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河州地的命运,在唐蕃之争中何去何从

安史之乱后:河州地的命运,在唐蕃之争中何去何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4/2/9 10:24:43

唐宣宗大中二年吐蕃沙州将领张义潮发动起义,占领了河州等十一州,并在此地区进行了统治。大中五年张义潮遣其兄义泽奉十一州图籍归附唐朝,后唐王朝在河州地区建立了直接统治。但是从唐王朝经略河州的情况来看,呈现出松散的特点。

唐蕃之间的河州争夺

唐后期随着吐蕃势力的不断东扩,唐蕃之间争夺河州地区的活动也更加激烈,唐蕃之间之所以争夺河州,这与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关系密切。最后,终因唐朝军队不敌吐蕃军队而节节败退,终于在吐蕃的不断进攻下,河州地区被吐蕃所占领。

一、唐后期河州的战略地位

“唐蕃古道”是唐朝时期中原王朝前往吐蕃及其以西地区,也是吐蕃政权前往中原王朝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唐蕃古道并不是一来就有的,它的形成也有其发展过程。唐蕃古道的形成最初可追朔到隋朝时期,隋王朝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至炀帝时期对西域的经营与管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大业五年炀帝亲自率军攻灭了吐谷浑政权,吐谷浑后虽有复国,但与之前相比实力已大不如前。几乎与吐谷浑衰弱的同时,青藏高原上吐蕃政权开始兴起,并积极向东扩张。唐灭隋后,吐蕃政权也逐渐强大起来,吐蕃政权与唐王朝之间的碰撞不断增加,二者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唐蕃古道”逐渐形成。

唐蕃古道不仅是中原王朝与吐蕃政权之间重要的经济线、文化线,也是二者相互军事征伐的军事运输与补给线。河州作为唐蕃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节点。后期吐蕃占领河州后,鉴于河州作为唐蕃古道上重要节点的重要性,河州成为吐蕃政权重点经营的区域。

处在槽型走廊中的河州在吐蕃攻唐的军事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吐蕃而言,占领河州就能掌握进攻唐王朝的主动权。与此相反,对唐王朝而言,丧失河州将使陇右处于不保之地,丧失陇右將使关中地区失去西面军事保护屏障,将长安置于吐蕃军事攻击的危险境地。

因此,唐后期河州的军事战略地位突出,成为唐蕃之间生死必争的军事要地。

二、唐蕃之间的河州争夺

唐后期青藏高原上逐渐兴起的吐蕃政权成为唐王朝经略西北的最大威胁,这一时期吐蕃政权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贞观九年唐太派李靖率大军攻灭吐谷浑后,吐蕃借机不断向外扩张,势力不断壮大。

玄宗朝时,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延续了前朝设置节度使的旧例,并将其大力推行。唐朝节度使制度的推行,在维护唐王朝统治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致使后期节度使制度出现“畸形发展”,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对其最好的反映。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并没有做好与吐蕃大规模作战的准备,鉴于国内紧张局势而是寄希望于与吐蕃请和。当时唐王朝在河湟地区的军事劣势。然而,唐肃宗所执行的这种以退让换和平的方式并没有奏效,盟誓后不久,吐蕃统治者便迅速组织军队向东扩展疆域,在吐蕃军队的攻击下,唐王朝在河湟地区的军事防线顷刻土崩瓦解。

吐蕃占领河湟地区后,以鄯州、河州等作为向东扩展的重要补给地,向唐王朝统治腹地大举进攻。广德元年,唐代宗“遣中书令郭子仪西御。吐蕃以吐谷浑、党项之众二十余万,自龙广度而东。郭子仪退军,车驾幸陕州,京师失守。”

此后不久唐军便将吐蕃军队赶出京师,但因受到地方割据势力的不断叛乱,统治者将焦点放在维护政权的统治上,而非放在光复西北广大疆域上面,后河州也为吐蕃控制将近一世纪之久。

归义军管理下的河州

“归义军政权”事实上是唐王朝在地方上的类似于节度使的割据势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权,荣新江先生也认为“晚唐时期的沙州归义军政权,具有唐末藩镇势力的一般性质。”因此,可以认为归义军政权对河州的管理实际就是唐王朝对河州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记载加以佐证。

归义军从吐蕃统治者手里夺得对河州的统治权后,为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根据当时社会状况推行了众多维护其在该地区统治的政策措施。总的来看,这些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对加强归义军在河州的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治上,恢复唐制。这种管理制度下以汉族为主体其他各族不能享受与吐蕃人平等的对待,并长期受到吐蕃统治者的压迫,他们要求改变自身处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归义军推行的新管理制度对加强十一州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上,查实户口,登记土地。归义军从吐蕃军队手里夺得十一州控制权后,为巩固自己在十一州的统治权,大范围推行户口查实,核实土地面积。

