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有没有户籍?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古代人有没有户籍?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3/12/29 20:15:35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商君书·境内》

说起户籍,每个人不陌生,因为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户口,看着我们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似乎这是我们对户籍制度最为浅显的理解。

户籍,又称户口,是一个国家管理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它是用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当然也是公民的身份证明,虽然每个国家关于户籍的管理有所区别,但终归是大同小异。

[var1]

现在的户口簿

当然,户籍制度并不是我们现在才有,如果要追溯它诞生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意思是商朝时代的先人,已经有了书册,并开始统计人头,这也是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到了西周时期,户籍登记制度已经有了最初的形态,尽管还只是雏形,但已经为后世户籍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根据《周礼·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意思是,周朝已经出现了专门管理人口的官员,小孩长了牙齿,就要被登记入版。

不过户籍制度的真正成形,是在战国时期。

[var1]

周礼

所以说,古代人是有户籍的,只不过没有现在的户籍制度完善罢了,本篇飞鱼就重点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究竟有何影响,不过我们还要先从户籍制度得以发展完善的原因说起。

土地私有化促使户籍制度不断完善。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史记·秦始皇本纪》

战国时期,牛耕田和铁农具使用已经得到了普遍推广,这促使了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化的产生,当“民不尽力公田”时,就导致了诸侯国收缴的贡赋越来越少。

为了保证财政收入,诸侯国对于土地制度也开了变革,由井田制开始转变为按土地亩数缴税,在逐渐转向按人头数目缴税,这就进一步促进了户籍制度的完善。

[var1]

古代民众缴纳贡赋

毕竟按人头缴税要有确切的数字,

君主对国家领域内人口和领土的掌握,这不仅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也是户籍制度走向完善的前提,

而诸侯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也不断深化对户籍制度的改革。

除了本段开篇的引言,证明了战国时期秦国有了户籍制度外,

管子·国蓄篇》记载:以正户籍,为之养赢,

这证明了齐国也有了这种制度

,而《商君书·徕民》记载:(韩魏)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

,这更证明了三晋也有了户籍制度。

秦国户籍登记的主要内容。

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商君书·去强》

根据上述记载,秦国户籍要登记的主要内容,就是这十三种数据,国君只有对这些数据明晰,才能做到真正的强国,不然自己身为国君,却对自己管辖的范围,一问三不知,又怎么会是明君呢?

我们言归正传接着说户籍,商君书的记载,其实也只是反映了户籍内容的一个方面,根据出土的云梦秦简,其中

《封诊式》记载: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妻子曰某,亡,不会封,子大女子某,未有夫,子小男子某,六尺五寸,臣某,妾小女子某,牧犬一,幾讯典某某、甲伍公士某某。

[var1]

这虽然是官府对查封者家庭的详细记载,不过从这份记载,我们也可以得知,秦国的户籍登记也是相当详细,其中不仅反映了家庭情况,还罗列出了人员的具体身份(讯典、公士都是表明了具体的社会身份)。

此外,还记载了年龄、身高,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尤其是户口上人员的登记顺序,是按照户主、妻子、孩子,并且孩子登记的顺序也是按照出生时间的早晚,而无男女之别,这点与我们现在的户籍制度并无差别。

秦国户籍制度的变通性。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境内》

战国时期的户籍登记制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具有了很大的变通性,比如上述引言,则是反映了这点,有出生的人要记录,有死去的人,那就要被划掉,时时刻刻主张用户籍制度反应最为真实的情况。

[var1]

古代民众田间劳作图

此外,

秦简《法律答问》记载: 甲徙居,徙数谒吏,吏环,弗为更籍,

意思是说甲想着要迁居,必须要先申报,如果管户籍的官吏推脱不给办,甲擅自迁居了,那么不仅甲要受到处罚,而这名官员更要受到二倍于甲的惩罚。

秦国户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秦时以谪戍边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过、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发,又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汉书·晁错传》

秦国的户籍登记内容被后世效仿,一般都是以户口的多少为主,然后载有土地、财产、贡赋等内容,从汉朝一直到唐朝,这样的户籍登记制度都一直在沿用,宋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现象进一步加深,户籍登记的内容出现了分化。

比如说,有专门登记土地的鱼鳞册,专门用于纳税的实行簿,还有用来登记不同人口的白册、黄册等,不过无论怎么变化,记载的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脱不开秦国户籍制度的记载的方框。

[var1]

战国时期民众耕作图

秦国的户籍制度的等级色彩被后代户籍制度的等级性,由于秦国的户籍制度记载了身份登记,到了秦汉时期,就发展成为了”宦籍“、”弟子籍“,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士族籍“,隋唐时期出现了的”衣冠户“,宋朝出现了“官户”等等,都是享受特权的上层户籍。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下层户籍,有可以称之为“贱籍”,比如说从事工商类行业的“市籍”和“匠籍”,都是这类的代表,从本段开头的的引言也可以看出,市籍的低贱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户籍的等级性。

飞鱼说:

古代人有没有户籍?当然是有的,从商朝出现萌芽,到西周出现雏形,到战国时期的确立,再到后世的完善发展,户籍制度也呈现出了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进步性。

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其实也并不全是进步性,也有制约性,

而古代封建社会发展之所以发展缓慢,和户籍制度对人口的严格控制,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var1]

农民起义

封建制度下,君主和朝廷通过户籍制度可以实现对民众的严格控制,并且出台政策使邻里相互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封建社会下民众的封闭性,在他们眼里只有温饱,至于政治上的权利,则没有多少人会关心。

