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9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虽未证明夏朝存在,但五千年文明实锤了

2019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虽未证明夏朝存在,但五千年文明实锤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1/24 6:05:01

但是在国际史学界中,很长一段时间都并不承认我们中华明上下五千年这个事实,因为“夏朝”这个朝代太过久远了,只在一些史书中有记载,能够确实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实在太少太少了。

而且西方世界的国家在历史记载这一方面,也是有着一些问题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怎么可能有着五千年清晰记载的历史呢?这简直不可思议。

所以,之前西方世界对我们历史的认可只有三千年,如果不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朝青铜器的出土,明确证实了商朝的存在,很有可能他们连商朝都要“吃下去”。

但是随着我国一处文化遗址的申遗成功,我国历史的长度再也没人怀疑了,甚至比五千年还要长。

良渚现世

1936年,浙江西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施昕更在自己的家乡良渚发现了一处文化古迹的存在,并且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良渚》,详细地介绍了良渚遗迹的情况,但是由于很快就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这处遗迹的后续发掘工作也就停滞了下来。

施昕更也加入了瑞安抗日自卫队,不久之后就由于过度工作,积劳成疾去世了,但是良渚的相关情况却被他保留了下来。

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正式敲定了良渚遗址为“良渚文化”,随着时间的推进,良渚文化的发掘也越来越深,很多的古墓葬、古遗迹都在这里被发现了,人们意识到,良渚文化的下面绝对是别有洞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划定了良渚文化三十五平方公里的范围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并且将良渚文化申请为《世界遗产》也是提上了议程。

2007年,整个良渚古城开始被人们所发现,经过整理,人们竟然发掘出来了将近八平方公里的古城城郭,为了揭开良渚的面纱,人们决定将这里彻底发掘出来。

但是谁知在外迁的当地农民,修建安置房时,一个工人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一块与众不同的地面。

这处地面呈长条形,颜色显得比较浅,而且边缘处很工整,有着人为工事的痕迹,还埋藏着不少的陶器碎片。

经过专家鉴定,这里应该就是良渚时期的古河道,而且根据周围痕迹来看,这是人为修建的护城河。

这究竟是什么年代的遗迹,人们竟然已经开始修建护城河了?

带着这些疑问,人们开始加快了发掘的进程,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整个良渚古城终于重见天日。

争论不断

这处古城大体上是一个不规则长方形的样子,东西长约三里,南北长约四里,整个面积有将近三平方公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良渚古城的城墙。

这些城墙,都是用坚固的石块打好了至少有40多米宽的地基,筑城墙的土里面没有丝毫杂质。

很显然都是筛选过的,高度都在4米以上,而且在城墙上,人们还发现了6座用来排水的水门。

也就是说,在当时人们就已经研发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后来专家们将探索的范围扩大,在城外竟然发现了一套水利设施系统,其中就包括了一套水坝系统。

经过鉴定,这处水坝系统存在的时间最少也有4700年了。

在整个良渚古城中,人们出土了玉器、陶器、骨器、竹器等不同材质的文物一万多件,其中景象令人们叹为观止。

在良渚古城出土之后,很多的人们,包括一些历史学家们,都在研究这处文化遗迹究竟是不是5000年以前留下来的,会不会这里只是一处发源地,并不是真正文明存在的地方。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就是良渚古城的城墙修的太宽了,地基就有40多米,城墙还有一定的缓坡,根本就挡不住外来侵略者的进攻。

如果一个城墙连最基本的“防御”功能就没有,那这怎么能算做一堵墙呢?会不会是这根本就不是城墙,只不过的历朝历代的河堤水坝都修在这里,日积月累地堆在一起,正好看着像个墙呢?

也就是说,良渚这里不应该称为“文明”,只能被称为“文化”,因为如果证明这里仅仅只是“良渚文化”的话,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依旧不能被认定为“上下五千年”。

那么文明文化有什么区别呢?

文化的范围比较大,只是人们简单地和自然界发生联系的一种情况,像是野兽一家子,在山上刨了个洞穴居住,或者猩猩用石头砸开坚果的壳,这种简单的本能,却和自然界发生了联系,这都可以被称为文化。

但是文明不同,文明需要有社会性,需要有理性,去符合人的发展,而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文明的产生都是有文字的。

经过人们的研究,发现良渚这里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文明,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国家。

“良渚古国”

首先,良渚古城内是有明显的分区的。

根据在良渚古城的发掘来看,外围发现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竹器、骨器等用品,而在古城的中间位置,莫角山土台上面,发现的却都是玉器,陶器甚至漆器等物品。

