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代时期的“告急”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时期的“告急”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2/6 8:01:38

任何时代,只要打仗了就会“告急”。

很多“告急”事件一般是先到诸侯的面前,诸侯要是控制不了了,“告急”就会一层层的向上呈递,最后就到天子面前。

天子们会如何对待“告急”事件呢?很简单,天子也不是全人,天子就会召集群臣商议办法。《东周列国志》载:“正商议间,国舅申公遣人赍告急表文来到。平王展开看之,大意谓:犬戎侵扰不已,将有亡国之祸。伏乞我王怜念瓜葛,发兵救援。”

申公的“告急”,是国家存在之际的“告急”,这是真的急。还有一些诸侯或是臣子,就很会利用别国之“告急”。宋国有个孔父嘉,当郑国对外征战之时,孔父嘉就对宋殇公进谏,说“主公诚以重赂,遣使告急于卫,使纠合蔡国,轻兵袭郑”。这就是利用郑国的“告急”,来夺取宋国的最大利益。

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很多,齐僖公带兵出征之时,就曾收到国内警报:“今有北戎主,遣元帅大良、小良,帅戎兵一万来犯齐界,已破祝阿,直攻历下。守臣不能抵当,连连告急,乞主公速回。”就是戎狄族群,也很是会寻找机会,因此即便是大国齐国的将领们,面对戎狄之偷袭,也只能“告急”。

当然,“告急”之事,在众诸侯眼中也是可利用的机会。鲁国人与郑国人结盟开会,准备要攻打宋国,结果纪国因受齐国攻击,派人千里迢迢来到盟会之上,专门向鲁国呈递国书:“齐兵攻纪至急,亡在旦夕,乞念婚姻世好,以一旅拔之水火!”纪国人这是真的着急,而鲁国人其实并不是那么想跟宋国开战,于是借此时机便撤兵而去。

诸侯国们若是遭到了战争之事,往往需要“告急”的时候,都会派遣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书中有“卫侯闻五国兵至,与公子泄、公子职商议,遣大夫宁跪告急于周”,还有“文夫人使侍人告急于斗伯比之子斗谷於菟,使其入宫靖难”,这般派遣之人都是身边的人。

当然,对于诸侯们而言,若是有“告急”之事,那都是相当危险的时候。诸侯们的内心之中,其实是很不愿“告急”的。若非万不得已的话,诸侯们还是愿意固守疆池的。

书中有“燕庄公抵敌不住,遣人走间道告急于齐”,有“探知楚国兴师,郑伯大惧,即遣大夫聃伯率师把守纯门,使人星夜告急于齐”,有“屡侵晋之南鄙,边人告急,献公谋欲伐虢”,还有“许人闻有诸侯之兵,亦遣人告急于楚”,这里的“抵挡不住”,还有“把守纯门”“屡侵”“闻有诸侯之兵”,可见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不同的人对“告急”态度是不同的,向别国“告急”的记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求援的对象们,有时候却一点儿不着急。

郑国当年被楚国攻打的时候,派人到晋国向赵盾求援,赵盾先是派人去联合了四国联军,然后才带着联军前往郑国。结果是,联军还没到郑国,就已经得悉郑国已经投降楚国了。

还有鲁国“告急”于晋,结果晋国因为晋悼公生病了,最后也是没有派兵前往救援鲁国。

这些其实都还算好的,“韩昭侯遣人告急于齐,求其出兵相救。齐宣王大集群臣,问以:救韩与不救,孰是孰非?”韩国都快要被灭国了,派人求援齐国,齐宣公居然还要召集群臣开个大会,这实在是让韩国的使臣们着急啊。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春秋战国时代的“户口”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户籍与户口是一回事吗,荥阳户口算郑州户籍吗,江宁户口与南京户籍

    任何时代,户籍制度都相当重要。户籍对应户口,户口对应人口,中国社会便是由此组成。上古原始到春秋战国的先秦,这段时间大致就是户籍制度形成的阶段。西周推行分封制,以土地为基础,不止诸侯,不止功臣,更不止庶民子弟们,便是纷纷被捆绑于土地之上。商朝时有“登人”之制。《殷虚书契后编》载“王登人五千征土方”,就

