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在很多人眼中,张飞就是一位五大三粗、头脑简单的猛将军,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亦或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张飞都是一位堪比万人敌的人物。
不过,世上并没有超人,张飞再是勇猛,若是没有一点脑子,也不可能做到一方统帅。
在历史上,张飞、关羽、刘备三人的关系确实很好,正史《三国志》中详细记载了三人的感情,说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睡觉,形影不离。
但关系再好,若是张飞没有真本事,刘备是绝不可能对他委以重任的。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历史上张飞的计谋!
西凉猛马超来投,五虎上将齐聚刘
蜀国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各个堪称万人敌,他们都是汉末三国时期顶尖的一流武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当然,五虎上将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说法,但抛开演义不说,在真正的历史上,称他们五人为五虎上将,也没有丝毫不妥。
正史上刘备虽然只封了四位上将军,没有封赵云,但在广大群众的心中,还是比较认可赵云的能力的,毕竟常胜将军不是白叫的。
在电视剧中,张飞询问马超可认得他,马超不屑的说道:“我屡世公侯,岂识乡野匹夫?”
确实,马超所言不虚,他的祖上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这若是放到现代,让你碰到一位开国功臣的后代,你会不羡慕?你会不尊崇?
马超与曹操对战期间,曾多次威胁到曹操,曹操甚至扬言,马超不死,他将寝食难安,由此可见马超的勇猛,不愧是开国功臣的后代。
后来刘备攻打刘璋时,没有去处的马超选择投靠刘备,至此,刘备的五虎上将则集结完毕!
张飞巧设计,马超心悦诚服
前面也说了,马超有着显赫的身份背景,纵然一时投靠了刘备,也难免会生有傲慢之心。况且刘备对待马超又极为宽厚,这就使得马超的气焰更加嚣张。
根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山阳公载记》: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
大致意思就是,马超投靠刘备后,常常疏忽对主上的礼节,直呼刘备其名,关羽知道后大怒,想要杀掉马超,但却被刘备所阻止。
然后张飞为刘备出了一计,就是用礼节来警示马超。
第二日,刘备召见关羽、张飞、马超三人,关羽和张飞手持兵器站于刘备两侧,马超来到后虽然径直入座,但看到此处并没有关羽和张飞的座位,不由得心中大惊。
从这之后,马超算是心中明白,这是刘备等人在暗示自己。于是,马超就开始恭敬地侍奉刘备。
结语
张飞设计吓唬马超这件事情,后来被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引用到了《智囊全集》一书中,从张飞的义释严颜、以及警示马超来看,这些都是细心之人才能做到的,因此后人将张飞看做粗人一个,实在是有些冤枉张飞了。
《智囊全集》这本书,主要就是讲述各个历史人物的智计谋略,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明朝,其中记载了多达1200多种智囊典故,彰显了中国古人无与伦比的智慧。
少年读它,学会为人处事、明辨是非的道理;
中年人读它,领会职场管理之道,学会识人用人,借势而上;
老年人读它,修身养性,过得更通达自在!
喜欢权谋智计的朋友,不妨试着买回去读上一读!
喜欢三国的朋友,也可以多读读正史《三国志》为好,这本史书是三国时期的人所著,真实性还是比较可靠的。
其次也可以看看《裴松之注三国志》,裴松之是三国时代之后一百多年的人,他为了使三国史料更加完整,又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引用到《三国志》里面。
裴松之自己也是一名评价较高的史学家,所以这本史书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