很显然,这两块地方住的人是不一样的,在当时,比较贫穷的人,住在了城市的外围,而比较富有的人,则住在了城市的中心。

这显然是已经有了贫富差距,并且根据良渚墓葬的发掘,有的人墓葬里的陪葬品也只是简单的石斧、石铲等工具,而有的人的陪葬品,却是玉斧、玉杖,要么代表了军事权,要么代表了神权。

很显然,人们不仅已经有了贫富差距,甚至已经产生了分工,产生了阶级,而一些出土物品上面,刻画的花纹也大多是一种兽面神人纹。

并且经过研究,这种“兽面神人”在这里有着很高的地位,很有可能就是人们共同的宗教信仰。

在这些玉器上面,也有人为刻画的一些符号,这应该就是那时候人们所使用的文字。

那么这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究竟是不是一个国家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这个国家会神秘地消失了呢?

经过人们对一些古代史书查看,终于发现这个国家很有可能并不是没有被人们所记载过。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隐士,他平时的帽子上,总会插上一些羽来装饰自己,人们见他总是这副样子,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鹖冠子”。

他所写出来的一些著作,被人们整理起来成了一本书,命名为《鹖冠子》。

这本《鹖冠子》中记载过一个“成鸠氏之国”,这个国家位于楚国的领土上,成鸠氏的国又名为天皇氏,他手持王钺,率领成鸠氏的士兵们四处征伐,兵锋威不可当,堪称天下无敌。

恰好,良渚正好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杭区的瓶窑镇,这里在战国晚期时,正是楚国的领土,成鸠氏的国王,那位手握王钺的人,也被人们所发现了。

“王钺”,其实也就是一把大斧子,在良渚古城内的反山上,人们发现了一处古墓,这处古墓的规格明显要高出其他墓葬,所用的装饰都是非精美的玉质花纹,

而在棺椁里面墓主人,身边的确放着一把玉制大斧,造型和雕刻,都堪称巧夺天工。

并且根据一些考古学家的研究,良渚古城的确进行过对外军事战争,最远的地方很有可能已经打到了黄河下游,人们以良渚这里出土的文物特征为标杆,外征集全国各地所出土的文物。

两处文物差不多的地方,竟然非常广泛,向东到了上海,向西到了江西,向北到了山西,向南到了福建,这些地方都有类似良渚文物的出土。

如果这些地方都是良渚所征战过的地方的话,那么良渚古国在当时绝不仅仅只有这三平方公里,很有可能半个中国都已经被他们纳入了版图之中。

这也恰好和《鹖冠子》中记载的“成鸠氏之国”兵强马壮,世不可夺”对应了起来,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良渚古城的城墙修了缓坡,没有防御外敌的效果。

当时这么强大的良渚古国,横扫半个中国,谁打得过?他的首都,还需要防备谁?

或者说,如果这么强大的良渚都被人打到首都了,那首都城墙修的再笔直坚固,又有什么用呢?

这处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对应的便是《鹖冠子》中的“成鸠氏之国”,国王名为“天皇氏”,虽然上古历史很多记载都已经失传了,但是这些物质痕迹却都留了下来,我们根据很多线索,都是可以做出推断研究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良渚不是人类文明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在2019年的7月6日,阿塞拜疆举行了世界遗产大会。

在这场大会上,良渚古城正式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彻底封住了那些认为我国历史没有五千年之人的嘴。

良渚古城的申遗成功,反而还说明了我国的历史不仅有五千年,甚至比五千年还要长,六千年都不是不可能。

这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加强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中效果不言而喻。

其实,我们国家的历史有多久,我们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数,我们国家历史的长度,根本就不需要外人来承认,他们承认与否,根本改变不了事实。

但我们中华民族这五千年走过的道路,都是自强不息的道路,都是堂堂正正的道路,都是昂首挺胸的道路。

所以我们这种民族基因中所记载的骄傲,让我们依旧选择拿出证据证明自己。

面对西方国家的质疑,我们选择了一个最艰难,同时也是最光明正大的方式,那就是“在你的规则里打败你”。

不仅仅是在历史研究上,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我们都在证明着这一点,相信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无比灿烂,我们的未来更是前程似锦,一片光明。

更多文章

  • 孔子的后代“衍圣公”为何不受朱元璋待见?朱元璋为什么打压孟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后代还有衍圣公吗,孔子后代从什么时候被封为衍圣公,为什么孔子第78代不叫衍圣公

    [var1]当然了,对于官吏们而言,给老朱办事,当真是印了那句“伴君如伴虎”的俗语。因为朱元璋时期,他大力整治贪腐现象,甚至一人贪之,无辜之人都很有可能受到牵连。举个例子,倘若朝廷中有一名大官因贪腐被斩首,恐怕从中央到地方,会有近万人受诛。[var1]在明初,朱元璋除了对官僚集团贪腐问题大力严整之外