土地政策的推行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尤其受到视土地如生命汉族人的喜爱,因为在吐蕃的统治下汉族等民众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为吐蕃统治者工作,并不能享受到与唐朝统治下的汉民同样的生产、生活自由。

宗教上,加强对僧尼教团的管制。河州自魏晋以来就是一个佛教圣地,当地佛教发展非常昌盛,其最好的佐证就是炳灵寺,寺中保存有大量唐王朝统治时期的佛像。可见,唐朝时期河州地区佛教发展之繁荣。吐蕃统治下的河州,佛教发展更加昌盛,致使归义军控制河州后,不得不采取限制佛教发展的措施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统治。

唐王朝对河州的松散统治

唐后期唐王朝对河州的经营欲望并不是内因所致,而是外因作用的结果。宝应元年以后,河湟地区基本被吐蕃占领殆尽,后唐王朝统治者也有过收复军事活动,但因内忧所困都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转机出现在唐武宗执政时期。会昌二年达摩赞普被刺,吐蕃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后又发生吐蕃落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与丞相尚婢婢在河湟地区发生内斗,这种局面的出现对唐王朝来讲无疑是收复河湟地区的一次良机。

吐蕃发生内乱后,唐王朝在为收复河湟地区作积极准备,同时进行了军事战略的调整,加强军队建设,以待时机进行反击。但令唐王朝万万没有想到,想控制河湟地区的不止唐朝一家,本属吐蕃统治之下的沙州大将张义潮早已做好接手统治河湟地区的准备。

大中五年,张义潮收复十一州,并遣其兄义泽向唐王朝献十一州图籍,表示愿归附唐王朝统治,对此唐王朝既惊又喜。宣宗在接受张义泽所献十一州图籍后,发自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但是此时唐王朝统治者也有一种不安,即张义潮归义军政权作为地方割据势力始终威胁着唐王朝在河西、陇右地区的统治。

自此以后,唐王朝统治者重新调整对河西、陇右的军事战略,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与管理。此时,唐王朝对河州加强管理就是唐王朝加强对河西、陇右地区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唐王朝对河州的管理是较为松散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唐蕃经略河州策略之比较

唐后期“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大加快了吐蕃向东扩展疆域的步伐,唐代宗宝应元年后,河湟地区被吐蕃占领,一直到唐玄宗大中五年张义潮遣其兄张义泽带十一州图籍献唐,这才基本结束了吐蕃王朝对河湟地区的统治,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河州一直在吐蕃的统治之下。

一、政治建设

唐蕃统治河州时期因各自统治需要,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二者所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并不相同。唐王朝统治河州时期所实行的是州、县制度,而吐蕃统治河州时期所推行的是部落制。但从二者统治河州地区时,民众对两种不同统治方式的反映来看,唐王朝在河州地区统治时期所推行行政区划管理制度更为民众所接受。

二、军事建制

唐王朝与吐蕃统治河州时期,二者在河州地区的军事建制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唐王朝之所以将陇右节度使驻地设置在鄯州,不难看出统治者欲加强对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的控制。而吐蕃占领河、陇地区后,为牢牢控制河、陇及周边地区,后向东进一步发展,将东面节度使的驻地设置在了河州地区。可见,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国家战略关系密切。

三、宗教管理

唐蕃统治时期河州地区作为佛教圣地,佛教对当地民众产生着重要影响,唐蕃统治者都想利用宗教加强对该地区统治,二者对河州地区宗教管理都秉承较为宽容、放任的管理原则。

结语:

“安史之乱”后,河州地区的军事地位更加突出,唐王朝非常重视对河州地区的控制,并与吐蕃在河湟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河州地区的活动。但由于唐王朝安史之乱后忙于稳定政权,而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河湟地区的控制上,因而河州地区被吐蕃所占领。

直至九世纪中叶,唐王朝统治者乘吐蕃上层统治者之间发生内乱,最终又使河州回到了唐王朝统治之下。但是此时的唐王朝因地方割据势力叛乱不断,仍缺乏精力全身心投入对河州地区的经营当中,这就使得唐后期唐王朝对河州地区统治始终呈现出松散的特点,直至唐王朝解体。

总之,唐后期唐王朝对河州地区的经略因受道当时国内局势的影响,经营策略没有全面落实,经略效果并不明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唐名将班师回朝后,却被李世民雪藏20年,60岁时再度名扬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大唐名将,大唐最后的将领,大唐李世民时的军队

    比如唐初李世民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还专门设立楼阁,存放古代有功之臣的画像。但也有一个功臣却被埋没,苏定方就是这样一位大将。苏定方的军事才能不在秦叔宝之下,唐初之时他为李世民北伐东突厥立下大功,但李世民只是给他赏了个官职,此后二十多年也未重用他。直到皇帝换了人,他才再次受到重用,花甲年纪驰骋战场,直到

