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对商鞅有一定崇拜心理但也从个人性格上对其有一定批评

司马迁对商鞅有一定崇拜心理但也从个人性格上对其有一定批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4/1/25 9:55:56

这些评价集中在《商君列传》最后,如果概括起来,就八个字——刻薄少恩,反噬自身。

太史公举了大致如下论据——,“挟持浮说”,大概是讲商鞅的法家理论不属于“正统”儒学一类;“因由嬖臣”,通过秦孝公宠幸的“太监”上位;刻薄少恩,包括“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等等。

他说,这才让商鞅在秦国落下了谋反的“恶名”。这是指商鞅黾池被杀和尸首车裂。

“刻薄少恩,反噬自身”,或许算是很负面的评价了。但与“千古罪人”相比,大概差着十万八千里了——不仅“负面程度”悬殊,关键是“负面性质”截然不同。

司马迁是从“个人性格”角度评价商鞅的。或者说,太史公认为,源于“个人性格”才酿成了商鞅“卒受恶名于秦”的悲剧。

不妨认为,司马迁内心,实际上对商君满怀崇敬,对其功绩也津津乐道。然而,一生强秦,却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以致他喟然而叹——“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都是天生性格惹的祸呀!

[var1]

司马迁

说司马迁对商鞅满怀崇敬之情,这看看《商君列传》在《史记》诸列传中排于第八就知道了。排在前面的七篇,除《司马穰苴列传》外,另六篇非讲一人,《商君列传》是单独成传的第二篇。

再看看《商君列传》篇幅,竟大大长于总共六十九篇列传中大多数,也就可以知道了。

篇幅长,因为史迁详细讲述了商鞅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艰难险阻和一往无前,其中包括了“刑公子虔”;还讲了他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包括智擒魏公子卬。

太史公说:“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这是不是司马迁由衷的赞叹呢。

韩愈诗云:“孔子西行不到秦”。为何,大概觉得那里穷乡僻壤没文化。

秦国原来连诸侯国都算不上。先公非子善养马,深得周孝王欢心,赏赐了土地和“秦嬴”的号。到儿子辈才被称为“秦伯”。

在很长时间里,秦国根本没资格和那些大诸侯国称兄道弟。

[var1]

秦孝公

翻回头看看《史记·秦本纪》所云:“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太史公这是引用了贾谊《过秦论》中的原话。他还引了下面的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云云。

“奋六世之余烈”,即从秦孝公开始,也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

孝公既没,惠王登位。虽然他杀了商鞅,还五马分尸,灭其全家,但没更改他制定的新法,后来的几位秦王都没更改,这才有了秦王政的荡平诸侯、统一天下的局面。

这里面,是否又包含有司马迁的一份崇敬呢?

别怪太史公对商鞅有负面评价。

第一,司马迁晚了商鞅二百多年,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汉代秦,不说秦朝包括秦朝变法的祖师爷商鞅不好,还能说汉朝没有合理性?这是时代使然。

[var1]

董仲舒

第二,董仲舒之后,儒学已被“翻新”,外儒内法,还掺杂有道家、阴阳家货色。司马迁就是董仲舒的学生,不受老师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有一套刻上了深深新儒学的道德观。

其实,这暴露出司马迁“历史观”上的大纰漏——评价历史人物,是不能以“个人性格”作为标准的。

《商君列传》里讲商鞅第一次变法,归纳起来,是六个方面——建立什伍连坐制度;鼓励告奸;推动民众分家从事生产;奖励军功,严惩私斗;重农抑商,导民于本业;爵位等第完全以军功为标准。

第二次变法,五个方面——将都城自雍迁至咸阳;进一步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确立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一个县;彻底废除井田制,统一国家赋税;统一度量衡。

两次变法,目的很明确——发展生产,鼓励军功,抑制贵族,垂直管理。

这对于秦国的迅速富强,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保证的,就是严刑苛法,贵庶同罪。

[var1]

商鞅

变法不久,太子触犯新法。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后来,公子虔还犯法,于是被施以劓刑。

司马迁很会写。

他先写道,“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后面他又写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伙人告商鞅谋反。于是就有了后面悲惨的结局。

没有商鞅最初的“刻薄少恩”,也不会有秦国的真正强大。

与其说商鞅的悲剧是由其“刻薄少恩”引来“反噬自身”,不如说是公子虔等“宗室贵戚”对他“挟嫌报复”,这应该更符合事情的本质。

好在,秦惠王并没有从变法道路上转身向后。

明代大学问家王夫之说到秦国,他讲:“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大意是说,秦国评定诸侯设立郡县,这是秦王统一天下的私心,而“天”,也就是时代,借着这个“私”,实现了进步这个“大公”,这是神仙都不可能预见的。秦,之所以万世被唾骂,是因为其“自私”。而骂秦“自私”者,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世代霸权的“私利”,这怎么能说是“大公”呢!

