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亨:最像关羽的明代猛将,权倾朝野,可惜害死于谦,死于谋反!

石亨:最像关羽的明代猛将,权倾朝野,可惜害死于谦,死于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01 更新时间:2024/2/21 18:39:15

提到明代著名的将领,除了明朝开国初期的徐达、蓝玉,最具知名度的恐怕就是戚继光俞大猷了。

但在明英宗时期,有一员武将身材魁梧,长髯及膝,善舞一把大刀,长相酷似关羽,他多次杀败蒙古骑兵,还曾跟着于谦参加了保卫北京之战,最后官居忠国公。他家人当官者50余人,部下亲戚、朋友当官者多达4000余人,堪称明代罕见的武将权臣。

但可惜此人虽然是于谦保举推荐,但是他最后参与夺门之变,是害死于谦的直接凶手之一,虽然官职极高,权倾朝野,最后却依然落得一个身死家破,为天下所骂的下场。

本期我们就聊了明朝著名将领石亨的故事。

石亨根据明史记载,应该是军户出身,他父亲就是明代大将,所以他直接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了宽河卫指挥佥事。

图注:影视剧中的石亨角色

众所周知,明代非常信奉关羽,关羽在明代一直是明军的保护神,万历年间直接被官方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而石亨是陕西渭南人,典型的关中汉子,身体魁梧不说,还有一副及膝美髯,尤其是石亨的武器就是一把大刀,每次作战从外表上看石亨堪称关羽在世。

石亨的一个侄子石彪也和石亨一个打扮,两人有一次去酒馆喝酒,碰到一位善于相面的人,这个人奇怪地说:如今说和平盛世,为啥你们二人的面相是因功封侯的面相呢?

石亨,渭南人。生有异状,方面伟躯,美髯及膝。其从子彪魁梧似之,须亦过腹。就饮酒肆,相者曰:“今平也,二人何乃有封侯相?”亨嗣世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善骑射,能用大刀,每战辄摧破。 ——《明史》

明英宗朱祁镇统治时期,石亨逐渐脱颖而出,他在和瓦剌的作战中多次击败对手,斩获颇多,逐渐升为大同参将都指挥同知。

但是此时大同的镇守太监名叫郭敬,郭敬18岁就跟着永乐大帝朱棣,是四朝元老。但是郭敬却暗中交好瓦剌,把大明朝的火器、盔甲、兵器全都走私给瓦剌。

于是石亨就参了郭敬一本,两人关系交恶。

石亨在大同提前发现也先有准备大规模进军的线索,但是报上去之后都没有收到回音,等到也先真的发兵后,大明才着急派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将领各率兵一万赴阳和(今山西阳高西北)防御。

在四人中,石亨虽然爵位最低,但是其他三人都没有石亨有实际作战经验,石亨虽然官职不高,但享受的是大帅的待遇。明史记载:“亨虽偏将,中朝倚之如大帅,故亨亦尽力。”

但是,也先早就通过郭敬等人,把明军的战力、部署弄清楚了,再加上战时郭敬还和石亨等不和,故意使坏,这一战直接让明军全军覆没,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单骑奔还逃回大同城。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英宗决定率军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亏输,明军精锐全军覆没,自己还被也先俘虏,成了千古笑话。

也先大军乘胜追击,包围了北京城,这个时候还是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一力主张保卫北京。

于谦先把被下狱的石亨放了出来,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然后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郕王为皇帝,稳定了人心。

在面对也先大军围困北京,于谦没有躲在城内固守,反而命几位将领分守九门,自己和石亨亲自防守直对也先主力的德胜门。

于谦看敌人目中无人,就命令石亨故意诈败设伏,也先一看明军这么容易就败了,就派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率一万骑兵追击,结果被明军埋伏的火炮打死。

在于谦的带领下,明朝获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石亨被于谦任命为提督,充总兵,石亨还被封为武清侯。

但是石亨认为自己其实功劳不足封侯,全靠于谦提拔,于是就给朝廷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是个优秀人才。

没想到于谦性格很直,看到他的奏章后直接批评道:“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

石亨直接被骂懵了,于是心中对于谦从感激就变成怨恨。

于是在景泰八年正月,石亨在觐见景泰帝时发现皇帝病重,于是联络文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发起夺门之变。

把被囚禁的太上皇明英宗重新抬上皇位,而且一上台就以“意欲”的罪名杀了于谦。

明英宗重新上台后,认为石亨是复辟首功,直接给石亨升职加爵到忠国公!

