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对?连诸葛亮的儿子都不支持

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对?连诸葛亮的儿子都不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4/1/14 20:31:06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姜维的整体能力,尤其是治国上的能力比不上全面的诸葛亮,另一方面,则是姜维北伐中原期间,遭到了比较激烈的反对。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期间,反对的声音不是太大。但是,等到姜维北伐中原时,反对的文臣武将却相对较多,甚至连诸葛亮的儿子都不支持姜维北伐中原。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蜀汉大臣反对呢?

一、黄皓

作为后主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不仅反对姜维北伐,还试图扶持他人取代姜维。比如景耀五年(262年),姜维见黄皓祸乱蜀汉朝政,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并且,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前夕,姜维获得了司马昭调集兵马的消息,所以上奏后主刘禅,做好汉中一带的防御。可是,因为宦官黄皓的谗言,后主刘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让后来的曹魏大军成功突破了汉中防线。

二、谯周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为益州本地人士。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谯周因为看到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百姓因此凋瘁,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以后,谯周书写《仇国论》。其中,就尚书令陈祗来说,属于朝廷中支持姜维北伐的大臣。不过,公元258年,尚书令陈祗去世。在他去世后,姜维在蜀汉朝廷就没有多少支持自己北伐的大臣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谯周这位老臣,同样是反对姜维北伐中原的。并且,等到公元263年,邓艾兵临成都时,也是谯周力劝后主刘禅放弃抵抗,促使蜀汉正式走向灭亡。

三、诸葛瞻董厥

如果说黄皓、谯周反对姜维北伐,还可以让人理解,那么,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不支持姜维北伐,甚至主张夺取姜维的兵权,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后主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在此基础上,诸葛瞻、董厥还请求后主刘禅夺取姜维的兵权。当然,后主刘禅并没有听从这一建议。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一定程度上,在蜀汉灭亡的前几年,诸葛瞻、董厥负责处理蜀汉朝廷的事务,可以说是在行使丞相的职责。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作为大将军,虽然可以执掌蜀汉兵权,但是,遭到诸葛瞻、董厥等朝廷重臣的反对,无疑会让他举步维艰。因为北伐中原,不仅需要前线勇猛的将士,也离不开后方的粮草支持。当得不到诸葛瞻、董厥等朝廷的支持后,姜维北伐可以调动的资源,自然远远比不上诸葛亮时期了。

四、张翼

相对于诸葛瞻、董厥,张翼作为姜维麾下的武将,同样反对北伐曹魏。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张翼同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都,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一次出兵伐魏。对此,张翼作为姜维麾下的武将,认为蜀汉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张翼在北伐中原上和姜维秉承着严重对立的立场,不然也不会公然反对姜维北伐曹魏了。

五、廖化

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自此之后,廖化这位老将先跟随诸葛亮北伐,后跟随姜维北伐,蜀汉灭亡后,廖化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

《汉晋春秋》中记载: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廖化对姜维评价的核心是“兵不戢,必自焚”这六个字,即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的意思,认为姜维智谋并未超过敌人,蜀国力量比敌人要弱,可是姜维却频繁对曹魏用兵,这样的话怎么可能生存下去呢?由此,对于姜维北伐中原,廖化这位老将也是反对的态度。当然,相对于张翼,廖化没有当着朝廷大臣的面和姜维争论,只是在私下里进行评论的。不过,通过廖化、张翼等人的态度,无疑说明在蜀汉将士中,也存在反对姜维北伐的势力。综上,相对于诸葛亮北伐,姜维可谓阻力重重,不管是文臣之中,还是武将之中,或者是后主刘禅身边,都有人反对姜维北伐中原。

更多文章

  • 项羽自白你以为我真的打不过刘邦?只是我不想继续争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项羽简介,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

    今天,我很有必要要为自己辩驳一下!一,垓下之战我必输吗?在公元203年的那场战争,其实胜利的一方,是我!对于大家的笑声,我也是能够理解,毕竟最后我自杀于江边,但这当中有很多你们是不了解情况的!今天我就跟你们讲一讲!首先,在战斗的过程中,我先是把刘邦的荥阳给围困了!刘邦的部将纪信假冒刘邦来投降,给他争

  • 同样是五虎上将,关羽不服马超也瞧不上黄忠,为何唯独认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忠赵云马超关羽谁的武功最高,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关系,马超黄忠赵云哪个先来哪个后来