潜台词是,必须要从时代进步的角度评价历史。当然,无疑应该包括商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桓公家族出现很多丑事,甚至因此引发多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害死齐桓公的人下场,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做过哪些荒唐事

    先来说说齐桓公的祖父齐庄公,齐国大夫崔杼助齐庄公上位,崔杼老婆十分漂亮,叫东郭姜。东郭姜原来是齐国棠公的老婆,在棠公的葬礼上,崔杼看上了她并娶她为妻。不久,在一次宴会上,齐庄公就看上了东郭姜,之后让东郭姜的弟弟东郭偃协助与其姐姐私通。齐庄公经常到崔杼家里与东郭姜幽会,并把崔杼的帽子赐给其他人。崔杼忍

  •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奠定秦国统一前的版图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惠文和秦国关系,秦惠文王初期兵力,秦国惠文王简介

    虽然惠文王一上台就把商鞅处死,但是由商鞅变法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对内、对外,秦惠文王继续贯彻有利于封建国家发展的政策。在内政方面,惠文王仍然坚持“任人唯贤”的方针,这一点较孝公时代还要突出,它对于秦国的胜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惠文王将商鞅车裂以后,并没有任用公子虔等宗室贵族,在惠

  • 秦国最厉害的太监,让王太后身怀六甲,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太监排名,王太后简历,大秦帝国王太后

    秦国最厉害的太监,让王太后身怀六甲,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对此,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说起战国七雄的秦国,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秦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将,像白起、王翦、司马错等等,他们打得六国不敢和秦国争雄天下。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些名将们,而是一个太监,一个秦国最厉害的太监。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如果想知道

  • 蔺相如完璧归赵,真的值得夸奖吗?司马光表示:就没有这样办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简介,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做了哪些事,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后世评价

    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大破大立的年代,名臣可谓是灿若星辰。管仲、张仪、蔺相如等人皆是代表,蔺相如的故事更是入选了如今的语文教科书。而在节选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将相和》中,我们看到是身为名臣良将的蔺相如、廉颇在原本有着不睦的过节之下,在面对国家利益之时,蔺相如靠着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最终

  • 蔺相如“完璧归赵”不假,但又有几人了解,秦国对赵国进行的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蔺相如怎么说服赵国去秦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对赵国的好处,赵国为何有了蔺相如还被秦国灭亡

    [var1] 蔺相如,今保定曲阳县相如村人,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第一时间就表示愿以15座城池作为交换。不过,赵王心里很忐忑,秦王势力庞大,实力雄厚,若不答应他的请求,也许会招致灾祸,若是按约定给了他和氏璧,也极有可能有去无回。一时之间,赵王、廉颇、臣子面面相觑

  • 蒙阴岱崮小山村里还有这秘密,秦王李世民唐王崖、娘娘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这地方,就是小崮(典型的岱崮地貌)的后山谷。这里的地形,是三面高,中间矮,向下是一道河谷,那形状真像把笊篱,就叫笊篱坪(今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下面这道河,是道清水河,河底是光滑的青石板,存不住一点泥沙,河水清的照人影儿。河边上,有位村姑在洗衣裳,芳龄十七八岁,长的身段像杨柳,容貌似

  • 战国五大乱臣:除了郭开,另外四位也极具破坏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历史三大乱臣,战国与郭开齐名五大名将,战国第一奸臣郭开最后结局

    [var1]一、郭开(赵国)郭开是赵国的奸臣,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郭开陷害廉颇这位名将,导致其没能继续获得赵国的任用,并最终客死异乡。在赵悼襄王去世后,赵王迁即位。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命令王翦等人率军攻打赵国,赵王迁则派遣李牧前去抵挡。结果,郭开被秦国收买,又陷害了李牧这位名将。等到

  • 草根的逆袭:对秦国崛起更重要的,可能不是商鞅,而是马和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陕西省的地图若仔细看,很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就像只要一说到秦国,大家就会联想到陕西的咸阳、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但是其实秦国最早的发迹地并不是陕西,而是甘肃。这一切还要从一个叫作岷山的山脉说起。 在甘肃省的天水与陇南之间有一座巨大的山脉,名叫岷山,它的北面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西汉水从这

  • 荆轲给秦王献地图时,几乎已经面对面,为何却没偷袭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荆轲刺秦王40集电视剧,荆轲个人资料简介,荆轲刺秦王

    [var1] 我们知道荆轲在刺杀秦王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当时荆轲带着自己的剧毒匕首,辗转多次才见到秦王,表面上是给秦王献上地图,但是实际上就是想要秦王的性命。可是荆轲没有想到的是,秦王不但除了有非常高的警惕性,而且武功还非常的高强。荆轲和秦王打斗多时,但是仍然没有办法伤害到秦王半分半厘,反而在后来被

  • 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就一点儿都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轲刺秦王樊于期自刎片段,樊于期简介,荆轲刺秦王的真实事件

    [var1] (樊於期剧照) 公元前227年,秦国挟灭赵之威,陈兵燕国南界,准备顺势一举荡平燕国。燕国举国惊恐,太子丹亦恐惧不已,他托人找来刺客荆轲,要他刺杀秦王政。 荆轲说,没有足够分量信物的话,是不可能得到秦王接见的,那样就无法靠近秦王,实行刺杀了。于是,荆轲提议,用秦王憎恨的樊於期的人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