而且明英宗对于石亨是眷顾特异,言无不从。

有了皇帝言无不从的这层关系,石亨直接膨胀起来,把自己的亲戚子弟、部下朋友全部升官加爵,石亨还掌握数万人的军权。

根据《明史》记载:“其弟侄家人冒功锦衣者五十余人,部曲亲故窜名“夺门”籍得官者四千余人。”

而且石亨还收受贿赂,谁给得多就给谁高官,谁敢批评自己就构陷流放!一时间朝堂上全是石党。

石亨为了表达自己的特权,每天都要去见明英宗,哪怕皇帝不召也要去,所言之事、稍有不从,便骤然变色。

石亨的侄子石彪也是一员猛将,夺门之变后就升任都督同知,并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到大同防守,屡次击败蒙古人,被封定远侯。石彪长得像石亨,骄横做法也和石亨一般。

在天顺三年,石彪请让千户杨斌等奏保,让石彪镇守大同。

明英宗此时已经对石亨的权势有所不满,看到石亨侄子要镇守大同,那么你们叔侄联合起来的话京师就不保了。

于是就派锦衣卫拿下杨斌,拷问后杨斌说石彪要谋反,于是明英宗拿下石彪,查出石彪私有绣蟒龙衣、拥有违反礼法的寝床等违反国法之事,坐实谋反之罪。

随后石亨也被下狱,判处谋反罪准备处斩,并没收其家资。

但是一个月后,石亨就奇怪地病死狱中,石彪倒是被处斩。

有人分析石亨石彪的确要谋反,该杀。但也有人说这叔侄没有谋反的意思,只不过军权太盛让皇帝起了疑心。

万历年间何乔远就认为:石亨威名震主,不知抑损,以及于难。彪诛,一时称快,久之,谓朝廷失骁将焉。

而且奇怪的是历代谋反者都会被诛杀全家,石亨石彪谋反,只死了石亨石彪几人,甚至石亨、石彪的亲儿子都只是被废为庶人,都活得好好的。

纪晓岚在编辑《四库全书》时也说,石亨叔侄不是谋反,只不过是太跋扈了……

后人评价石亨、石彪说道:石亨、石彪骁勇善战,有陇西李氏之风。使之卧虎北陲,自当匹马不南矣。

你怎么看石亨、石彪叔侄的故事呢?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第六十一》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六》

《明代大将石亨谋反案真相初探》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要入川和马超比武?刘备不理解,诸葛亮却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怎样劝关羽不与马超比武,赵云关羽马超,关羽终生没有入川吗

    诸葛亮给关羽写了一封回信,让关平星夜送回荆州。关平回到荆州后,关羽询问其到底有没和刘备、诸葛亮说过比武的事情。关平于是将诸葛亮的回信交给关羽。关羽打开书信,原文如下: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

  • 刘备落魄时投奔曹操,曹操为何不杀了他,从而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198年,刘备和吕布争夺徐州,结果刘备吃到了败仗,不仅家眷被俘获,甚至自己也差点丢掉性命。逃过一劫后,刘备被迫投靠到曹操麾下。公元199年,刘备联合曹操进攻徐州,成功消灭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许都,被册封为左将军。由此,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在曹操的完全掌控之下了

  • 《三国志》为何说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志评价诸葛亮,诸葛亮在三国志里的地位,三国志诸葛亮8个最强阵容

