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最后的希望,绝世战神李牧,跟白起比谁更强?

六国最后的希望,绝世战神李牧,跟白起比谁更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4:52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听说赵悼襄王死了,“败家迁”(赵幽缪王)即位,大喜,立即命令驻扎在彰水南岸的大将桓齮,给我打!

于是,桓齮统领秦军主力,向东迂回百公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防备不严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接着大军继续突进,兵锋直临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城下。一旦武城也被攻克,则意味着赵国的南长城被全线突破,对整个赵国的战略合围则全面形成,如此邯郸危矣!

[var1]

“败家迁”一听说狼来了,吓得两脚直发软:“谁,谁可为寡人却秦乎?”

有人提议:“老将廉颇在楚,常思用赵人,不如召其回赵。”

败家迁摇头,廉颇老家伙都八十多岁了,且自魏奔楚这几年是一场胜仗没打,此无用之回头草,好马且不吃,寡人岂能食乎?

有人又说了:“不如召回李牧,此良将也。”

败家迁又摇头,李牧与寡人之母有宿怨,寡人甚恶之,还是让他继续在代郡吃西北风吧!

群臣又推荐了几个人,败家迁一一否决。最后郭开说话了:“臣有一人,名扈辄,此人仪表非凡,有万夫不当之勇,王可用之!”

败家迁大喜,还是太傅甚至我心,寡人就是喜欢帅哥和猛男啊,廉颇李牧这些老家伙,统统给我滚一边儿去!

群臣个个傻眼,败家迁果然名不虚传,用人“不拘一格”,出手就是不凡,佩服佩服!

于是扈辄领着十万大军,急赴武城解围,正中秦军埋伏。赵军疲惫之旅,哪里是秦虎狼之师的对手,结果秦大败赵军于武城,杀扈辄,斩首十万。

消息传到邯郸,举城大悲,败家迁万分惊惧,赵好不容易凑活出的十万主力一朝丧尽,秦军若再攻,为之奈何?

群臣无语,你个败家玩意儿,比你老爸还会败,一上台就败了我赵国十万大军,国中壮年,几乎殆尽,秦军再来,你自去战场上杀敌去,我们不管!

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败家迁却想起李牧来了,对呀,慌什么,寡人还没输光呢!代郡李牧不是还有十万边兵吗?此危急存亡之秋,就别管啥代郡了,赶紧掉回来守老家吧!

于是败家迁急遣使者,持大将军印,五百里加急,速召李牧回都。

这是赵国最后一点儿筹码了,要么翻本,要么输光裤子,一切就看李牧的本事了。

李牧接过大将军印,心内沉重似铅,如今天下大势,秦已成并吞之局,韩魏皆听命于秦,山东之脊已断,燕赵不合,齐麻木不仁,楚自顾不暇,放眼天下,六国人才凋零,唯自己这支边兵堪与秦一战,己若败,秦则再无阻遏,六国之亡,即成定局矣。

[var1]

这正是天下存亡,系于李牧一身,这位战国时代六国最后一位战神,能否以区区数万代郡边防军,挡住大秦帝国并吞天下的泰山压顶之势,力挽狂澜,就在此一举了!

事在危急,李牧不敢拖延,他即刻选车千五百乘,骑万三千匹,精兵五万余人,随自己南下勤王;另留车三百乘,骑三千,兵万人守代。

一时间,赵国的南长城上空,山雨欲来风满楼,战国史上最强的两支铁军,眼见着就要正面对决了!

同一时刻,咸阳城内,秦王嬴政环视廷下李斯、尉缭、王翦三位重臣,发出他那独有的带着气喘及嘶哑的豺声道:“诸君以为李牧其人如何?”

豺声放在杨坤阿杜这些歌手的身上,那是男人的沧桑,但放到九五至尊的身上,那就吓人了。

群臣的心内一阵止不住的狂跳,这一位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明明才二十出头,可是他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声调,都不怒而威,令人战栗不已,当年风光无比的嫪毐吕不韦,一个个都被他轻松无比的除掉了,下一个倒霉者,会是谁呢?

