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貌若天仙的战国红颜:一生嫁了三个夫君,九为寡妇,40岁还被人抢

貌若天仙的战国红颜:一生嫁了三个夫君,九为寡妇,40岁还被人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2/19 15:09:10

自古以来,红颜总与祸水一词相连。战国历史上有名的惊世美人夏姬便是其中一位。如今被流传的夏姬乃“九为寡妇”,一生嫁了三个夫君,年至四十方将周遭男子迷得神魂颠倒。

但事实似乎与民间流传并不相符。

[var1]

三位丈夫

夏姬,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女儿,有沉鱼落雁之貌。据称,夏姬在未出阁前便已有对象,乃兄长蛮,蛮三年后去世,他的死是否与夏姬有关,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郑穆公为此感到脸上无光,只得为这个女儿找寻夫家,把丑事压下去。夏姬的首任丈夫乃陈国大夫夏御叔。

夏御叔很宠爱夏姬,与之相伴了十余年,也拥有了爱子夏徵舒。但夏御叔不久后便去世,夏姬成为寡妇。

夏姬在陈国未待多久,她与陈灵公等人有染。不久后,夏徵舒杀死陈灵公。陈灵公被杀后,楚国出兵攻打陈国,夏徵舒被杀。夏姬失去丈夫后,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若是放在从前,这样的女子已无生存之道了。可夏姬并非一般女子,她的容貌实在出色,楚国人把夏姬带回了楚国。

楚国君及众多臣子一见夏姬面目,便失了神,都有把她占为己有的想法。《左传·成公二年》里有言:“楚之讨陈夏氏,庄王欲纳夏姬。”

楚国庄王想要娶夏姬为妃,但遭到臣子申公巫臣阻挠,楚王听从了巫臣的劝阻。但这时,楚国臣子子反又提出要娶夏姬,巫臣又急忙劝阻,理由是夏姬为不祥之女,容易克夫。

其实,巫臣如此急切地阻挠庄王与子反,是因为他自己对夏姬这一美人也很钟意,但不愿直说。但巫臣并未得到夏姬,夏姬被庄王赐给了连尹襄老。

但不幸的是,连尹襄老第二年便死在了战场上。

巫臣听闻连尹襄老已死,很是激动,立马想方设法娶夏姬。巫臣让夏姬以搬运连尹襄老的尸首为由回到郑国,等待他前往提亲。夏姬应允,向楚王提出要回郑国,在巫臣的巧舌之下,楚王答应了。

后来,巫臣按自己的计划,顺利迎娶了夏姬,那年夏姬已四十岁。

[var1]

为她而死的男人

夏姬一生嫁了三次,前两任丈夫均早故,至四十岁嫁给巫臣才算安稳下来。但在那之前,必须说说为夏姬而丧命的男人。

夏姬失去第一任丈夫夏御叔时,虽已年过三十,但容貌仍未曾减色。夏御叔乃陈国大夫,作为夏御叔的妻子,陈国君王自然见过夏姬。陈国君王陈灵公乃无耻之辈,据说,陈灵公是与大夫孔宁、仪行父一同去往夏姬处

《左传》中有记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示衵服以戏于朝。”可见,陈灵公等三人与夏姬之事已不是偷摸之事,都已经敢于摆上朝堂戏说了。

有位臣子泄治难忍一国之君在朝堂之上公然戏说无耻之事,便大胆进谏,劝告陈灵公爱惜自身名声,千万不要因夏姬而丢了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孔宁与仪行父得知此事时,向陈灵公提出要把泄治杀死,陈灵公应允,泄治不久后便丢了性命。

夏姬之子夏徵舒当时已长大,在夏御叔去世后继承了父位。一日,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三人于夏家饮酒。酒席上,

陈灵公等人肆无忌惮,开起了夏徵舒的玩笑,称夏徵舒长得像他们三人,言下之意即为夏徵舒乃他们三人之子,也暗示了他们三人于夏姬的不正当关系。夏徵舒难忍其辱,随后杀死陈灵公。

陈灵公的死直接导致了陈国的灭亡,夏姬也失去自己的儿子夏徵舒,但也因此遇见了连尹襄老。但在连尹襄老去世后,夏姬还曾与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有过不正当之事,黑要甚至因此没有寻找父亲的尸体。

之后夏姬被巫臣迎娶,黑要在这期间被牵连,被楚国杀死。

[var1]

夏姬之恶名

夏姬曾被汉代刘向列入《孽甓传》,将夏姬形容成“不干净”女子,之后又有唐代柳宗元的《河间传》、《东周列国传》……总而言之,冠于夏姬头上的大多是恶名。

据可溯的史料,夏姬并未如民间流传一般不堪,她并未嫁九个夫君,其一生明媒正娶的婚姻仅有三次。

但夏姬与多位男人有染,甚至引发国家战争,这也让她落下了红颜祸水的恶名。首先看夏姬待字闺中时与蛮的韵事,夏姬在此事确实应被谴责,因为她违背了伦理纲常。

但她在与夏御叔、连尹襄老、巫臣的三次婚姻期间,并未有证据证明她不守妇道,红杏出墙。

夏御叔去世,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已是莫大的不幸。她天生美貌,引来陈灵公等人的青睐,若要因此而责怪夏姬未免太过刻薄,且不论陈灵公等人权利之说,夏姬若不从,其子夏徵舒的性命未免不会受牵连,所以夏姬也应该被理解,区区弱女子,太多无奈之处。

之后夏姬被掳至楚国,楚国君臣对她大起色心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事情也是同样道理。