  • 司马迁对商鞅有一定崇拜心理但也从个人性格上对其有一定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评价集中在《商君列传》最后,如果概括起来,就八个字——刻薄少恩,反噬自身。太史公举了大致如下论据——,“挟持浮说”,大概是讲商鞅的法家理论不属于“正统”儒学一类;“因由嬖臣”,通过秦孝公宠幸的“太监”上位;刻薄少恩,包括“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等等。他说,这才让商鞅在秦国落下了

  • 齐桓公家族出现很多丑事,甚至因此引发多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害死齐桓公的人下场,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做过哪些荒唐事

    先来说说齐桓公的祖父齐庄公,齐国大夫崔杼助齐庄公上位,崔杼老婆十分漂亮,叫东郭姜。东郭姜原来是齐国棠公的老婆,在棠公的葬礼上,崔杼看上了她并娶她为妻。不久,在一次宴会上,齐庄公就看上了东郭姜,之后让东郭姜的弟弟东郭偃协助与其姐姐私通。齐庄公经常到崔杼家里与东郭姜幽会,并把崔杼的帽子赐给其他人。崔杼忍

  •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奠定秦国统一前的版图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惠文和秦国关系,秦惠文王初期兵力,秦国惠文王简介

    虽然惠文王一上台就把商鞅处死,但是由商鞅变法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对内、对外,秦惠文王继续贯彻有利于封建国家发展的政策。在内政方面,惠文王仍然坚持“任人唯贤”的方针,这一点较孝公时代还要突出,它对于秦国的胜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惠文王将商鞅车裂以后,并没有任用公子虔等宗室贵族,在惠

  • 秦国最厉害的太监,让王太后身怀六甲,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太监排名,王太后简历,大秦帝国王太后

    秦国最厉害的太监,让王太后身怀六甲,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对此,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说起战国七雄的秦国,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秦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将,像白起、王翦、司马错等等,他们打得六国不敢和秦国争雄天下。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些名将们,而是一个太监,一个秦国最厉害的太监。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如果想知道

  • 蔺相如完璧归赵,真的值得夸奖吗?司马光表示:就没有这样办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简介,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做了哪些事,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后世评价

    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大破大立的年代,名臣可谓是灿若星辰。管仲、张仪、蔺相如等人皆是代表,蔺相如的故事更是入选了如今的语文教科书。而在节选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将相和》中,我们看到是身为名臣良将的蔺相如、廉颇在原本有着不睦的过节之下,在面对国家利益之时,蔺相如靠着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最终

  • 蔺相如“完璧归赵”不假,但又有几人了解,秦国对赵国进行的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蔺相如怎么说服赵国去秦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对赵国的好处,赵国为何有了蔺相如还被秦国灭亡

    [var1] 蔺相如,今保定曲阳县相如村人,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第一时间就表示愿以15座城池作为交换。不过,赵王心里很忐忑,秦王势力庞大,实力雄厚,若不答应他的请求,也许会招致灾祸,若是按约定给了他和氏璧,也极有可能有去无回。一时之间,赵王、廉颇、臣子面面相觑

  • 蒙阴岱崮小山村里还有这秘密,秦王李世民唐王崖、娘娘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这地方,就是小崮(典型的岱崮地貌)的后山谷。这里的地形,是三面高,中间矮,向下是一道河谷,那形状真像把笊篱,就叫笊篱坪(今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下面这道河,是道清水河,河底是光滑的青石板,存不住一点泥沙,河水清的照人影儿。河边上,有位村姑在洗衣裳,芳龄十七八岁,长的身段像杨柳,容貌似

  • 战国五大乱臣:除了郭开,另外四位也极具破坏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历史三大乱臣,战国与郭开齐名五大名将,战国第一奸臣郭开最后结局

    [var1]一、郭开(赵国)郭开是赵国的奸臣,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郭开陷害廉颇这位名将,导致其没能继续获得赵国的任用,并最终客死异乡。在赵悼襄王去世后,赵王迁即位。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命令王翦等人率军攻打赵国,赵王迁则派遣李牧前去抵挡。结果,郭开被秦国收买,又陷害了李牧这位名将。等到

  • 草根的逆袭:对秦国崛起更重要的,可能不是商鞅,而是马和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陕西省的地图若仔细看,很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就像只要一说到秦国,大家就会联想到陕西的咸阳、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但是其实秦国最早的发迹地并不是陕西,而是甘肃。这一切还要从一个叫作岷山的山脉说起。 在甘肃省的天水与陇南之间有一座巨大的山脉,名叫岷山,它的北面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西汉水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