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战国时期,魏国苪城的一户穷苦人家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范雎,字叔。
范雎早年因家境贫寒,乃无名小卒,连出生日期都没有记载。但范雎自小聪明伶俐,能言善辩,长大后曾在魏国大夫须贾府做门客,因被怀疑卖国,险些丧失性命。 当时魏昭王想和齐国结成联盟,故派须贾做使臣前去齐国,须贾接到旨令后立即带上范雎,两人向齐国出发。 须贾到齐国后连续呆了几个月,对与魏齐联盟之事毫无进展,反倒是齐襄王听闻了范雎的口才,对他比较感兴趣,于是派人给范雎送去美酒佳肴和黄金,以示欣赏之意。 范雎清楚自己只是须贾的随员,哪里敢接受,但须贾知道这件事之后却心生嫉妒,且以小人之心揣测,污蔑范雎勾结齐国想卖掉魏国,才能得此待遇。 须贾让范雎把美酒佳肴收下,把黄金退还齐国,然后带范雎回魏国,再向宰相魏齐告发范雎,说他通齐卖魏。
魏齐听了须贾的话也不调查清楚,当即勃然大怒,命人抓住范雎,拿荆条、板子对范雎猛地一顿毒打。
范雎被打得皮肉绽开,牙齿被打掉了,肋骨也被打断了,几次被打晕了过去,直到奄奄一息只能装死。魏齐以为范雎真的死了,就让人把他丢进了厕所。 魏齐把范雎扔进厕所之后还不解恨,又叫几个宴饮喝醉了的宾客在他身上撒尿,以此震慑自己的其他手下。 天黑了,范雎看四下无人,才悄悄地对看守的人说:“今日如肯帮我一把,他日定有重谢!” 看守的人听后去向魏齐请示如何处置,魏齐此时已醉得不省人事,且认为范雎已死,留着也晦气,就让看守的人赶紧把他处理掉。
[var1]
范雎被当做死尸扔掉之后,逃过了一劫,等魏齐酒醉醒来知道范雎竟没死,心里后悔不已,于是又派人去到处抓捕范雎。 范雎有一位挚友,名叫郑平安,他一直很欣赏范雎的才华,在听到了范雎的事后决定帮助他一把,便让范雎化名为张禄,助他脱离了险境。 后来,郑平安又听说秦昭王在招揽贤才,就把自己变成一名士兵,寻找机会去接近王稽,好向王稽推荐范雎。 郑平安成功接近王稽后,向王稽说明了范雎的处境与才能,王稽自己也在和范雎的交谈中认可了范雎之才,决定把范雎带回秦国效力。
[var1]
回秦途中,范雎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进入秦国湖邑之时,还看见有一队车马自西边朝他们奔赶而来。 范雎内心不安,立马向王稽问清楚情况,王稽回答范雎,赶来的车马是秦国的国相穰侯,他正准备去东边视察县邑。 范雎曾听说过穰侯此人,据说穰侯正在独揽秦国的大权,他不喜欢秦昭王招贤纳士,怕那些贤士抢了自己的利益,如此小器之人,若见了自己,自己定要被他狠狠羞辱一番。 范雎于是请求王稽让他躲在了马车里,待穰侯率车马赶来,果真向王稽问起此番有没有带说客回来,听到王稽的否认之后,穰侯率车马离去。 范雎见状又对王稽说:“方才穰侯忘了搜查,以他性格,定还会再返回搜查。” 范雎又一语言中,穰侯果又去而复返,确认马车之内没有说客才放心告辞,范雎凭借智慧躲过了一劫。
[var1]
王稽千辛万苦地范雎带到了秦国之后,向秦昭王推荐了范雎,他表明魏国的张禄先生乃天下能辨之士,今秦国险境重重,如能重用此人,定能为秦国做出些许贡献,故将他请来。 秦昭王不相信王稽的话,也不相信范雎的能力,因此故意冷落范雎,还给他吃粗劣的饭吃,一晃就是一年多。 当时宣太后芈月位高权重,纵容自己的弟弟魏冉和华阳君私揽财富,其财富甚至超过国家所有,秦昭王心中也有不满。 范雎在受冷落期间也深知此事,待时机成熟,上书向秦昭王巧言进谏,秦昭王读完书信终于心中大喜,让王稽去把范雎请上秦国的朝堂。 范雎一路走来几经周折,险些丧命,幸好他机智过人,方能在危难时刻化险为夷,成为秦国的一代名相。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