嬴政的细长的眼睛划破空气,直视在国尉尉缭的身上,闪烁出锐利如鬼魅般的精芒,但语气却甚是舒缓亲切:“子尝在魏,与李牧有旧,世传此人用兵如神,其言可信乎?”

[var1]

尉缭见嬴政点了自己的名,便据实回道:“李牧者,天下名将也,其把握战机之能,恐怕还在武安君白起之上,此人用兵,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海,放之肆意汪洋,收之步步精绝,往往于不经意之间,秒杀敌于一招之内。大王恕臣直言,桓齮虽勇,却绝非李牧敌手。”

这时王翦插嘴道:“子之言过矣,武安君天下无敌,李牧何人,可与其相提并论哉!”

嬴政突然暴怒道:“咄!李牧大破匈奴,斩首十万,单于奔走,十余岁不敢近赵边。汝仗微功,轻敌若此,岂不闻白起自裁之剑尚在乎?”

一时间,秦王嬴政的豺声声震屋瓦,粉墙摇曳,廷内大臣纷纷匍匐在地,颤栗无语,只有尉缭傲立一旁,仿佛眼前发生之事与他半点关系全无。原来,尉缭本是大梁人,他精通兵法及纵横之术,才名满天下,嬴政闻之以重礼招致麾下,任为客卿,对其礼遇有加,赏赐他用的东西,常常和自己使用的一样,然而这位尉缭偏偏不识相,暗地里嘲骂了嬴政一番,就拔脚开溜,不幸被嬴政发觉,被逮了回来。不过,嬴政并没有大发雷霆将他投入监狱,而是执意挽留,任命他为秦国国尉,职务反而得到提升,且对其言听计从,信任有加。(嬴政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尉缭虽是秦臣,但在秦地位超然,俨然以国师自处。

良久,嬴政不言,群臣不语,庙堂上的空气冷凝成冰。

终于,还是嬴政最信任的廷尉李斯打破僵局,鼓足勇气道:“李牧虽能,赵止其一良臣也,此人一去,赵则满朝庸才,灭之只在朝夕耳。臣有一弟子,名曰顿弱,辩才无双,有纵横天下之能,大王若肯以万金之资,遣其往赵游说,施长平之故技,则大事必济也。”

[var1]

李斯言毕,廷内群臣面面相觑,区区一个李牧,竟要耗我大秦万金么,这未免也太贵了点儿吧!

这时,在旁仿似神游万里的尉缭突然一声大笑,言道:“李牧一去则赵亡,赵一亡,则六国再无抵抗之力,适时,秦即富有天下,区区万金又有何足道哉!”

秦王嬴政大笑道:“子之言大善,寡人即付顿弱黄金五万斤往赵,恣其所用,如此可该够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公认第一名将,歼敌数超过160万,比先秦所有名将加起来都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十大杰出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是第一,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可怕

    因为所有与他交战的敌人,都死了。而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据不完全统计,死在白起手上的六国将士,竟超过160万之多,天文数字。估计把先秦所有名将的歼敌数加起来,也没有他多。也就是说,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杀死了六国近一半的壮年男人,我的天!!![var1]这样的怪物异形,与其说他是一个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介

  • 秦国的东进之心,是被一个渣男君主逼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东进最大的痛点,秦国东进的障碍,秦国东进挡不住的虎狼之势

    主笔:闲乐生春秋时期,秦穆公帮助晋惠公夷吾平定晋乱登上君位,晋惠公本答应奉上河西八城作为报答。不料,等他坐稳屁股,便翻脸不认人,不仅赖掉了河西八城,还杀死了拥立他上位的晋国权臣里克、邳郑及七舆大夫等人。最后只有邳郑的儿子邳豹爬荒山抄小道,白天不敢见人,晚上连夜赶路,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逃到

  • 圣贤孔子也有生气的时候,怒斥弟子不争气,朽木不可雕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不生气的经典语录,朽木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朽木指的是谁

