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信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一个仁义之君。尽管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天下大乱后投军报国,也获得了一定的功勋。刘备掌权之后善待百姓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以至于有人派刺客行刺他,但这个刺客因为他的仁义居然放弃刺杀。后来曹操攻破新野城,新野城的老百姓也甘愿为刘备赴死,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曹军的进攻。但刘备真的有这么仁义吗?曾经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时有三个人表示反对,可这三个人的下场却一个比一个惨!他们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看究竟。
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之后声望达到了巅峰,而且此时他的领土和人口还有综合实力都比东吴要高,趁着曹操加封魏王之后刘备也自封汉中王,并且对大肆赏赐群臣。曹操离世后曹丕继任为魏王,两个月后篡汉自立建立魏国。这时候以诸葛亮为首的绝大部分大臣建议刘备称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汉室正统,也能为所有人捞到好处,但这时候三个大臣却站出来反对。
第一个就是蜀汉的财政大臣刘巴,他是荆州人,当年曹操南征时投降,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得荆州并封锁了北上的路线,于是刘巴打算从益州借道回到曹操地盘。当时益州牧刘璋听说刘巴来到益州之后直接扣押了他,然后强迫他做自己的手下,于是刘巴成为益州集团的成员。刘备吞并益州之后刘巴归顺刘备,可当刘备准备称帝的时候刘巴却说:“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也就是这句话引起了刘备的不满,从此被刘备疏远,后来还被解职,一年后郁郁而终。
第二位就是益州名士费诗,他出身于益州名门望族,家族一直是刘璋集团的铁杆追随者。刘备入主益州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结交这些士族,再次启用他们共同管理益州。可这种情况却让费诗认为这是刘备对自己示弱,当场以激烈的言辞反对刘备称帝。尽管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也没有追究费诗的责任。但过后却随便找了个借口贬费诗为永昌从事,并且让他这辈子都不能回成都。后来费诗在永昌的时候又遭遇各种骚扰,最后精神恍惚而死。
第三个就是雍茂,他和刘巴是挚交好友,两人曾经一起在荆州共事,对曹魏有很深的感情。他看见刘巴出来反对刘备称帝后也附和,而且还想以自己雄辩的口才呼吁其他大臣一起反对,但其他人没有理会他。刘备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他麻烦,把他以前犯过的小事一一拿来说,最后直接被刘备赐死。
结语:汉献帝刘协还在位的时候,刘备可以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但既然现在刘协已经下台,那刘备继承汉室也是符合常理,毕竟南征北战三十年,谁不想权倾天下?只是可怜这三个人看不清形式,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