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受胯下之辱,让他受辱的屠夫最后怎么样了?

韩信受胯下之辱,让他受辱的屠夫最后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4/1/22 7:54:33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将韩信与一众古代军事家一同进入 “武庙十哲”之列,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军事素养的代表。

与其他几人不同,除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外韩信的身上似乎只剩下了他唏嘘的结局,很多人认为韩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物,他的死是因为刘邦妒贤嫉能,认为他过于锋利所以想除之而后快。

也有些人认为在楚汉相争之际,韩信有数次拥兵自重的嫌疑,谁也不敢否认在某一时刻他真的有过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念头。以韩信的才能刘邦不可能不对他有所顾忌,所以韩信的悲剧完全因为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可韩信真的像一些人口中说的那样狼子野心吗?我们从一些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便可看出一些端倪。

胯下之辱

战国末期,韩信出生于楚国境内,史书记载他出身在一个落魄世家之中,家中虽然顶着一个贵族的头衔,但条件甚至不能从事最低微的商贾活动。

从古至今,人对人的尊敬程度都是基于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考量的,一个落魄贵族的头衔显然不足以让韩信在众人之间树立威望,反而引起很多人的欺负。

与韩信同乡的一个屠夫就时常拿韩信开玩笑,总嘲笑他连饭都吃不饱了还整天腰里别着一把佩剑装蒜,遇到事又唯唯诺诺像个缩头乌龟,认为他尽摆臭架子。

终于有一天屠夫又找到韩信,让他用佩刀结果了自己,否自就从自己的胯下像狗一样钻过去。韩信选择了后者,自然受尽了嘲讽。史家对此的理解是韩信不予凡事斤斤计较,可放在当时视角来看,这就是一个怂包认怂的故事。

胯下之辱的典故一定程度上确实体现了韩信忍辱负重的性格,但也同时暴露出他性格上另一个缺点——软弱不够果决。秦末大乱之时,韩信选择了投入楚国旧贵族项梁帐下,走上了灭秦之路。

他的出身注定他要在底层经历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作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酷爱看书的他也将前人的兵法巧妙地与战场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策略。

在军营中韩信几次三番为项羽献计,项羽对他的态度从起初的不屑渐渐转变为厌恶,认为韩信此人不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却想着越级指挥军队,此刚愎自用之人不堪大用,便对韩信的请求通通无视。

择木而栖

公元前206年,韩信选择离开项羽转投刘邦。大将夏侯婴在偶然间发现他才识过人,却整日心情不畅,细谈之后便惊觉此人不同寻常。引荐给了当时刘邦的丞相萧何,进而引荐给刘邦。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邦征战多年虽然身边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可自己的处境自打被封为汉中王之后反而越来越被动了。

他此时急缺一位能够统揽全军具有超高军事才能的将帅之才,韩信来投这正是想睡觉来枕头,随即就将其封为大将。但把自己的家底交给一个刚招募的新人,刘邦自然也要试试韩信的水平。

韩信也自信满满地向刘邦做保,项羽虽然看似风头正劲,但他有勇无谋、不懂权术、好弑残忍、不为民心所向,若是大王信得过我,那么天下必为大王所得,项羽兵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的汉军得以暗度陈仓彻底打破了项羽在地缘上的封锁,并且沿着黄河一路收服了魏、韩两国,将势力延伸到了关中地区。

之后刘邦又与齐、赵两国联合五十万兵马围剿项羽的大本营彭城,可此战成为刘邦人生中一个极大的污点,原因便是这五十万人被项羽以三万精兵击溃,刘邦甚至被逼得抛妻弃子才逃出生天。

那么在此期间韩信在干嘛呢?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但稍加分析便可得知,作为直捣项羽大本营的一战,刘邦基本不会将指挥权交给韩信的,才有了在战策上的失误。

可韩信的本事远远不是一场战败所能击垮的,当汉军在南方节节败退之际,韩信领兵北上与赵国展开对垒,中国军事史上又一个名场面——“背水一战”就此上演了。

原本赵王预想利用的山地优势在韩信的排兵布阵之下很快转变为赵军的劣势,韩信就这样将战线一路推到齐国、燕国腹地。并且在渭水之战中斩杀了项羽的大将龙且,龙且之死也成为项军命运转折点之一。

未能善终

齐国覆灭后,谋士蒯通劝韩信割兵北方,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这是他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做一个割据政权的皇帝要远比一个异姓诸侯王安全的多。

面对蒯通的建议,韩信又一次暴露了自己软弱不够果决的缺点,他始终想做的只是一个依附于君主的诸侯。可他又不敢保证刘邦、项羽两个能够容纳自己的背叛,就在犹豫不决之中失去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就这样待刘邦势力有所恢复后,韩信又一次地和刘邦站在了一起,直到楚霸王乌江自刎,中华大地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汉高祖刘邦。刘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去韩信的兵权。

项羽死后没有一个人能像韩信一样对刘邦产生过如此畏惧的心理,他太锋利了,刘邦必须这样做。韩信也等来了自己的爵位——楚王。

当他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楚地,见到了昔日曾经在饥渴之时有过一饭之恩的老妇人,韩信赏赐了她千金,让她们一家都享受荣华富贵。

韩信又诏来让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屠夫,他没有责备,屠夫依旧还是屠夫,只不过与之前相比他成为秦末乱世的幸存者之一,这算是他这辈子最值得炫耀的地方了。

两人相见时,面面相觑不知所言,那屠夫磕头如捣蒜,可韩信终究还是那个韩信,没有半分怨气,封他做了自己辖下的一个中尉,让屠夫直接完成这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阶级越升。

韩信已经成为大汉天地间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男人,回首望去,他对自己人生路上出现的所有人都充满感激,他轻声告诉他的侍卫:“没有他们,还会有今天的韩信吗?”

