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故事中,曹操和他的儿子们的趣事轶闻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什么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什么曹冲要不早死就没曹丕什么事;什么曹丕即位后逼死曹彰,逼曹植写下七步诗等等……
但是无论怎样,许多人在影响中都认为曹操在去世前,早早安排好了一切,确定了曹丕的继承人地位。所以在曹操死后,整个曹魏集团也是顺利的交接班,曹丕继承魏王后就紧锣密鼓的张罗逼汉献帝禅让,短短一年之后就取代了汉朝,建立了魏朝。
历史上这一过程真的是这样吗?《资治通鉴》中有一章中,短短几句话,却透露出一个残酷的宫斗真相。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一年如果按照我们熟悉的西历纪年法应该是公元220年,但是这一年在历史上却有三个年号,分别是“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
这一年一月曹操去世,曹丕继任魏王后在三月份改元“延康”,等到了十月份,汉献帝就禅让了,于是成了魏文帝的曹丕再次改元为“黄初”。今天的故事就是从曹操去世后开始。
一、曹操去世
在《资治通鉴》里关于曹操去世是这样写的: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资治通鉴-魏纪》
翻译过来就是说曹操正月里到洛阳,然后在庚子日去世了。
这句话貌似很正常,但是却很有问题。因为曹魏集团的政治核心是在河北邺城,根本不在屡经战火的洛阳。而且当时曹操是被水淹七军的关羽吓到,从关中赶到洛阳坐镇,指挥军队抵抗关羽解救曹仁,甚至一度曹操亲自领兵突进到摩陂(今郏县东南),临近指挥。
只不过关羽被吕蒙偷袭,孙权派人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意图引刘备去攻打曹操。可以说这个时候是三足鼎立后,三组势力间展开的一次大规模交锋。但是就在这一情况下,曹操突然在洛阳去世,自己指定的接班人曹丕远在河北邺城,外有孙刘强敌,内部因为世子问题还在分裂,可以说曹丕即位的变数依旧极大。
曹操麾下的谋士也是极为紧张,许多人直接建议“秘不发丧”,这时候谏议大夫贾逵站了出来,贾逵这个人在《唐会要》的被尊称为“魏晋八君子”之一,并且评价他“忠壮”,是一位大大的忠臣。
贾逵的谏议大夫一职也是曹操在一年前刚刚任命的,让贾逵“和夏侯尚共掌军计”,算是曹操任命的核心人物。贾逵直接说:这种事情是瞒得住的吗?然后命令发布曹操去世的消息,让各地官员都来洛阳祭拜。
这时候又有人担心事情有变,建议把各地的官员,全部换成曹操老家的亲信。(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人徐宣气的大骂道:如今天下一统,正是人心稳固之时,你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是专门寒大家的心来的吗?(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于是这种不靠谱的言论才压下去了。
但是曹操去世的消息公布后,还是引发了较大规模的骚乱,而且这种骚乱是来源于曹操起家的核心——青州兵!
二、青州兵变
众所周知,青州兵是曹操在青州平定黄巾之乱后,从百万黄巾中选出的精锐士兵,是曹操部队中的核心。
在公布曹操死讯后,青州兵竟然击鼓闹事,许多士兵都说当初是跟着曹操干,现在曹操死了,我们也不干了,于是竟然成群结队开始分行李散伙。要是青州兵全部散伙了,曹魏这边战力直接减半,甚至更多,要在刘备和孙权的威胁下,这简直是自废武功。
于是有人坐不住了,建议强势制止这种错误行为,要是有不服的直接派兵镇压。这个时候还是贾逵出面,贾逵认为这些闹事的青州兵都是劳苦功高的老兵,其他人不过是跟着吆喝。于是贾逵写了一封很长的檄文,不但不要镇压,反而要各地官员都要好吃好喝的照顾好这些百战老兵。将心比心,贾逵的举动还是很得人心的,于是这一场很危险的事件就此平息。
三、暗流汹涌
青州兵的事情看似很大,其实很快就解决了。曹操死讯公布后引发的最凶险的一件事其实是曹操的三儿子曹彰。
曹彰是曹丕的亲弟弟,不同于曹操其他的儿子,曹彰是曹氏兄弟中少有的武将,而且统兵打仗非常有一套。曹彰一度率军在北方边境作战,打的鲜卑、匈奴等部落俯首称臣。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打仗的时候,把曹彰叫了回来,后来曹操去了洛阳,曹彰就率军留守长安。
在接到曹操死讯后,曹彰是诸位王子中最快来到洛阳的,而且曹彰是带着曹操的命令来的,当时曹操病重,于是给曹彰传讯让赶紧过来,曹彰在半路上的时候曹操就去世了。
曹彰来了之后说了一句非常特别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曹氏诸位兄弟之间还是非常的凶险。
曹彰来了洛阳之后,问贾逵:我爸留下来到魏王印玺呢?
这句话就很直白了,要是贾逵把印玺给了曹彰,大家试想一下,曹彰会不会直接说自己才是魏王指定的继承人呢?
当然,贾逵是一个忠臣,直接正色说:魏国有王储,先王的印玺在哪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资治通鉴
根据《魏略》的说法,曹彰曾经跟曹植说过这样一句话:咱爸去世前命我去见他,其实是想立你为魏王的啊。
曹植吓坏了,直接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是我们不能这样,你忘了袁氏兄弟的事情吗?
《魏略》曰:彰至,谓临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四、曹丕即位
曹丕在邺城接到曹操死讯后,据记载只会嚎哭不已,还是司马懿的兄弟司马孚厉声高呼:魏王去世,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继承人定下来,你哭什么哭!
凶问至鄴,太子号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
曹丕即位后,曹彰、曹植等人都被打发到封国去了,仅仅过了四年,三十五岁的曹彰奉命去进京朝觐,没想到突然暴毙于府中,世人传言是曹丕毒杀。
而曹植虽然活着,但在曹丕和曹叡时期一直被打压怀疑。大家想想,这和当初曹彰跟贾逵说的话有没有关系呢?
其实年纪越大,就越发现人一定要多读历史,无论是写下《史记》的司马迁,还是写下《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隐藏着许多需要细心揣摩才能发现的彩蛋。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是把这部著作当作帝王书来写,不但旁征博引引用数百种史料,而且司马光花费多年时光,亲自执笔,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不但史料价值极高,而且文学价值也是极高。
这部书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可以说从宋代以后,《资治通鉴》已经成为皇家必须学习的教材。
); }
赛威 资治通鉴6册装
¥98
购买
有人直接说资治通鉴是”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曾国藩、梁启超等都是这部书的粉丝。
多看看历史,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在社会上也可以减少吃亏,更不要说《资治通鉴》这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几千年来都奉为圭臬的好书了。
本期以史为鉴为大家推荐的这套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礼盒装,一套全六本,装帧精美,印刷清晰。不但非常适合自己看,布艺制作的精美插盒就算送礼也是非常好的礼品。
也欢迎喜欢历史的朋友,和以史为鉴一起探讨埋没于时光中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