一生战功不显,后来被封为辅国将军,在公元1639年病死。至于七子阿巴泰,出生于公元1589年,母亲是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所以阿巴泰的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位置也不高,在皇太极登上皇位之后,其他的兄弟都有加封,只有阿巴泰没有,所以阿巴泰心中非常不满,皇太极于是便让他做了大将军,在公元1646年去世。

八子皇太极,出生于公元1592年,母亲是侧妃叶赫那拉氏,虽然是侧妃,但却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而皇太极也非常聪明,在众位兄弟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所以在努尔哈赤死后,在众人的拥护之下,皇太极顺利继承汗位,之后更是改国号为大清,一生都在为清军入关而努力,可惜在公元1643年,清军尚未入关,皇太极却意外猝死。

九子巴布泰,出生于公元1592年,母亲是庶妃嘉穆瑚觉罗氏,能力平常,所以史料记载不多,后来被封为奉国将军,在公元1655年去世。十子德格类,也是公元1592年出生,跟莽古尔泰为亲兄弟,由于受到莽古尔泰的牵连,皇太极削去了德格类的官职,在公元1635年去世。十一子巴布海,出生于公元1596年,跟巴布泰为亲兄弟,由于获罪,被顺治皇帝连同妻儿一块处死。

十二子阿济格,出生于公元1605年,母亲是侧妃乌拉那拉氏,跟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为亲兄弟,由于对政事不敏感,所以一直都按多尔衮的要求办事,在多尔衮死后,也想做一做摄政王的位置,不过却被顺治削去了官职,在公元1651年去世。而多尔衮,出生于公元1612年,军功卓著,不仅带领清军入关,同时在任摄政王期间,更是把持了朝政大权,可惜在公元1650年,多尔衮在狩猎的途中意外身亡,顺治虽然按皇帝规格为多尔衮办了葬礼,却在不久后就对多尔衮掘坟鞭尸,并且削去了多尔衮生前一切封号。至于多铎,紧比多尔衮少两岁,战功也非常显著,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在扬州屠杀十日。可惜却在公元1649年,因为染上天花去世。

十三子赖慕布,出生于公元1611年,母亲是庶妃西林觉罗氏。十六子费扬果,出生于公元1620年,母亲没有详细记载,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他们都还很小,史料也没有过多的记载,赖慕布后来被封为奉国将军,在公元1646年去世,而费扬果由于犯下大罪,至于具体为什么罪,已经不可考究,在公元1640年被皇太极处死,才仅仅20岁。

纵观努尔哈赤这16个儿子,其中有一半为清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固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离不开他们本人各自的才能。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清史稿》等记载,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多文章

  • 光绪的陵墓被盗多次,不过尸体手里握着的这个东西却保存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陵墓打开了吗,光绪陵墓的真实图片,光绪陵墓纪录片

    他生前比较悲惨,死的时候也不是十分的康健。本来自己是可以在自己的母亲死后光明正大的接管实际权力的,但是因为母亲的猜疑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被人下毒,堂堂的一国之君就这样悲惨的死去了,谁都没有料到这个情况,所以他的陵墓这个时候也没有修好。 但是作为一个君主,居然没有自己的陵墓,这仿佛有点不合规矩。所以当

  • 元朝和清朝属不属于中国历史的延续?我们看当时统治者是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和清朝的统一王朝,清朝和元朝有关系吗,元朝版图大还是清朝版图大

    了解古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元朝跟清朝是比较特别的朝代,上面也说了,因为元、清两朝的统治者并非汉人。元朝是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而清朝的统治者来自于鞑子部落,也就是满人。那么问题就来了,不是汉人统治的朝代,究竟属不属于中国历史的延续呢?那么我们先看看当时的统治者是怎么对待这个问题的。事实上,元、清两朝不