    关于陈寿爸爸的名字,魏征集合了二十几个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修撰《晋书》都搞不清。笔者学识浅薄,也不敢说他是陈式。古代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父母给的头发,是不孝的行为,所以古人原则上不理发。古代的男人不理发,头发太长怎么办呢?古代的贵族男子,头发长了用冠藉发,平民则用纶巾藉发。由于古人认为理

  • 襄樊之战,关羽在什么时候撤兵,可以做到自保,不会丢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为什么不趁汉中之战攻襄樊,历史上关羽攻打襄樊为什么会失败,关羽襄樊之战厉害吗

    整个战役,历时四个多月,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以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孙权夺取荆州,曹操什么也没捞着,损兵折将告终。这里面,众所周知,曹操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和蒋济,献计曹操,让曹操勾结孙权,偷袭荆州,曹操采用了,孙权派吕蒙偷袭,白衣渡江,致使关羽腹背

  • 司马懿后代被斩草除根,皇帝通缉诛杀司马氏,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是怎么被诛杀的,司马懿家族最后被谁灭掉,东晋灭亡后谁诛杀司马氏

    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就想谋朝篡位了,只是碍于面子,他想留个好名声,于是把篡权的事情留给了儿子曹丕。曹魏建立后,曹丕和后来的继任皇帝,都很信任司马懿,朝中大权,紧紧攥在了司马家的手中。时机成熟后,司马家后人效仿曹家人的做法,拿了曹魏江山,成立晋朝。知道江山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司马炎上位后,便想做

  • 诸葛亮为何不能北伐成功?只因他忽略了以下几点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还是北伐,诸葛亮北伐进军路线,诸葛亮北伐一共几年

    不过诸葛亮一生之中的几次北伐,最后都没能成功,反而将自己的性命也搭在了北伐的途中,就在这以后,姜维也曾几次北伐,但是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就在诸葛亮主张北伐期间,其实还是有着机会能够胜过曹操的,但却出现了两次重大的事物,其中一次是被马谡给破坏了,而另一次则是因为刘禅听从了小人的话语,最终让即将胜利

  • 袁绍那么强大,为何官渡之战后就消亡了?你看看曹操干了啥缺德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渡之战后曹操和袁绍的实力对比,曹操袁绍战官渡概述,袁绍打官渡完整视频

    很多人对于袁绍是非常看好的,毕竟他所出生的也算名门望族,更是在之后匡扶汉室天下。但是他在与曹操的一次争斗中落了下风,之后更是一蹶不起,最后袁绍势力慢慢在三国时期没落。往往提到袁绍和曹操的争斗,我们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期间,曹操以少胜多侥幸获胜,成就了一番美名。而在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却

  • 扛鼎大汉江山的卫青大将军 ——《汉武大帝》电视剧中的卫青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后人对卫青的评价,汉武大帝片段卫青,历史上卫青的相貌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唯独汉朝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时至今日的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服,都与汉朝有关。汉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更重要的是军事实力,汉朝军队把彪悍的匈奴打得败北远遁,使让不怀友善的各国望而生畏。而卫青正是汉朝军队中灵魂级人物,他不仅扛鼎大汉江山,而是

  •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杀了几个弟媳,李世民骂弟媳完整版,李世民强抢弟媳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李世民当初发动了玄武门这场政变之后,杀掉了弟弟李元吉还有弟弟的5个儿子,作为李元吉的大正妻杨氏,她当时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说,她的心情肯定是很悲痛的。但是实际上也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其实她的心中并不悲痛。为何这么说呢

  • 吕后用竹片刺死韩信,不是替刘邦除害,几百年后李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吕后简介,韩信被吕后用计谋杀死,刘邦死前吕后问谁做丞相

    这首诗可以说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韩信这一生跌宕起伏,有过骄傲,有过失落,被重用过,被遗弃过,最终受冤而死。韩信早期只是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没有谋生之道,常常靠别人度日,很多人都讨厌他。抛开其他原因,更重要的是韩信又穷又骄傲。《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