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的情节中,韦小宝作为抓获鳌拜的功臣之一,收到了年轻的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喜爱,而捉拿鳌拜这件事历史上确有记载,但是主角却换成了曹寅和隆科多,而这个曹寅或许很多人都听着非常陌生,但是他的后代子孙曹雪芹,却相信鲜有人没有听说过。而隆科多此人则是颇有来头,首先他的全名是佟佳。隆科多祖上本是在明朝的一户富商,世代在辽东居住,等到后来努尔哈赤举旗之后,就顺应时势的成了后金的臣民。
这一决定令这个家族在此后的岁月中得到了无法想象的富贵,孝康章皇后作为康熙的母亲,就是出身于佟佳一族,而康熙本身的老婆也同样是来自于这个家族,为了将自己皇位彻底巩固住,他启用了大量的佟佳一族的族人,不断的吸纳到朝廷当中担任重要职位,光是自己的两个亲舅舅,就先后得到了重用,佟佳一族更是被追封三代,当时人称佟半朝,足可见这个家族的势力庞大到各种地步。
而隆科多作为皇帝的小舅子,自然也在朝中有了一席之位,甚至还担任过多次重要外交事务的负责人。在小说中,作为皇帝的代言人,韦小宝和当时的沙俄使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但是在历史上,签订这份条约的其实是隆科多。甚至连康熙在临终的时候,都将托孤的重要交给了自己的这位小舅子,可见这份信任已经深刻到何种地步。而他也在皇子争位的时候选择了站在了雍正这一边,因此双重的殊荣令他在新皇帝执政时期也度过了一段非常安稳的日子。
但是命运并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就如同小说的情节总要有着起落,本应该是荣耀一生的隆科多,在雍正四年就被弹劾下马。当时隆科多正在当时的蒙古,同沙俄进行边境谈判,争夺的主要区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可是当谈判正在进行到关键时刻,他却被皇帝的一封急令召回国,原来他家中私自收藏着一块记载着爱新觉罗一脉宗谱的玉质牒片,这对于本就是不明不白就成为了皇帝的雍正感到十分的不满,认为自己的这位舅舅起了二心,因此就以大不敬的罪名处罚隆科多。
但是终究作为一名康熙托孤的老臣,若是直接下重手终究会被人抓住话柄,因此本该被砍头的隆科多,被命令在先帝生前最喜爱的院落外面反思自己的过错,而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之下,这位康熙时代的红人终于在事发之后的两年后病死,而雍正也给予他身份匹配的厚葬,但是佟佳一脉也随着这最后一位朝中重臣的身故而彻底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