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曾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晚节不保而被曹丕羞辱致死

此人曾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晚节不保而被曹丕羞辱致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21 19:22:26

[var1]

于禁从鲍信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开始他的戎马生涯,后来归属王朗帐下,由王朗推荐给曹操,很早就是曹氏阵容的成员。他的特点是治军严谨,不徇私情,他的这个优点,不仅被曹操所称赞,还多次在关键时刻立下赫赫战功。比如他跟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时,本以胜利在望。此时,黄邵拼死一搏,夜袭曹营。

在这个时候,曹操军队实力并不强大,可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就是因为于禁平时治军严谨,军容整肃,敌人偷袭的时候也尽早发现,提前防范。于禁更是身先士卒,打败了黄巾军,斩杀黄邵等,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

[var1]

又比如宛城之战时,张绣降而复叛,狠狠耍了曹操一场。在混战中,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典韦都为之战死。部队溃散逃窜,各自为战,相当混乱。只有于禁能约束自己的部队,有序撤退,以最小的代价回到大本营。而且一路而来,遇到零散的青州兵,于禁都约束他们的行为,并把他们收拢回来。回营之后,又筑好了濠沟以防敌人进攻,曹操得知后连连夸奖于禁治军有方。

[var1]

后来,于禁跟随曹操屡立战功,在破吕布的下邳之战、攻袁绍的官渡之战等等大小战役中都有优良的表现,其中官渡之战,只带2000人守住了延津数月,给曹操创造了胜利的机会。为此,于禁被升迁至左将军,五子良将本没有排名先后,后世人按照官职和资历,一般认为第一位就是于禁。可惜在樊城一战,所有功劳都归于尘土,于禁的人生从巅峰跌落到谷底。

[var1]

建安二十四年,声威鼎盛的关羽北伐,进攻襄阳、樊城,曹仁被困,曹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派于禁和庞德一起救援。关二爷大展神威,水淹七军,把于禁和庞德都生擒了。庞德痛骂关羽,宁死不降,而于禁爽快的投降了。曹操听说后,难过的说:“我和于禁相识三十年,怎料在危难之处,于禁反而不如庞德呢!”

[var1]

随着吕蒙攻破江陵,关羽身首异处,于禁又降到了东吴。此时虽然受到孙权的礼遇,却被三国英雄不耻。有次和孙权同骑马出行,东吴大将虞翻见二人并排而行,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随后,虞翻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被孙权喝止。另一次在酒宴之中,于禁听到魏曲而伤心流泪,虞翻又指责于禁惺惺作态装可怜。

曹丕篡汉称帝后,东吴一度向魏称臣,并把于禁放回魏国。然而回到魏国后,他的处境没有半点好转。曹丕表面上对这位发须皆白的老臣虽然很尊敬,还封他做了安远将军,但是内心十分不耻。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命司马懿召集名人在陵墓的石壁上刻画了关羽水淹七军的场景,上面有庞德的愤怒不屈和于禁降服的经历。于禁羞愧难当,得病故去(一说为自杀)。

更多文章

  • 春秋时两个霸主,都得到此人的帮助,他却打了最臭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争霸时期的两位霸主,春秋最厉害的霸主,春秋争霸历史记录

    [var1]兹甫的出身很高贵,他是宋桓公与正妻所生的嫡子,因此很早就被立为太子。他还有一个长兄目夷,是小妾所生的庶子。宋桓公病重之时,按照当时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国王之位毫无疑问是兹甫的,然而他却跪在父亲的床前请求让自己的哥哥继承。目夷听说后,也非常惊恐:“历来都是嫡子继位,弟弟竟然让给我,我难道就能

  • 这座陵墓里发现国内最早的财神,不是关羽和范蠡,竟是“钱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河南省南阳市,古称“宛”,属于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为豫鄂陕三省交界之地,属于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面积达到了2.66万平方公里。南阳是一座著名