这种对政治的淡漠,使民众对封建统治者俯首帖耳、逆来顺受,即便无法忍受剥削,他们揭竿而起推翻了一个朝,但紧接着这些揭竿而起的首领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下一个王朝,他们继续凌驾于民众之上,这也是中国的封建为何能维持2000余年的原因所在了。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商君书》、《汉书》、《史记》、《云梦秦简》、《尚书》、《周礼》、《秦制研究》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更多文章

  • 韩愈、柳宗元与刘禹锡本是“大唐铁三角”,为何后来韩与二人疏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关系,刘禹锡和柳宗元资料,柳宗元与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对比

    三位文豪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常在公务之余饮酒赋诗,堪称“大唐铁三角”。尤其在韩愈揭开“古文运动”的序幕后,柳宗元立刻发声力挺,并创作了《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摆脱俗套、言之有物的文章。韩愈对柳宗元极为赞许,二人携手掀起新派文学的狂澜。[var1]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韩愈就出事了。他先是上疏炮

  • 管仲生活奢侈,被批评乱了规矩;晏子生活简朴,被批评是逼迫下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克己复礼”,按照这种“礼”的仪式,人们的行为、日常生活的用具、娱乐方式等等,都要符合尊卑贵贱的等级身份要求。一次,管仲用只有周天子或诸侯才能用的仪式进行祭祀,孔子心中也非常不爽,他批评管仲逼迫君主,使他的君主不知该怎么做了。孔夫子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当管仲僭用天子

  • 孔子成教育家是无奈之举?因被大国排挤,才无奈搞起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教育弟子,孔子教育人的方式,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的祖国简直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国度:谁也惹不起不说,还常常被当成周边大国的受气包。鲁国国小势弱,和楚国好了,晋国就怒;和晋国走近了,楚国就来打;怠慢了齐国,齐军就打过来。挤在三大强国的夹缝中,日子实在不好过。[var1]孔子觉得,国家要富强,首先需要人才。也许,这就是孔子铁了心要办学

  • 晋国与楚国平分霸权的两次“弭兵之会”究竟是怎样的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在什么中击败楚国,晋国和楚国的大战,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

    [var1]城濮之战后,春秋历史进入了晋国与楚国争霸的“两极格局”。而在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最难受的诸侯就是夹在晋楚之间的二三等诸侯,比如宋国、郑国。根据史书记载,在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一场大规模战争。晋楚争霸搞得这些中等诸侯是苦不堪言。[var1]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

  • 长平之战虽然消灭赵国有生力量,但也导致秦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骑兵优势,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更是大败,把多年来“远交近攻”获得战果全数吐了出来,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全面破产,国势一度危急。最后,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稳扎稳打,又经过了几十年苦心经营,才一扫六国,统一华夏。上党地区地势险要,位于现

  • 此人杀父亲抢王位,却令楚国跻身强国,他的儿子更令楚国称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国王位更迭十五位国君六个被杀,宋国霸业杀君案,同姓楚国和异姓楚国

    [var1][var1][var1]楚国的君王都是芈姓、熊氏,楚穆王名商臣,出生年史料没有记载,他是第20任君王楚成王的长子。商臣年少的时候,楚成王就想把他立为太子,不过心腹大臣子上却反对,他说楚成王还是青壮之年,不需要这么快就立太子,倘若日后楚成王想废掉商臣,改立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 我国“罗盘”的发明时间尚有疑问,有人认为战国司南为机械性指南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南罗盘,最早古代罗盘,罗盘哪个朝代开始使用

    中国对于“堪舆罗盘”的最早记载,是庆历元年(1041年)宋代杨维德的《茔原总录》。“堪舆”,原来是天地之总名。《文选·甘泉赋·注》云:“《淮南子》曰:堪舆行雄已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史记·日者列传》列有“堪舆家”。《汉书·艺文志》录《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家”。后来,“堪舆

  • 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人打破了一项制度被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有多强,春秋晋国军事制度,春秋末期晋国历史

    中国历代均实行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主要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我们习惯将好处留给自己喜欢的人,而将恶给了仇人。因此,为了避免以个人好恶而影响大局利益的事情发生,回避制度历代实行。但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推荐自己的仇人做高官,还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做高官。

  • 史上最恶毒的帅哥:迷倒众美女,孟子都被他吸引,留下一个成语叫“暗箭伤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最狠毒的男人,成语暗箭伤人,暗箭伤人祸及子孙

    1/人不可貌相 [var1]古人总爱说“红颜祸水”,漂亮的女人很危险,轻则败家,重则祸国,这其实是对女性的最大不公。好人与坏人是不分男女丑俊的.有时,一个长相超级帅的美男,也会做下令人不齿之事的。就如陈佩斯在小品《主角与配角》中说朱时茂的那样:“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

  • 北宋也出了个“赵括”,把无能、无耻演绎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赵括,北宋第一无耻皇帝赵光义,赵括真正的战神

    当年长平之战,赵括一个人坑死了四十万赵军,成功地把自己作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言人,这项纪录后人一度望尘莫及。没成想,千百年后的北宋,竟然有人敢来挑战擂主赵括的“草包金腰带”。他的名字叫葛怀敏。[var1][var1]还别说,二人不仅带兵打仗的作风雷同,就连身世和经历也是如出一辙,不信您来看。赵括他老