  • 李世民早年一向身体强壮,为啥活到51岁就去世了?道理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简历和事迹,李世民的晚年表现,李世民为何只活到51岁就死了

    在中国无数个封建王朝当中,如果要排名次的话,那么按照综合实力,唐朝是不容小觑的。唐朝不仅仅有贞观之治,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治世能臣,并且各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都相对非常有特点,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唐朝的贞观之治更是李世民为整个唐王朝做出的最大贡献。人们常常说盛世大唐,其实多半指的就是李世民开

  • 杨贵妃被抓伤后,发明了一种衣服,后来流传了几千年,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贵妃发明的遮胸布,杨贵妃韩国,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

    看电影如今成为了我们娱乐消遣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是大家应该知道中国的皮影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它是怎么诞生的呢?汉武帝有一位非常疼爱的的妻子,因为姓李,所以又叫李夫人。可是这位夫人却早早地去世,让汉武帝非常难过与想念,梦中也经常有李夫人的样子。于是他找到了一位有名的方士,请他想办法让自己跟李夫

  • 李渊有怎样的野心,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的四个儿子连起来的名字,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是什么,李渊的儿子李元婴

    众所周知,隋炀帝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残暴无能的皇帝,在隋炀帝掌权期间,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苦不堪言,所以才会有后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起兵造反,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可能会认为李渊的起兵造反,只不过是被迫无奈之举。但是其实李渊在后来会选择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从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

  • 李白《静夜思》惨遭篡改,原作才是精品?诗中的床并非睡觉的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白静夜思改编,床前明月光李白,李白笔下的床

    反观李白,从他的诗词言语之中,总能透露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之情,以及他本人的一种侠义之风。怪不得在王者峡谷之中,李白这个英雄可以成为刺客中的小鲜肉。 有很多同学表示,自己读书这几年,背得最多的诗作,有一部分就是李白之手。这也就不难说明,李白诗仙的称谓,无可厚非。众所周知,流传最广的诗篇《静夜思》便是

  • 晋朝之殇:一个被文人摧毁的大一统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朝兴衰史,晋朝时期历史简介,了解真正的晋朝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英雄豪杰辈出,但却一直没能有人抚平所有的战乱一统天下。经过三国鼎立之后,司马家灭掉了蜀国与吴国,篡了魏国的皇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历经几十年的战乱之后,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新的大一统局面。公元25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317年西晋灭亡。西晋这个统一的大王朝仅仅存在了五十余年

  • 杨贵妃的真正死因被揭晓,学者:死法太惨,史书都不敢正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儿媳变妃嫔杨玉环出生于开元七年,高祖父曾在隋朝担任礼部尚书,父亲也曾担任过蜀州司户,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家族,但也远高于普通门户,所以她也算是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高门世家的教育造就了杨玉环优雅博学的气质谈吐,再加上她本身能歌善舞,而且容貌倾国倾城,很快就在一次宴会上令寿王一见倾心,成为了地位崇高的王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欢呼,只有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退位后的结果,武则天被逼退位电视剧,为何狄仁杰一死武则天就被逼退位

    武则天我们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她的下场并不好。武则天八十多岁的时候,她的儿子联合其他大臣发动了一场政变,史称神龙政变,把武则天从皇位上赶了下去,政变成功之后,朝堂中的其他大臣都是欢呼雀跃,认为天下重新归于李氏家族,但只有一个人痛哭失声,这个人叫做姚崇。不过令

  • 杨玉环容貌修复,复原图撞脸女星,得到唐玄宗宠爱,可不是因为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玉环和唐玄宗图片,杨玉环三姐妹容貌3d复原图,杨玉环美貌复原图片

    封建王朝来到唐王朝时期,曾经出现过两个高潮,第1个高潮自然是贞观之治,这是发展趋势最好的时代,第2个高潮就是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综合国力发展到顶峰的时代。这一时期,老百姓几乎都能过上不饿的日子,甚至连粮食都开始大量用于酿酒,是史书中最称道的极乐时代。当然了,按照古人的传统,最美好的时代,自然有最美好的

  • 李隆基能够强娶儿媳杨玉环,唐朝风气能有多开放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隆基和杨玉环有共同的孩子吗,李隆基和杨玉环视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史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脍炙人口,被白居易、李白等诗人写进诗歌中传为佳话,虽然这段爱情最后在杨玉环马嵬坡被赐死而成为一场悲剧,但是我们一直相信李隆基最爱的是杨玉环。然而60岁的李隆基爱上22岁的杨玉环,不仅是一段忘年恋,还是一段禁忌之恋。因为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王妃,还是李隆基宠妃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