  • 他屡战屡败,一辈子只打过一次胜仗,却令此国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争霸时的著名霸主,名不副实的春秋霸主,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var1]秦穆公的霸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两次被晋国打败。导致这两次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百里视,说到百里视你可能不清楚这是谁,但是说到他的父亲你就知道他是谁了,他父亲便是百里奚,就是那个曾经被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还回来的那个人,秦穆公的称霸离不开百里奚的辅佐。秦穆公与晋国之间的第一次战败是在晋国

  • 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背后,有什么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襄公之仁,宋襄公死守仁义道德的感受,揭秘真正的宋襄公

    今天我们来聊一位有趣的历史人物宋襄公。托毛主席的福,现在的人一想起这位仁兄,第一印象就是“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本人因为泓水之战的失败,被后人作为反面教材批判了2000多年。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事论事,分析宋襄公的行为,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或许就会对他多出几分理解之同情。[va

  • 战国时最强步兵,吴起一手打造,却被此人一战就输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四大兵圣吴起,吴起步兵对战骑兵,吴起战国传奇完整

    [var1]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秦简公遇到了他终身的噩梦——吴起。如果说孙子是战术大师,韩信是奇谋的兵仙,那么吴起简直就是为胜利而生的战争机器。他对待家人冷酷无情,母死而不奔丧,杀妻求将,作战时却与士卒同甘共苦,建功立业的渴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让人绝望的是,吴起不仅领兵打仗无人可敌,还有一整套

  • 诸葛亮生前知道蜀汉江山不保,留下一招,让魏国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在魏国得到了谁,诸葛亮北伐时魏国为何被动防守,诸葛亮死后魏国吴国的反应

    [var1] 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向刘备阐明了欲夺取天下的关键两点,一是占据西蜀作为根据地,一是占据荆襄地区作为战略支点,平时北可威胁曹操,南可挟制孙权,一旦时机成熟,西蜀和荆州两路出兵,不论北伐中原还是南下江东,取天下易如反掌。其中荆襄地区,就是这盘棋的棋眼。换而言之,有荆州在手,蜀汉夺取天下大有可

  • 秦始皇问:我的国家能传万世吗?此人说:我知道谁会灭亡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对秦国灭亡的责任,秦国灭亡和秦始皇有关系吗,如果秦始皇不死秦会灭亡吗

    [var1]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光,就曾经直接了当的评价: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为什么他的巨大政治功绩都被忽视,而儒家对其不依不饶呢?秦始皇挨骂最多的两件事情,一是修建万里长城,二是焚书坑儒。偏偏这两件事情的始作

  • 三国中下落不明的4位名将,一人正面击败吕布,一人险杀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含冤惨死的十大历史名将,三国历史中下落不明的大将

    第一位:高览说起高览,可能很多网友都不熟悉,毕竟在整个三国时期出名的战将太多了,要是没有一个辉煌的战绩很难被人记住,但是相信一些熟读三国的老书迷一定知道高览这个名字,高览曾经是袁绍手下的大将,曾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北四庭柱!能够跟颜良文丑并列的人岂是无名之辈?不过最后高览跟张郃因为小人的陷害愤而

  • 汉武帝刘彻:制造出无上权威的三大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刘彻到底有多牛,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绩,汉武帝刘彻的重要事迹

    一、知人善任的才能汉武帝即位时不过才16岁,但他雄心勃勃,很想有一番大的作为。他深知若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要选贤任能,所以他在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征集天下贤人。一时间,京城人头攒动,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刘彻十分重视,亲自出题、阅卷、面试,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他的任人标准其实很简单,只要你

  • 蜀国最有可能统一三国的一次机会,却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断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怎么治理蜀国的,诸葛亮死后谁统一三国,诸葛亮和蜀国能统一吗

    确实,在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建设下,蜀国定蜀中,发展经济军事,很快便强大起来,然而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即便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依旧很快就让蜀国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不过在此之前,蜀国却是很有机会延续刘备和诸葛亮的作为,一举统一天下,却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给葬送了,其实刘备除了刘禅之外,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