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独2位一直在榜,他们早年流亡外国,后回国成就霸业!

春秋五霸,独2位一直在榜,他们早年流亡外国,后回国成就霸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2/18 18:06:20

关于春秋五霸的名单,有众多不同的版本,却有两个名字必然上榜,他们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奇妙的是,这2个帝王的登机之路都不顺利,早年都因为国家内乱流亡国外,后来回国登基成就霸业,这也是他们和春秋其他几位霸主很不一样的地方。

[var1]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第三子,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前,他的哥哥齐襄公就接了父亲的班,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发动政变,杀了齐襄公后自立为君,齐襄公时,国政混乱。管仲、召忽保护小白哥哥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var1]

次年,齐国再次爆发政变,公孙无知被杀,一时间齐国无君,小白和其哥哥公子纠闻讯立马回国争位。在小白赶往齐国的路上,被管仲带兵截住,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齐国,过了6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var1]

齐桓公登基之后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各方面的改革,使齐国迅速的摆脱了齐襄公时的混乱,走上了国富民强的的道路。之后,他开始走向了制霸之路,先是与周边各国交好,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式灭掉那几个不听话的小国,并且召开葵丘之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为盟主的诸侯。

这之后他更抑制的楚国这个蛮夷之国向北发展的势头,避免了中原先进文化被蛮夷蹂躏,联合各诸侯国扛击北方的戎狄,尊王攘夷,保卫了华夏文明。

[var1]

晋文公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献公晚年废长立幼,逼死太子申生,驱逐群公子。而公子重耳只是被驱逐的儿子中的一个,此时他43岁,另一个儿子则是公子夷吾,后来的晋惠公。

[var1]

晋文公先逃到他母亲的婆家狄国,狄国很热情地收留了他,还送给他一个美女做老婆。

5年后,晋献公死了,夷吾当了晋国国君。他派杀手潜入狄国欲除掉重耳,以绝后患。重耳提前得到消息,带手下人逃亡齐国。齐桓公对他也很热情,不但给他丰厚的安家费,也送给他一个老婆。

生活安逸的重耳不想走了。不过,他的齐国老婆和他的手下合起来,把重耳逼出了齐国,重新踏上流浪路。他经过曹国、宋国、郑国,又到了楚国。

[var1]

几个月后,秦国派人来接重耳。原来,晋惠公去世,在秦国做人质的晋国太子偷偷跑回去了。这下惹恼了秦国,他们要为晋国再选一个新国王,目标锁定了重耳。

这样,重耳去了秦国。在秦国,秦穆公一下子送给重耳5个清一色秦国贵族女子做老婆,还帮助他当上了晋国国君。此时的重耳已经62岁。不过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养精蓄锐,逐渐使晋国强盛起来,后来又经过关键的城濮之战,最终当上了中原霸主。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是公认的,而这和他们相似的经历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早年的流亡生活极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心智和意志,这才有了后来的霸业。

更多文章

  •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对秦国的评价,战国后期秦国输了几次,谁改变了秦国混乱落后的局面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我们所说的秦国指的是秦朝建立之前的那个秦国。春秋时代,秦国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到了战国,秦国的名声却一天一天被败坏,甚至到了为天下所不齿的地步。那么,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怎么败坏的呢?[var1]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在西周和春秋时期,

  • 脾气火爆的宋国太子,得罪了身边的太监,被诬告谋反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国太子,太监给太子用刑,赵范太子最后的下场

    [var1]负责教导他文化的老师叫向戎,还有一个负责教导生活方面的宦官名为伊戾,主要是有关宫中的礼仪之类的。有一年的秋天楚国的使者团去晋国访问的路上途经此地,因为和使者是旧识,痤就在野外设宴招待了这些使臣,这也得到了宋平公的允许。[var1]这个伊戾就请求国君让他一通前往,国君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平时

  • 战国乱世,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2人为何不联合,还拼得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读日本战国历史,为武田信玄感到可惜,毕竟在战国三英杰之前,他可是一代枭雄,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统一天下,只可惜偏偏把精力都投入到和他的邻居上杉谦信死磕上面了。那么,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为什么不选择联合,而是拼个你死我活呢?[var1]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关键还在于地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武

  • 勾践战胜吴国之后,为啥曾与他在吴国共患难的妻子,却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勾践在吴国呆了多少年,勾践怎么被吴国抓的,勾践是怎么打败吴国的

    [var1]在当时越国与吴国的恩怨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吴国曾经在与越国战斗的时候,有过一次非常惨重的失败。当时吴国的大王叫做阖闾。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吴王阖闾身受了重伤。在吴王阖闾临死之前。对自己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给吴国报仇,战胜越国。[var1]吴国在吴王夫差的治理之下,迅速的发展成当时一个

  • 德川家康一生有过5次重要的人生转折!5次转折死了5个战国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德川家康的寿命对他最后取得天下有很大的关系,确实,德川家康终年73岁,这在今天看来不算长寿,但在当时来看很不简单。德川家康一生有过5次重要的人生转折,5次转折死了5个战国大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var1]1、今川义元之死今川义元死于桶狭间一战,此战织田家自此扬名天下,更是织田信长公天下布武的重

  • 为何秦国不打邻近的韩国,却先打“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灭韩国,秦国为什么要打巴蜀,古代秦国攻打韩国

    不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秦惠文王找不到适合的路进川,他一时间想要吞并苴蜀两国又无从下手。恰在此时,韩国又“第三者插足”派兵入侵秦国边界,这就让本就纠结的秦惠文王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秦惠文王这边想先打韩国,再打蜀国,又担心苴蜀两国早已停战,自己两头不讨好;而先打韩国,再打蜀国吧,又担心韩国在背

  •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奇兽,眼睛像月牙,如今很多人家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经十大凶兽,山海经绯绯是什么兽,山海经中的玄武兽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活动,勾勒出上古时期的文明和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是后世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山海经》如今已经经过了多次修正,有些内容也许并不通透,甚至存在矛盾,但是不管怎么样,上古流传下来的奇书,必然尤其存在的道理。[var1]许多人

  • 春秋战国5大铸剑师!最后1个最厉害,堪称中国古代铸剑师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剑的特点,春秋最出名的铸剑师,中国古代铸剑师的鼻祖

    冷兵器时代,剑是非常重要的兵器,所以铸剑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虽然资料很少,但通过一些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有几位铸剑师留下了他们的名字。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5大铸剑师,当然这些记载多有神话色彩,很多内容都是有待证实的。[var1]风胡子亦称“风湖子”、“风胡”、“风壶”,春秋时

  • 战国七雄经济资源比较,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楚国地广人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林立,各诸侯国为了对外兼并实现开疆拓土统一中原,或为了救亡图存,纷纷使用各种办法,利用各种资源优越,各种手段来与周边国家进行博弈。这些诸侯国根据自己的资源、实力、地缘优势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和对外战略手段。在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必要条件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能灭魏国吗,诸葛亮足智多谋50字以上,诸葛亮真的足智多谋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