  •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非攻墨子,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战国墨子政治主张

    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都开展了一系列邦交活动,例如,苏秦、张仪、战国四君子的纵横主义的外交,活跃的邦交对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产出重要影响,甚至出现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现象。齐国提出的“外归其义”的和平外交思想和灵活变通的经济外交策略。我们以最成功的邦交活动秦国

  • 魏文侯如何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魏文侯简介,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战国七雄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

    魏国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除了魏文侯用翟璜为相,用乐羊为将,用李俚变法实行全国性的变法图强,改革图新,发展生产,大兴水利,赏罚分明,招贤纳士,任人唯贤外,还跟魏文侯的个人品德的有莫大关系。[var1]魏文侯的人生理念就是“要做事先做人”。魏文侯谦虚好学、礼贤下士,他只重视才能不看出

  • 山海经中记载一种神树,是通往三界的桥梁,如今发现其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山海经里的三大神树,山海经记载通天神树高度,山海经的四大神树可能在哪里

    三星堆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这里发现的珍宝,堪称是独一无二的旷世珍品,为考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var1]古蜀国是个神秘的国家,考古学家曾经发现,其拥有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成熟的黄金加工技术,是一个神巫色彩浓厚的国家。这个国度一直

  • 讲到战国四大公子,死得最惨的就是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四公子谁死得最惨,战国4公子,战国四公子纪录片

    讲到战国四大令郎,信陵君是魏安釐王异母弟,平原君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孟尝君是齐威王之孙、齐宣王之侄。只需春申君黄歇,以一白身逞辩诸侯,拥立王储而崛起,为楚国相国二十五年,权倾朝野。哪料得富贵不长,大祸自沽,一日死于小人刀下,身首异处,不亦悲夫!战国四大令郎中死得最惨的就是他了![var1]

  • 春秋五霸,独2位一直在榜,他们早年流亡外国,后回国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五霸的各个下场,春秋五霸代表人物,春秋五霸最终谁胜利

    关于春秋五霸的名单,有众多不同的版本,却有两个名字必然上榜,他们就是齐桓公和晋文公。奇妙的是,这2个帝王的登机之路都不顺利,早年都因为国家内乱流亡国外,后来回国登基成就霸业,这也是他们和春秋其他几位霸主很不一样的地方。[var1]齐桓公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

  •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对秦国的评价,战国后期秦国输了几次,谁改变了秦国混乱落后的局面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我们所说的秦国指的是秦朝建立之前的那个秦国。春秋时代,秦国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到了战国,秦国的名声却一天一天被败坏,甚至到了为天下所不齿的地步。那么,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怎么败坏的呢?[var1]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在西周和春秋时期,

  • 脾气火爆的宋国太子,得罪了身边的太监,被诬告谋反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国太子,太监给太子用刑,赵范太子最后的下场

    [var1]负责教导他文化的老师叫向戎,还有一个负责教导生活方面的宦官名为伊戾,主要是有关宫中的礼仪之类的。有一年的秋天楚国的使者团去晋国访问的路上途经此地,因为和使者是旧识,痤就在野外设宴招待了这些使臣,这也得到了宋平公的允许。[var1]这个伊戾就请求国君让他一通前往,国君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平时

  • 战国乱世,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2人为何不联合,还拼得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读日本战国历史,为武田信玄感到可惜,毕竟在战国三英杰之前,他可是一代枭雄,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统一天下,只可惜偏偏把精力都投入到和他的邻居上杉谦信死磕上面了。那么,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为什么不选择联合,而是拼个你死我活呢?[var1]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关键还在于地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武

  • 勾践战胜吴国之后,为啥曾与他在吴国共患难的妻子,却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勾践在吴国呆了多少年,勾践怎么被吴国抓的,勾践是怎么打败吴国的

    [var1]在当时越国与吴国的恩怨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吴国曾经在与越国战斗的时候,有过一次非常惨重的失败。当时吴国的大王叫做阖闾。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吴王阖闾身受了重伤。在吴王阖闾临死之前。对自己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给吴国报仇,战胜越国。[var1]吴国在吴王夫差的治理之下,迅速的发展成当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