    第一,诚如关羽所说“子龙久随吾兄”:刘备麾下众多名将中,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估计就是赵云跟随刘备的时间最久了,赵云早在公孙瓒麾下就和刘备认识,赤壁之战期间就真正投效于刘备麾下,其余黄忠魏延是刘备在荆州时招揽的人才,马超是刘备攻取西川时才归顺的。赵云算得上是元从旧部资格都比他们老,而且那时的刘备实力并

  • 九锡如何成为了篡权的工具,诸葛亮险些因此被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和九锡,段九锡简历,民国九锡先生是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言皓九锡其实应该叫做九赐。九锡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给予大臣规格最高的一种赏赐,它主要包括车马、衣服、虎贲、乐器、纳陛、朱户、弓矢、铗钺、柜鬯九类物品,这九种物品的象征意义远高于实用意义。古代天子经常会用带有礼仪性的赏赐来表彰有功劳的臣子,而赏赐又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九”这个数字在中国

  • 司马懿想要夺权,为何夏侯玄听令了,而夏侯霸逃亡到了蜀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侯霸个人资料,夏侯霸墓,司马懿军权交付夏侯霸

    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开创了多条线路一起进攻曹魏,负责镇守西边这条线的就是夏侯霸,而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回去复命,把镇守在西边的夏侯霸召唤了回去,这时候把夏侯霸召唤回去对夏侯霸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明显就是想要算计夏侯霸。而跟夏侯霸一起镇守的另一位将军,夏侯玄选择了听从司马懿的命令,他回朝了,表面上司

  •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汉景帝妃子如厕时野猪闯入,汉景帝死前和太后对话

    三国乱世,我们并不陌生。而对于刘备则更是家喻户晓,刘备在乱世之中一直以汉室后裔自居,他也以终结乱世光复汉室为己任。那么刘备究竟是谁的后代呢,史料中记载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至于是否真实,这点我们无需考证,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找到了自己的祖先,并且以此来奠定自己的合法位置,但在乱世

  • 项羽自刎后,为何被乱刃分尸?只因刘邦一道命令,汉军都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晚年谈项羽不过乌江,老梁说项羽刘邦,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

    这件事说起来还得怪刘邦!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来刘邦深知项羽武艺高强,为了激励将士,彻底解决项羽,他特意颁布了极高的赏格,“赏千金、封万户侯”。所以项羽虽然在垓下突围而去,但却遭到了汉军疯狂的追击,“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一路上将项羽手下的兵将斩杀殆尽。来到乌江岸边后,项羽率领余下的将士

  • 颜良文丑与华雄相比怎么样?从关羽的身上可以对比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颜良文丑和华雄谁厉害,颜良文丑和华雄是关羽杀的吗,关羽真的杀死华雄颜良文丑了么

    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关于关羽和华雄之间的交锋,就可以对比出他们到底能力如何。在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关羽趁机为了凸显自己的实力,于是就在诸侯大战当中秀了一把。那个时候还是关羽第一次以武将的身份,与吕布手下的大将华雄展开了一番交锋。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当时关二爷面对华雄久经战一位老将来说也表现出

  • 夏侯惇被杀手绑架,三军无人敢动,唯一人深知曹操心意:全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s3夏侯惇曹操详细开荒,三国志曹操徐晃夏侯惇

    在战争中夏侯惇勇猛无敌,虽然经常吃败仗,但是其精神无人能及!相比于军事上的普普通通,在治国上夏侯惇确实有一些能力,为曹操分担了许多的忧愁。夏侯淳治理国家内政,礼贤下士,还替曹操“招聘”了很多的得力人才,让曹军的实力一直在三国中保持经久不衰的状态,要不然后面他儿子曹丕怎么能建立魏国呢!这些都是曹操和他

  • 刘邦为什么要睡自己女婿的老婆?赵王窝囊吗?为何说他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最窝囊的孙子是谁,刘邦为什么要嫁给赵王,刘邦女婿之妾

    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刘邦临幸赵王小妾始末。 刘邦在开国初年,分封了不少异姓诸侯王,张敖的父亲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打败项羽后不久,刘邦开始着手铲除异姓诸侯王,赵国在当时比较富庶,离关中腹地也比较近,从客观上对朝廷具有很大的威胁。不过,张耳去世得比较早,张耳去世后长子张敖

  • 刘备做梦都想不到,虽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却错失了另一位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三顾茅庐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结局令大多数读者都意想不到,大家原本以为,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能成功兴复汉室,结果真正笑到最后的却是奸邪狡诈的曹操。其实,如果仔细研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时期,曾经遇到了一位高人,这位高人的一番话,恰好对应着刘备的未来,如果当初刘备能邀请这位高人出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