[var1]

巫臣为娶夏姬,不惜背叛楚国,难道能归咎于夏姬身上吗?夏姬与连尹襄老并未生育儿女,连尹襄老去世,夏姬同样无所依靠,与黑要之丑事,不能排除被逼迫的可能。

夏姬与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有染,如果夏姬流连难忘不会那么容易便答应巫臣提议,在郑国静候巫臣前来迎娶。

关于因夏姬而间接引发的战争,尽管夏姬的确有责,但战争大事总归不是夏姬这一介女子能左右的,她或许也并未有意挑起战争,要怪只能怪爱慕她的男人大都位高权重,手握万千军马,要动手真能动起来。

夏姬这一生,因美貌而招致了太多灾祸,但错定不能全归在她身上,一个巴掌拍不响,世人尚需客观公道些。

更多文章

  • 春秋奇女子文姜,为什么死后能受到鲁国的高度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姜的真实历史,鲁国第一妖姬文姜,文姜和鲁国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聊一位春秋奇女子文姜女士。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禧公的女儿,霸主齐桓公的姐姐。这位文姜女士长得倾国倾城,春秋八卦杂志《诗经》里有两篇叫做《有女同车》和《载驱》,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她的。但是,这位奇女子在后世的争议非常大。在春秋时期那个礼法森严的时代,她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为,打破时代的枷锁,

  • 这位皇帝看罢《山海经》,传旨要用上面的怪物,制作官服上的补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山海经中最厉害的神器,山海经里的上古十大神器,古代官服补子图案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崇祯皇帝原名朱由俭,是明王朝最后一代皇帝,史称明思宗。崇祯皇帝的父亲是朱常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天启7年,天启皇帝驾崩,因其无子嗣,故此由崇祯皇帝继成大统。崇祯皇帝登位之后

  • 这座陵墓里出土一卷简书,破解了两千年来《孔子家语》的真伪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简书为什么被封,孔子家语真伪,孔子陵墓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考古文化事业的复兴,考古发掘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河北省定州市境内的东郊地区,是我国考古学界公认的西汉时期王陵墓葬群,其本身具有极大地发掘价值。在19

  • 此人是楚国第一名将,与秦国王翦决战被杀,他战死后楚国随之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由于年代久远,项燕的出生年已无法考证,项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因战功显赫,受楚王封于项地,逐渐以此为姓。项氏家族的子弟自幼就要熟读兵法,勤练武艺,项燕也不例外,他年轻时就精通行军打仗,而且勇武过人,后来承袭祖上爵位,担任楚国大将军。到了公元前224年,秦国

  • 车裂商鞅,并吞巴蜀,他为何能把秦国带成战国七雄中的第一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商鞅之法却被完整保留了下来。秦国在商鞅创建的这套制度上,开始走上强国之路。终惠文王一世,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将秦国带到了七雄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位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东扼函谷,西并巴蜀 公元前333年,秦

  • 赵国40余万降卒在被坑杀前为何不反抗?不是不想,而是无法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国后期兵力不足10万,40万赵国士兵被杀后赵国最终怎样,赵国为啥一战死了40万

    四十余万人是什么概念啊,对于赵国而言,这沉重的一击,就足以让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是对于秦赵两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战役。在这场战争结束,赵国被坑杀的战俘就有四十多万人,在这四十多万人在,主要就是年轻力壮的男性,这可是军队的中坚力量。难怪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就逐渐走向衰落了。[var1

  • 越王勾践剑能够削铁无声?如果放到现在,甚至还不如家里的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黑科技,越王勾践剑真实水平

    [var1] 在古代那种冷兵器时代,剑可以算得上是历史最悠久的兵器之一了,而最古老的剑据目前所了解到的就是西周的青铜剑,而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宝剑还是以青铜剑为主。当时的吴越地区对铸剑非常的有经验,大量的宝剑都是从吴越地区出产的,质量也非常的上乘,然而这也导致了吴越地区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以剑为主要的杀

  • 越王勾践剑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为何毫无锈迹?专家是如何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的历史真实故事,勾践的剑

    [var1]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开战。为了能够打败对方,两国都在研究兵器。而通过各种各样的锻造和冶炼出来的兵器,自是不同凡响,当时的铸剑师也因此闻名天下。这些利剑不仅是战场厮杀的武器,也是各个王公贵族们炫耀的法宝,就连死后也要让自己心爱的宝剑一同下葬,所以当时十分盛行铸剑术。工匠们不仅造出了可

  • 赵王为何重用廉颇?长平之战的具体战争细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赵王重新重用廉颇,赵王重用李牧和廉颇,长平之战后赵王用廉颇了吗

    [var1] 秦国丞相范雎得知这一消息后,就使用了秦国惯用的反间计。他派人到赵国,用金钱打通关节,向赵王吹风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而廉颇最好对付不过,不久就要投降了。 赵王信以为真,就用赵括接替了廉颇。 赵括少年时就学习兵法,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智勇双全的赵奢也说不过他。但他只

  • 赵灭中山之战:赵国为何耗时12年,才消灭中山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国后期的赵朝,赵国灭中山国的年代,赵国灭中山国之战视频

    [var1]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变法,加强骑兵训练,史称“胡服骑射”。他利用中原大国混战之机,从武灵王二十五年起多次进攻中山国(都城灵寿,在河北灵寿西),先后占领丹丘(河北曲阳西北)、曲阳(河北曲阳)等地。惠文王三年,赵主父(即赵武灵王)亲自率军二十万从曲阳出发大举进攻中山,占领灵寿,俘中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