  • 乾隆明明活了89岁,为什么当了60年皇帝就主动退位?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位一甲子,之后又当了3年的太上皇,他实际把握着清朝政权63年之久,因为活的长在位时间长,他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晚年还自誉为“十全老人”,具有“十全武功”,为自己的一生高度称赞。 然而让人感到十分奇怪的一点是古代的帝王都是终身制,巴不得多享受一天人间极致的荣华富贵和权力地位。但是乾隆却在当了六十

  • 乾隆年间,大清发动统一中国最后一次战争,版图扩大百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清王朝乾隆,乾隆年间战争,清代最大规模的战争

    乾隆是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位60年的时间,只比康熙少一年,而为了能够超越康熙,乾隆在做太上皇的时候,又掌管了3年的朝政,于是乾隆便成为掌朝年限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年间,大清达到鼎盛的辉煌,其中乾隆历时两年才平定的叛乱,更使得大清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而这场叛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小和卓叛乱。 大小和卓

  • 乾隆修建一个园林,挖出一块古墓碑,上面写着8个字,一看变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古墓碑图片大全,乾隆墓碑真实历史,乾隆古墓墓碑有多厚

    墓碑,一般都是用来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所在。但是也不能绝对,有时候一些墓碑上就不会刻有人物生平,像武则天的无字碑,国外海明威的“恕我不起来了”,还有“请勿打扰”,等等一些有趣的碑文。在明朝的时候也有一人的碑文,虽然仅有八个字,但却让乾隆在修建的园子停了下来,从而不得不另寻他处,这个奇怪碑文的所属者就是

  • 明亡:崇祯皇帝、李自成、吴三桂谁的责任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风飘石一:回天无力崇祯帝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大明王朝虽然没有了洪武、永乐年的强盛,但也没有到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程度。有学者分析认为,自“隆庆新政”到崇祯年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多达三亿三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说,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五年是明王朝的国运中

  • 《康熙王朝》最受宠的蓝齐儿根本不存在,固伦公主才是青铜王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最后一次见蓝齐儿,蓝齐儿骂康熙,康熙王朝50集版蓝齐儿最后怎样了

    在这部剧情里,我们知道康熙帝有一个很宠爱的公主,叫蓝齐儿。这对父女相处的模式也经常令观众倍感温馨,可惜后来蓝齐儿被当做政治道具给远嫁了。小编查了一下历史,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名字,但是找到了一个和蓝齐儿生平经历颇为相似的公主。她是康熙帝的第三个女儿,叫固伦荣宪公主。在清朝,只有皇后生下的公主才

  • 清朝最后一支军队,被遗忘近百年无人管理,1987年才正式解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最后的清朝军队,清朝末期各个军队照片,清朝后期都有哪些军队

    之后袁世凯登基称帝,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军队混战,队伍几经易主。清廷军队也就在此期间消散。但实际上,清廷还有一支队伍在乱世中得以保留,直到1987年才得以解散。这支队伍就存在于香港九龙寨。九龙寨从宋朝开始就有政府在此地设立管控食盐贸易的军事哨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因此割九龙

  • 清朝的“宰白鸭”到底有多残忍?父母亲自陷害,审案官于心不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宰白鸭图片大全,宰白鸭有多残忍,清朝宰白鹅多么残忍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句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地方父母官,时刻要把百姓冷暖记在心上,他们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郑板桥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源于清朝司法官场里出现的一种乱象:“宰白鸭”。白刃如霜初出匣,市上争看宰白鸭。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了每

  • 慈禧60大寿时的乱象,预示着晚清已经穷途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过60大寿发生的奇事,慈禧63岁大寿,慈禧六十大寿纪实

    文|四季文史慈禧,晚清实权的掌控者,她可以说是清朝的终结者。为何这么定性呢?总的来说,慈禧在清朝时期属于过大于功。不论从其骄奢淫逸、贪图享受,还是她不顾大清危亡,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只选择奕留下来跟他们谈判,自己则选择携带光绪西逃,毫不理会大清的危亡。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慈禧不是一个合格的掌权者,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