也许韩信只是放下了那段恩怨,与曾经的自己和解;也许他也真的如他所说,未曾将这些当做自己的屈辱。他开始尝试与一切和解,尝试将自己这把利刃放入剑鞘之中,试着适应这风中秉烛般的生活。

命运到最终也没有同情韩信,他还是没能换来刘邦的信任,刘邦临终前已经给韩信安排好了属于他的结局,韩信依旧选择了妥协,随着吕后一声令下,一代兵仙就这样在史书中突然留下句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不为李世民生孩子,却给李治一连生了6个?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足智多谋,文采方面也略有成就。在政治上,她兴起酷刑,但是对人才又极具观察力,会用人,以至于在她执政的时期,朝纲不乱,贤者辈出,改革农桑,把大唐也治理的好好的。 然而,就这么一位千古女君王,在死后的墓碑下却无刻画任何评价,任何事迹,只想用让自己的行为由后世而评价。武则天传奇一生,上有贞观,下有开元

  • 陕西挖出武则天孙女墓,墓中有一盗墓贼,在金堆中坐化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武则天杀孙子孙女,武则天孙女

    皇家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阶级,其死后都会有丰厚的陪葬物品,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古人对死后的期望。既然有了丰厚的陪葬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引起盗墓人的注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放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古往今来,就有许多的盗墓人为了皇室的陪葬品,前仆后继,不顾自身安危,一心扑在盗墓里。一

  • 李世民女儿死后,高宗李治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驾崩后李治怎么对待他妃子,李治是李世民第几个儿子,武则天是李世民老婆还是李治老婆

    李世民女儿死后,高宗李治做了什么?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生都衣食无忧,只需要好好地享乐。而人世间最悲剧的事情,同样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很多人小小年纪的时候,就不得不牵扯到宫中的斗争之争,要么一朝得志成为君王,要么身死成为累累白骨。即便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鼎盛的汉唐时期,

  • 唐朝赋税制度是如何诞生和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赋税制度对照表,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唐朝的赋税包括什么

    在我国的历史上,唐朝有一种田赋制度,名为租庸调。在初唐时期,一名成年男子国家会分配100亩田地。在这些田地当中有20亩叫做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所以也属于私家财产。而其他80亩田地,被称为口分田。这些田地到了60岁之后是需要上交给国家的,这是国家租给百姓种地用的,有使用权,但是也需要百姓缴纳

  • 李唐家族有多强?李世民的三舅姥爷也是皇帝,登基不久就除掉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年少有为,早早便跟着父亲李渊入伍从军,还曾经在雁门关救过隋炀帝一命。后来隋朝面临灭国,李世民遂与父亲商量由晋阳起兵,一路上披荆斩棘,四方征战,为后来的大唐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宗的远亲多数人知道的唐朝文化都是由汉人主宰和建立的,但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由李世民开始后的其余二十位皇帝,都有

  • 安史之乱后:河州地的命运,在唐蕃之争中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宣宗大中二年吐蕃沙州将领张义潮发动起义,占领了河州等十一州,并在此地区进行了统治。大中五年张义潮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图籍归附唐朝,后唐王朝在河州地区建立了直接统治。但是从唐王朝经略河州的情况来看,呈现出松散的特点。唐蕃之间的河州争夺唐后期随着吐蕃势力的不断东扩,唐蕃之间争夺河州地区的活动也更加激烈,

  • 大唐名将班师回朝后,却被李世民雪藏20年,60岁时再度名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大唐名将,大唐最后的将领,大唐李世民时的军队

    比如唐初李世民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还专门设立楼阁,存放古代有功之臣的画像。但也有一个功臣却被埋没,苏定方就是这样一位大将。苏定方的军事才能不在秦叔宝之下,唐初之时他为李世民北伐东突厥立下大功,但李世民只是给他赏了个官职,此后二十多年也未重用他。直到皇帝换了人,他才再次受到重用,花甲年纪驰骋战场,直到

  • 李世民早年一向身体强壮,为啥活到51岁就去世了?道理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简历和事迹,李世民的晚年表现,李世民为何只活到51岁就死了

    在中国无数个封建王朝当中,如果要排名次的话,那么按照综合实力,唐朝是不容小觑的。唐朝不仅仅有贞观之治,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治世能臣,并且各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相对非常有特点,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唐朝的贞观之治更是李世民为整个唐王朝做出的最大贡献。人们常常说盛世大唐,其实多半指的就是李世民开

  • 杨贵妃被抓伤后,发明了一种衣服,后来流传了几千年,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贵妃发明的遮胸布,杨贵妃韩国,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

    看电影如今成为了我们娱乐消遣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是大家应该知道中国的皮影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它是怎么诞生的呢?汉武帝有一位非常疼爱的的妻子,因为姓李,所以又叫李夫人。可是这位夫人却早早地去世,让汉武帝非常难过与想念,梦中也经常有李夫人的样子。于是他找到了一位有名的方士,请他想办法让自己跟李夫

  • 李渊有怎样的野心,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的四个儿子连起来的名字,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是什么,李渊的儿子李元婴

    众所周知,隋炀帝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残暴无能的皇帝,在隋炀帝掌权期间,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苦不堪言,所以才会有后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起兵造反,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可能会认为李渊的起兵造反,只不过是被迫无奈之举。但是其实李渊在后来会选择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从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