    孔子还认为对于他人应该有着包容之心,做到有教无类,但是孔子有这么一个弟子,让孔子都感受到了绝望,让他自己打脸,因为他并没有做到有教无类。[var1]孔子的这个弟子叫做宰予,这个人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十分的懒惰,另一个是看事情喜欢从另一方面看,然后问孔子一些刁钻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孔子自我打脸的事

  • 大秦帝国与六国必争之地,三晋命根子,引发中国史上最大规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灭了六国,三晋六国,历史上大秦帝国简介

    ——既然如此,那么也只有一步一步来了,范睢这个人不咋地,他提出的“远交近攻”还真是有那么一点道理,我大秦还是先打韩国好了,韩国是夹在秦赵之间的一块肥肉,不但味美香甜,而且这等于将一支长筷直戳在了赵国的鼻梁跟前,如此,一切主动尽在我手。于是在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之陉地(今山西曲沃),拔五城,斩首五

  • 刘先银经典点说《史记》《资治通鉴》赵高和李斯为什么帮助胡亥:陈胜,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英雄豪杰在乱世中崛起,也有在乱世中死去。在秦末时期,有一人虽算不上英雄豪杰,也没有过高的功绩,但却能让汉高祖刘邦去祭拜他,并且专门在砀县安排三室户人家来看守其坟墓,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仍然按时杀牲来祭祀他。这人便是汉高祖刘邦追封的“隐王”陈胜。很多人又有疑问了,陈胜对刘邦又没什

  • 职场如战场,刘备教你如何做好管理,六大基础受用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职场管理心得体会,刘备的领导管理之道,职场管理的六个秘诀

    都说职场如战场,这篇文章就将引用刘备的事迹,来讲述职场管理的五项入门基础!掌握好它们,任凭手下有多少员工,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运筹帷幄。职场如战场,刘备教你如何做好管理,六大基础受用终身第一点: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组织与控制!我们熟知刘备自桃园三结义开始,身边就有两位骁勇悍将,关羽张飞战力不用多说

  • 吕布、关羽其实都死于一个字:“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在关羽被擒住的时候,有人说,曹操当时对他怎么样,他最后怎么对曹操的,于是,关羽被杀,在吕布被擒住的时候,有人说,还记得他怎么对他的干爹,董卓的吗,于是,吕布被杀,但是,虽然死的情况差不多,可以关羽代表忠肝义胆,吕布代表背信弃义,可以说,这两人是死在了这两样东西上。关羽是由于太忠太讲义气,所以肯

  • 著名的汉武帝是如何开创他的大汉盛世的?其秘诀当今企业也该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想将国家发展壮大,人才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刘彻在这一方面就做的特别好,也成为了后代学习的一个榜样。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那种封建的体制之下,当官封爵都是世袭制的,你是我的亲戚,我就推荐你当官。这种情况就会逐渐的导致权力被慢慢的集中到了某些人或家族的手中。并且,这种不论才华,而论关系亲疏的举荐方式,很

  • 清朝发配宁古塔,西汉发配合浦,东汉发配哪里,今已在国境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发配宁古塔,发配宁古塔的女犯人,太子发配宁古塔的小说

    其实,这就是将犯人终身发配宁古塔了。不过,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发配宁古塔,能去宁古塔的大多都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因为宁古塔可是满人的发源地,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宁安一带。因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除了宁古塔,清代流放犯人的地方还有尚阳堡(沈阳)、卜奎(齐齐哈尔)、三姓(依兰)、瑗珲(黑

  • 孔融四岁能让梨,后来竟因爱吐槽被曹操杀了,真是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死,三字经孔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能让梨下一句是什么

    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吃,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榜样。大鹏在读《世说新语》的时候,发现10岁的孔融还说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么一句话。再后来,16岁的孔融窝藏钦犯张俭。东窗事发后,孔褒、孔融、孔母争相赴死,灵帝下诏将孔褒处死。侥幸逃得一死的孔融,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